内容简介
《装帧之美》由日本设计大师铃木成一亲自挑选在他长达近三十年的设计生涯、八千件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百二十件作品,并且详细说明每一本书的设计概念、用纸的选择,以及印刷加工的技术方法。
《装帧之美》从书籍设计的九大创意点切入,由铃木成一亲自述说他如何藉由不同的创意思考来实行设计。
作者简介
铃木成一,平面设计师。1962年生,北海道人。毕业于筑波大学艺术系。大学在校期间便开始接触书籍装帧设计,1992年成立以平面设计为主的铃木成一设计工作室,代表作品已超过8000本。1994年荣获讲谈社“出版文化奖之书籍设计奖”。
目录
1.巧借标题文字传神达意
2.插图的妙用
3.由读后印象衍展设计构想
4.对书籍结构赋予巧思,善加利用
5.请出作者本尊或其相关之物登场参与设计呈现
6.利用书籍内文素材罗织设计
7.为素材“赋形”
8.“拿来主义”——与其他艺术家作品联袂演绎
9.放胆交“白卷”,舍用任何素材
精彩书摘
1.巧借标题文字传神达意
说到“文字”,人人皆知是用来表意的“符号”。但同时,它们也各具不同形态。而对于字体的运用,甚至可以左右读者的阅读感受,达到“使读者以设计者所期望的方式和语义去理解一段文、一句话”的效果。为此,我会尝试选择形式多样的字体,在其上进行各种各样的加工和表现。本章中,我搜集了一些对标题文字加以设计的作品案例呈现给读者。
正如你们所见,这是一本“泰式”风格十足的书。就像腰封文字 表达的那样,无论书名与内容都已相当直白明了。而我要考虑的是用一种更直截了当的方式来表现它,即将泰语文字的形态元素,设法糅合于日文的书名中。刚开始从事设计工作那阵子,经常会接触一些类似小语种有声书那样的项目,于是我会把各国的“你好”,用其国家特有的印象与风格表现为立体文字形式,制成书籍装帧所用的视觉效果演示模型。再将薄木板切割、染色,放置在涂有相同颜色的纸张上拍摄成照片。这本书,我就是参照当时的那种方式完成设计的。
此书收录了椎名先生30余年间,从《书之杂志》开始,陆续发表的各种杂志编后记。椎名先生为人质朴讷言,却也有调皮的另一面。我设计的意图是:将作者的气质秉性以文字形式展现出来的同时,更将30载的沉重之感也一并传达给观者。设计此书时我想,如果在那种古文书的厚重感之上,置入以直线构成的迷人文字,岂不是十分有趣?设计完成后我才意识到,此书原本就是一册“编辑后记”的合集,这个设计方案恰好呈现出了一种稿纸的样貌与韵味。
本书是北野武最新创作的诗集。我不过是直接将既有的印刷字体分解,仅对笔画长度与字体大小稍稍作了些调整而已。如此一来,书名中“馬鹿”(日语中‘傻瓜、白痴’的意思)两字便突显出来。印刷铅字原是一种秩序规整而合理的设计元素,单从形态上看,就似乎彰显着某种“独一无二的客观平衡性”——无论对象是谁,它们所传达和呈现的信息皆是一视同仁、等份等量的。而在设计中,我偏要打破这种客观平衡性,故意对它们施以歪斜变形的处理,由此来表现一种异于常态的奇妙之感。
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账单寄到我的工作室来。其中有张某位业内人士寄来的账单字迹颇具特色,尤其吸引我的注意。恰好手头这本书,是讲女高中生的故事,我当时正考虑在设计中使用一种带有女高中生手写体感觉的字体,于是心想:那账单上的字,不是正合适吗?确定了设计定位后,便委托那位业内人士从书名到目录、页码全部手写了一遍。手写文字之中常常蕴藏着一个人的人品与性格,当特点被呈现出来时,观者就会感觉有趣。
本书讲述的是一位刚买了新居的主妇,如何克服周遭的人事纷扰,排除万难,“保家卫房”的故事。因此,我首先选定一幅房子的照片置于画面中央,接着又将书名叠放其上。为了表现周围的人和事物对这座房子的抵触与排斥,我刻意使书名缺掉一角,仿佛连它都在厌恶这房子,视它为一种“妨碍”。也可以说,这种设计呈现出一种顽固的偏执感。无论是照片或书名,原本看似十分常见且平凡的元素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竟令人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怪异感,脑中不由“咦”地冒出问号来。而这种无法释然的困惑感和大家平时最惧怕的不安定感,正是我想要追求和营造的感觉。
这是某位中国女作家的小说。原文所呈现的气氛让日本人来看,可能类似于1968年“全共斗学生运动”时期的那种背景氛围。文中讲的是几位年轻人的故事:他们选择了一种游离于世俗规条和戒律之外,反抗于主流社会的生活方式。故事发生在上海,于是我直接选取了一张上海的城市照片。文字部分采用普通字体,处理后使之相互浸透渲染、倾斜、重叠。通过以上设计来捕捉那个时代特有的氛围,或者说是作者想在书中表达的情绪。这本书未加腰封,所有的设计都是直接印刷在封面上的。
本书是Gets板谷记述中学时代个人经历的自传体小说,基本属于纯纪实文学。我将他中学时期的照片置于腰封之上,如左页封面所见,位于照片左边的即是Gets本人。护封用纸选材有一种接近于学生制服面料的质感,我在上面饰以金色的书名使其整体设计有如学生制服上的金色纽扣一般。最近我为此书续作进行了装帧设计,续作中Gets在路边摆起了小吃摊,所以我将护封设计得好似手推车上悬挂的布帘,并写上“烤鱿鱼”的字样。为此我特意买来尺寸巨大的布帘挂在工作室的墙上进行拍照。
这是一部对清淡、平静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与记录的小说。在寻常日子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细节并被它们触动。我试图将书名“向阳之地”原先具有的那种田园牧歌式的明亮印象改为某种令人感到意外不解和相对陌生的形式,并予以呈现。观者会疑惑地说:“这是什么啊?”摄影家安村崇有部作品集名为《日常况味》,用极其冷静疏离、不动声色的镜头对准了博多娃娃、厨房、电器等司空见惯的物品。他那种置身物外、对日常事物冷眼旁观的摄影角度,和手头这部小说所表达的意境颇有几分相似之处,所以我拿来他的作品加以利用。在书名处理上,我采用了一种充满机械感、冰冷感的字体。
伊势丹百货公司,其魅力是由众多形形色色的品牌所造就的。因此,在设计中,我用各种品牌名称搭砌出建筑的外观。伊势丹百货公司虽给人酷炫、华丽的印象,但读过本书后才了解,这里的员工十分辛苦,总在绞尽脑汁拼命琢磨点子和创意——该如何布置楼层,又该用什么手段抓住顾客的心等等。基于这种“迎合”心态我大胆在书名设计中采用了一种颇有“人情味儿”却略嫌俗气的字体。伊势丹的“伊”字,稍稍模仿了店标的“伊”字,带有民间工匠、手艺人的气质。如此一来,书名文字与背景那种颇具数码感的直线设计及腰封文字之间,便形成了一种平衡。
这是一部描写30岁上下白领女性日常生活的短篇小说,书中的女白领们常常会像高中女生那样,在自己的手机上装点一些水钻和珠串饰物。于是我想:能不能把这些闪亮的饰品元素装点在文字设计里?让书名因此熠熠生辉、晶莹闪亮,那该有多美啊!于是,我差人买来大量此种材质的饰物,请助手沿书名文字的行笔路径,在其上缀满亮钻,而后再从正上方进行拍摄。当然,也有读者评价说:“这个设计让我看不出书名是什么了”。
这是一部科幻小说,描写的是在不远的未来世界里,扭曲变形、光怪陆离的日本。封面的书名是我自己写的,若是用平常的书写方式,不免会带出自己一贯的风格,那就无趣了。于是我改换方式,左手握笔写反字,写完后翻面来看,确保它们最终能够被清楚地辨读。若问我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我想若非如此,很难传达“哎哟喂”这个书名所具有的那种不淡定、无法按捺、不吐不快的爆发感。封面中央那个硬币式的图案,是委托喜爱模型的朋友制作的一枚虚构的日本徽章——一个在日式感觉之中糅杂着共产主义元素的象征物。
这是一本摄影家Miyon记录她与孩子日常生活的随笔写真集。书名文字是我让自己儿子写的。儿子当时才5岁多,封面右上角那块圆形的图案,是他写错后涂改的痕迹。我大胆将之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并把作者的名字置于其上,想让观者认为封面文字是照片中的小孩书写的。
本书的封面文字也是我让自己儿子代写的。故事中的少年,经历悲惨,儿子恰好与主人公年龄相仿,因此书名及腰封的文案语就全部交给他执笔。6岁孩子的手写效果的确比铅字印刷更具“吸引力”。其实手写文字无论如何都会带着笔者的性格特征,从中透出一种活生生的真实感。所以,在设计之中,我尽可能积极地利用手写元素。
在尝试过几次之前的设计后,便轮到了这本书。这也是我第一次先在旁边写好样本,再将笔交给儿子临摹的作品。我对他说:“喏,就照着这个临临看。”结果儿子一笔都没有写坏。我把他最初写下的文字原封不动地拿来使用,一气呵成,未再做任何加工。真是出乎意料,儿子竟能写出这么完美的作品来。其实,在这个设计中,我就是想要营造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纯净、全无瑕念的感觉吧。除此之外,封面还要与小说本身所持有的那种在虚幻无常之中却专注凝神、意志坚韧、全神投入的气质联系起来。对于照片中的人物,我设定他就是小说末尾处,伫立在死去老奶奶房中的主人公。此外,摄影家根津界隈还帮我寻找到了与设计初衷非常贴切的民居建筑。
自《Monkey Business》这本文艺杂志创刊以来,我一直为其担任艺术总监。这本书集结了西冈兄妹在该杂志上刊登连载的作品。书中内容正像腰封上所呈现的那样,是西冈兄妹对卡夫卡文学作品所作的一种漫画式的“演绎”。西冈兄妹笔下所营造的世界,有一种压倒性的强大气场,一般设计者拙劣平庸的设计表现根本无法与之相配。所以我索性直接“变身”为西冈兄妹,借他们的创作风格完成设计。这样一来更加简单、干脆。那感觉就好比作为设计者的我,在西冈兄妹的“导演”下扮成指定的角色完成戏份。
最近,本系列的第二部已经付梓,《谈志 最后的落语论》是立川谈志所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书名中“谈志”和“最后”所营造的气氛让我再也找不出比它们更斩钉截铁、毋庸置疑的文案语了。因此,多余的累赘装饰一概免去,尽其所能地以直接、强烈、清晰的方式予以呈现。
……
装帧之美 中信出版社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装帧之美 中信出版社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