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病蟲害防治圖冊

花木病蟲害防治圖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陶降文,陶澤文,許麗娟 著
圖書標籤:
  • 植物病蟲害
  • 園藝
  • 農業
  • 病蟲害防治
  • 花卉
  • 園林
  • 植物保護
  • 實用圖鑒
  • 園藝技術
  • 農業技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湖南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35759757
版次:1
商品編碼:1042499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農業病蟲害防治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0-01-01
頁數:108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花木生産基地、重要的花卉消費國和花卉進齣口貿易國。花卉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明顯顯現,在優化農業産業結構、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改善人民生活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等方麵,發揮齣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隨著我國花木産業的迅猛發展,各類花木病蟲害日益增多,花木病蟲害已經成為製約我國花木産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對花木生産者、愛好者來說,最頭痛的是花卉感染病蟲害,最難的是辨彆危害癥狀,最擔心的是防治效果。
盡管目前花卉病蟲害的診斷技術有瞭很大發展,而根據眼觀病變的臨床診斷仍然是目前花木生産者、養護者診斷花木病蟲害的主要手段。然而,隨著病蟲害種類的增加,對以臨床診斷為主要手段的花木生産者增加瞭診斷難度。因此,齣版圖文並茂、實用性強的花木病蟲害防治圖冊,對提高廣大花木從業者診斷病蟲害的準確性,確保我國花木産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錄

緒言
一、木本花卉病害
1.倒掛金鍾灰黴病
2.一品紅褐斑病
3.八仙花葉斑病
4.梔子花褐斑病
5.梔子花黃化病
6.米蘭炭疽病
7.丁香白粉病
8.丁香褐斑病
9.茉莉花黃化病
10.茉莉花炭疽病
11.常春藤葉斑病
12.木芙蓉白粉病
13.佛手黑斑病
14.金橘炭疽病
15.茶梅炭疽病
16.碧桃流膠病
17.剛竹叢枝病
18.櫻花穿孔褐斑病
19.杜鵑餅病
20.大葉黃楊白粉病
21.大葉黃楊炭疽病
22.牡丹灰黴病

二、草本花卉病害
1.翠菊枯萎病
2.百日草黑斑病
3.鳳仙花白粉病
4.雞冠花褐斑病
5.三色堇炭疽病
6.報春花灰黴病
7.報春花葉斑病
8.紫羅蘭花葉病
9.一串紅花葉病
10.矮牽牛花葉病
11.瓜葉菊白粉病
12.瓜葉菊葉斑病
13.瓜葉菊灰黴病
14.蘭花炭疽病
15.鳳梨心腐病
16.百子蓮紅斑病
17.袋鼠花黑斑病

三、宿根類花卉病害
1.菊花黑斑病
2.鳶尾褐斑病
3.鳶尾銹病
4.萱草葉枯病
5.君子蘭炭疽病
6.香石竹葉斑病
7.水仙大褐斑病
8.魚尾葵黑斑病
9.月季黑斑病
10.月季白粉病
11.月季花葉病
12.月季霜黴病
13.月季炭疽病
14.月季灰黴病

四、球根類花卉病害
1.鞦海棠莖腐病
2.唐菖蒲花葉病
3.鬱金香褐斑病
4.仙客來灰黴病
5.仙客來葉斑病
6.仙客來枯萎病

五、觀葉花木病害
1.發財樹葉斑病
2.榕樹葉斑病
3.南天竹炭疽病
4.龜背竹葉枯病
5.橡皮樹炭疽病
6.蘇鐵斑點病

六、木本花卉蟲害
1.白粉虱對倒掛金鍾的為害
2.小灰蝶對梔子花的為害
3.霜天蛾對丁香的為害
4.棉蚜對茉莉花的為害
5.圓盾蚧對常春藤的為害
6.角斑毒蛾對木芙蓉的為害
7.梨網蝽對櫻花的為害
8.糠片蚧對佛手的為害
9.潛葉蛾對金橘的為害
10.龜形小刺蛾對碧桃的為害
11.黑刺粉虱對茶梅的為害
12.大葉黃楊斑蛾對黃楊的為害

七、草本花卉蟲害
1.紅天蛾對鳳仙花的為害
2.二十八星瓢蟲對三色堇的為害
3.長尾粉蚧對報春花的為害
4.小菜蛾對紫羅蘭的為害
5.小地老虎對一串紅的為害
6.螞蟻對瓜葉菊的為害

八、宿根類花卉蟲害
1.斜紋夜蛾對天竺葵的為害
2.綠盲蝽對菊花的為害
3.紅腹白燈蛾對萱草的為害
4.棉水螟對睡蓮的為害
5.棉鈴蟲對香石竹的為害
6.細毛蝽對月季的為害

九、球根類花卉蟲害
1.蕉包蟲對大花美人蕉的為害
2.康氏粉蚧對硃頂紅的為害
3.球根粉蟎對風信子的為害
4.大麗花螟蛾對唐菖蒲的為害
5.花薊馬對唐菖蒲的為害
6.棉蚜對鬱金香的為害

十、觀葉花木蟲害
1.榕透刺毒蛾對榕樹的為害
2.角蠟蚧對南天竹的為害
3.褐軟蚧對龜背竹的為害
4.截形葉蟎對變葉木的為害
5.鳳仙花天蛾對花葉芋的為害
6.女貞尺蛾對女貞的為害
7.蔗扁蛾對巴西木的為害
8.茶蓑蛾對南洋杉的為害
9.豆蚜對銀柳的為害

精彩書摘

【為害習性及癥狀】
大葉黃楊斑蛾又名大葉黃楊長毛斑蛾、鼕青衛矛斑蛾。屬鱗翅目斑蛾科。分布於上海、南京、無锡、蘇州、杭州、武漢、連雲港和閤肥等地。為害大葉黃楊、銀邊黃楊、金心鼕青衛矛、大花衛矛、扶芳藤和絲棉木等。以幼蟲取食寄主葉片,發生嚴重時將葉片食光,影響植物正常生長。
該蟲的成蟲為扁圓形,體背黑色,胸背與腹部兩側有黃色長毛,腹部為黃色。前翅淺灰黑色,略透明,基部l/3淺黃色。後翅大小為前翅的一半.色稍淡。卵橢圓形。幼蟲老熟時體長為15mm左右,腹部黃綠色,前胸背闆有^形黑斑紋。體背共有7條縱帶,體錶有毛瘤和短毛。蛹黃褐色,錶麵有不明顯的7條縱紋,臀棘2根。華東地區一年發生1代。翌年3月底至4月初卵孵化。幼蟲有群集為害習性。4月底至5月初幼蟲老熟,在淺土中結繭化蛹.以蛹越夏。11月上旬成蟲羽化,交配後産卵,卵産在枝梢上,以卵越鼕。
【防治方法】
1.加強養護管理。剪除有卵枝條。用黑光燈誘殺成蟲。
2.藥劑防治。幼蟲為害期噴施米滿1500倍液防治。

前言/序言

  我國觀賞園藝花木業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已是農村的支柱産業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花卉産業生産總麵積增長瞭50多倍(1984年僅為1.4萬hm2,2006年達到72.2萬hm2,銷售額增長瞭90多倍(1984年産值僅為6億元,2006年達到556.6億元),齣口額增長瞭300多倍(1984年齣口額不到200萬美元,2006年齣口額達到6.1億美元)。這樣的發展速度,在世界花卉發展史上也是罕見的。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花木生産基地、重要的花卉消費國和花卉進齣口貿易國。花卉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明顯顯現,在優化農業産業結構、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改善人民生活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等方麵,發揮齣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隨著我國花木産業的迅猛發展,各類花木病蟲害日益增多,花木病蟲害已經成為製約我國花木産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對花木生産者、愛好者來說,最頭痛的是花卉感染病蟲害,最難的是辨彆危害癥狀,最擔心的是防治效果。
  盡管目前花卉病蟲害的診斷技術有瞭很大發展,而根據眼觀病變的臨床診斷仍然是目前花木生産者、養護者診斷花木病蟲害的主要手段。然而,隨著病蟲害種類的增加,對以臨床診斷為主要手段的花木生産者增加瞭診斷難度。因此,齣版圖文並茂、實用性強的花木病蟲害防治圖冊,對提高廣大花木從業者診斷病蟲害的準確性,確保我國花木産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收集瞭大量作者和同事多年從事花木病蟲害防治研究所拍攝的病理圖片和病原的原色圖片,尤其是杭州碧翠園林有限公司的李銀鳳為本書的編寫給予瞭很大的幫助。
《百草尋蹤:植物的隱秘戰場》 在這片生機勃勃的綠色星球上,每一片葉子、每一根枝條、甚至每一朵盛開的花,都在默默上演著一場關於生存的史詩。然而,在這場宏大的生命敘事中,一股股隱秘的威脅也從未停止過它們的侵襲。它們如同沉默的潛行者,潛伏於黑暗的角落,伺機而動,等待著摧毀這美好的生命之網。本書《百草尋蹤:植物的隱秘戰場》正是對這場無聲戰爭的深入探索,它將帶領讀者走進一個肉眼難以察覺的世界,揭示植物王國中那些不為人知的病蟲害睏擾,以及人類為瞭守護這片綠意所付齣的智慧與努力。 本書並非一本枯燥的學術論文集,也非一本簡單的圖解手冊。它更像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偵探小說,每一章節都是一次對植物健康危機展開的全麵調查。我們將在書中追蹤那些令人頭疼的病原體——它們是如何悄無聲息地侵入植物的,又是如何憑藉其狡猾的傳播機製,在植物體內肆虐,造成令人扼腕的損害。從細微到宏觀,我們將剖析真菌、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入侵路徑、繁殖策略以及它們對植物細胞造成的毀滅性打擊。本書會詳細描述各種病害的典型癥狀,例如葉片上的斑駁、莖乾的腐爛、果實的畸形,以及這些癥狀背後隱藏著的病理學原理。我們不會迴避那些令人不安的細節,而是以科學嚴謹的態度,解析每一種病害的發生發展規律,讓讀者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 與此同時,我們也無法忽視那些同樣可怕的“不速之客”——形形色色的昆蟲害蟲。它們以不同的方式破壞著植物的生長,有的啃食葉片,讓光閤作用無以為繼;有的吸食汁液,導緻植物營養不良,枯萎凋零;有的則寄生在內部,悄然蠶食著生命的根基。本書將以生動的筆觸,描繪這些害蟲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以及它們對植物造成的直接和間接危害。我們會深入瞭解它們繁殖的周期,遷徙的規律,以及那些令人驚嘆的適應能力。從微小的蚜蟲到凶猛的食葉甲蟲,從鑽蛀莖乾的蛀蟲到寄生在根部的綫蟲,本書將一一為你呈現它們的“罪行”,以及它們在生態係統中扮演的復雜角色。 然而,《百草尋蹤:植物的隱秘戰場》的價值遠不止於此。它更是一本關於“防禦”與“反擊”的智慧寶典。在揭示瞭病蟲害的威脅之後,本書將重心轉嚮瞭人類如何與這些潛在的敵人進行鬥爭。我們將探索各種行之有效的防治手段,這些手段不僅僅是簡單的藥物噴灑,而是包含瞭更為廣泛和深遠的策略。 首先,本書將詳細介紹物理防治的智慧。這是一種古老而有效的手段,它強調利用自然規律和物理力量來控製病蟲害。例如,通過人工捕捉、誘捕器、防蟲網、覆蓋物等方式,直接阻止害蟲的接觸和繁殖。我們將深入探討不同類型誘捕器的設計原理和適用場景,以及如何巧妙運用光、色、味等吸引或驅趕害蟲。此外,還包括對受損植株進行物理隔離,以及利用工具清除病竈等操作。這些方法雖然看似簡單,卻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並且對環境友好。 其次,我們還將深入研究生物防治的強大力量。這是一種藉用自然界的力量來製服害蟲的策略,它強調保護和利用害蟲的天敵,以及引入有益微生物來抑製病原菌。本書將介紹各種捕食性昆蟲、寄生性昆蟲,以及它們在農田生態係統中的重要作用。讀者將瞭解到如何通過營造適宜的環境來吸引和保護這些“自然衛士”,從而減少對化學農藥的依賴。同時,我們還將探討如何利用細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來作為生物殺蟲劑或殺菌劑,它們能夠特異性地感染和殺死目標病蟲害,而對非目標生物和環境影響甚微。例如,蘇雲金杆菌(Bt)在防治鱗翅目幼蟲方麵的應用,以及一些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如何抑製植物病原菌的生長。 第三,本書將重點闡述化學防治的科學應用。盡管我們提倡綠色環保的防治理念,但化學農藥在某些緊急情況下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本書並非鼓勵濫用,而是強調科學、閤理、安全地使用化學農藥。我們將詳細介紹不同種類農藥的作用機理、適用範圍、用藥時機以及安全注意事項。例如,殺蟲劑、殺菌劑、殺蟎劑、除草劑等各自的特性,以及它們對不同病蟲害的針對性。書中會強調“對癥下藥”的重要性,避免盲目用藥導緻抗藥性産生或環境汙染。同時,還會介紹低毒、高效、環境友好型農藥的研發進展,以及農藥安全使用的技術規範,例如噴灑的濃度、頻率、劑量,以及施藥後的注意事項,確保對使用者、消費者和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除瞭上述三大類主要的防治手段,本書還彆具匠心地探討瞭農業防治的綜閤性策略。這是一種從源頭上預防和控製病蟲害的方法,它通過改善栽培管理來增強植物自身的抗性,降低病蟲害發生的可能性。本書將詳細介紹如何通過閤理的耕作製度,如輪作、間作、套種,來打斷病蟲害的生長周期,減少土壤中病原菌和害蟲的積纍。我們將深入探討品種選擇的重要性,推薦那些具有抗病蟲性強、適應性好的優良品種。此外,還會講解科學施肥的技巧,通過提供均衡的營養,增強植物的生長勢和抗逆性。病蟲害監測與預警也是農業防治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將介紹如何利用氣象信息、害蟲發生規律以及田間觀察,來預測病蟲害的發生趨勢,從而提前采取預防措施。病殘體的處理,如焚燒、深埋,也是防止病蟲害傳播的重要環節。 本書的結構設計也力求科學與易懂相結閤。每一章節都會從一個具體的病蟲害問題切入,然後逐步深入分析其發生原因、危害癥狀,並最終提供一套或多套針對性的防治解決方案。書中會大量運用清晰的插圖和高清的圖片,直觀地展示病蟲害的形態以及防治過程中的關鍵步驟,讓讀者即使沒有深厚的專業背景,也能輕鬆理解和掌握。我們還將引用大量真實的案例研究,分享各地農民和科研人員在病蟲害防治方麵的寶貴經驗和創新實踐。 《百草尋蹤:植物的隱秘戰場》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它更是一部關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哲學探討。它提醒我們,植物並非孤立的存在,而是整個生態係統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每一個病蟲害的發生,都是生態係統失衡的信號,而我們防治病蟲害的努力,也是在維護生態的平衡與健康。本書呼喚讀者以更加敬畏和智慧的態度,去理解和尊重自然,去探索與植物共生的美好未來。 無論您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農業生産者,還是一位熱愛園藝的業餘愛好者,亦或是對自然科學充滿好奇的求知者,《百草尋蹤:植物的隱秘戰場》都將為您打開一扇通往植物王國隱秘世界的大門。它將賦予您知識的力量,讓您能夠更有效地保護您所珍愛的綠色生命,讓它們在病蟲害的侵襲下,依然能夠蓬勃生長,綻放齣生命最璀璨的光彩。讓我們一起踏上這場“百草尋蹤”的旅程,共同守護這片充滿希望的綠色傢園。

用戶評價

評分

閱讀這本作品,我仿佛進入瞭一個完全不同的思維空間,它對我原有的認知體係進行瞭強烈的衝擊和重構。這本書探討的主題異常超前和抽象,充滿瞭對未來社會、人類意識邊界的哲學思辨,內容涉及量子力學、符號學以及後現代主義思潮的交叉融閤。我本來期望得到一些關於實用技術或日常哲理的指導,但這本書提供的是一種近乎“認知顛覆”的體驗。書中的論述往往跳躍性極大,需要讀者具備極高的抽象思維能力和跨學科知識儲備纔能勉強跟上作者的思路。我承認其中有許多精彩絕妙的洞見,但大部分內容對我來說,更像是一種智力上的挑戰,而非輕鬆的知識獲取。它迫使我不得不停下來,反復咀嚼那些晦澀難懂的句子,試圖捕捉作者試圖傳達的那種超越時代的宏大構想。

評分

這本書的論述方式非常嚴謹,行文邏輯清晰,看得齣作者在學術研究上下瞭很大的功夫。我本來看重的是它對於某一特定曆史時期文化現象的宏觀梳理,期待能從中找到一些關於那個時代社會變遷的脈絡。然而,這本書的視角似乎更側重於微觀的、具體的案例分析,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個獨立的田野調查報告,證據鏈條環環相扣,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紮實的田野功底。我嘗試去理解那些專業術語和引用的文獻,發現它們都指嚮一個非常深奧的領域,這讓我這個外行人讀起來略感吃力。盡管如此,從字裏行間仍然能感受到作者想要構建一個完整理論體係的雄心壯誌。如果我是這個領域的研究者,我想這本書一定會成為我案頭必備的參考資料,因為它提供的詳實數據和細緻的觀察,是任何概括性論述都無法替代的寶貴財富。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質樸和接地氣,充滿瞭生活的氣息和民間智慧的閃光點。我原本以為它會是一本理論性很強的學術專著,但它讀起來就像是和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在炕頭上拉傢常一樣親切自然。作者沒有使用任何華麗的辭藻或晦澀的術語,而是用最直白的語言講述那些看似復雜的生活道理。書中的許多篇章都配有生活化的場景描述,仿佛能聞到那種特有的泥土芬芳和食物的香氣。我尤其欣賞它所傳遞齣的那種腳踏實地、注重實踐的價值觀,它提醒我們關注那些被現代生活逐漸遺忘的、最基本的人類經驗和常識。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提供瞭多少新奇的理論,而在於它用一種溫暖而堅定的方式,重新連接瞭我們與我們所處的真實世界。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精美,采用瞭那種復古的插畫風格,色彩飽和度很高,看著就讓人心情愉悅。我本來是想找一本關於古代園林藝術的書籍,結果誤打誤撞發現瞭這本。拿到手裏的時候,我首先被它的裝幀吸引瞭,厚實的紙張,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感覺質量非常好。雖然內容不是我預期的,但我還是忍不住翻閱瞭幾頁。裏麵的排版設計很有匠心,字體選用瞭一種比較典雅的宋體,配上簡潔的留白,閱讀起來很舒服。我注意到其中穿插瞭一些精細的手繪圖,雖然我看不懂它們具體描繪的是什麼,但那種工筆畫的細膩程度確實令人贊嘆。整本書的裝幀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收藏瞭一件藝術品,而不是一本普通的工具書。我尤其喜歡扉頁上那句引言,文字優美,意境深遠,讓我對這本書産生瞭極大的好奇心,盡管我後來發現它並不是我想要的那種書籍,但作為一本裝幀精美的讀物,它絕對是值得細細品味的。

評分

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好,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完全不像一本嚴肅的曆史著作,更像是一部情節緊湊的小說。我原本以為它會是那種平鋪直敘的年代編年史,但事實證明我想錯瞭。作者似乎非常擅長設置懸念和鋪陳戲劇衝突,每一個關鍵轉摺點都處理得恰到好處,讓人迫不及待想知道接下來的發展。我本來隻是想隨便翻閱一下開篇,結果一不小心就讀到瞭深夜,完全停不下來。書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極其立體,無論是正麵人物還是反麵角色,都有著復雜的內心世界和可信的動機,他們的命運交織在一起,構成瞭一幅波瀾壯闊的曆史畫捲。雖然我不太確定書中所描述的那些事件是否完全符閤史實,但從文學欣賞的角度來看,它無疑是一部佳作,成功地將嚴肅的曆史背景融入到引人入勝的故事結構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