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諸尊全圖.金剛界曼茶羅

佛教諸尊全圖.金剛界曼茶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弘學 著
圖書標籤:
  • 佛教
  • 金剛界
  • 曼茶羅
  • 密宗
  • 佛教藝術
  • 唐卡
  • 繪畫
  • 宗教
  • 文化
  • 藏傳佛教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英典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巴蜀書社
ISBN:9787806594858
商品編碼:1047619017
齣版時間:2003-10-01

具體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   佛教諸尊全圖.金剛界曼茶羅
作者:   弘學
市場價:   28.00元
ISBN號:   9787806594858
齣版社:   巴蜀書社
開本:   16開
商品類型:   圖書

   精彩插圖

   作者簡介
           弘學,重慶南岸人氏,1938年生。瑜伽菩薩戒居士。1957年畢業於西南民族學院藏語文專業,受業於我國著名社會學傢、民族學傢吳澤霖先生及其夫人馬時芳先生;問學於梁在農(智慧法師)先生和密悟格西;是佛學傢、宗教傢正果法師的正信皈依弟子。從50年代起研習佛教典籍,對漢藏佛學租儒學都有相當的造詣。曾執教於空林佛學院、寶光佛學院和四川省佛學院、四川尼眾佛學院。著述甚豐,公開齣版有《佛學概論》、《藏傳佛教》、《人間佛陀與原始佛教》、 《部派佛教》、《淨土探微》、《佛教圖像說》等,為《佛學小叢書》、《佛典叢書》、《唯識學小叢書》之主編、撰稿人。在海內外學術界和佛教界有著廣泛影響。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佛教諸尊排列的兩大係統之一——金剛界曼荼羅,分彆簡述該曼荼羅中各個部分的諸尊排列以及相互間的關係。
           密宗又稱神密教、真言宗、金剛乘等。因自稱受法身大日如來深奧秘密教旨傳授,不經灌頂,不經傳授,不得任意傳習及顯示彆人,故稱密宗。由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等將印度密教傳來中國,進行修習和傳教,正式形成宗派。此宗在印度一般認為是七世紀以後印度大乘佛教的一部分派彆與婆羅門教結閤的産物,盛行於今德乾高原,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術、儀禮、曼荼羅和民俗信仰為特徵。密咒傳來中國的時間很早,大約在東晉時代就有大量密咒被翻譯過來,但並未引起人們的注意。在開元四年(716)善無畏帶來《大日經》,與弟子一行共同譯齣,為中國密教傳授之始。其傳授以胎藏界密法為主。開元八年(720),金剛智與弟子傳入《金剛頂經》,並由不空譯齣,也進行弘傳,其傳授以金剛界法為主。由於他們的弘傳,當時的知名僧俗等人相傳灌頂,問學者日眾,終於逐步形成瞭以專修密法為主的密宗。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三人亦被中國佛教史稱為“開元三大士”。密宗在唐代鼎盛,日本有*澄等八人來華留學,稱之為“入唐八大傢”。留學迴歸之後,空海開創瞭日本東密;天颱宗僧人*澄開創瞭日本颱密,是為密宗在海外的傳播之始。
密宗的主要經典有《大日經》、《金剛頂經》、《蘇悉地經》、《菩提心論》、《釋摩訶衍論》等,其中一行的《大日經統》為其代錶作。密宗的*高理論是以性空無相的法性理體為基礎,認為世界萬物、佛和眾生都是由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所造。前五大為色法,屬胎藏界;識為心法,屬金剛界。色心不二,金胎閤一。兩者攝宇宙萬有,而又皆具眾生心中。在此基礎上,修習三密“瑜伽法”。“三密”指身、口、意,“瑜伽”為相應的意思,“三密瑜伽”就是三業相應。
   本書目錄
總序
緒說
一、概述
二、成身會
三、三昧耶會
四、微細會
五、供養會
六、四印會
七、一印會
八、理趣會
九、降三世羯磨會
十、降三世三昧耶會
十一、結尾
後記




《佛教諸尊全圖·金剛界曼茶羅》一書,旨在以詳盡的圖像與考據,為讀者呈現密教修持中至關重要的金剛界曼茶羅世界。此書非但梳理瞭曼茶羅的源流與結構,更逐一細緻描繪瞭曼茶羅中每一尊佛、菩薩、明王、護法等諸尊的形象,並附以其象徵意義、職能、密號、種子字、三昧耶形等關鍵信息。 一、 金剛界曼茶羅的宇宙觀與結構 曼茶羅,梵語“Maṇḍala”,意譯為“壇”、“輪”、“聚集”、“輪圓具足”等,是佛教密宗用以錶示佛、菩薩等諸尊的功德、本尊壇場、以及宇宙萬有的圖繪。金剛界曼茶羅,作為胎藏界曼茶羅的相對概念,代錶的是“理智”、“智”、“金剛”的一麵,錶現的是諸佛的智慧功德所形成的世界。它並非單純的圖畫,而是諸佛菩薩智慧的顯現,是修行者觀想、入定的重要法門。 本書將首先深入淺齣地介紹金剛界曼茶羅的整體結構。金剛界曼茶羅通常由四大曼茶羅構成,即成身會、三昧耶會、微細會、供養會。 成身會(Pramacitta-mandala): 這是金剛界曼茶羅的核心,象徵諸佛菩薩的本體,也稱為“大曼茶羅”。中央為大日如來,周圍環繞著八葉蓮花,每瓣蓮花各有一尊佛,構成“內八葉”。外圍則有四重院,共包含九會四十一尊(或九會一百二十四尊,根據不同傳承略有差異)。本書將重點展現成身會的結構布局,解析各院係所代錶的含義。例如,中央的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是金剛界的核心,代錶著法界體性智,是諸佛菩薩的本源。外圍各院則代錶瞭不同層次的智慧和功德。 三昧耶會(Samaya-mandala): 象徵諸佛菩薩的“三昧耶”,即本誓、本地、德用。這部分主要通過“三昧耶形”(Samaya-mudra)來錶現,即代錶每一尊本尊的特殊標誌物。本書會詳細介紹這些標誌物,如觀音菩薩的拂子,普賢菩薩的劍等,以及它們所蘊含的深層象徵意義。三昧耶會強調的是諸佛菩薩的本誓和所要實現的功德,通過這些標誌物,修行者能夠觸及本尊的本體。 微細會(Dharma-mandala): 象徵諸佛菩薩的“種子字”(Bija-mantra),是本尊的精髓和聲音形式。本書將收錄並介紹金剛界曼茶羅中各尊的種子字,闡釋其發音、書寫方式以及所代錶的本尊的音形功德。種子字是密宗修持中極為重要的元素,被認為是本尊最直接、最精煉的錶達。 供養會(Karma-mandala): 象徵諸佛菩薩的“供養”,即以各種方式來供養本尊,以此來積纍福德、增長智慧。本書將描繪供養會中的諸尊形象,以及它們所代錶的供養行為和功德。供養會的諸尊通常是降伏魔眾、護持正法的忿怒相明王和護法神,體現瞭佛教積極入世、護持佛法、度化眾生的精神。 二、 諸尊的精細描繪與考證 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其詳盡的圖像描繪和深入的考證。書中將對金剛界曼茶羅中的每一尊佛、菩薩、明王、護法等,進行逐一的圖文介紹。 圖像的準確性與藝術性: 本書所收錄的諸尊圖像,力求做到準確、精美,並具備藝術價值。每一尊圖像都將仔細描繪其特徵,包括麵相、身姿、手印、所持法器、瓔珞寶飾等。這些圖像不僅是宗教藝術的瑰寶,更是理解密宗義理的直觀載體。書中會根據經典的描述,力求還原諸尊最本真的形象。 身份與職能的辨析: 對於曼茶羅中的每一尊,本書都將詳細說明其身份,例如是大日如來、寶生如來、阿彌陀如來、不空成就如來、阿閦如來這五方佛,還是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金剛手菩薩等菩薩,或是八大明王、四大天王等護法神。同時,也會闡釋其在金剛界曼茶羅中的具體職能,以及它們如何共同構成一個圓融無礙的宇宙體係。 密號、種子字與三昧耶形的解析: 每尊諸尊的密號(德號)是其功德的概括,種子字是其聲音的精髓,三昧耶形是其標誌的實體。本書將一一列舉這些信息,並加以解釋。例如,對於觀自在菩薩(觀音菩薩),會列齣其密號、常用的種子字“嗡”(Oṃ)、“阿”(Āḥ)或“捨”(Śa),以及其標誌性的三昧耶形,如蓮花、拂子等。通過對這些信息的掌握,修行者能夠更深入地與本尊相應。 象徵意義的闡發: 密宗的圖像和符號都蘊含著深刻的象徵意義。本書將深入解讀每一尊諸尊的象徵含義,以及它們與其他諸尊之間的關係。例如,五智如來分彆代錶瞭五種智慧,四智菩薩代錶瞭四種德性,明王則代錶瞭降伏煩惱、護持正法的力量。本書將幫助讀者理解這些符號背後的哲學和精神內涵。 曆史與傳承的梳理: 金剛界曼茶羅的形成與發展,經曆瞭漫長的曆史過程。本書將適當梳理金剛界曼茶羅的起源、發展、傳播,以及在中國、日本等地的傳承情況。會提及主要的經典依據,如《金剛頂經》等,並介紹不同傳承在曼茶羅繪製和修持上的細微差異。 三、 修持與實踐的指引 本書的目標不僅僅是提供一份圖錄,更是希望能夠指導和啓發讀者進行密宗的修持。 觀想入門: 對於初學者,本書將提供如何觀想曼茶羅的初步指導。通過觀想曼茶羅,修行者可以逐漸熟悉諸尊的形象和位置,培養定力,並最終進入本尊的境界。 解脫之路: 書中將闡述通過對金剛界曼茶羅的理解和修持,如何獲得智慧、消除業障、最終達到解脫的境界。曼茶羅被認為是“一切佛的境界”,對它的瞭知和觀修,能夠幫助修行者開啓佛性。 尊重與虔誠: 密宗修持強調對本尊的恭敬和虔誠。本書在介紹諸尊時,也會滲透這一精神,引導讀者以尊重之心對待佛法和諸尊。 四、 本書的價值與意義 《佛教諸尊全圖·金剛界曼茶羅》是一本集學術性、藝術性、實踐性於一體的佛教密宗典籍。 學術價值: 對於研究佛教密宗,特彆是金剛界曼茶羅的學者而言,本書提供瞭詳實可靠的圖像資料和精煉的理論闡釋。 藝術價值: 精美的諸尊圖像,本身就是珍貴的佛教藝術品,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實踐價值: 對於緻力於密宗修行的廣大信眾而言,本書是難得的修持指南,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實踐密法。 文化傳承: 本書的齣版,有助於將博大精深的密宗文化嚮更廣泛的群體傳播,為中華乃至世界佛教文化的傳承做齣貢獻。 總而言之,《佛教諸尊全圖·金剛界曼茶羅》並非一本簡單的圖冊,它是一扇通往密宗智慧殿堂的窗口,一本引導修行者認識宇宙真相、開發自身潛能的法寶。通過本書,讀者將得以一窺金剛界曼茶羅的莊嚴世界,領略諸佛菩薩的無邊功德,並在觀照與實踐中,踏上自利利他的解脫之道。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我買這本書是抱著“圖鑒”的心態,希望能快速查閱一下某個特定尊像的形象。沒想到,這本書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完全沒有那種讓人頭暈目眩的堆砌感。它更像是一部精心策劃的視覺導覽,每一頁的布局都考慮到瞭讀者的接受度。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每一組諸尊時,旁邊附帶的簡要說明,文字精煉,直擊要點,沒有過多復雜的梵語或藏語術語,讓人讀起來很舒服。那種感覺就像是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耐心地為你指齣每座“山峰”的名稱和它在整體風景中的作用。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隻是沉浸在對不同壇城的細緻觀察中,感受那種對稱與平衡帶來的寜靜。這本書的裝幀質量也相當不錯,紙張的厚度和印刷的清晰度都保證瞭圖像的還原度,即便是光影和細節的微妙變化也能被很好地捕捉下來。對於那些對曼荼羅的結構美學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絕對是值得珍藏的一本入門級的視覺工具書。

評分

作為一名業餘的藝術愛好者,我經常會去參觀各種博物館和寺廟,但總感覺對壁畫和唐卡背後的“邏輯”把握不住。這本書恰好填補瞭我的知識空白。它以一種非常係統化的方式,解構瞭金剛界曼荼羅的整體結構,讓我明白那些看似隨意排列的尊像,其實都處在一個嚴密的宇宙秩序之中。我尤其欣賞它在色彩運用上的細膩描述——比如某些尊像的“藍色”或“紅色”,並非隨意塗抹,而是對應著特定的方位、智慧或功能。這本書讓我學會瞭如何“閱讀”一幅曼荼羅,而不僅僅是“觀看”它。它讓我意識到,每一次對這幅圖的凝視,都是一次對佛教世界觀的重新構建。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的不僅僅是圖像,更是一把理解密宗宇宙觀的鑰匙,它引導我從錶象的華麗,深入到其內在的、高度統一的哲學體係之中。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設計,可以說是相當“剋製”但又充滿力量。它沒有采用那種恨不得把所有信息都塞滿頁麵的做法,留白恰到好處,讓觀者可以有時間去消化眼前的圖像。我注意到,對於一些關鍵的佛部尊像,圖注部分會特彆強調其手印和持物,這對於理解密宗造像的“語言”至關重要。我過去在查閱其他資料時,經常因為看不懂那些手勢而感到睏惑,但這本書通過清晰的局部放大和標注,有效地解決瞭這個問題。它讓我意識到,這些看似簡單的姿態,其實是極其復雜的教義濃縮。此外,不同版本曼荼羅之間的微小差異也被細緻地記錄和比對,這對於那些追求準確性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它不僅是一本觀賞圖集,更像是一部嚴謹的視覺“詞典”,值得反復翻閱和比對。

評分

我一直對“對稱”和“幾何”在宗教藝術中的運用非常著迷,而金剛界曼荼羅無疑是將這種理念推嚮極緻的典範。這本書的價值,在我看來,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它如何將這個三維、甚至多維的宇宙模型,以一種二維平麵圖的形式清晰地呈現齣來。我嘗試自己用筆在草稿紙上臨摹其中一層的布局,立刻就能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數學般精確性。這本書不僅僅是“展示”瞭這些圖,更重要的是,它在圖與圖之間的過渡上做瞭細緻的鋪陳。它不像有些圖錄那樣隻是簡單地羅列圖片,而是有意識地引導讀者從外層嚮內層深入,每深入一層,尊像的層級和象徵意義似乎都在悄然發生變化。這種層層遞進的閱讀體驗,讓原本抽象的“佛界”概念,有瞭一點點可以被感知的路徑。雖然我對最終極的“法界”仍感模糊,但至少這本書為我搭建瞭一個堅實的、可視化的“攀登階梯”。

評分

這本《佛教諸尊全圖·金剛界曼荼羅》光是書名就透著一股莊嚴肅穆的氣息,我原以為它會是那種晦澀難懂的學術著作,專門給佛學研究者看的。然而,翻開後纔發現,它遠比我想象的要親切和直觀得多。雖然我並非科班齣身,對密宗的復雜儀軌和教義瞭解得十分皮毛,但這本書的圖冊部分簡直是視覺的盛宴。那些繁復精妙的描繪,從主尊阿闍梨佛到周圍的四佛、八菩薩,每一個細節都栩栩如生,色彩的運用大膽而又和諧,仿佛能感受到韆百年來工匠們對佛陀世界的虔誠構建。尤其是對曼荼羅整體結構的解析,那種放射狀的、充滿秩序感的美學,即使不懂其象徵意義,也足以讓人心生敬畏。我花瞭好大力氣纔辨認齣其中一些比較重要的護法神,他們形態各異,有的威嚴,有的慈悲,這種視覺上的衝擊和豐富的細節,讓我對佛教藝術的博大精深有瞭更直觀的認識。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地圖”,讓我們能在一個宏大的框架下,慢慢去探索和理解每一位尊像的身份與位置,而不是被堆砌的文字淹沒。

評分

金輪曼荼羅

評分

釋迦曼荼羅

評分

阿彌陀佛曼荼羅

評分

菩提莊嚴經曼荼羅

評分

齣生無邊門經曼茶羅

評分

大勝金剛曼荼羅

評分

阿魯力經曼荼羅

評分

二、如來部

評分

佛眼曼茶羅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