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邊風

耳邊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趙銳 著
圖書標籤:
  • 愛情
  • 都市
  • 情感
  • 言情
  • 治愈
  • 成長
  • 現實
  • 失戀
  • 溫暖
  • 傷感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5101434
版次:1
商品編碼:10528460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知性媽媽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0-07-01
頁數:239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耳邊風》十月懷胎似乎還是昨天的事,轉眼間,一個能說會道的小傢夥已經像尾巴一樣跟在你的前後左右。《耳邊風》是一本全麵、真誠、坦率、直接的書,它就像媽媽的耳提麵命、苦口婆心一樣,雖然常常被你視為“耳邊風”,卻是可以將你慢慢“吹”大的。給孩子吹“耳邊風”,這是身為母親的宿命。也許你今天不當迴事,明天不當迴事,但終有一天,你會忽然想起這母親的“耳邊風”。

內容簡介

這個世界有太多太多的書,但哪一本屬於我和你呢?哪一本能陪伴你成長,給予你切實貼心的幫助呢?你需要一本竊竊私語的書、你需要一本嘮嘮叨叨的書,你需要一本全麵、真誠、坦率、直接的書,它就像媽媽的耳提麵命、苦口婆心一樣,雖然常常被你視為“耳邊風”,卻是可以將你慢慢“吹”大的。是啊孩子,母親給孩子吹“耳邊風”,這是身為母親的宿命。也許你今天不當迴事,明天不當迴事,但終有一天,你會忽然想起某一句話、某一個場景:咦,這話好像媽媽嘮叨過,現在想來好像還蠻有道理的哈。嗬嗬,信不信由你,這事終有一天會發生,畢竟媽媽也是這麼過來的。

作者簡介

趙銳,1971年生於江蘇淮陰,1992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現供職於南京日報報業集團。中國作傢協會會員,二級作傢,資深編輯記者。發錶文學、新聞作品數百萬字,著有散文集《看夢》、《單身母親手記》,人物傳記《吳健雄》、《祭壇上的聖女:林昭傳》,曾獲南京市文學藝術奬等。《知性媽媽叢書:耳邊風》係南京市文聯簽約作品。書中插圖由作者女兒趙澈所配。

目錄

序:當風的手指輕輕撫過
自序:願你成為完整的人
第一封信 讓媽媽一次嘮叨個夠
第二封信 聽說你隻哭瞭一次
第三封信 對不起,媽媽沒看好蝴蝶
第四封信 你讓我彆提上學的事
第五封信 好習慣讓人受益終身
第六封信 讓你做一天媽媽如何
第七封信 為每一個進步喝彩
第八封信 就算給個地球也不換
第九封信 你是什麼樣的小公主
第十封信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第十一封信 咱們都麵臨精英教育的嚴峻考驗
第十二封信 誰有道理就聽誰的
第十三封信 六十年與五韆年
第十四封信 月到中鞦分外明
第十五封信 讀萬捲書行萬裏路
第十六封信 僅僅快樂是不夠的
第十七封信 說韆道萬不如做一
第十八封信 戰爭沒有勝利者
第十九封信 像喬納森那樣追逐夢想
第二十封信 又是一年新來到
孩子怎樣咱纔算滿意(跋)

精彩書摘

親愛的孩子:
2009年9月1日與眾不同。從這天起,你不再是個動輒要媽媽抱在懷裏哄逗的嬰幼兒:嗬,真值得驕傲,你——是——小——學——生——瞭!
8月31日那天,媽媽大老遠趕到學校給你鋪床。一進宿捨樓,就見到處都是忙忙碌碌的傢長,他們有的在撐蚊帳,有的在鋪席子,有的在跟生活指導老師交流……一種不安定的氣息四處彌漫,讓人心裏有種說不齣的滋味。走進你房間,坐在你的空床上等你。與你相鄰的是一個胖乎乎的小姑娘,得知你也正常寄宿,孩子媽很高興:“總算有人作伴瞭!這個房間走讀的多,隻是中午睡個午覺,晚上都迴傢瞭。人太少,孩子不敢睡覺,害怕!”我笑笑說,我們晚上也住。
不一會兒,你跟在你爸身後,心不在焉地來瞭。沒有興奮,沒有好奇,沒有一絲積極的錶現,有的隻是毫不掩飾的無奈。你不喜歡寄宿,從來沒喜歡過。可是這個問題我們已經無法討論,因為將你送進一所優秀的寄宿學校,是我們目前所能做齣的最好選擇。無論父母如何捨不得,孩子終將一天天走嚮獨立,這是此世界不可更改的自然法則。況且從你一貫的聰明伶俐來看,我們相信你一定能從寄宿生活中得到有益的鍛煉,走好人生至關重要的一步。
將床單包住床墊,將被子塞進被套,將蚊帳掛好,將換洗衣物、日常用品放進抽屜,我不停地對你說:“嗨,看一看,襪子和短褲在這個粉紅色的收納盒裏,彆忘瞭一天一換。洗手液在這兒,看好瞭!抽紙也放這兒瞭,嗨,你看一看嘛……”你不耐煩地抬抬眉毛迴答:“知道瞭,你都說過多少遍瞭!你現在怎麼這麼嘮叨?”
這已經不是你第一次嫌媽媽嘮叨瞭。記得不久前第一次聽你這麼抱怨時,我忽然心裏一緊,忍不住認真地看瞭你一眼。你的小臉肥嘟嘟的,心愛的長發從來不肯紮,隻是那麼隨意披散著,活脫脫一個可愛天使。你專心給芭比換著衣服,對我的話充耳不聞。當時我心想:嗬,她可真的長大瞭,居然已經懂得頂嘴,懂得抱怨,懂得嫌媽媽嘮叨瞭。怎麼,歲月輪迴瞭嗎?這話若乾年前我不是經常拋給我媽媽嗎?現在居然輪到我女兒拋給我瞭!當時我心動瞭一下,一句話也說不齣來。從那以後,我努力不重復說話,可你仍然時不時會嫌媽媽嘮叨——唉,嘮叨就嘮叨吧,哪一個媽媽不嘮叨呢?不嘮叨還叫媽媽嗎?
將你送進教室,將你的文具盒、書本、水彩筆、油畫棒等放進桌肚,將你的公主書包掛在椅背上。你拉著我不讓走,非讓我坐在旁邊陪著。我剛開始陪,竟忍不住又一次嘮叨起來:“彆忘瞭,渴瞭自己拿杯子打水。飲水機會用吧?藍色開關是涼水,紅色是熱水。不管什麼季節,韆萬記住:先打涼水,再加熱水!還有,想上廁所就跟老師說,不要忍著,不要害怕!不管什麼時候,都要勇敢地舉手報告:老師,我想上廁所!”
盡管這也是老生常談瞭,這次你卻沒有嫌我噦嗦,反而一本正經附和道:“是啊,老師也不能不讓人上廁所啊,不然拉到身上臭死瞭!”
我點點頭:“是啊,老師不會的。桌肚裏放瞭什麼東西,記住瞭吧?你老是不長腦子,自己的東西要自己記得,該用的時候拿齣來,用完瞭及時收好。第一周,咱們各自約定一個目標好嗎?你的目標是:不哭,行嗎?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哭。你爸爸在學校,會幫助你的。咱們慢慢適應,不急。至於媽媽的目標嘛,是要抓緊寫作瞭!知道嗎,媽媽要給你再寫一本書,一本書信集,把媽媽想對你說的話以及媽媽的生活感受和經驗全寫在信裏。等你長大瞭、認字瞭,你可以自己看這本書。以後媽媽不能永遠陪著你、時刻陪著你,但媽媽的書可以。媽媽抓緊寫這樣一本書好嗎?等你周末迴傢,咱們互相檢查:你完成目標沒有?媽媽完成目標沒有?”
一聽這話你猶豫瞭,沒敢輕易答應,而是不好意思地笑道:“萬一我哭瞭怎麼辦?”
我摟你在懷疼愛道:“不會的。媽媽相信你,你很勇敢很能乾,不會輕易哭鼻子。要知道,你屬馬的,比大多數屬羊的同學年長。要是人傢小不點兒不哭,你這麼大個子還哭,丟人不丟人?”
你的眼睛撲閃瞭一下,差點濺齣淚花。
還好,沒齣事故。
我吻瞭你一下,故意大大咧咧地說:“我也未必能完成任務,寫東西不容易,很纍人的,不下決心不行!咱們共同努力,看誰做得好,到時候貼顆五角星!”
你忽然望著我的眼睛嚴肅地說:“有件事你韆萬要記住!韆萬要注意休息,不要一寫起來就覺也不睡瞭,飯也不吃瞭。你要知道,你這麼寫一兩天沒關係,但長期下去,肯定要生病的!結果,書沒寫齣來,人又生病瞭,怎麼辦呢?”
我目瞪口呆。
我啞口無言。
我無法想象這話是你說的。可的的確確,它是從你的小嘴裏冒齣來。你一邊說一邊還煞有介事地指指點點,以示強調。
我又驚又喜地道:“是啊,你說的很有道理。你怎麼這麼有道理呢?謝謝啊!你放心,我會安排好時間的,我努力每天寫,但不會拖得太晚,保證睡眠——不管怎樣,咱們都要努力啊!”
正說著,老師要求傢長離開瞭。你依依不捨地看我離開,囑咐我在窗外再站一會兒。隔著紗窗,我看到你們一班孩子在小老師的帶領下坐直瞭身子。小老師很有辦法,她指揮著你們一起有節奏地拍掌,掌聲如同鼓聲,很快集中瞭你們的注意力,喧鬧的教室一下子有瞭秩序。起初,你還側頭嚮我張望。不一會兒,你開始被老師吸引。媽媽不敢繼續乾擾你們,當你又一次轉臉時,我給瞭你一個飛吻,然後揮手錶示告彆——媽媽終於走瞭,帶著你新發的一包校服,帶著對你的深深牽掛,帶著對你健康成長的自豪和快樂,腳步輕盈地迴傢瞭。
這兩天你不在身邊,媽媽卻仍然為你忙碌著:頭天晚上到傢即洗晾厚的薄的校服,第二天晚上忙著給每件衣服縫綉你的名字。媽媽不擅女紅,笨手笨腳拿著針綫,上下15件衣服,嘿哧嘿哧綉到半夜12點!第三天晚上無甚雜事。雖然工作一天身心皆疲,但終於還是說服自己坐在電腦前,開始承諾已久的寫作。昨天與你通電話,聽說你以為爸爸答應瞭卻不來看你,忍不住哭瞭。我對你說:“是啊,媽媽也沒寫作。咱們定的目標都沒實現,加油啊!周末見麵時咱們再互相檢查噢!”今天沒給你打電話,我想還是抓緊寫作為好,畢竟咱們承諾過,要各自努力的!
是啊孩子,這本書是媽媽答應要給你寫的。當你還是繈褓中的小寶寶時,媽媽就算抱在懷裏也放不下心來:你是不是餓瞭?是不是渴瞭?是不是尿濕瞭?是不是不舒服?……後來你走路瞭,齣門瞭,上幼兒園瞭,媽媽操的心就更多瞭:衣服穿得閤適嗎?走在路上安全嗎?老師對你照顧周到嗎?你與小朋友相處開心嗎?……有一天,操心得自己也吃不消瞭,媽媽自我解嘲道:“啊呀何必呢,莫非你不在瞭孩子還不活瞭不成?”這個念頭一冒,立刻把媽媽嚇壞瞭:噢天哪,人生在世不容易,如果沒有父母庇護,孩子當真能平安長大嗎?給你留財富、買保險當然有用,可它們至多保障你衣食無憂,卻不能保障你精神富足。曾經,我們遭遇過這樣那樣的睏惑。在我們的成長曆程中,因為心結無法解開,因為迷茫矛盾太多,我們曾經傷痕纍纍。我們為什麼不能把自己的生命體驗化為琥珀,與孩子們一起分享,讓他們活得輕鬆些、明白些、方便些?
就在那個時候,我決定再給你寫一本書。這個世界有太多太多的書,但哪一本屬於我和你呢?哪一本能陪伴你成長,給予你切實貼心的幫助呢?你需要一本竊竊私語的書,你需要一本嘮嘮叨叨的書,你需要一本全麵、真誠、坦率、直接的書,它就像媽媽的耳提麵命、苦口婆心一樣,雖然常常被你視為“耳邊風”,卻是可以將你慢慢“吹”大的。是啊孩子,母親給孩子吹“耳邊風”,這是身為母親的宿命。也許你今天不當迴事,明天不當迴事,但終有一天,你會忽然想起某一句話、某一個場景:咦,這話好像媽媽嘮叨過,現在想來好像還蠻有道理的哈。嗬嗬,信不信由你,這事終有一天會發生,畢竟媽媽也是這麼過來的。這本書將涉及對世界的認知、對人生的理解、對性格的培養、對方法的訓練等多方麵,我希望它能成為你的終身伴侶,因為它試圖探討的都是一些人生基本問題,8歲和80歲讀來感受不一樣,但都可以讀。最起碼,有一本媽媽的書陪伴你寄宿,你會覺得溫暖些、安全些。
好瞭,知道我為什麼要給你寫這本書瞭。下麵,讓媽媽一次嘮叨個夠。我繼續寫瞭哈。
謠吻熟睡中的你!
媽媽

前言/序言

時間過得真快!十月懷胎似乎還是昨天的事,轉眼間,一個能說會道的小傢夥已經像尾巴一樣跟在我前後左右。孩子,你一直長得很好!齣生到現在,你隻去過一兩次醫院,還都是因為意外的感冒。每次體檢你都是“中上”,看著你結實的小身體、白皙的小臉蛋,體檢醫生每次都會忍不住誇上一句:“長得不錯!”如果你再伶牙利齒地和醫生說上兩句,醫生就更喜歡瞭:“這孩子挺聰明!”——噢,感謝上天!這些年咱們雖然過得有風有雨,但總算沒有驚濤駭浪。你健康我快樂,來,讓我們一起為你曾經和即將擁有的平安感恩、祈禱吧!
嗬嗬,孩子,這些年聽多瞭各種各樣的誇奬,你現在對“漂亮”、“聰明”、“可愛”這樣的詞語已經沒感覺瞭吧?你4個月聽故事,一歲半背《三字經》,兩歲背唐詩……還沒上學,你已認識上百個漢字,背誦數十首唐詩,會唱十來首英文歌,懂得九大行星和太陽的關係,能夠在地球儀上找齣若乾個你感興趣的國傢,更可以興之所緻地講故事、編兒歌。你可真是非常能講!除瞭睡覺,你的小嘴巴就從來不停。你講話有條有理、思路清晰,齣眾的錶達能力、獨立的思維方式無數次讓大人們驚訝不已,連老師也經常誇你:“講話像小大人似的!”是的,孩子,你資質不錯,這是上天的特彆恩賜。但這也沒什麼大不瞭,21世紀的孩子天生條件優越,生活在信息時代的你並不比其他小朋友更齣色,雖然你遠比媽媽六七歲時要聰明伶俐很多。
知道嗎孩子,有你這樣的孩子,媽媽一方麵感到很自豪,一方麵也感到壓力重重。因為隨著你的年齡增長,把你培養成什麼樣的人?如何把你培養成這樣的人?已越來越成為媽媽操心的問題。說實話,為瞭做一個稱職的母親,我不僅買迴大量書籍事先學習,還經常找有經驗的朋友、同事谘詢請教,就是想找齣一條適閤我們的方式,讓你既快樂又茁壯地成長。知道嗎孩子,媽媽深深懂得扭麯個性、壓抑思想會造成什麼樣的惡果,所以媽媽一心希望你這輩子不再走媽媽走過的彎路。
孩子,這些年媽媽從來沒有強迫你學習什麼不是嗎?盡管我經常會有意無意引導你瞭解世界、掌握單詞、背誦詩詞,但隻要你說“我們玩彆的吧”,我從來都是充分尊重你的意見。看到你平時喜歡蹦蹦跳跳,我特意帶你到琴星藝術學校想讓你學跳舞,但隻要你說“我不想學”,我立刻就帶你迴傢瞭。媽媽最近拒絕的幼教廣告可真不少啊,每每在街頭被那些勸說我們上幼兒英語的大男孩大女孩纏住,媽媽總要花費好一番口舌纔能擺脫他們。其實,媽媽何嘗不希望你也能學一樣本事呢?鋼琴也好,圍棋也罷,唱歌、跳舞、講故事……哪怕就是偏嚮遊戲的輪滑、踏闆呢,隻要你願意學,媽媽都會無條件支持你。為瞭能及時發現你的興趣愛好,媽媽現在真快成瞭百科全書瞭。媽媽小心觀察著你的一言一行,唯恐一不小心錯過你求知欲、好奇心萌芽的那一瞬間。知道嗎,孩子,媽媽其實並不在乎你現在就成為什麼“神童”。多學一點英語、多認幾個漢字並不很重要,重要的是,媽媽希望你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是的,完整的人!
什麼是完整的人?媽媽先來講一個故事吧。你認識的王阿姨不久前告訴我,去年暑假,為祝賀女兒中考成績不錯,王阿姨提議女兒到雲南旅遊。王阿姨以為雲南的風土人情肯定會讓女兒十分嚮往,沒想到女兒聽瞭卻迴答:“大熱天的跑來跑去多辛苦!還不如呆在空調房間裏舒服。再說現在什麼風光片看不到,與其花那麼多錢齣去受罪,乾脆租幾張碟片自己看得瞭,想看什麼看什麼。”王阿姨聽瞭這話什麼也說不齣來。類似的故事還有一個,也是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假期父母花錢讓她前往北京參加“大學夏令營”。在父母心目中,北大、清華是聖殿,置身一流校園,孩子肯定會萌發強烈的上進心。然而結果卻讓父母大跌眼鏡,孩子剛齣發就不停地發短信抱怨,一會說乘火車太辛苦,一會說旅遊食品太簡陋,到瞭北京更是牢騷滿腹:4個人一房間,連單獨的衛生都沒有;夜裏麵互相影響,根本睡不好覺;一大早就被吵起來瞭,頭疼得要命……一周旅行迴來,孩子對父母說:“以後我纔不到北京上大學呢,苦死瞭!”
孩子,如果你以後成瞭這個樣子,媽媽會多麼傷心啊!因為這樣的孩子已經不是一個完整的人,他們對生活缺乏感受能力,對未知世界一點都不好奇,對已擁有的一切一點不知道感恩……這真可悲真可怕!其實,這並不是這些孩子的錯,媽媽很清楚他們是怎樣變成今天這樣子的,因為媽媽以前也曾像他們一樣接受不閤適的教育,媽媽由此也長成瞭一個不完整的人。什麼是完整的人?媽媽說不清,但媽媽相信,一個完整的人,他首先應該有正常的心情,他懂得愛,他會流淚,他會像嬰兒一樣微笑,他珍惜生命的可貴並享受生命的美好;一個完整的人,他還應該有正常的心性,他心平氣和地麵對這個世界,謙卑地接受屬於自己的那一份,不要求太多也不要求太少,他端端正正地走路,端端正正地吃飯,端端正正地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一個完整的人,正常的心智也必不可少,因為這可以幫助他掌握起碼的謀生技能,這樣的技能也許會讓他成功名就,但也許隻能讓他滿足於溫飽,這並沒有太大的區彆,隻要他盡心盡力做到瞭自己的最好。
孩子,媽媽為什麼希望你成為完整的人?因為媽媽希望你幸福啊,除瞭努力成為完整的人,媽媽到現在還沒發現更好的幸福之途。媽媽以前也跟大多數人一樣,以為功成名就就是幸福,但後來終於懂得扭麯自我成為孤獨的英雄,其實是最最悲慘的一件事!一個人如果感受不到幸福,就算給他天大的纔能、天大的財富,又有什麼意義呢?我們的天纔瘋子還少嗎?秦始皇、徐文長、尼采、凡高、希特勒、波爾布特……夠瞭夠瞭!我們要完整的人,不要扭麯的天纔,更不要變態狂和瘋子!在坦蕩踏實的凡人和心理陰暗的名人之間,媽媽情願你成為前者。
孩子,記得有一天你躺在床上,我拿著奶瓶喂你喝奶,我說:“你看你現在多麼幸福!還沒起床姑姑就泡好瞭奶、做好瞭飯,然後媽媽給你喂奶、穿衣服,然後再幫你洗臉、吃飯,最後親你一口纔送你上幼兒園!”你當時眨著眼睛問我:“這就是幸福嗎?”我認真點點頭,告訴你:“這就是幸福。”孩子,你現在不懂幸福我並不奇怪,但我願意從現在就開始經常提醒你,直到你真正惜福為止。所以,你現在不願意學什麼技能我並不著急,因為我覺得這和成為完整的人相比,根本不算事情,等你想學瞭自然會學。不是嗎?放眼數十年漫長人生路,4歲會算術和10歲會算術到底有多大區彆?對於大部分健康人來說,真想學點技能並非難事,至多也無非是他學5天你學10天而已。
但你現在已經齣現和兩個大姐姐類似的毛病:你率性而為,每天晚上不瘋到10點以後絕不休息,於是第二天早上賴床、遲到就成瞭傢常便飯;你不愛惜玩具,每每吵著鬧著買迴傢的玩具,兩三天後就不知扔哪兒去瞭,傢裏玩具成堆,卻不知道哪件是你的最愛;你忍耐力極差,稍有不舒服即大呼小叫,幾乎沒有一次齣門能堅持不要人抱的;你悲憫心不足,不喜歡照顧小動物、小植物,為你養的小魚、小龜死瞭,你竟然從來是無動於衷,隻是每次見到行乞者都要給他們一點零錢還讓我欣慰;除瞭一段時間專注於一部動畫片,還沒發現你關注過什麼事情,我覺得你乾什麼都是蜻蜓點水、浮光掠影的……這些纔真讓媽媽心裏急啊!
忘不瞭一個名叫蒂皮的法國小姑娘,由於父母是動物攝影師,她從小生長在非洲大草原,和猩猩、河馬、駝鳥這些野生動物成瞭好朋友。幾年前看到蒂皮的圖書時,媽媽心裏好激動,媽媽好喜歡赤身露體、野味十足的小蒂皮,因為她是那麼勇敢、那麼健康、那麼與自然渾然一體地美麗!媽媽甚至暗自希望你的長發也能像蒂皮一樣飄飄灑灑。然而,現在的你卻和蒂皮大相徑庭,雖然你的頭發已經比蒂皮還長瞭。當然,媽媽也明白,蒂皮那樣的孩子隻能誕生在非洲大草原裏,你的可愛也是獨一無二的,你不是蒂皮。
好在你的人生纔剛剛開始,我們後麵還有的是機會。孩子,以你的資質,媽媽不愁你將來沒有美好的未來,但媽媽還是祝願你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互相完整,用我們凝視的眼神,用頭頂皎潔的月光,用溫柔的搖籃麯,用一碗你愛吃的餛飩,用一個親吻、一個擁抱……用所有這些細節完整我們的心靈!
耳畔的呢喃,曆史的迴響——《塵封的信箋》 在某個被時光遺忘的南方小鎮,空氣中彌漫著梔子花的香氣與一絲淡淡的鹹味。這裏,歲月似乎被凝固在泛黃的牆壁和斑駁的石闆路上。故事,便從這樣一座小鎮,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拉開帷幕。 陳年舊事,就像埋藏在地下的種子,總有破土而齣的一天。當古老的閣樓被一場意外的雷擊點燃,焦黑的木梁下,一本落滿灰塵的信箋本偶然顯露。它被小心翼翼地收藏著,仿佛承載著一個被刻意封存的秘密。翻開它,映入眼簾的是秀麗而略帶顫抖的字跡,筆觸間流淌著那個年代特有的溫柔與憂傷。 這本信箋本,屬於一個名叫蘇曼的年輕女子。她的故事,從一封寫給遠方未曾謀麵的“知己”的信開始。信中,她描繪瞭小鎮的日常生活,對遠方世界的無限憧憬,以及對命運未知走嚮的迷茫。她的文字,樸實卻充滿靈性,字裏行間透露齣對美好事物的敏感,對理想愛情的渴盼,以及在那個動蕩年代裏,女性個體微弱卻倔強的生命力。 蘇曼的生活,被時代的洪流悄然改變。她齣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是鎮上頗有名望的教書先生,母親則是一位心靈手巧的裁縫。然而,平靜的傢庭生活,在戰爭的陰影下,變得搖搖欲墜。她筆下的日常,從夏夜納涼時的故事,到鞦日豐收時的喜悅,再到鼕日圍爐夜話的溫馨,都濛上瞭一層淡淡的愁緒。她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摹,對身邊人物的生動刻畫,都讓我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普通人傢的生活圖景。 信箋的主題,逐漸從對日常生活的流水賬,轉嚮瞭更深層的情感交流。她開始傾訴內心的孤獨,對理想愛情的憧憬,以及對自身價值的迷茫。她對“知己”的想象,是一個能夠理解她內心深處聲音的靈魂伴侶,一個能夠與她一同探討人生意義的知音。在那些墨跡未乾的字跡中,我們看到瞭一個年輕女性在傳統禮教束縛下,對自由靈魂的渴望。 然而,命運的齒輪,悄然轉嚮瞭意想不到的方嚮。小鎮迎來瞭新的變革,一些新鮮事物和觀念開始悄悄滲透。蘇曼的生活,也因此齣現瞭新的交集。她遇到瞭林懷安,一位從大城市迴來的青年學者。他帶著新思想、新知識,像一道光,照亮瞭蘇曼原本平靜的世界。他們的相遇,是在一個飄著細雨的午後,在鎮上唯一一傢書店裏。林懷安偶然間翻閱到一本西方詩集,而蘇曼,則在旁邊靜靜地欣賞著窗外的雨景。 他們的交流,從對文學的共同熱愛開始,逐漸深入到對社會、對人生的看法。林懷安的齣現,為蘇曼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野。他鼓勵她獨立思考,挑戰傳統觀念,追求自己的人生價值。蘇曼的信,開始有瞭更多的關於林懷安的記錄,有對他的纔華的贊賞,有對他的獨特見解的思考,甚至,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怦然心動的情愫。 然而,時代的巨變,如同鋪天蓋地的海嘯,捲走瞭無數個體的命運。小鎮的安寜被打破,人們的生活陷入瞭混亂與不安。林懷安,作為新思想的傳播者,自然也成為瞭風暴的中心。他被捲入瞭政治漩渦,麵臨著艱難的抉擇。蘇曼的信,也因此變得更加沉重和糾結。她在信中,既錶達瞭對林懷安的擔憂,也流露瞭對未來命運的惶恐。 在信箋的後半部分,我們讀到瞭蘇曼內心深處的掙紮。她開始在對林懷安的感情和對現實的顧慮之間搖擺。她看到瞭林懷安身上的理想主義,也看到瞭他所麵臨的危險。她的小鎮生活,與林懷安所代錶的更廣闊的世界,形成瞭鮮明的對比。她也開始反思,自己對愛情的憧憬,是否隻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 隨著戰火的蔓延,小鎮的氣氛愈發壓抑。人們的生活變得捉襟見肘,希望的光芒也日漸黯淡。蘇曼的信,記錄瞭飢餓、恐懼,以及在艱難時刻,人們之間微小的善意與互助。她用文字,挽留住那些即將逝去的溫暖,也用文字,記錄下那個時代人們的堅韌與不屈。 林懷安最終離開瞭小鎮,去瞭更遠的地方。蘇曼的信,也逐漸失去瞭原有的傾訴對象,變得更加個人化,更加內省。她開始在信中,審視自己的內心,審視自己的人生選擇。她描繪瞭在沒有瞭外界寄托後,如何獨自麵對生活的挑戰。她開始從對愛情的期待,轉嚮瞭對自身力量的挖掘。她嘗試著,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 在信箋的最後幾頁,字跡變得有些潦草,但卻更加有力。蘇曼,似乎找到瞭屬於自己的方嚮。她開始參與到小鎮的重建中,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她不再是那個隻仰望星空,憧憬愛情的少女,而是成為瞭一個在現實泥土中,努力生長的獨立女性。 這本塵封的信箋,最終被一位年輕的記者偶然發現。他被信中濃烈的情感,生動的人物,以及那個時代的變遷所深深吸引。他決定,將蘇曼的故事,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呈現在世人麵前。他不僅僅是講述一個女性的愛情故事,更是通過蘇曼的視角,去描繪一個時代的縮影,去展現一個民族在曆史洪流中的悲歡離閤。 《塵封的信箋》,不僅僅是一本日記,它是一段被遺忘的曆史,一段關於愛與失去,關於成長與堅韌,關於理想與現實的深刻寫照。它讓我們看到,在最艱難的歲月裏,普通人的生命也能綻放齣耀眼的光芒。蘇曼的故事,就像她筆下的梔子花,雖然生長在貧瘠的土地,卻依然頑強地綻放,散發齣屬於自己的,獨特而持久的芬芳。它告訴我們,即使在時代的巨浪中,個體的聲音,也從未被淹沒,而是化作瞭曆史長河中,一朵朵永不凋零的浪花。

用戶評價

評分

坦白說,一開始我對於這本書的期望值並不高,甚至有些猶豫。但當我真正翻開它,被它所呈現齣的世界深深吸引。作者在構建這個世界的時候,展現齣瞭驚人的想象力和細節把控能力。無論是宏大的場景描繪,還是細微的物品陳設,都顯得格外真實可信,仿佛我真的置身其中,能夠聞到空氣中的味道,感受到拂過臉頰的風。書中對不同文化、不同時代的細緻考究,也讓我大開眼界。它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像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旅行,讓我得以窺見那些曾經存在,又或是在作者筆下鮮活起來的生動畫麵。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傳統習俗和曆史事件的描寫,它們被賦予瞭新的生命和意義,不再是冰冷的史實,而是充滿瞭人性的溫度和情感的色彩。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在和一位飽學之士進行一場深入的交流,從他的文字中汲取知識,感受曆史的厚重,體驗人情的溫暖。

評分

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所傳遞齣的哲學思考。它並非生硬地灌輸大道理,而是將深刻的思考融入到引人入勝的故事之中,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産生共鳴和反思。書中對於生命意義的探討,對於個體與社會關係的審視,以及對於自由與責任的辯證思考,都讓我受益匪淺。作者並沒有給齣明確的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個開放性的空間,鼓勵讀者去探索,去思考,去形成自己的見解。我尤其欣賞書中對“選擇”的描寫,主人公在麵臨艱難抉擇時,所經曆的內心掙紮和最終的決定,都充滿瞭人性的復雜性和現實的殘酷性。這些描寫,讓我開始審視自己的人生道路,思考我所做的每一個選擇背後所蘊含的意義。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小說,更像是一本人生指南,它引導我以更廣闊的視野去看待世界,以更深刻的智慧去麵對人生。

評分

讀這本書的時候,總有一種奇妙的共鳴感,仿佛作者的筆尖直接觸碰到瞭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我尤其喜歡書中對那些細微情感的捕捉,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忽略,卻又深刻影響著我們內心世界的瞬間。例如,書中對一次不經意的眼神交流的細緻描摹,那種在短短一瞥中傳遞齣的復雜情感,失望、理解、遺憾,甚至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情,都被作者刻畫得淋灕盡緻。讀到這樣的片段,我常常會停下來,迴味自己的過往,那些相似的,或是不那麼相似的經曆,都隨著文字的展開在我腦海中重現,帶來一種難以言喻的釋然和慰藉。書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極其鮮活,他們不是完美的英雄,也不是全然的惡人,而是充滿瞭人性的光輝與弱點,每一個角色都仿佛是我身邊某個熟悉的人,他們的掙紮、他們的選擇,都讓我感同身受。有時,我會為他們的不幸而嘆息,有時,又會為他們的堅持而感動。這種代入感,是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它讓我覺得自己不是孤單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都曾有過類似的睏惑和迷茫,也曾有過屬於自己的微小勝利和失落。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走進瞭一間布置雅緻的書房,裏麵彌漫著淡淡的書香,空氣中卻又跳躍著靈動的思緒。作者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有著極其細膩的觀察力。那些微妙的試探、無聲的默契、以及隱藏在字裏行間的關心,都被他捕捉得恰到好處。我常常會因為書中的某一個對話而反復咀嚼,體會其中隱藏的潛颱詞和情感的暗流。有時候,一句看似平淡無奇的話,卻蘊含著巨大的情感衝擊力,讓人在恍然大悟的同時,又感到一絲淡淡的憂傷。書中對愛情的描繪,更是彆具一格,它沒有驚天動地的誓言,也沒有轟轟烈烈的糾葛,而是將愛意滲透在日常的點滴之中,在平淡中見真摯,在細微處顯深情。讀完這本書,我發現自己對“愛”這個概念有瞭更深的理解,它不再是某種抽象的概念,而是具象化的,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溫暖著我們前行的腳步。

評分

這本作品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其獨特的敘事視角。它並非采用傳統的綫性敘事,而是以一種碎片化、迴溯性的方式,層層剝開人物的內心世界,揭示事件的真相。這種敘事方式,就像是在拼湊一幅復雜的拼圖,每一塊碎片都帶著獨特的光澤和紋理,需要讀者自己去細細品味,然後將它們有機地組閤起來,纔能最終領略到畫作的全貌。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時間綫上的遊刃有餘,過去與現在的交織,迴憶與現實的碰撞,在不經意間就營造齣一種時空錯亂的美感,也讓故事充滿瞭懸念和張力。每一次閱讀,都像是一次全新的探索,總能在細枝末節處發現之前未曾留意到的綫索,從而對人物的動機和行為有瞭更深的理解。這種“抽絲剝繭”的過程,極大地滿足瞭我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讓我樂在其中,欲罷不能。而且,作者的語言風格也極具特色,含蓄而雋永,每一句話都仿佛經過精心打磨,既富有詩意,又不失深刻的洞察力。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