汅水处理设备标准汇编

汅水处理设备标准汇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标准出版社第六编辑室 编
图书标签:
  • 水处理
  • 污水处理
  • 设备标准
  • 工程标准
  • 行业标准
  • 规范
  • 技术手册
  • 环保
  • 市政工程
  • 环境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9787506662406
版次:1
商品编码:1056117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2-01
页数:60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随着污水处理行业的高速发展,污水处理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推广使用,污水处理设备标准化也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城镇给排水紫外线消毒设备、专用设备及相关标准等相继出台,这为我国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促进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汇编收集了截止到2010年11月底之前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发布的污水处理设备共47项,内容包括基础标准、设备标准和相关标准。
《汅水处理设备标准汇编》所收集的国家(行业)标准的属性已经在《污水处理设备标准汇编》目录上标明,年号用四位数字表示。鉴于部分国家(行业)标准是在标准清理整顿前出版的,故正文部分仍保留原样,读者在使用这些标准时,其属性以本目录上标明的为准(标准正文“引用标准”中的标准属性请读者注意查对)。

目录

一、基础标准
GB/T 13922.1-1992水处理设备性能试验总则
GB/T 13922.2-1992水处理设备性能试验 离子交换设备
GB/T 13922.3-1992水处理设备性能试验 过滤设备
GB/T 13922.4-1992水处理设备性能试验除氧器
GB/T 15562.1-1995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
GB/T 16662-2008建筑给水排水设备器材术语
GB/T 19493-2004环境污染防治设备术语
CJ/T 158-2002城市污水处理厂管道和设备色标

二、设备标准
GB/T 10605-2003中心传动式浓缩机
GB/T 19249-2003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GB/T 19837-2005城市给排水紫外线消毒设备
CJ/T 39-1999平面格栅
CJ/T 80-1999污泥脱水用带式压滤机
CJ/T 81-1999机械搅拌澄清池搅拌机
CJ/T 82-1999机械搅拌澄清池刮泥机
CJ/T 109-2007潜水搅拌机
CJ/T 169-2002微滤水处理设备
CJ/T 170-2002超滤水处理设备
CJ/T 203-2000无堵塞泵
CJ/T 355-2010小型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备
CJ/T 3014-1993重力式污泥浓缩池悬挂式中心传动刮泥机
CJ/T 3038-1995潜水排污泵
CJ/T 3042-1995污水处理用辐流沉淀池周边传动刮泥机
CJ/T 3043-1995重力式污泥浓缩池周边传动刮泥机
CJ/T 3044-1995污水处理用沉砂池行车式刮砂机
CJ/T 3048-1995平面格栅除污机
CJ/T 3060-1996潜水轴流泵
CJ/T 3061-1996水处理用溶药搅拌设备
CJ/T 3065-1997弧型格栅除污机

三、相关标准
CJ/T 43~2005水处理用滤料
CJ/T 46-1999水处理用陶瓷配水管
CJ/T 47-1999水处理用双层陶瓷滤砖
CJ/T 139-2001无隔膜电极溶氧仪
CJ/T 167 2002多功能水泵控制阀
CJ/T 176-2007旋转式滗水器
CJ/T 196-2004膜片式快开排泥阀
CJ/T 263-2007水处理用刚玉微孔曝气器
CJ/T 264-2007水处理用橡胶膜微孔曝气器
CJ/T 299 2008水处理用人工陶粒滤料
CJ/T 322-2010水处理用臭氧发生器
CJ/T 3008.1-1993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测量标准 三角形薄壁堰
CJ/T 3008.2-1993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测量标准 矩形薄壁堰
CJ/T 3008.3-1993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测量标准 巴歇尔量水槽
CJ/T 3008.4-1993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测量标准 宽顶堰
CJ/T 3008.5-1993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测量标准 三角形剖面堰
CJ/T 3068-1997高分子烧结微孔管式过滤器
CJ/T 3071 1998转刷曝气机

前言/序言


现代农业灌溉技术与系统集成 图书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二十一世纪现代农业对高效、精准灌溉系统的迫切需求,并系统性地介绍了从基础理论到前沿技术的全方位知识体系。全书聚焦于如何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水资源的最优化利用、作物产量的稳定提升以及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部分:灌溉基础理论与水文分析 本部分首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详细阐述了土壤水运动规律、植物需水生理机制,以及不同气候条件下水分平衡模型的构建与应用。重点分析了蒸散发过程的精确测定方法,包括涡度协方差法、能量平衡法以及遥感反演技术,为灌溉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我们对不同类型土壤(砂土、壤土、黏土)的持水能力、入渗速率和渗透系数进行了详尽的分类讨论,并介绍了土壤水分传感器(如TDR、频域反射仪)的原理、布设与数据解析。此外,书中还涵盖了灌溉水质对土壤和作物影响的综合评估体系,确保灌溉用水的长期有效性。 第二部分:灌溉系统设计与优化 这是本书的核心部分,详细介绍了当前主流灌溉技术的设计规范、安装标准与运行维护要点。 一、地面灌溉技术革新: 传统漫灌的弊端已被科学取代。本书详述了精确控制的沟畦灌溉技术,包括流量调节阀的选用、灌溉定额的动态计算,以及如何利用地形图和水力模型实现灌溉波的精准预测与控制。特别关注了渗滤灌溉在特定经济作物上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优化渠道衬砌和节水材料,将传统技术的效率提升至新的水平。 二、喷灌系统的集成化设计: 喷灌作为高效灌溉的代表,其设计复杂度较高。本书提供了从水泵选型、管网水力计算到喷头选配的全流程指导。详细对比了固定式喷灌、移动式喷灌(如指针式、卷盘式)和大型平移式喷灌系统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特别强调了喷头配水均匀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如风速、压力波动),并提供了优化喷头间距和高程补偿的实用工具与方法。 三、滴灌与微喷技术: 作为节水效率最高的灌溉方式,滴灌技术的应用已不再局限于经济作物。本书深入讲解了带式滴灌与压力补偿式滴灌的系统构建。详细分析了滴头(滴片)堵塞的机理及防治措施,包括不同类型水处理设备的(如文丘里、筛网、砂石过滤器)选型与维护周期。对于地下滴灌(SDI),书籍探讨了其在节水、抗蒸发和减少病害方面的独特优势,以及布设深度、冲洗周期和根区供水模型的建立。 第四部分:智能化灌溉与精准农业 本书将大量篇幅投入到信息技术与灌溉系统的融合,即“智慧水肥一体化”。 一、传感器网络与数据采集: 系统介绍了各类环境与作物生理监测传感器,包括气象站、叶面湿度传感器、茎流计以及叶温红外测温仪。重点阐述了如何构建低功耗广域网(LPWAN)或基于物联网(IoT)的传感器数据实时传输架构,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二、决策支持系统(DSS): 本书提供了构建作物水分平衡模型的数学框架,并结合气象预报数据和实时传感器输入,计算出作物需水量(ETc)。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遥感影像(NDVI、NDWI)来宏观评估田间水分状况,并将其输入决策模型,自动生成最优灌溉计划。书中还包含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灌溉调度模型案例,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田间小气候。 三、水肥一体化技术与设备集成: 详细阐述了灌溉系统与施肥系统的无缝集成。涵盖了文丘里施肥器、比例式电磁泵施肥机和变量施肥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精度校准。特别强调了水溶性肥料的兼容性测试、对滴灌系统管路的腐蚀防护,以及如何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的养分需求,实现肥料的精准滴注(Fertigation)。 第五部分:系统运行、管理与经济评估 本部分侧重于工程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分析。 一、系统维护与故障诊断: 提供了详细的维护手册,涵盖水泵的定期保养、管网的压力测试、过滤器的反冲洗频率设定。针对常见的堵塞、漏水、压力不均等问题,提供了快速诊断流程图和修复指南。 二、灌溉系统的经济性与可持续性评估: 书中引入了水资源利用效率(WUE)和灌溉水生产力(IWP)的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量化了从传统灌溉向精准灌溉转变所带来的水、肥、能耗的节省,以及对作物品质和总产量的提升,为农业投资者和管理者提供科学的投资回报率(ROI)分析依据。 本书内容严谨、图表丰富、案例详实,是农业工程、水利科学、园艺学及现代农场管理者必备的实践与理论参考手册。它旨在帮助读者构建高效、智能、可持续的现代农业水资源管理体系。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从事水环境研究的学者,我更看重的是标准的演进脉络和技术背后的逻辑支撑。这本书虽然名为“汇编”,但它并非生硬的文献堆砌。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部浓缩的行业发展史。通过对比不同年代标准的演变,我能清晰地看到我国污水处理技术在哪些方面取得了突破,哪些瓶颈仍在制约行业发展。例如,关于特定污染物去除效率要求的提高,背后往往是新的化学反应机理或新型材料技术的突破。这本书通过并列不同标准的条文,间接展示了这种技术进步的路线图。这对于我们制定未来研究方向和评估现有技术成熟度非常有帮助。它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技术基石,让我们在探讨前沿理论时,能够随时锚定到行业公认的实践底线上,确保理论研究的实用价值和前瞻性能够完美结合。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一种比较沉稳的深蓝色调,配上银色的烫金字体,显得非常专业和有分量感。拿到手里能明显感觉到纸张的厚度,那种略带粗糙但质感上乘的触感,让人对内容质量充满了期待。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偏向理论说教的学术著作,但实际翻阅后发现,它的排版逻辑非常清晰,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尤其是那些图表的绘制,清晰度和精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对于理解复杂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参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比如在介绍某个膜处理技术时,作者不仅给出了详细的原理图,还配上了关键设备的尺寸剖面图,这种细致程度在同类汇编中是比较少见的。整体来看,从视觉到触觉,这本书都传递出一种严谨、可靠的信号,让人相信它所收录的标准绝对是经过精心筛选和整理的,非常适合需要频繁查阅和对比技术规范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作为案头必备参考书。

评分

从一个初入行的设计助理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专业世界的大门。我刚开始接触污水处理设计图纸时,面对那些密密麻麻的参数和引用编号,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每一个数据背后似乎都隐藏着一套复杂的体系。这本书的结构编排,真正做到了“由浅入深”。它没有一上来就扔给我那些充满专业术语的条款,而是先用清晰的框架梳理了不同类型处理设备适用的技术指标范围。然后,在讲解具体标准时,它会使用大量对比表格,清晰地列出不同等级、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要求差异。这使得我可以非常系统地学习和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是零散地记忆几个数字。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似乎还收录了一些国际上比较前沿的技术标准对比,这对于我们现在很多需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项目来说,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

评分

我是一位在污水处理领域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老工程师,说实话,市面上关于标准和规范的书籍汗牛充栋,但真正能做到“汇编”且实用性强的却凤毛麟角。这本书给我的最深刻印象是其内容的广度和时效性。它似乎囊括了从基础的预处理到深度处理,再到污泥处置和回用等各个环节的核心国家及行业标准。我尤其欣赏它在条款注释上的处理方式,很多晦涩难懂的标准条文旁边,都有简短但切中要害的解读,这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实际操作中的效率。很多标准更新换代很快,导致旧版资料很快就滞后了,但这本书显然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我对比了几个我正在跟进的项目中用到的最新标准,发现这本书的收录几乎是同步的,这对于规避合规风险至关重要。它不是简单地堆砌文字,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你需要的时候,及时指出哪个标准是关键,该如何准确地引用和执行。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体现在它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上。我是一名项目经理,在项目招投标和设备选型阶段,经常需要快速验证供应商提供的技术文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或者在现场验收时需要对照标准进行抽检。这本书的检索系统做得非常人性化,它的索引做得极为详尽,几乎可以根据任何一个关键词或设备名称,迅速定位到相关的标准条款。我试着找了一下关于曝气系统能耗控制的几个关键指标,通常需要翻阅好几本厚厚的规范,但在这本书里,我只用了不到两分钟就找到了所有相关的核心依据。这种“一册在手,无需翻箱倒柜”的体验,在快节奏的工程管理中是无价的。它节省下来的时间,足以让我把精力投入到解决更复杂的现场问题上,而不是纠结于标准的准确性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