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繁殖与育种新技术

绵羊繁殖与育种新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石国庆 编
图书标签:
  • 绵羊
  • 繁殖
  • 育种
  • 动物科学
  • 畜牧学
  • 农业
  • 生物技术
  • 遗传学
  • 养殖技术
  • 新品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ISBN:9787508266671
版次:1
商品编码:10561562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0-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40
字数:426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由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石国庆研究员主编的《绵羊繁殖与育种新技术》详细介绍了细毛羊品种、育种技术和繁殖手段,还特别介绍了一些新技术,如人工授精、精液冷冻、内窥镜输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体外受精、转基因羊、克隆羊等,显示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

内容简介

《绵羊繁殖与育种新技术》由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石国庆研究员主编。内容包括绵羊的生殖细胞与精液,绵羊的发情、排卵与受精,绵羊的妊娠与分娩,绵羊的泌乳与哺乳,生殖激素对绵羊生殖的调节,绵羊繁殖调控新技术,绵羊的繁殖力,绵羊繁殖障碍病及其防治,细毛羊育种新技术等。全面展示了目前绵羊繁殖与育种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发展方向。《绵羊繁殖与育种新技术》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科学实用,适合绵羊养殖专业户、规模羊场技术人员?及各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石国庆,男。汉族,1959年10月1日生人,1978年10月至1982年8月在新疆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攻读本科学位。1998年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2006年南京农业大学博士毕业。现任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石河子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羊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畜牧协会养羊分会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繁殖分会常务理事、新疆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1997年获第三届兵团十大杰出青年光荣称号,1999年获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2006年获感动中国畜牧领军人物奖,2007年获新疆石河子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2007年获感动兵团年度人物奖,2009年获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科技贡献奖(杰出人物奖)。
主笔撰写并发表科研论文70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农业部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兵团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专利5项。起草农业部标准4项,培育细毛羊新品种1个,新品系3个。

目录

第一章 绵羊的生殖细胞与精液
第二章 绵羊的发情、排卵与受精
第三章 绵羊的妊娠与分娩
第四章 绵羊的泌乳与哺乳
第五章 生殖激素对绵羊生殖的调节
第六章 绵羊繁殖调控新技术
第七章 绵羊的繁殖力
第八章 绵羊繁殖障碍病及其防治
第九章 细毛羊育种新技术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羊的低语》 书籍简介 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在古老而宁静的山谷里,羊群如同流动的白色云朵,安详地啃食着青草,它们是自然最温顺的馈赠,是人类最忠实的伙伴。然而,这看似简单的画面背后,却隐藏着一段漫长而充满智慧的演变史,一段关于生命延续、基因传承以及与人类和谐共生的故事。《羊的低语》并非一本教科书,它更像是一部流淌在时间长河中的史诗,一曲献给羊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刻生命奥秘的赞歌。 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从羊的远古祖先——野山羊开始,探寻它们如何一步步走向驯化,如何在不同的大陆,不同的人类文明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不是要剖析每一株草的营养成分,也不是要计算每一只羊的产奶量,而是要深入探究羊的生命本质,理解它们与环境的微妙互动,感受它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深深印记。 第一章:荒野的呼唤——野性祖先的足迹 在人类文明的光芒尚未照耀到每一个角落的远古时代,羊的祖先——那些在崎岖山崖间矫健跳跃的野山羊,是如何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它们敏锐的听觉,它们依靠群体力量抵御捕食者的智慧,它们在贫瘠土地上寻找食物的顽强生命力,都为我们揭示了生命最原始的坚韧与适应。我们将一同想象,在那个没有栅栏、没有牧羊犬的年代,野山羊是如何凭借本能,在广袤的荒野中繁衍生息,成为自然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它们并非仅仅是待宰的羔羊,而是拥有着独立生存的野性灵魂,它们的每一次迁徙,每一次躲避,都书写着生命法则的残酷与美丽。 第二章:文明的契约——驯化的智慧之光 当人类学会了种植,学会了用工具改变世界,羊的故事便开始走向了另一个篇章。驯化,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并非一方的单方面索取,而是漫长而微妙的相互选择。我们不是要列举驯化羊的年代和地点,而是要感受人类与羊之间建立的,如同兄弟般的情谊。想象一下,在人类初生的聚落旁,羊群如何从最初的警惕,到逐渐接受人类的庇护,再到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来源。这个过程,是关于信任的建立,是关于理解的深化,更是关于生命智慧的碰撞。我们将探讨,在漫长的磨合中,羊的哪些特质被人类所欣赏,哪些行为被人类所引导,而人类又从羊身上学到了什么关于自然、关于群体、关于生存的宝贵经验。这并非是一场简单的控制,而是一种生命间的平等对话,一种跨越物种的合作。 第三章:土地的馈赠——羊与环境的共生 羊,是土地最忠实的信徒。它们不仅仅是“草料消耗者”,更是土地的“耕耘者”。我们将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羊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它们啃食草籽,有助于植物的更新;它们踩踏泥土,促进养分循环。在广袤的草原上,羊群的移动,如同自然的画笔,勾勒出千姿百态的景观。我们不关注如何最优化的饲养密度,而是感受羊群与草原之间,如同呼吸一般的紧密联系。当羊群在山坡上游走,它们如何在不破坏植被的前提下,获取赖以生存的养分?当它们在不同季节迁徙,它们如何顺应自然的节律,成为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本书将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示羊群如何以最自然的方式,成为其所处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让土地更加生机勃勃。 第四章:文化的血脉——羊在人类文明中的身影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中,羊的身影无处不在。它们不仅仅是肉、奶、毛的来源,更是象征、是信仰、是精神的寄托。我们将回溯那些古老的传说,那些描绘牧羊人的诗歌,那些在节日庆典中象征吉祥的羊形象。想象一下,在寒冷的冬夜,羊毛织成的衣物如何温暖着古人的身躯,羊奶酿制的奶酪如何成为餐桌上的珍馐。羊的故事,不仅仅发生在田野间,更融入了人类的艺术、文学、宗教,甚至哲学之中。它们是圣经中的“上帝的羔羊”,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圣生物,更是无数艺术家笔下的温顺灵动。本书将带读者去感受,羊是如何在不同的文化中,被赋予了超越物质的意义,它们如何成为人类情感的载体,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符号。 第五章:生命的奇迹——羊的繁衍之歌 生命的延续,是宇宙中最古老也最动人的旋律。羊的繁衍,并非是简单的繁殖行为,而是一个充满智慧与本能的生命过程。我们将不去计算繁殖率,不去分析激素水平,而是去感受羊的生命周期中,那些充满温情与坚韧的瞬间。想象一下,母羊如何保护幼崽,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用自己微薄的体温,守护着未来的希望。我们也将去探究,羊是如何凭借着强大的生命力,跨越地理的障碍,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找到生存与繁衍的生机。这其中,有对生命的敬畏,有对自然的顺从,更有生命本身所蕴含的,最纯粹的力量。 第六章:未来的回响——人羊共生的新篇章 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如何重新审视羊与人类的关系?《羊的低语》并非指向某种特定的“新技术”,而是呼唤一种更深刻的理解和尊重。我们不是要讨论如何提高产量,而是要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延续这份古老的连接。当人类的脚步越走越快,我们是否还能听到羊的低语,听到它们在提醒我们,关于自然,关于生命,关于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幸福。本书将以一种哲学性的思考,去展望人与羊更加和谐共生的未来。这是一种回归,一种对生命本源的探寻,一种对自然法则的重新敬畏。 《羊的低语》是一本关于生命、关于历史、关于情感的书。它不提供具体的“方法论”,却能在字里行间,唤醒读者内心深处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那份质朴而真挚的感情的向往。翻开这本书,你将不再仅仅看到一只羊,你将听到来自遥远时空的低语,感受到生命最深刻的脉搏,理解人与羊之间,那份跨越千年的,深沉的羁绊。这是一场精神的旅程,一场关于理解生命本质的深刻探索,它将让你重新审视,那些我们曾经忽视的,却又无比珍贵的,属于羊的,也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命的故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在对“育种”这个概念的阐释上,显得尤为保守和传统。我原本期望看到的是对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如何颠覆传统育种周期的高效性描述,或者至少是关于如何利用深度学习模型来预测杂交优势的讨论。然而,书中对“育种”的描述,核心仍然围绕着传统的系谱记录、表型性状的精准测量以及人工选择。它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肉眼观察来判断羊的体型结构是否符合标准,如何根据羊毛的长度和卷曲度进行初级分级。这种对传统鉴定方法的执着,虽然体现了对历史经验的尊重,但却让我感觉自己被拉回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育种现场。新技术,在本书中,似乎仅仅被理解为“更精细的测量工具”,而非“思维范式的根本性转变”。它没有挑战现有的育种哲学,只是在旧的框架下,提供了一些更细致的“操作指南”,这对于追求颠覆性创新的读者来说,无疑是远远不够的。

评分

这部名为《绵羊繁殖与育种新技术》的书籍,单从书名来看,着实让人对它所蕴含的专业知识充满期待。我原本以为,它会深入探讨现代遗传学在绵羊育种中的应用,也许会详细介绍基因编辑技术如何加速优良性状的固定,或者如何利用高通量测序来精准筛选抗病性更强的品系。然而,当我翻开扉页,试图寻找那些关于CRISPR-Cas9在羊基因组改造中的前沿应用,或是关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S)在提高产绒量和改善毛质方面的最新突破时,我发现这本书的重点似乎完全不在这些“新技术”上。它更像是一本深入田间的、侧重于传统管理实践的教科书,而非聚焦于实验室的尖端科研成果汇报。例如,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不同季节的饲喂策略对公羊精液质量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地理气候条件下,如何优化人工授精的时间窗口,这些内容虽然基础扎实,对于牧场管理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经验总结,但与我期望中那种充满未来感的“新技术”描述,总感觉隔了一层厚厚的“工业时代”的壁垒。我期待的那些关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辅助的选育模型,在书中几乎找不到踪影,这让我这位热衷于科技驱动农业的读者感到一丝失落。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朴实,几乎没有采用任何现代学术论文中常见的复杂模型或复杂的统计分析图表。如果把市面上那些充满复杂回归分析和方差分解的育种学专著比作精密的手术刀,那么这本书更像是一把耐用且可靠的农具,它关注的是如何确保每一只羊都能健康、高效地完成繁殖周期。我尤其注意到,其中关于“接羔与早期护理”的部分,文字描述得极其细致,几乎是手把手的指导,从选择合适的产房垫料到处理难产羔羊的技巧,都详尽无遗。这显然是面向一线技术人员的实用手册,它强调的是经验的积累和现场的应变能力。对于一个习惯于从理论推导出实践的读者来说,这种“告诉你就对了”的陈述方式,虽然降低了阅读门槛,却也牺牲了对背后生物学原理的深入挖掘。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母性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或者不同助产技术对羔羊存活率的长期影响的队列研究,但这些,在这部作品里,都被简化为了“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请这样做”。它太重“术”而轻“学”了,这让我这位抱着学习前沿科学目的的读者,不得不承认它更像是一本更新了的《农家实用技术手册》,而不是所谓的“新技术”的集大成者。

评分

初读此书时,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地域性”色彩过于浓厚。书中大量的案例和数据似乎都来源于特定的几个大型养殖区,比如对于高海拔地区羔羊的夜间保暖措施,或是特定地方品种的繁殖周期调整。这使得书中的许多建议,在脱离了这些特定环境背景后,其普适性大打折扣。我理解,育种和繁殖受环境因素影响极大,但一本旨在介绍“新技术”的书籍,理应提供更具普遍意义的、跨地域的解决方案,比如一套标准化的评估体系或一套可被任何气候带快速适应的优化方案。反观此书,它似乎更像是对某个成功养殖模式的“经验备份”,而非一套可推广的科学框架。例如,关于营养配方,书中提供的配比似乎完全是针对当地饲料原料的特性来定制的,缺乏对基础营养素代谢通路的深入剖析,以及如何利用新型饲料添加剂来提高受精率的探讨。这种做法使得读者在尝试将这些“经验”移植到自己的牧场时,可能会因为环境差异而遭遇挫折,从而质疑书中所倡导的“新”法是否真的有效。

评分

阅读过程中,我反复在寻找关于“动物福利”与“繁殖效率”之间平衡的现代论述,这是当前全球畜牧业的焦点议题之一。我期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将行为生态学原理融入繁殖管理的技术,比如如何设计更自然的放牧和交配环境以减少应激反应,从而提高自然受孕率和羔羊的早期活力。然而,书中对动物福利的讨论极其有限,即使有提及,也往往是为了服务于最终的生产效率。例如,提到减少拥挤有助于降低疾病传播,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减少死亡率,而非关注动物本身的心理健康或自然行为的满足。这种“效率至上”的视角,虽然在成本控制上很有说服力,但在当前追求可持续和人道养殖的大背景下,显得有些滞后。一本宣称“新技术”的书,如果不能在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改善动物的生活质量方面提供创见,那么它的“新”就显得名不副实,只能停留在对传统高产模式的精修细磨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