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精细化管理(I-IV)(套装共4册
作 者:汪中求 等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2005-5-1
 
版 次:1
 
页 数:全4册
 
字 数:140000
 
印刷时间:2011-3-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7
 
I S B N:9787501170746
 
包 装:平装
 
定价:107.2
面临经济一体化的直接压力,缺乏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的民营企业就必须实现产业专业化、管理专业化、资本专业化,坚持走“精细化”发展的路子。
《精细化管理》
本书中作者是把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系统提出来的,我们设法使之与已知的一些科学管理理论接口,努力与我们过去粗放的管理相克,试图给出一些基本规则和操作思路。精者,去粗也,不断提炼,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细者,入微也,究其根由,由粗及细,从而找到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也可以这么说,“细”是精细化的必须的途径,“精”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
 精细化是我国企业必须迈过的一道坎,不管是何种行业,不论是哪家企业,离开了精细化,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无异于缘木求鱼。
本套丛书还包括《精细化管理II——执行力徣级计划》、《精细化管理III——操作 方法与策略》、《精细化管理IV——把小公司做强》。
汪中求,清华大学EMBA(2003);1984年——1989年 某企业集团任教;1990年——1991年 某企业集团总裁秘书;1992年——1994年 香港恒雅(深圳)公司 市场部经理;1995年——2000年 清华系某企业集团企划部经理;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600100) 商务部经理;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590) 市场总监;2001年—— 奇正机构首席营销顾问;《广州日报》HR精英俱乐部 特聘营销培训师;中国电信广东公司 特聘营销培训师;2003年—— 河南省安阳市工商联特聘市场顾问;2004年—— 北大《前沿讲座》 特聘培训师;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所 特聘研究员。
 从业概况:
 1.13年的企业生涯,足迹遍及国内的27个省市区,且在企业工作的过程中,与企业管理的理论界有广泛的联系与交流,发表过约57万字的市场营销和经济管理文章,著有营销专著《营销人的自我营销》和企业管理著作《细节决定成败》(均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2.参与清华同方的筹建,是其主广告“我们的产品和我们的学生一样”的创意人和其首批23个办事处的筹建人之一。
 3.在泰豪科技负责“营销战略制定——市场定位——营销工具完善——营销队伍组织——销售通路建设——品牌再造——销售管理”等,主持了其上市规划,为其“智能建筑电气”业务包装的总策划者之一。
 工作格言:
 简单不等于容易;
 把简单的招式练到就是“绝招”。
《精细化管理》
 总序
 目录
 前言
 部分 迎接精细化管理时代
 一、全国只有一个总经理
 二、暴利来自机会
 三、高招迭出招招鲜
 四、必然到来的五大转变
第二部分 把握精细化管理
 一、专业化——唯有专业或可精细
 二、系统化——成功取决于系统
 三、数据化——精细见于数据
 四、信息化——精细离不开高科技
第三部分 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原则、方法
 一、三个前提
 二、四项原则
 三、六种方法
第四部分 精细化始于管理者
 一、寓“管”于“理”之中
 二、结果要造过程来保证
 三、关注倾向性、类型性的问题
 四、布置不等于完成
第五部分 每个成员都是管理者
 一、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
 二、强化规则意识,打击小聪明意识
 三、总经理也是员工
 四、设计管理的“风纪扣”
 五、合理的叫训练,不合理的是磨炼
附录
 附录1 细节管理培训10项60条
 附录2 区域市场年度运营计划参考提纲
 附录3 关于统一文件格式标准的通知
 附录4 细节管理系统导入步骤
 附录5 甘特图程序调用
 附录6 保本点销量程序
 后记
 参考文献
《精细化管理II——执行力徣级计划》
 《精细化管理III——操作 方法与策略》
 《精细化管理IV——把小公司做强》
我是一名初创公司的管理者,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把每一分钱、每一份力都用在刀刃上,一直是我最头疼的问题。读了《精细化管理》这套书,我感觉醍醐灌顶。《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框架,帮助我系统地审视公司的运营。它不仅仅关注产品和服务本身,更深入到每一个细节的管理,比如人员的招聘与培训、客户服务的流程、市场推广的每一个环节,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指导。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效率提升”的章节,书中提出了很多看似微小但却非常有效的改进方法,比如如何优化会议流程、如何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如何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等等。这些点看似不起眼,但正是这些细节的累积,决定了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精细化管理不是一种额外的负担,而是一种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它让我不再盲目地追求规模扩张,而是更加注重内功的修炼,通过精细化的运营,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大的产出。
评分这套书的价值远不止于书本本身,它更像是一种思维的启蒙。我以前总觉得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天赋和经验。但《精细化管理》让我看到了管理的科学性。它系统地梳理了管理的各个环节,并且提供了量化的方法论。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数据驱动管理”的论述。它强调了收集和分析数据的必要性,并教我如何利用数据来指导决策,而不是凭主观臆断。比如,在成本控制方面,书中提供了很多具体的指标和分析方法,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笔开销的去向,并找到节约成本的空间。这对于我所在的成本敏感型行业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这套书的结构也非常合理,从宏观的管理理念到微观的操作细节,层层递进,逻辑清晰。它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吸收知识,并且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我发现,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通过精细化的管理,都能够找到简化的解决方案。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管理领域的一股清流!我一直觉得管理学理论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实际操作起来总感觉抓不住重点,直到我读了《精细化管理》这套书。它不是那种空谈理论、让你云里雾里的书,而是非常务实,讲了很多落地的方法。比如,我印象最深的是里面关于“流程优化”的部分,以前总觉得流程就是流程,但这本书把流程拆解得非常细致,从每一个环节的负责人、操作内容、所需时间,到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改进空间,都讲得明明白白。它让我意识到,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如果做得不够精细,累积起来就会成为效率的巨大瓶颈。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能直观地理解这些精细化管理的方法是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并且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非常具有普遍性。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日常的管理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再是凭感觉做事,而是能够主动去寻找可以优化的点,并有针对性地去改进。它让我明白,精细化管理并非意味着增加不必要的繁琐,而是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最终实现更好的结果。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以为会是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但事实证明我完全错了。《精细化管理》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在于它的“可操作性”。它没有回避管理中的难点和痛点,反而深入浅出地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目标分解与责任落实”的部分。很多时候,我们有宏大的目标,但到了执行层面就变得模糊不清,责任也跟着分散。这套书通过一系列的工具和方法,教会我如何将大的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和团队,并且明确了衡量成功的标准。这不仅让团队成员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为绩效考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书中的语言风格也很吸引人,既有理论的高度,又不失实践的温度。作者并没有用生硬的术语来吓唬读者,而是用清晰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故事和案例,将复杂的管理理念变得触手可及。我常常在读到某个章节时,立刻联想到自己工作中的某个场景,然后尝试将书中的方法应用进去,效果真的不错。
评分对于长期在基层管理的我来说,这套《精细化管理》就像一本“救命稻草”。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把交代的事情完成就好,但随着工作量的增加和要求的提高,我发现自己常常陷入手忙脚乱的境地。这本书真正地改变了我的工作方式。它让我学会了如何“预见”问题,而不是“应对”问题。书中关于“风险管理”和“持续改进”的章节,让我明白了 proactive(主动)的思维方式是多么重要。它教我如何识别潜在的风险,并提前制定应对预案,而不是等到问题发生时才匆忙补救。同时,它也强调了“复盘”的重要性,通过定期的回顾和总结,不断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并找到持续优化的路径。这不仅仅是管理理论,更是一种工作态度和思维模式的转变。我已经开始将书中的一些方法应用到团队管理中,比如建立每日例会制度,让团队成员分享当天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并一起寻找解决方案。效果非常明显,团队的协作更加顺畅,整体效率也有所提升。
评分买来送人的,很喜欢
评分还不错。
评分绝对正品。送货及时可靠
评分挺好,正版
评分还没开始看,期待有新的启发
评分一套丛书,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机关工作者,都应该好好看看。赢在执行力,胜在责任心,重在细节上。
评分正品不错
评分还可以,介绍的很详细。
评分还不错,还没有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