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英語詞典學概論》是一部關於英語詞典學高校教材,全書內容涉及工具書、詞典與詞典學,英語詞典的發展,英語詞典的類型,英語詞典的構成,英語詞典的宏觀結構,英語詞典的微觀結構,英語詞典的評論等,適閤高校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專業學生學習。
    為高校外語專業學生。大學外語學生和其他相關專業的學生提供拓寬知識麵、增強思辨力、孕育創新精神的各種教材和閱讀材料甚為必要。如今北京大學齣版社的“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知識係列讀本”必將彌補這方麵的空缺,為培養名副其實的優秀外語人纔做齣長遠貢獻。     
目錄
   本書圖錶一覽錶/1
第一章 工具書、詞典與詞典學/1
1.1工具書/1
1.2詞典與詞典的功能/4
1.2.1詞典/5
1.2.2詞典的功能/7
1.3詞典學/8
1.4小結/11
第二章 英語詞典的發展/12
2.1早期的英語詞典/12
2.2塞繆爾·約翰遜的《英語詞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15
2.3韋伯斯特:美國詞典之父/20
2.4《牛津英語詞典》:一部恢宏的曆史詞典/23
2.5韋氏三版:描述性的巨著/26
2.6小結/28
第三章 英語詞典的類型/30
3.1詞典的基本種類/32
3.1.1通用詞典與專科詞典(general and specialized dictionaries)/32
3.1.2單語詞典與雙語詞典(monolingual and bilingual dictionaries)/34
3.1.3百科詞典與語文詞典(encyclopedic and“language”dictionaries)/3 6
3.1.4外國學習者詞典與本族語詞典(foreign learnersand native speakers dictionaries)/37
3.1.5成人用詞典與兒童詞典(for adults and for children)/38
3.2專科詞典(specialised dictionaries)/38
3.2.1語文專科詞典/38
3.2.1.1拼寫詞典(spelling dictionaries)/38
3.2.1.2分音節詞典(word-division dictionaries)/39
3.2.1.3逆序詞典(reverse dictionaries)/40
3.2.1.4發音詞典(pronouncing dictionaries)/45
3.2.1.5詞源詞典(etymological dictionaries)/48
3.2.1.6同義詞詞典(synonym dictionaries)/49
3.2.1.7反義詞詞典(antonym dictionaries)/54
3.2.1.8(同義詞等的)寶庫(thesauri)/56
3.2.1.9圖畫詞典(pictorial dictionaries)/61
3.2.1.10搭配詞典(collocation dictionaries)/66
3.2.1.11習語詞典(dictionaries of idioms)/70
3.2.1.12方言詞典(dialect dictionaries)/73
3.2.1.13俚語詞典(dictionaries of slang)/78
3.2.1.14外來詞詞典(dictionary of“foreign words”)/81
3.2.1.15新詞詞典(dictionaries of“new” words)/82
3.2.2學科專科詞典/86
3.2.2.1人文社會科學學科詞典/86
3.2.2.2自然科學學科詞典和科學技術學科詞典/88
3.2.2.3行業(或跨學科)詞典/93
3.2.2.4學科類專科詞典的主要編纂特點/94
3.3小結/97
第四章 英語詞典的構成/98
4.1詞典的構成/98
4.2前麵部分(front matter)/99
4.2.1前言/100
4.2.2用法介紹/101
4.2.3結構說明/101
4.2.4音標示例/103
4.2.5縮寫詞、術語等的含義/105
4.3後麵部分(back matter)/109
4.3.1度量衡錶/110
4.3.2地區名稱/111
4.3.3軍銜/113
4.3.4化學元素/114
4.4小結/116
第五章 英語詞典的宏觀結構/117
5.1宏觀結構(macrostructure)/117
5.2詞目的選立/118
5.2.1可以作為詞目的語言單位/119
5.2.2詞目的平衡/120
5.2.3新詞的選收/121
5.3詞目的編排/124
5.3.1形序法/124
5.3.2義序法/128
5.4參見結構(cross-reference structure)/135
5.4.1參見的種類/135
5.4.2參見係統的錶達方式/137
5.5小結/137
第六章 英語詞典的微觀結構/139
6.1詞目詞與音節的劃分(headword and word-division)/141
6.1.1關於拼寫/141
6.1.2關於音節的劃分/142
6.2 讀音(pronunciation)/143
6.2.1關於縮略詞和詞素的發音/144
6.2.2復閤詞和成語的重音/145
6.3詞性(part of speech)/145
6.4釋義(definition)/147
6.4.1義項劃分的標準/147
6.4.1.1形式標準(formal criteria)/147
6.4.1.2橫組閤標準(syntagmatic criteria)/148
6.4.1.3縱聚閤標準(paradigmatic criteria)/149
6.4.1.4語用標準(pragmatic criteria)/149
6.4.2釋義的方法/151
6.4.2.1意譯(paraphrase)/151
6.4.2.2真實釋義(true definition)/152
6.4.2.3混閤釋義(hybrid forms)/155
6.4.2.4詞目詞的功能描述(description of the function ofthe headword)/156
6.5例證(example)/157
6.5.1例證的收集與選擇/157
6.5.2配例的方法/161
6.6用法信息(usage information)/163
6.6.1用法標注/163
6.6.2用法說明/165
6.6.3語用信息/167
6.7百科信息(encyclopedic information)/169
6.8詞源(etymology)/176
6.8.1源詞的形式/178
6.8.2源詞的意義/179
6.9插圖(i11ustrations)/181
6.9.1單一事物(single object)/182
6.9.2同一類的幾種事物/183
6.9.3在背景中錶示某一事物/185
6.9.4運動中的事物/186
6.9.5學科中的基本事物或概念/187
6.10詞典編纂設計示例/190
6.10.1問題的提齣/190
6.10.2 ESP百科詞典的宏觀結構/192
6.10.2.1詞目的選擇/192
6.10.2.2詞目的編排/194
6.10.3 ESP百科詞典的微觀結構/196
6.10.3.1介紹/闡述內容體例的相對統一/196
6.10.3.2知識的參照/199
6.11小結/201
第七章 英語詞典的評論/202
7.1詞典評論的現狀/203
7.2對詞典評論標準的探討/205
7.3詞典評論範圍的拓展/210
7.3.1描寫性評論/211
7.3.2具體評論/214
7.3.3定性評論/215
7.4小結/216
第八章 英語詞典的使用者研究/217
8.1詞典的使用者研究/218
8.2專科詞典的使用者分析/219
8.3使用者需求調查的方法/226
8.3.1問捲調查,/227
8.3.2填錶/229
8.3.3麵談/231
8.4案例一則:大學英語詞典需求的調查與分析/232
8.4.1學習與使用/232
8.4.2數量與種類,/234
8.4.3評論與建議/235
8.4.4附件/236
8.5小結/238
第九章 英語詞典的教學/239
9.1詞典學專業人纔的培養/239
9.2詞典用法的教學/241
9.2.1詞典用法教學的意義/241
9.2.2國內詞典用法教學的現狀,/243
9.2.3詞典用法課程的設置/250
9.3小結/253
第十章 英語詞典學的發展趨勢./254
10.1詞典學發展戰略研究/254
10.2電子詞典學研究的深化/256
10.3詞典研究方法論的拓展/258
10.4小結/261
後記/262      
前言/序言
   
 
 
    
				 
				
				
					語言的基石:一部關於詞匯、意義與人類認知探索的宏大史詩  想象一下,人類是如何從最初混沌的咿呀之聲,一步步構建起如此精巧而富有力量的語言係統?那些我們習以為常、信手拈來的詞匯,它們背後蘊藏著怎樣的演化軌跡,承載著怎樣的文化記憶,又如何塑造著我們感知世界的方式?《語言的基石》正是這樣一部宏大而深刻的探索,它並非僅僅是一本詞典,而是一次對語言本質、人類思維以及文明進程的全麵審視。  本書將帶領讀者踏上一段令人著迷的旅程,從語言的源頭追溯,揭示詞匯的誕生與演變。我們將深入探討人類大腦如何處理和理解信息,詞匯的意義是如何被賦予、被共享,又如何隨著時間和地域而發生微妙的變化。這不僅僅是對語言現象的描述,更是一次對人類認知能力的深度剖析。我們將會看到,詞匯並非孤立的符號,而是與我們的情感、經驗、記憶緊密相連,它們如同一個個閃耀的節點,共同構成瞭我們思想世界的神經網絡。  《語言的基石》將語言置於廣闊的曆史與文化背景中進行考察。從古代的口頭傳說,到文字的發明與傳播,再到印刷術和信息時代的到來,每一次技術革新都深刻地影響著詞匯的生産、流通和演變。我們將看到,不同的文明在發展語言的過程中,是如何相互藉鑒、彼此影響,從而形成瞭豐富多彩的語言景觀。書中會詳細闡述,詞匯的意義往往帶有鮮明的文化印記,它們反映著特定社會群體的價值觀、世界觀以及生活方式。例如,一個詞匯在某個文化中可能意味著尊嚴和榮耀,而在另一個文化中則可能帶有負麵的含義,這種差異正是文化多樣性在語言中的生動體現。  本書將特彆關注詞匯的“生命周期”。每一個詞匯都有自己的誕生、成長、成熟乃至消亡的過程。我們會探究新詞是如何被創造齣來的,它們是如何在社會中傳播並被接受的,又是什麼原因導緻一些詞匯逐漸被遺忘,最終退齣曆史的舞颱。《語言的基石》將揭示詞匯的興衰背後,往往摺射齣社會變遷、科技進步、思潮更迭等深刻的時代特徵。我們也會討論,一些古老而富有韻味的詞匯,是如何在現代語境中重新煥發生機,或者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文化橋梁。  此外,《語言的基石》還將觸及詞匯與權力、身份之間的復雜關係。語言不僅僅是溝通的工具,更是社會等級、群體歸屬以及個體錶達自我的重要載體。我們會分析,語言的使用方式是如何影響人們的社會地位,以及特定詞匯的選擇是如何標示或鞏固一個人的身份認同。例如,專業術語的使用可以劃分齣不同的知識社群,而方言和俚語則能將人們凝聚成特定的社群。《語言的基石》將揭示,語言中的細微之處,往往蘊含著深刻的社會權力博弈和身份構建過程。  本書的另一大亮點在於,它將語言置於更廣闊的認知科學和心理學框架下進行審視。詞匯的學習、記憶和使用,究竟是如何在大腦中運作的?我們是如何在海量詞匯中檢索並運用恰當的詞語來錶達復雜思想的?《語言的基石》將引用最新的認知科學研究成果,深入淺齣地解釋這些過程,幫助讀者理解我們日常的語言活動背後,隱藏著多麼精妙的認知機製。我們也會探討,語言障礙和學習睏難是如何産生的,以及如何通過對詞匯的深入研究來改進語言教育和康復治療。  《語言的基石》還將對語言的未來進行前瞻性的思考。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語言的麵貌正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機器翻譯的普及,智能語音助手的齣現,以及社交媒體上詞匯的快速迭代,都在深刻地影響著我們與語言的互動方式。本書將審視這些技術變革可能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探討未來的語言將呈現齣怎樣的圖景,以及人類將如何與日新月異的語言技術共存。  本書的論述將以嚴謹的學術態度為基礎,但又不乏生動活潑的筆觸。作者將引經據典,從古代的哲學著作到現代的文學作品,從不同學科的最新研究到鮮活的生活實例,將抽象的理論與具體的現象相結閤,使得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既能獲得深刻的知識,又能感受到語言本身的魅力。書中將穿插大量的案例分析,例如,對某些具有特殊曆史背景的詞匯的溯源,對一些流行語的興起與衰落的解讀,以及對不同語言文化在詞匯錶達上的差異性的比較。這些生動翔實的例子,將使讀者對抽象的語言學理論産生直觀的認識,從而更能體會到語言的豐富性與復雜性。  《語言的基石》不僅僅是一本學術著作,它更是一扇通往人類文明深處的大門。通過對詞匯的研究,我們可以窺見人類曆史的長河,洞察不同文化的獨特風貌,理解個體思維的微妙運作,並對我們賴以生存的語言世界産生全新的認識。它鼓勵讀者去思考,去探索,去重新審視那些我們早已習以為常的詞匯,從而更深刻地理解語言的強大力量,以及它在我們生命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這部作品將是一次關於語言的深度沉浸,一次關於人類智慧與文明的贊歌。它將帶領讀者超越單純的詞匯學習,進入一個更廣闊、更深邃的語言宇宙,在那裏,每一個詞匯都閃爍著曆史的光芒,蘊含著人類共同的記憶,並引導我們不斷探索意義與認知的邊界。無論你是對語言學充滿好奇的學生,還是對人類文化和社會現象感興趣的讀者,《語言的基石》都將為你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它將成為你理解語言、理解世界、理解自身的珍貴指南。  本書將深入剖析詞匯的構成原理,從語音、詞形、詞義等多個維度揭示語言的基本單元是如何形成和運作的。我們將探討語音的物理屬性及其在區分詞義中的作用,例如,細微的聲調變化如何改變一個詞的完整意思;我們將審視詞形的變化,例如,詞綴如何附加到詞根上,從而衍生齣新的詞匯,或者標記語法功能;更重要的是,我們將深入研究詞義的生成和演變,揭示詞語所承載的豐富內涵,以及它們如何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而不斷被賦予新的意義。  《語言的基石》將帶你走進詞匯的“傢族樹”。我們將考察同源詞的演變,例如,通過比較不同語言中的相似詞匯,來追溯它們共同的祖先,從而理解語言之間的親緣關係,以及人類遷徙和文化交流的曆史。我們也會研究多義詞和同音異義詞的現象,分析它們是如何在特定語境中産生不同的含義,以及這種現象如何豐富瞭語言的錶達能力,同時也可能帶來理解上的挑戰。  本書還將探討詞匯的分類與組織。我們將會看到,不同的語言是如何將詞匯進行分類和歸納的,例如,根據詞性、根據語義場、或者根據使用頻率。這些分類係統並非僅僅是學術上的抽象,它們深刻地影響著我們大腦中詞匯的存儲和檢索方式,也決定著我們如何更有效地學習和運用語言。  《語言的基石》還將深入研究詞匯的習語化和固定搭配。許多詞匯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與其他詞匯形成固定的組閤,從而産生比單個詞匯含義更豐富、更具錶現力的意義。我們將分析這些習語和搭配的來源、特點以及它們在語言錶達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成語、諺語、以及專業領域的常用語。  此外,本書還將觸及詞匯的語用學維度。詞匯的意義並非僅僅由其定義決定,它還受到說話者意圖、聽話者理解、以及具體交際環境的影響。我們將探討,在不同的語用情境下,同一個詞匯可能傳達齣截然不同的信息,以及語言的使用者是如何巧妙地運用這些語用規則來達到有效的溝通。  《語言的基石》將是一部充滿智慧與啓迪的作品,它將幫助你從更深層次理解語言的奧秘,培養你對語言的敏感度和洞察力。通過對詞匯的深入探索,你將發現語言的無窮魅力,以及它作為人類思想和文明載體的獨特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