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正义研究》内容丰富,论证详实,洵为欲研究《五经正义》相关问题者便利之梯航。
评分还没看,应该不错吧,这个题目早该研究。
评分 评分还不错,了解了些知识。就是价格太高了。
评分很好的书,希望华东师大能多出这样的好书
评分《五经正义研究》内容丰富,论证详实,洵为欲研究《五经正义》相关问题者便利之梯航。
评分中國,尤其是大陸,在近代以來,文化可謂遭遇了三次大的轉變。五四可謂是第一次,此次文化運動,為西學、民主等等西方文化在中國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五四對於傳統文化一棍子打死的態度,也為傳統文化的沒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學一變而為西學;建國可以說是第二次文化轉向,中國的文化研究,從百花齊放變成了眾口一言,傳統文化的研究,基本已沒有了;第三次,文·革,此次就是純粹變為不學了。經此三役,國內的傳統研究,早已斷裂。斷裂幾十年,想要恢復,談何容易。經學作為傳統文化的核心,從近代開始,慢慢被潑掉,到了現在,基本可以說是被破完了。子曰:禮失求諸野。在國內經學研究不能爲繼的情況下,學習台灣學者的研究,或許正是禮失求諸野之義吧。此書的價值,讀者自有定論。
评分中國,尤其是大陸,在近代以來,文化可謂遭遇了三次大的轉變。五四可謂是第一次,此次文化運動,為西學、民主等等西方文化在中國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五四對於傳統文化一棍子打死的態度,也為傳統文化的沒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學一變而為西學;建國可以說是第二次文化轉向,中國的文化研究,從百花齊放變成了眾口一言,傳統文化的研究,基本已沒有了;第三次,文·革,此次就是純粹變為不學了。經此三役,國內的傳統研究,早已斷裂。斷裂幾十年,想要恢復,談何容易。經學作為傳統文化的核心,從近代開始,慢慢被潑掉,到了現在,基本可以說是被破完了。子曰:禮失求諸野。在國內經學研究不能爲繼的情況下,學習台灣學者的研究,或許正是禮失求諸野之義吧。此書的價值,讀者自有定論。
评分唐孔颖达等,於太宗贞观年间奉敕修撰《五经正义》,初成之後,历经两次刊定,始於高宗永徽四年正式颁行。《五经正义》在中国经学史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然因其篇幅浩繁,探讨不易,迄今尚乏整体之研究。本书作者,积数年之功,撰成本书,对《五经正义》作较全面、深入之探讨。《五经正义研究》共分十二章,都五十余万言。所论包括:《五经正义》之修撰与版本、《五经正义》修撰之依据、《五经正义》之体式与内涵特性、《五经正义》论考之内容、《五经正义》对注文之补充与修正、《五经正义》之校勘、《五经正义》之字义训诂、《五经正义》之修辞观、《五经正义》之思想观念、《五经正义》之得失与价值等内容。《五经正义研究》内容丰富,论证详实,洵为欲研究《五经正义》相关问题者便利之梯航。张宝三,台湾省云林县人,一九五六年生。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学士、硕士、博士。曾任台湾大学中文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96.8—1997.7)、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2001.6—2001.9)、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2002.8—2003.7)等校访问学人。现任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着有:《东亚诗经学论集》(2009)、《唐代经学及日本近代京都学派中国学研究论集》(1998);编有:《台湾大学图书馆藏珍本东亚文献目录一一日本汉籍篇》(2008)、《台湾大学图书馆藏珍本东亚文献目录一一日文台湾资料篇》(2005)、《日本汉学研究续探:思想文化篇》(2005,与杨儒宾合编)、《东亚传世汉籍文献译解方法初探》(2005,与郑吉雄合编)、《德川时代日本儒学史论集》(2004,与徐兴庆合编)、《日本汉学研究初探》(2002,与杨儒宾合编)等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