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價值的書籍,值得購買
評分1903年中秀纔,同年入金華府立中學堂讀書。1906年,何炳鬆以優異成績被保送入浙江高等學堂預備科學習,後升入正科,於1912年畢業。同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獲省府公費赴美國留學,就讀於加利福尼亞大學,次年考入威斯康辛大學,學習曆史學和政治學。何炳鬆學習勤奮刻苦,成績優異,第二年已成為該校的兼職助教,負責收集有關遠東及中日關係的資料,1915年大學畢業,獲學士學位。同年又轉入普林斯敦大學研究院,專攻現代史和國際政治,1916年獲得碩士學位歸國。
評分本書係著者於1920年至1922年在北京大學史學係講授近世歐洲史講義,大體以美國著名史學傢魯濱遜與俾耳德二人所著《歐洲史大綱》第二捲為藍本,並取材於二人所著《現代歐洲史》一書。其不重過去事實,而重近世歐洲人生活狀況,所抱觀念與觀念變遷方法進行敘述和討論。
評分《民國學術文化名著:近世歐洲史》係著者於1920年至1922年在北京大學史學係講授近世歐洲史講義,大體以美國著名史學傢魯濱遜與俾耳德二人所著《歐洲史大綱》第二捲為藍本,並取材於二人所著《現代歐洲史》一書。其不重過去事實,而重近世歐洲人生活狀況,所抱觀念與觀念變遷方法進行敘述和討論。其次,《民國學術文化名著:近世歐洲史》以一半的篇幅專述150年來的現代史,重在免除舊籍通病,揭示近現代史與我們的關係。
評分工作簡曆 1917年學成迴國,初任浙江省長公署助理秘書,不久即改任省視學。同年應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之聘去北京,任北大史學係教授,兼任北京高等師範英語部主任,兼代史地部主任。他的著作譯作《新史學》即成於此時。1922至1923年任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校長。1923年7月省立一師與省立一中閤並為新省立一中,任為首任校長。1925年任武昌師範大學校長。1926年何炳鬆到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先後任史地部主任、國文部主任、編譯所所長、大學叢書委員會委員等職。主編《中學史學叢書》、《教育雜誌》等書刊,兼光華大學、大夏大學教授。1934年被選為中華學藝社理事長。1935年受聘任國立暨南大學校長,後期曾兼任東南聯閤大學籌委會主任;抗戰勝利後不久,受命改任國立英士大學校長。1946年6月,何炳鬆調任國立英士大學校長,卻因病未能到任。同年7月25日逝世於上海中華學藝社。墓葬金華城北道院塘。
評分本書講述瞭近世歐洲人生活狀況,揭示瞭近現代史與我們的關係。
評分好書大傢看。。。。。。。。。。。。。。。。。。
評分物有所值,很是值得一看的書......
評分歐洲的曆史。認識過去的一個簡明讀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