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盤點年度谘訊,預測時代前程,機威機構,品牌圖書,每年新版。
內容簡介
《非傳統安全藍皮書:中國非傳統安全研究報告(2011-2012)(2012版)》重點是通過對非傳統安全領域現狀、問題、經驗的調查研究,對中國非傳統安全問題及國傢發展的安全方略進行深層次理論分析,並形成相應的對策性谘詢報告。其研究對象極為廣泛,涉及經濟安全、能源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水資源安全、公共衛生安全、食品安全、文化安全、人纔安全以及認同安全等方麵。此外,我國邊疆跨境民族衝突、宗教極端主義、恐怖主義、大規模殺傷武器擴散、毒品走私等也是本報告的研究對象。
本報告將逐年對中國非傳統安全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科學、係統、全麵的剖析。每年定期麵嚮社會發布中國非傳統安全相關領域現狀與未來前景研判,旨在呈現非傳統安全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的最新成果並對下年度非傳統安全形勢進行預測,為黨政決策部門建言獻策,為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機構的相關研究提供重要參考,為國際社會瞭解中國提供理論與現實結閤的圖景。
內頁插圖
目錄
序一——張蘊嶺
序二——王逸舟
Ⅰ 總報告
1 非傳統安全與“平安中國”——餘瀟楓
Ⅱ 國際非傳統安全問題分報告
2 非傳統安全的政府間國際閤作——郭延軍 任娜
3 歐洲的非傳統安全問題與趨勢——宋黎磊
4 中南半島非傳統安全隱患及中國的應對之策——陳鍇
5 中韓非傳統安全的閤作與展望——魏誌江 張旻彥
Ⅲ 國內非傳統安全問題分報告
6 中國陸地邊疆的非傳統安全問題——徐黎麗 孫春日等
7 中國能源安全問題與趨勢——潛旭明 倪世雄
8 中國核安全問題與趨勢——薑振飛
9 人口城市化、碳排放與環境安全——米紅 周偉
10 中國食品安全問題與趨勢——周潔紅
11 電子政務環境下政府信息安全問題研究——傅榮校 羅灤
12 中國土地資源安全問題與趨勢——譚榮
13 中國水資源安全問題與趨勢——周章貴
精彩書摘
(一)“非傳統安全問題”的由來與特點
20世紀中葉涉及生態環境、發展難題、貧睏、飢餓等的“非軍事問題”進入安全研究的視界,進而非國傢行為體的安全參與越來越被置於次國傢、國傢、跨國傢以及全球的多重安全時空交疊之中,種種非傳統安全的挑戰開始改變國傢的安全理念與各國的安全環境。越來越多的國傢開始把非傳統安全置於國傢安全方略的重要位置。把安全分為“傳統”與“非傳統”,是冷戰結束與全球化進程全麵展開所導緻的一個“標誌”。一方麵,國際安全中最大的安全現實--美蘇兩大陣營的對峙終止瞭;另一方麵,軍事領域以外的諸如生態環境惡化、恐怖主義國際化、認同危機與民族衝突、代際轉換與社會騷亂等“非傳統”威脅日益凸顯,從而導緻瞭國際社會“安全場域”(包含安全地緣場域、安全利益場域和安全社會心理場域)①的重組,與主權、軍事、外交等相關的“高政治”的傳統安全威脅的緊迫性日益衰減,而與人的安全、社會安全、全球安全相關的“低政治”的非傳統安全威脅不斷擴大與上升,安全的關注與研究從“傳統”轉嚮“非傳統”成為一種重要趨勢。
“非傳統安全問題”的關鍵特點是全球化帶來的安全問題的“復閤性”。自然災害自古有之,但疊加瞭人口流動等的人為性因素,就成為具有非傳統特徵的“復閤性災害”,如2011年3月的日本福島核災難,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復閤”,造成瞭“普遍威脅”,就必然被納入非傳統安全的研究視閾;如2011年爆發的歐債危機,也是一種經濟、政治與文化互相纏繞的“復閤性危機”,“非傳統”的特徵十分明顯;同樣,2011年7月中旬開始的泰國等的東南亞洪災、2011年12月下旬中國香港再度發現禽流感等種種事故災害或災難均具有“復閤性”的特徵。應該說事故災害或災難人類曆史上久已存在,是人類曆史中的常態事件,但是這些災害或災難疊加瞭人為的因素、跨國的因素和全球化的因素後,就凸顯其諸多的“非傳統安全”特徵;各類社會安全突發事件更因其疊加國際與國內的、宗教與非宗教的、人為與非人為的、軍事與非軍事的等多重因素而成為非傳統安全研究的重要對象,如2011年在北非齣現的一係列社會騷亂與中東某些地區齣現的再度的社會不穩定現象等。在全球化時代,被稱為“非傳統”類型的安全威脅與傳統安全威脅相比,往往更具有其威脅主體的模糊性、威脅成因的隱蔽性、威脅發生的不確定性和威脅形態的復閤性等特點。與傳統安全相比,非傳統安全問題更多地綜閤瞭地緣因素、利益因素和社會心理因素,其語境比傳統安全更為復雜與模糊。可以說,非傳統安全是時代發展的新主題、外交提升的新議題、學科發展的新考題,而如何應對非傳統安全的威脅則是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新難題、社會治理的新課題、民眾所關注與呼籲解決的新問題。安全研究者需要在復雜與模糊的安全態勢背景下,去深入、細緻地認識非傳統安全的邊界、內容、特點與範式,以幫助人們全麵提高新時期的非傳統安全治理能力。(二)“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理解與界定我們把2011年發生的日本福島核災難事件、北非國傢發生的社會騷亂事件、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各國普遍發生的諸多食品安全事件等都納入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範疇,其依據何在?
人類對“非軍事威脅”及其危害給予特彆關注,是非傳統安全認知的邏輯起點。20世紀的經濟危機、能源危機、生態危機、生存資源危機引發瞭人們對非傳統安全問題的關注與重視。聯閤國於20世紀60年代開始關注環境、糧食、人口、貧睏等非傳統安全問題;70年代開始關注安全的相互依賴性與發展中的安全問題;80年代把環境、發展、糧食、人權等直接提升到安全問題來認識,並正式使用瞭“環境安全”、“經濟安全”詞匯。
……
前言/序言
“非傳統安全藍皮書:中國非傳統安全研究報告(2011-2012)”(2012版) 前言 在全球化浪潮的席捲下,國際安全格局正經曆著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傳統的以國傢為主體、以軍事力量為核心的安全觀念,已不足以應對日益復雜多變的挑戰。非傳統安全問題,諸如環境惡化、氣候變化、跨國犯罪、恐怖主義、公共衛生危機、能源安全、糧食安全、信息安全、網絡安全以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等,正以前所未有的緊迫性和廣泛性,對各國乃至全球的和平與發展構成嚴峻威脅。中國作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國,其非傳統安全領域的研究與實踐,不僅關乎自身的發展與穩定,更對全球非傳統安全治理體係的構建與完善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非傳統安全藍皮書:中國非傳統安全研究報告(2011-2012)(2012版)》正是基於這一時代背景,聚焦於2011年至2012年間中國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的研究進展、政策動嚮、挑戰應對以及未來展望。本書旨在係統梳理和分析我國在該時期非傳統安全領域所麵臨的主要問題,探討相關的理論研究、政策實踐以及國際閤作,為政策製定者、研究學者、企業界以及社會公眾提供一份全麵、深入、富有洞察力的參考。 第一部分:非傳統安全研究的理論視角與中國實踐 一、非傳統安全概念的演進與中國視角的獨特性 非傳統安全概念的提齣,標誌著安全研究範式的重大轉移。從狹義的國傢安全觀嚮廣義的、以人為中心的安全觀轉變,體現瞭對安全內涵和外延的深刻拓展。本部分將迴顧非傳統安全概念在國際學界的演進曆程,梳理其主要流派和核心議題。在此基礎上,將深入分析中國在理解和界定非傳統安全問題時的獨特視角。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其非傳統安全研究不僅關注全球性挑戰,更強調與自身發展階段、國傢戰略以及人民福祉緊密結閤。例如,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等議題上,中國麵臨著人口增長、資源稟賦以及國際市場波動等多重壓力,其研究與應對策略也因此帶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本書將探討中國如何將非傳統安全理念融入國傢安全戰略,以及如何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非傳統安全理論體係。 二、中國非傳統安全研究的總體概覽 2011-2012年是中國非傳統安全研究蓬勃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國內高校、科研機構、智庫以及政府部門在非傳統安全研究領域産齣瞭大量具有影響力的成果。本部分將對這一時期的非傳統安全研究進行總體性的梳理,包括研究的重點領域、主要研究機構、代錶性學者及其學術觀點。我們將關注研究方法的創新,例如定量分析、案例研究、模型構建等在非傳統安全問題研究中的應用。同時,也將分析國內非傳統安全研究的學科交叉性,如政治學、國際關係學、經濟學、社會學、環境科學、公共衛生學等學科如何為非傳統安全研究提供多元化的視角和工具。 第二部分:關鍵領域的研究與分析 一、環境安全與氣候變化:中國的挑戰與應對 環境安全與氣候變化已成為21世紀最嚴峻的非傳統安全挑戰之一。本部分將聚焦於2011-2012年間中國在環境安全領域的研究熱點,包括環境汙染(大氣、水、土壤)、生物多樣性喪失、生態係統退化等問題。氣候變化對中國的影響,如極端天氣事件頻發、海平麵上升、水資源短缺等,及其對經濟社會發展、國傢安全造成的潛在風險,將是分析的重點。本書將詳細闡述中國在減緩氣候變化(如能源結構轉型、節能減排政策)和適應氣候變化(如防災減災體係建設、農業適應性調整)方麵的政策與實踐,並探討中國在國際氣候談判中的立場與作用。 二、公共衛生安全:疾病防控與國際閤作 公共衛生安全事關人民生命健康,也日益成為影響國傢穩定與國際閤作的重要因素。2011-2012年間,全球範圍內依然存在各種傳染病、新發突發疾病的威脅。本書將關注中國在傳染病監測預警、疾病防控體係建設、疫苗研發與生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等方麵的研究進展。我們將探討中國如何加強公共衛生領域的國際閤作,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國際機構協作,共同應對全球性公共衛生挑戰。同時,也將分析公共衛生安全在中國非傳統安全戰略中的地位,以及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三、能源安全與糧食安全:保障供給與可持續發展 能源安全和糧食安全是維護國傢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石。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地緣政治風險顯現的背景下,對能源和糧食供給的保障尤為重要。本部分將深入研究2011-2012年間中國在能源安全領域麵臨的挑戰,如石油、天然氣等戰略能源的對外依存度、新能源發展與布局、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同時,也將分析中國在保障糧食安全方麵的努力,包括耕地保護、農業科技創新、糧食儲備體係建設、糧食市場調控等。本書將探討中國如何通過多元化供給渠道、優化能源結構、推動農業現代化等途徑,實現能源和糧食安全的可持續發展。 四、跨國犯罪與恐怖主義:防範與打擊的國際閤作 跨國犯罪和恐怖主義是全球性威脅,對國傢主權、社會穩定和人民生命財産安全構成嚴重挑戰。2011-2012年間,國際社會在打擊跨國犯罪和恐怖主義方麵進行瞭廣泛的閤作。本書將重點分析中國在這一時期針對毒品走私、人口販運、洗錢、網絡犯罪等跨國犯罪的打擊策略和成效。同時,也將探討中國在反恐領域的政策立場,以及如何通過情報交流、執法閤作、金融製裁等方式,參與全球反恐鬥爭。我們將深入分析中國在聯閤國等國際框架下,為維護全球安全穩定所做的貢獻。 五、網絡安全與信息安全:挑戰、風險與應對策略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空間已成為國傢安全的新疆域。網絡攻擊、信息竊取、網絡謠言、網絡恐怖主義等問題日益突齣。本書將深入探討2011-2012年間中國在網絡安全與信息安全領域麵臨的挑戰,包括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網絡空間主權維護、數據安全治理等。我們將分析中國在加強網絡安全防護能力、製定相關法律法規、提升全民網絡安全意識等方麵的政策措施。同時,也將關注中國在國際網絡安全治理方麵的立場,以及如何與各國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共享的網絡空間。 第三部分:中國非傳統安全戰略與國際閤作 一、中國非傳統安全戰略的形成與發展 本部分將係統梳理2011-2012年間中國在非傳統安全戰略方麵的頂層設計與政策演進。我們將分析中國如何將非傳統安全問題納入國傢整體安全觀,並製定相應的戰略規劃。重點關注中國在維護國傢核心利益、保障人民福祉、促進可持續發展與非傳統安全能力建設之間的平衡。本書將探討中國如何構建多層次、多維度的非傳統安全應對體係,包括預警機製、應急響應機製、風險評估機製等。 二、中國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國際閤作 在全球化時代,非傳統安全問題具有明顯的跨國性,任何國傢都無法孤立應對。本書將重點分析2011-2012年間中國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國際閤作實踐。我們將考察中國在聯閤國、上海閤作組織、金磚國傢等國際和地區組織框架下,在公共衛生、反恐、環境治理、網絡安全等領域開展的閤作項目與倡議。同時,也將關注中國如何通過雙邊關係,與世界各國在非傳統安全領域分享經驗、傳遞信息、共同應對挑戰。本書將評估中國在全球非傳統安全治理體係中扮演的角色及其貢獻。 第四部分:挑戰、趨勢與未來展望 一、當前中國非傳統安全研究麵臨的挑戰 盡管中國在非傳統安全研究領域取得瞭顯著進展,但依然麵臨諸多挑戰。本部分將深入分析當前中國非傳統安全研究在理論創新、研究方法、數據獲取、人纔培養、政策轉化等方麵存在的不足。例如,如何進一步深化對非傳統安全問題的認識,構建更具前瞻性和操作性的理論框架,以及如何更好地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有效的政策實踐,將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中國非傳統安全研究的未來趨勢 展望未來,非傳統安全問題將繼續深刻影響全球格局。本書將對2011-2012年之後的中國非傳統安全研究趨勢進行預測。我們將關注新興的非傳統安全問題,如人工智能安全、生物技術安全、太空安全等。同時,也將分析中國非傳統安全研究在理論深度、實踐廣度、國際視野等方麵的進一步發展方嚮,以及如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結論 《非傳統安全藍皮書:中國非傳統安全研究報告(2011-2012)(2012版)》力求為讀者呈現一個清晰、全麵、深入的中國非傳統安全圖景。本書不僅是對過去兩年研究成果的總結,更是對未來非傳統安全挑戰的預判和思考。我們希望通過本書的齣版,能夠激發更多學者的研究熱情,促進相關政策的製定與完善,為維護國傢安全、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