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雷慕尼传:北京陈氏太极拳》主要内容包括:“太极”由来考,“太极拳”由来考,陈氏太极拳传承史,陈氏太极拳在北京的传播,北京陈氏太极拳和河南温县陈家沟太极拳法的区别,雷慕尼老师、田秀臣师叔合传。     
内页插图
          目录
   一、“太极”由来考
(一)“太极”概念在早期中国思想史上的出现
(二)“太极”概念在早期道教内丹功法中的地位
(三)“太极”概念在宋代的提升
(四)“太极”概念在中国武术史上的出现
二、“太极拳”由来考
(一)陈家沟历史推源
(二)陈氏太极拳的起源
三、陈氏太极拳传承史
(一)第二代陈汝信
(二)第三代陈恂如
(三)四代陈敬伯
(四)五代陈公兆
(五)六代陈长兴、陈有本
(六)七代陈季甡、陈清萍
(七)八代陈鑫
(八)九代陈发科(北京陈氏太极拳第一代)
(九)十代雷慕尼、田秀臣(北京陈氏太极拳第二代)
四、陈氏太极拳在北京的传播
五、北京陈氏太极拳和河南温县陈家沟太极拳法的区别
六、雷慕尼老师、田秀臣师叔合传
七、刘正选编《雷慕尼老师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
(一)田秋茂《怀念雷慕尼老师》
(二)田秋茂《陈王庭才是太极拳的创始人》
(三)田秋茂《为什么都是陈式太极拳看起来区别特别大》
(四)田秋茂《陈式太极拳74式与83式的来龙去脉》
(五)田秋茂《掩手红捶及其他》
(六)田秋茂《从起式的用法谈起》
(七)田秋茂《什么是双重》
(八)田秋茂《放时腰脚认端的》
(九)张志清、潘卯辰、董志德《纪念雷慕尼老师逝世二十周年》
(十)孙静敏《访陈氏式太极拳一代宗师--雷慕尼先生》
(十一)康前《武灵文秀--访陈氏太极拳家雷慕尼》
(十二)何健《为什么说太极拳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十三)唐雨《回忆跟雷慕尼老师学拳的日子》
(十四)刘正《向雷慕尼老师学拳的点滴回忆》
八、雷慕尼传北京陈氏太极拳核心套路一路精解
(一)雷慕尼老师演练北京陈氏太极拳一路部分定式照片
(二)刘正演练北京陈氏太极拳一路动作图解说明
九、北京陈氏太极拳练习要点
(一)桩功
(二)套路练习速度
(三)谈阴阳整合
(四)谈谈放松与用意      
精彩书摘
       练习太极拳意念常守丹田,培养丹田之气。“以培气、养气、聚气为首要,以行气、运气、通气为法则,以壮气、混元一气为宗旨”。在心静体松的情况下,丹田之气循经走脉,遍布全身,无微不至。久而久之,周天贯通。根据中医理论,养气能生血,气率血而行,故气旺则血旺,经络能通畅,五脏六腑得到润泽。意之所向,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太极拳是一种武术,有很大的运动量。它动作缓慢,柔和,缠绵,用意不用力,是有氧运动。练习时要求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内外兼修,意气神形合一。虽然运动量很大,经常练得全身汗透,但却不气喘。使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肌肤骨骼等都得到很好的锻炼。著名太极拳家李雅轩说:“操拳是外形的操着,功是内里的觉悟。所以说太极拳是动静相配、身心兼修的,而不是只讲身不讲心。心者是修内的,身者是练外的;修心须要静,修身须要动;动静参半,身心兼修。这比和商道士只是静坐要好得多,这比其他硬拳只知操练筋骨肌肉要好得多。此太极拳之所以贵重也。”
    人体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有机体,它蕴含着极大的潜能。而太极拳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这种潜能,从根本上改善人体的健康状态。
    反观现代的竞技体育,为了实现所谓“更高、更快、更强”的目的,对运动员实行超负荷训练,竭尽体能之极限,在我看来简直是摧残人的身体,自我伤害,对于人的健康,并无任何补助。据有人统计,世界著名运动员的寿命大都只有四五十岁,一般不会超过六十岁。而练习太极拳者,长寿者却比比皆是。太极拳对我们身体的保健功能,是其他任何方法,随便什么拳术,什么运动都不能相比的。练习太极拳是人类有效的自强之道。
    我国是太极拳的故乡,我们的先人创造了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也给我们留下了如此神妙的太极拳。太极拳对提高国民的体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解放后,党和政府大力提倡和推广太极拳,使太极拳在民间得到广泛的普及。邓小平同志说:“太极拳好”,使国内欣起了一股太极拳热。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当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然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又有几人注重自身的修炼?太极拳在我们这样一个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普及得还很不够。甚至许多人不知太极拳为何物。即使一些人对太极拳有所了解,也只是略知皮毛,根本不了解太极拳丰富的内涵。
    ……      
前言/序言
       
				 
				
				
					《雷慕尼传:北京陈氏太极拳》是一部以详实史料为基石,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武术精髓的传记性作品。它并非一本简单的武术技法手册,而是一曲献给时代变迁中,一位武术大师坚守与传承的赞歌。本书以雷慕尼先生跌宕起伏的人生为主线,巧妙地将北京陈氏太极拳的发展脉络、技艺传承、以及其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期所扮演的角色,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  时代洪流下的武术传承:  全书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从清末民初的动荡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社会结构、思想观念都在经历着剧烈的变革。在这个大背景下,许多古老的技艺和传统文化面临着被遗忘或冲击的危机。《雷慕尼传》精准地捕捉到这一时代特征,通过雷慕尼先生的视角,展现了传统武术在现代化浪潮中的挣扎与坚持。  雷慕尼先生,作为北京陈氏太极拳的重要传承人,他的生命轨迹与北京这座古老都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作者不厌其烦地考证史料,描绘了雷慕尼先生早年的成长经历,他如何被陈氏太极拳的魅力所吸引,如何拜师学艺,又如何在动荡的时局中,顽强地守护着这门宝贵的武学遗产。书中详细描绘了雷慕尼先生习武的艰辛,从扎实的桩功、精妙的套路,到深奥的内家拳理,他无不一丝不苟,力求精进。这份对武学的虔诚与执着,正是本书传递的核心精神之一。  陈氏太极拳的精髓与发展:  《雷慕尼传》并非仅仅记录一个人的故事,它更是一部关于陈氏太极拳在北京地区的历史演变与发展的重要文献。陈氏太极拳,作为太极拳的鼻祖,其独特的刚柔并济、缠绕折叠的技法,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一直为武术界所推崇。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陈氏太极拳的基本特点,例如其“浑圆一体”的运动理念,腰脊的带动作用,以及“松静自然”的养生之道。  作者通过雷慕尼先生的师承关系,追溯了陈氏太极拳在北京地区的早期传播。从那些已经鲜为人知的先辈,到雷慕尼先生的师父,再到雷慕尼先生自己,这条传承链条被清晰地勾勒出来。书中不乏对早期陈氏太极拳在北京传播过程中遇到的挑战的描写,例如门派间的交流、对外来武术的借鉴与融合,以及如何在社会大众中推广普及。雷慕尼先生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他不仅在技艺上力求完善,更在推广和教育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使得陈氏太极拳在北京落地生根,并逐渐发展壮大。  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本书对陈氏太极拳的技艺传承有着极为详尽的描写,但这并非枯燥的招式罗列。作者运用生动的笔触,将那些抽象的武术理念,通过雷慕尼先生的亲身示范和弟子们的练习情景,形象地展现出来。书中会详细介绍陈氏太极拳的“一路”和“二路”套路,以及“推手”等实战训练方法。然而,重点并非在于如何“练”,而在于“为什么这样练”以及“练到什么程度”。  作者深入探究了陈氏太极拳的核心技术原理,例如“捋”、“挤”、“按”、“靠”等劲法的运用,以及“采”、“挒”、“肘”、“靠”的组合变化。但更为重要的是,本书强调了雷慕尼先生在传承中的创新精神。他并非墨守成规,而是根据时代的需求和自身的体悟,对传统套路进行了一些合理的调整和发展,使其更适应现代人的身体特点和生活节奏。这种在传承中融入创新的做法,是陈氏太极拳能够 enduring(持续)发展的关键。书中会详细描绘雷慕尼先生如何将自己的武学心得,融入到教学中,如何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弟子的潜力。  师生情谊与武德精神:  《雷慕尼传》在描绘武术技艺的同时,也深刻刻画了师生之间的情谊和武术所蕴含的道德准则。雷慕尼先生不仅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武术家,更是一位德行高尚的师长。书中通过许多鲜活的细节,展现了他对待弟子们的严慈相济,以及他对武德的严格要求。他强调,习武之人,不仅要追求技艺的精湛,更要注重品德的修养,要“以德化人,以武育人”。  本书会详细记录雷慕尼先生如何教导弟子们,不仅仅是传授拳法,更是传承一种精神。例如,他如何要求弟子们勤奋刻苦,尊重师长,爱护同门,以及如何将武术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书中那些感人的师徒故事,如雪中送炭、知无不言、言传身教等,都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武术世界中那份纯粹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  历史的回响与现实的启示:  《雷慕尼传:北京陈氏太极拳》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对陈氏太极拳历史的梳理和技艺的阐释,更在于它所折射出的历史回响和给当下社会的启示。在当今这个节奏飞快、充满浮躁的时代,这本书提醒我们,那些历经岁月沉淀的传统文化,依然蕴含着宝贵的智慧和力量。  雷慕尼先生的人生经历,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他经历了战乱,看到了社会的变迁,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传统武术的热爱和传承。他的坚持,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体现。而他所代表的陈氏太极拳,也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符号。  本书的价值还体现在它对“传承”二字的深刻理解。传承并非简单地复制,而是在继承优秀基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发展,使其能够适应新的时代。雷慕尼先生所做的,正是这一过程的生动实践。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去思考,如何在当下,更好地保护和发扬那些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  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本书的内容极为丰富,它融合了历史考证、武术理论、人物传记、以及社会文化研究等多个维度。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对相关人物进行了深入的访谈,确保了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书中对陈氏太极拳的介绍,从最基础的呼吸吐纳,到复杂的发力技巧,再到深奥的哲学思想,都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阐述。读者可以通过本书,不仅能够了解陈氏太极拳的“形”,更能体会其“神”。  此外,本书还探讨了陈氏太极拳在北京地区的传播历史,以及它如何与其他文化元素相互影响。例如,在特定历史时期,陈氏太极拳在军队、在民间,甚至在一些文化圈子里的影响力,都得到了细致的描绘。  阅读的价值:  对于武术爱好者而言,《雷慕尼传:北京陈氏太极拳》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它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陈氏太极拳的技艺精髓,更能从中汲取到学习的动力和武德的精神。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本书则是一扇了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和近代史的窗口。通过雷慕尼先生的人生故事,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从中获得关于坚持、传承、和人生价值的启示。  总而言之,《雷慕尼传:北京陈氏太极拳》是一部集历史厚重感、武术文化深度、以及人文关怀于一体的优秀作品。它用真挚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位武术大师的传奇一生,也为陈氏太极拳在北京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印记。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段段文字的堆砌,更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生命赞歌,一次关于文化传承的深刻对话。它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界限,去感受那份历久弥新的武学精神,去品味那份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