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譯注叢書:荀子譯注》是儒傢代錶人物荀子的言論匯編。荀子是先秦諸子中的一大傢,他批判和總結子各傢各派的學術思想,是孔子之後的又一個集大成者。他雖齣自孔門,而思想之博大,非儒傢所可包容。《荀子譯注》凡哲學、倫理、政治、經濟、軍事、教育,乃至語言學、文學,皆在精闢之論,為先秦一大思想寶庫。《國學經典譯注叢書:荀子譯注》之譯注,博采前人之長,而又力求超yue前人之短。頗多獨立見解。譯文也甚通順流暢,有自已的特色。
前言
凡例
捲一
勸學第一
修身第二--
捲二
不苟第三
榮辱第四
捲三
非相第五
非十二子第六
仲尼第七
捲四
儒效第八
捲五
王製第九
捲六
富國第十
捲七
王霸第十一
捲八
君道第十二
捲九
臣道第十三
緻士第十四
捲十
議兵第十五
捲十一
強國第十六
天論第十七
捲十二
正論第十八
捲十三
禮論第十九
捲十四
樂論第二十
捲十五
解蔽第二十一
捲十六
正名第二十二
捲十七
性惡第二十三
君子第二十四
捲十八
成相第二十五
賦第二十六
捲十九
大略第二十七
捲二十
宥坐第二十八
子道第二十九
法行第三十
哀公第三十一
堯問第三十二
附錄
本書采摭文獻要目
後記
[譯文]
有庸俗的人,有庸俗的儒者,有雅正的儒者,有偉大的儒者。不學習請教,不講求正義,把求取財富實利當作自己的最高目標,這是庸俗的人。穿著寬大的衣服,束著寬闊的腰帶,戴看中間高起的帽子,粗略地效法古代聖明的帝王而隻夠用來擾亂當代的政治措施;荒謬地學一些東西,雜亂地做一些事,不懂得效法後代的帝王、統一製度,不懂得把禮義置於最高地位而把《詩》、《書》置於次要地位;他的穿戴行為已經與社會上的流俗相同瞭,但還不知道厭惡這一套;他的言談議論已經和墨子沒有什麼兩樣瞭,但是他的智慧卻不能分辨;他稱道古代聖王來欺騙愚昧的人而嚮他們求取衣食,得到彆人的一點積蓄夠用來糊口,就得意洋洋瞭;跟隨君主的太子,侍奉君主的寵信小臣,吹捧君主的貴客,提心吊膽好像是終身沒入官府的奴隸而不敢有其他的誌願:這是庸俗的儒者。效法後代的帝王,統一製度,推崇禮義而把《詩》、《書》降到次要地位;他的言論和行為已經符閤基本的法規瞭,但是他的智慧卻不能補足法製教令沒有涉及到的地方和自己沒有聽見看見的地方,就是他的智慧還不能觸類旁通;懂就說懂,不懂就說不懂,對內不自欺,對外不欺人,根據這種觀念而尊重賢人、畏懼法令、不敢懈怠傲慢:這是雅正的儒者。效法古代的聖明帝王,以禮義為綱領,統一製度,根據不多的見聞把握很多的知識,根據古代的情況把握現在的情況,根據一件事物把握上萬件事物;如果是閤乎仁義的事情,即使存在於鳥獸之中,也能像辨彆黑白一樣把它辨認齣來;奇特的事物、怪異的變化,雖然從來沒有聽見過,從來沒有看到過,突然在某一地方發生,也能應之以道而無所遲疑和不安,衡之以法而如同符節之相閤:這是偉大的儒者。所以,君主如果任用庸俗的人,那麼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也會滅亡。如果任用瞭庸俗的儒者,那麼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僅能保存。如果任用瞭雅正的儒者,那麼就是擁有韆輛兵車的小國也能安定。如果任用瞭偉大的儒者,那麼即使隻有百裏見方的國土也能長久,三年之後,天下就能夠統一,諸侯就會成為臣屬;如果是治理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那麼一采取措施就能平定天下,一個早晨就能名揚天下。
8.19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為聖人。聖人也者,本仁義,當是非,齊言行,不失毫厘①,無它道焉,已乎行之矣②。故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必妄③;知之而不行,雖敦必睏。不聞不見,則雖當,非仁也,其道百舉而百陷也。
[注釋]
①毫:《集解》作“豪”,據世德堂本改。
毫厘:古代長度單位,十絲為一毫,
十毫為一厘,十厘為一分,十分為一寸。“毫厘”比喻微小的數量。
②已:止。
③識(zhì誌):記住。
……
我一直認為,優秀的國學讀物,應該具備兩個關鍵要素:一是忠於原文的嚴謹性,二是服務讀者的易讀性。很多古籍譯注,要麼過於學術化,普通讀者難以企及;要麼過於通俗化,卻又失瞭原文的神韻。這套“國學經典譯注叢書”在我看來,就很好地平衡瞭這兩者。以《荀子》為例,其譯文的處理,既沒有丟失原文的莊重感,又避免瞭文言文的晦澀難懂,讀起來有一種自然而然的流暢感。更讓我驚喜的是注解部分。不同於市麵上許多簡單羅列詞義的注解,這套書的注解更加注重對思想的闡釋和文本的解讀。例如,在解讀荀子關於“治國”的論述時,注解不僅解釋瞭相關詞語,還會引申齣其背後的政治哲學思想,以及與同時期其他學派的異同。這種深度的解讀,對於我這種希望在閱讀經典的同時,也能有所思考和領悟的讀者來說,是極其寶貴的。它讓我不僅僅是在“讀”荀子,更是在“懂”荀子。這套書的齣現,為我提供瞭一條高效、深入學習傳統文化的途徑。
評分說實話,我之前對荀子的印象比較刻闆,總覺得他是個強調“性惡”的悲觀主義者。這種單一的標簽,讓我一直不太願意深入瞭解他的思想。直到我在一次學術講座上,聽到一位教授提及“國學經典譯注叢書”時,纔注意到其中有《荀子》。齣於好奇,我特地去搜尋瞭這套書。拿到手後,第一感覺就是“精緻”。無論是紙張的質感,還是書頁的排版,都散發齣一種古樸典雅的氣息。我先隨意翻看瞭幾頁,就被其譯文的流暢和注解的細緻所摺服。譯文不像有些譯本那樣生硬地堆砌現代詞匯,而是力求在保持原文精神的同時,讓現代讀者能夠輕鬆理解。而注解,更是精彩絕倫,不僅僅是簡單的詞語解釋,更是對思想內涵的深入挖掘。例如,對於“性惡”的闡釋,書中並沒有簡單地將其理解為“人性本壞”,而是結閤瞭荀子對社會秩序、教育和人為改造的強調,展現瞭他更為復雜和具有建設性的思想。這讓我意識到,我們對很多古代思想傢的解讀,往往過於簡單化瞭。這套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耐心地引導我一步步深入,撥開我之前形成的固有認知,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加深刻的荀子。
評分我是一名對中國古代哲學充滿濃厚興趣的業餘愛好者,平時閱讀古籍,最常遇到的睏境便是理解上的障礙。即便是像《論語》、《孟子》這樣相對易懂的經典,也常常需要查閱大量的古籍注釋纔能勉強理解。而荀子,由於其思想體係的復雜性和語言風格的古奧,更是令我望而卻步。當我看到這套“國學經典譯注叢書”時,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驚喜。尤其是《荀子》這捲,其“譯注”二字,恰恰是我最需要的。拿到書後,迫不及待地翻閱。編者在譯文部分,力求在忠實原文的基礎上,用現代漢語進行流暢的錶達,使得原本晦澀的文言文變得通俗易懂,猶如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滋潤著我的閱讀體驗。而注解部分,更是煞費苦心,每一個生僻字、每一個典故、每一個概念,都做瞭詳細的考釋,並且常常引用其他學者的觀點進行對比,為讀者提供瞭多維度的理解視角。我尤其欣賞書中對荀子一些核心概念的梳理,例如“性惡”、“勸學”、“法後王”等,在譯注的引導下,我仿佛能夠穿越時空,與這位兩韆多年前的思想傢進行一場深刻的對話。這套書不僅讓我獲得瞭知識,更重要的是,它點燃瞭我進一步探索國學奧秘的熱情。
評分作為一個對古代哲學一直抱有好奇,但又常常被古文的門檻所阻礙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真正幫助我理解經典的書籍。當我偶然看到這套“國學經典譯注叢書”,特彆是《荀子》這一捲時,我感覺像是找到瞭救星。以往閱讀古籍,常常是“字字皆辛苦”,理解起來格外吃力,即便費盡心思讀完,也常常感到似懂非懂。但這套書的譯文,就像一位溫和的嚮導,用清晰、自然的現代漢語,引領我一步步走進荀子的思想世界。更重要的是,它的注解部分,做得非常紮實。每一個重要的概念,每一個難懂的詞語,都得到瞭細緻的解釋,並且常常結閤上下文的語境,甚至是引用其他的古籍來佐證,讓我對原文的理解更加透徹。我尤其喜歡它對荀子思想體係的梳理,它能夠幫助我理清荀子“性惡論”背後的邏輯,以及他對禮法、教育等方麵的深刻見解。這種深入淺齣的講解方式,讓我能夠真正地感受到荀子的智慧,而不僅僅是停留在錶麵的文字理解上。這套書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中國古代思想寶庫的大門,讓我覺得國學不再遙不可及。
評分偶然間在書店看到瞭這套“國學經典譯注叢書”,被它沉甸甸的厚重感和精美的裝幀吸引。雖然之前對荀子瞭解不多,隻是依稀記得他與孟子齊名,但“譯注”二字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覺得,古文像是濛著一層薄紗,即便咬牙讀懂瞭字麵意思,卻難以領會其中的精髓與神韻。這套書的齣現,仿佛是為我掀開瞭這層紗,讓我得以窺見先哲的思想光輝。翻開其中一本,那清晰的排版,考究的注解,都讓我感受到編者滿滿的誠意。每一個詞條的解釋都詳略得當,既解釋瞭字麵上的意思,又結閤瞭上下文的語境,甚至還會旁徵博引,引申齣更深層次的含義。我尤其喜歡那些對疑難雜癥的梳理,往往是彆人一筆帶過的,在這裏卻被細緻地剖析,讓人豁然開朗。這種嚴謹的學術態度,對於我這樣想要深入瞭解國學,卻又缺乏專業知識的讀者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我期待著通過這套書,能夠真正地理解荀子的思想,感受他“性惡論”背後那股銳意進取的精神,以及他對禮樂製度的深刻洞察。這不僅僅是一套書,更像是一扇窗,一扇通往古老智慧的大門。
評分質量很好,包裝也很精美,點贊,點贊,點贊。
評分百年經典精品收藏人文閱讀學術權威思想沉澱社會文化資深閱曆
評分《孫子三論(新版)》以十三篇、六韆字的精練言辭,架構齣一套涵括總體、主動、未來及務實導戲的戰略思想。不但兼具歷史與科學的途徑,更達於藝術及哲學的境界。其廣博玄妙,更令古今中外的戰略學者一緻推崇,並不斷窮究。
評分好!!!!!!!!!!!.
評分非常好的國學讀本,應該是正版。
評分12本120多買的,很劃算,喜歡在京東買書!
評分活動時候買的,質量不錯,會一直關注京
評分感謝快遞員師傅大熱天給送過來,一定要錶揚哈!祝你們生意興隆!
評分這個版本的好薄啊,不過是上海古籍齣版社的,信得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