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轻工业标准汇编(化妆品卷)(第2版)

中国轻工业标准汇编(化妆品卷)(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轻工业标准化编辑出版委员会 编
图书标签:
  • 化妆品
  • 标准
  • 轻工业
  • 汇编
  • 法规
  • 配方
  • 质量控制
  • 检测
  • 行业标准
  • 参考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1985593
版次:2
商品编码:1113437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60
字数:15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轻工业标准汇编:化妆品卷(第2版)》截止2012年3月发布的最新修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基础标准与安全卫生标准、测定方法标准等。

目录

一、基础标准与安全卫生标准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
GB 7916 1987化妆品卫生标准
GB 7916—1987《化妆品卫生标准》第1号修改单
GB 7919—1987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
GB/T l8670 2002化妆品分类
QB/T l684 2006化妆品检验规则

二、测定方法标准
GB/T l3531.1—2008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pH的测定
GB/T l3531.3 1995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浊度的测定
GB/T l3531.4—1995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相对密度的测定
GB/T 22728——2008化妆品中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4404——2009化妆品中需氧嗜温性细菌的检测和计数法
GB/T 24800.1—2009化妆品中九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4800.2 2009 化妆品中四十一种糖皮质激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薄层层析法
GB/T 24800.3—2009化妆品中螺内酯、过氧苯甲酰和维甲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4800.4 2009化妆品中氯噻酮和吩噻嗪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4800.5 2009化妆品中呋喃妥因和呋喃唑酮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4800.6—2009化妆品中二十一种磺胺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4800.7—2009化妆品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4800.8—2009化妆品中甲氨嘌呤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4800.9 2009化妆品中柠檬醛、肉桂醇、茴香醇、肉桂醛和香豆素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24800.10一2009化妆品中十九种香料的测定气相色谱一质谱法
GB/T 24800.11—2009化妆品中防腐剂苯甲醇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24800.12—2009化妆品中对苯二胺、邻苯二胺和间苯二胺的测定
GB/T 24800.13 2009化妆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GB/T 26517 2011化妆品中二十四种防腐剂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QB/T l863——1993染发剂中对苯二胺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QB/T l863——1993《染发剂中对苯二胺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第1号修改单
QB/T l864——1993电位溶出法测定化妆品中铅
……
三、卫生检验方法标准
四、产品质量标准
五、包装储运及其相关标准
六、最新标准

前言/序言


中国轻工业标准汇编(化妆品卷)(第2版)图书简介 本书是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国化妆品行业现行标准的权威工具书,系统汇集了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QB)等一系列与化妆品设计、生产、检验、安全评价及法规管理紧密相关的技术规范。本卷旨在为化妆品研发人员、生产质量控制人员、法规事务专员、检验机构技术人员以及相关管理部门提供一套全面、准确、及时的标准参考依据。 第一部分:总则与基础标准 本卷首先涵盖了化妆品行业的基础性、指导性标准,为理解后续具体产品的标准奠定理论和框架基础。 1.1 化妆品通用术语与定义: 详细阐述了中国化妆品领域的核心术语和概念,确保行业内沟通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这部分内容清晰界定了“化妆品”、“特殊用途化妆品”、“原料”、“功效宣称”等关键术语的法律和技术定义,是进行合规性判断的起点。 1.2 标准化管理与代号体系: 介绍了中国轻工业标准的制定、发布、复审和废止的程序,以及QB标准的编号规则。理解这些规则有助于用户准确识别标准的法律效力等级和适用范围。 1.3 化妆品安全技术要求总则(GB/T 29907): 作为化妆品安全监管的核心技术文件,本书重点收录了对所有化妆品都适用的通用性安全要求,包括对有害物质的限量、微生物指标的控制范围等,这是所有配方设计的基石。 第二部分:化妆品原料管理与检验标准 原料是决定化妆品质量和安全的第一道关卡。本部分对化妆品原料的安全性评估和检验提供了详尽的技术指导。 2.1 化妆品中允许使用的原料(原料目录): 全面收录了《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2015版及后续更新)》中的相关规范性描述。详细列出了允许在化妆品中使用的各类物质的化学名称、INCI名称、CAS号以及使用限制条件。对于受限原料,明确了最大允许使用浓度和应用部位。 2.2 化妆品原料检验方法: 集中了对关键原料进行质量控制的标准方法。包括: 理化指标测定: 如纯度、酸价、碘值、重金属残留的检验方法。 微生物限度检验: 针对原料本身可能携带的微生物污染的检测技术,确保原料进入生产环节前即符合卫生要求。 特定有害物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针对原料中可能存在的农药残留、有机溶剂残留、禁用或限用物质的检测规程。 2.3 禁用组分清单与限量要求: 系统梳理了《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的最新版本,并结合具体标准的规定,详述了如特定防腐剂、着色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在其他国家标准中被限制或禁止使用的技术指标。 第三部分:成品化妆品检验与质量控制标准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详细规定了各类成品化妆品出厂前的必备检测项目、限值和相应的检测方法。 3.1 卫生与安全指标统一标准: 微生物检测标准: 涵盖了对成品化妆品中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以及特定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限和控制要求。 理化稳定性测试: 规定了产品在不同储存条件(如光照、温度循环、机械冲击)下,对其外观、颜色、气味、pH值、粘度等关键指标的考核方法和合格判定标准。 3.2 功效宣称检验方法与标准: 针对当前市场热点,本书详细收录了支持常见功效宣称的检验标准: 皮肤清洁类产品: 表面活性剂残留量、去污力的测试方法。 保湿/滋润类产品: 皮肤水合作用的测量方法(如角质层含水量测试)、失水速率的测定标准。 防晒产品(SPF/PA值测定): 详细介绍了体外(In Vitro)和体内(In Vivo)防晒指数的测定规程,包括紫外线光源的选择、受试者选择标准及数据统计方法。 抗氧化/美白类产品: 涉及酪氨酸酶抑制率、自由基清除能力(如DPPH法)的标准化操作流程。 3.3 特定品类检验标准(节选): 护发类产品(洗发水、护发素): 对起泡力、泡沫稳定性、毛发清洁率、润滑性的标准要求。 彩妆产品(粉底、口红): 覆盖力、附着力、耐磨性、安全着色剂的残留检测方法。 特殊用途化妆品(如祛斑、防脱): 严格依照法规要求,收录了针对性强的功效验证方法和安全性评估方案。 第四部分:包装、标识与储存标准 标准不仅关注产品本身,也延伸至产品与消费者交互的各个环节。 4.1 包装材料与迁移试验: 规定了与化妆品接触的包装材料(如塑料、金属、玻璃)的理化性能要求,特别是针对包装材料中可能迁移至产品中的物质(如增塑剂、单体残留)的检测限值和迁移测试流程。 4.2 产品标签、说明书及安全信息标准: 全面解析了《化妆品标签通用要求》及相关成分命名规范。重点明确了: 成分表(INCI)的排列顺序和规范。 功效宣称的规范用语与禁止语汇。 安全警示语的强制要求和张贴位置。 保质期、生产批号的标注方法。 4.3 储存与运输条件: 提供了不同类别化妆品在仓储和运输过程中应遵守的温湿度控制、避光要求,以保证产品在到达消费者手中时仍处于标准规定的质量范围内。 总结: 《中国轻工业标准汇编(化妆品卷)(第2版)》汇集了当前国家及行业内关于化妆品研发、生产、检验、注册的全链条标准体系。本书结构严谨,内容权威,是化妆品企业建立和维护质量管理体系(如GMP/ISO 22716)不可或缺的案头工具,对于提升中国化妆品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书的收录标准时间节点更新至XXXX年XX月,确保了其时效性与前瞻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这类工具书的排版和检索功能要求很高,因为我经常需要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找到某个具体参数。这本书的纸张质量摸上去很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反光纸,长时间阅读眼睛不容易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它的索引系统。不同于以往标准书仅仅按章节罗列,这本书引入了关键词交叉索引,比如,你在查找“眼部产品”的刺激性测试时,索引会同时指向“皮肤刺激性试验”和“眼科安全性评价”两个关键章节,大大提高了检索效率。我注意到,很多标准条款都附带了版本修订历史的简要说明,这对于追溯产品合规性的历史沿革非常重要,能清晰地看到哪些是旧要求,哪些是新要求。这对于处理历史遗留产品线的合规性复审工作,简直是省时省力的大帮手。

评分

坦白说,我一开始有点犹豫要不要花钱买这本新版,毕竟旧版我用了好几年了。但体验下来,这次升级绝对物有所值,甚至可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它在很多细节处理上体现出了对用户体验的尊重。比如,很多关键标准旁边都有一个小的“案例解析”侧栏,用非常精炼的语言总结了这个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和规避方法。这比单纯阅读冰冷的标准条文要有效得多,能帮助理解标准的精神实质。尤其是对“功效宣称”的验证方法部分,这次更新引入了大量的临床前研究的规范,清晰地区分了体外、人体实验的等级和要求,这对于当前市场上鱼龙混杂的“智商税”产品乱象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武器。这本书不仅是合规工具,更是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的一道坚实壁垒。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简直超乎我的预期,我主要负责产品配方的稳定性测试和合规性审查,以往我需要翻阅好几本不同来源的文件才能确定一个新配方是否完全符合国内要求,非常耗时。但有了这本《化妆品卷》,简直就像有了一个随身的法规专家。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备案资料要求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拆解和说明,包括功效宣称的支撑文件和临床试验的具体要求,每一项都有对应的标准编号和解释。而且,我注意到它在引用法规时,不仅给出了中文表述,还在关键的技术指标旁边做了小注释,解释了该指标背后的科学原理,这对于理解标准的“为什么”比单纯知道“是什么”要重要得多。我昨天对比了几家供应商提供的原料检测报告,正是依据这本书里的特定纯度要求,才成功识别出一家原料商的数据存在偏差。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化妆品质控经理,我最看重的是标准的权威性和前瞻性。这套第二版汇编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到位,它显然是紧跟了近几年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一系列指导原则和技术审评要求。我特别关注了防腐剂使用限量这一块,这次更新似乎整合了最新的风险评估数据,对于一些争议较大的防腐剂,给出了更为审慎的使用建议和最大残留量界限。此外,包装材料与内容物相容性的测试标准部分,也加入了对新型生物基材料的兼容性评估建议,这对于我们公司正在推进的绿色包装项目极具参考价值。我感觉这本书的编纂团队绝对是深谙行业痛点,他们没有仅仅停留在“标准”层面,而是深入到了“如何应用标准”的层面,提供了一些实操层面的优化建议,比如取样和留样操作规范,非常细致入微。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简洁又不失专业感的风格,立刻就吸引了我。我本来以为这种“标准汇编”类的书籍会很枯燥,充斥着密密麻麻的术语和晦涩难懂的条文,但翻开之后,发现内容组织得相当有条理。比如,关于原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部分,它不仅仅是罗列标准,还巧妙地加入了大量的图表和流程图,把复杂的检测步骤可视化了。我特别喜欢它对不同化妆品类别的分类,比如护肤、彩妆、洗护用品,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明确的章节索引,找起来非常方便。对于我这个刚入行不久的研究员来说,能快速定位到所需的特定标准至关重要。它对于一些新兴的检测方法,比如微塑料残留的检测规范,也有很及时的更新,这在很多旧版参考书中是找不到的。整体阅读体验下来,感觉这套书非常贴合当前的行业发展速度,不是那种“摆设”式的旧资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