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家庭是孩子的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一任老师。大的事业是孩子,大的成功是教育孩子的成功!
爸爸妈妈,您准备好了吗?
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案例、智慧的教育实践,让爸爸妈妈读懂孩子的心事,掌握教育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快乐!
内容简介
《爸爸妈妈的课本(幼儿版)》依据《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所提出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及要求,从提高家长个人素质的视野来组织编写的。《爸爸妈妈的课本(幼儿版)》分三部分共16课,第一部分是家长的教育观念,包括成才观、学习观、子女观和成长观;第二部分是关于家长的个人修养,是幼儿期孩子的家长所必须了解与掌握的关于幼儿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第三部分是家长的教育能力,包括教育策略和优化家庭环境。内容覆盖了从2-6岁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要点。
内页插图
目录
教育观念篇
第1课 多才多艺——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
第2课 快乐学习——如何科学引导孩子的早期学习?
第3课 耳聪目明——如何进行早期智力开发?
第4课 亲子游戏——如何理解幼儿游戏与建立游戏伙伴关系?
第5课 健康第——如何对孩子进行营养保健?
个人修养篇
第6课 以身作则——如何为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树立榜样?
第7课 明白我心——如何遵循规律走进孩子心灵?
第8课 情绪管理——如何对待与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第9课 生命教育——如何让孩子的生活更安全更精彩?
教育能力篇
第10课 激励孩子——如何培养乐观自信、活泼开朗的孩子?
第11课 抗挫教育——如何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
第12课 习惯养成——如何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
第13课 沟通无限——如何进行和谐的亲子沟通?
第14课 与子同行——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交往?
第15课 温馨家园——如何为孩子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园?
第16课 我上学了——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精彩书摘
正如案例中的静怡一样,她非常渴望爸爸跟她一起玩游戏,哪怕是一次,仅仅一次都已经满足了,可是她爸爸就是不答应,哀求也没有用,静怡多么失望啊!更加让她难以理解和接受的是,晓玲的爸爸是多么好,多么爱晓玲,而自己的爸爸却不爱自己,还说让自己去找晓玲爸爸玩,把自己“卖”了,多伤心啊!其实这个时候,静怡爸爸如果能放下自己的脸面,与静怡商量玩一次“乌龟运粮”游戏,然后自己再看电视休息,而静怡自己玩玩具,那么情况就完全不一样,既满足了静怡的需要,让她感受到爸爸对自己的爱和关注,身心愉悦,又能密切亲子关系,是一举多得的美事。
二、不仅要陪着孩子,还要融入孩子的游戏世界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超市购物”角色游戏:孩子当售货员,爸爸当顾客,孩子:“走一走、看一看哕!这里的商品又好又便宜。”(爸爸,你过来买东西啊!)顾客走过来啦,孩子:“顾客您好!请问你买什么东西?”爸爸若无其事地回应:“来一个雪糕吧。”孩子:“好啦!雪糕给您。”说完,孩子用手做了一个拿的动作然后递给爸爸,爸爸忍不住笑起来:“都没有东西。”孩子着急地说:“有啊!你接着啊。”爸爸只好伸手去接。(孩子又提醒爸爸,你还没有给钱呢。)……
试想想,这样的游戏还能顺利开展下去吗?这样的游戏还有多少乐趣?许多时候,我们就像这位爸爸那样“迫于无奈”而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这种参与仅仅是游离于游戏边缘,看起来是与孩子一起玩了,但与没有玩一个样,因为并没有真正进入游戏里,缺乏了自主性与互动性,这样的游戏就会索然无味。还有,像案例中的静怡爸爸那样,让孩子玩玩具,自己在一旁看电视,这更是最低层次的陪伴了。
……
前言/序言
社会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这已经是社会各界的共识。家长也不例外,为了教育好、培养好孩子,家长们倾注了所有的心血,不管是时间、精力还是金钱,都给予极大的投入。高的投入并不意味着高的回报,许多家长发现,自己的期望往往不能完全实现,甚至出现完全相反的结果,他们在感叹:“现在的孩子怎么啦?”“现在的孩子怎么越来越难管了!”怎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怎样才能使自己辛辛苦苦的投入有一定的回报呢?
这正是当代家庭教育的主要矛盾,是家长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与自身教育素质和文化水平不高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就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孩子学习有课本,家长学习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课本,所以,本套书取名为《爸爸妈妈的课本》,就是为广大家长朋友的学习提供一套可操作、可借鉴的实用教材。本套书共有3册,包括幼儿版、小学版和中学版,覆盖了2-18岁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
……
《宝贝成长启蒙箱:玩转认知,快乐学习》 这是一套为学龄前宝宝量身打造的认知启蒙系列图书,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寓教于乐的形式,点燃孩子们的求知欲,为他们未来的学习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套书不是枯燥的知识灌输,而是孩子们探索世界的快乐通行证,让他们在玩耍中感知、理解、学习,收获属于自己的小小成就感。 第一辑:我的世界,我的家 《认识我的小身体》: 内容概述: 打开这本《认识我的小身体》,我们将带领宝宝们踏上一段探索自己身体的奇妙旅程。书中通过生动可爱的插画和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孩子们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了解它们的功能。 详细介绍: 头部奥秘: 首先,我们会聚焦在孩子的头部,认识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并学习它们的作用:眼睛用来“看”五彩缤纷的世界,耳朵用来“听”悦耳的歌声,鼻子用来“闻”香香的花朵,嘴巴用来“吃”美味的食物和“说”悄悄话。书中会配以互动式设计,比如让宝宝指认自己的眼睛,或者模仿动物的鼻子发出声音。 脸部表情: 紧接着,我们会引导宝宝认识脸上的表情,比如开心时会微笑,伤心时会流泪,生气时会皱眉头。通过观察不同表情的卡通人物,宝宝能初步理解情绪的表达,并学会识别和回应。 手臂的力量: 伸出小手,我们来看看手臂。手臂可以用来“抱抱”爸爸妈妈,可以用来“挥挥手”跟朋友说再见,还可以用来“抓”住心爱的玩具。书中会展示各种手臂的动作,鼓励宝宝模仿,感受手臂的力量和灵活性。 腿和脚的奔跑: 接下来,是让宝宝们最活跃的部分——腿和脚。有了它们,宝宝可以“走”路,“跑”起来,甚至可以“跳”。书中会描绘宝宝们在草地上奔跑、跳跃的场景,激发宝宝的运动兴趣,并让他们了解腿和脚的运动功能。 手指的灵巧: 别忘了我们的小手指!它们可以“数数”,可以“拍拍手”,可以“搭积木”,还可以“画画”。书中会展示手指的各种精细动作,引导宝宝在翻页、触摸的过程中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身体的五感: 最后,我们会将之前认识的各个部位与五种感官联系起来:眼睛让我们“看见”,耳朵让我们“听见”,鼻子让我们“闻见”,嘴巴让我们“尝到”,而皮肤则能让我们“摸到”不同的质感。通过贴近生活的场景,比如摸摸毛茸茸的小猫,尝尝甜甜的草莓,宝宝能更深刻地理解身体的感官功能。 互动与游戏: 全书穿插着各种小游戏和互动环节,比如“找到你的鼻子在哪里?”“给小兔子喂食(模仿张嘴动作)”“拍拍手,做个小音乐家”等等,让学习过程充满乐趣。 图画风格: 插画色彩鲜艳明亮,线条圆润可爱,人物形象亲切活泼,易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我的温暖的家》: 内容概述: 家,是宝宝最熟悉、最温暖的港湾。这本《我的温暖的家》将带领宝宝们认识家里的不同房间、家具,以及在家中发生的温馨故事,培养宝宝对家的归属感和爱。 详细介绍: 认识房间: 从宝宝的视角出发,我们会逐一介绍家里的重要房间: 卧室: 这是宝宝睡觉休息的地方,有舒适的床、柔软的被子和可爱的枕头。书中会描绘宝宝在卧室里睡觉、做梦的温馨场景。 客厅: 客厅是全家人一起活动的空间,有柔软的沙发、可以看电视的电视柜,还有摆放着全家福的相框。我们会展示家人一起在客厅里玩耍、看书、聊天的情景。 厨房: 厨房是妈妈准备美食的地方,有各种厨具,比如锅、碗、筷子。书中会通过简单的图画,让宝宝认识厨房里的物品,并了解食物是如何制作的。 卫生间: 卫生间是宝宝洗澡、上厕所的地方,有浴缸、马桶、洗手池。我们会通过可爱的卡通人物,引导宝宝认识卫生间的使用,并学习保持个人卫生的习惯。 认识家具: 在介绍房间的同时,书中也会自然地引入家具的认识。比如,在卧室介绍床,在客厅介绍沙发,在厨房介绍桌子和椅子。每件家具都会配有简单的名称和功能说明。 家庭成员: 家里不仅有房间和家具,还有最重要的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以及可爱的宝宝自己。我们会通过温馨的家庭合影和日常互动场景,让宝宝认识并喜爱自己的家庭成员。 家的活动: 书中会描绘一系列温馨的家庭活动,比如爸爸妈妈给宝宝讲睡前故事、全家一起吃晚餐、周末一起玩游戏、或者一起打扫卫生。这些场景能够让宝宝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快乐。 “我的房间”小探索: 专门为宝宝的小房间设计一个小小的探索环节,让宝宝认识自己的小床、小玩具、小书架,增强他们对自己的小天地的喜爱。 家的规则: 潜移默化地渗透一些简单的家庭规则,比如“爱护玩具”、“吃饭不浪费”、“睡觉要早”等等,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引导宝宝。 情感连接: 整个系列都围绕着“爱”和“温暖”展开,通过亲切的图画和故事,加深宝宝对家的情感依恋,培养他们懂得感恩和关爱。 图画风格: 色调温暖柔和,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展现出家庭的温馨与和谐。 第二辑:奇妙的色彩与形状 《色彩小精灵的魔法》: 内容概述: 世界是五彩斑斓的,色彩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这本《色彩小精灵的魔法》将带领宝宝们进入一个充满色彩的小世界,认识并区分红、黄、蓝、绿、紫、橙等基本颜色,并了解颜色在生活中的应用。 详细介绍: 基本颜色认知: 书中以“色彩小精灵”为主角,每个小精灵代表一种颜色。例如,红色的“火龙果精灵”会展示红色的草莓、红色的苹果、红色的消防车;黄色的“向日葵精灵”会展示黄色的香蕉、黄色的太阳、黄色的出租车;蓝色的“天空精灵”会展示蓝色的天空、蓝色的海洋、蓝色的雨伞。 颜色配对游戏: 提供丰富的视觉元素,让宝宝进行颜色配对。例如,将相同颜色的水果放到一起,或者将相同颜色的玩具进行分类。 颜色混合的初步认识: 通过简单生动的图例,引导宝宝初步了解颜色的混合。例如,黄色和蓝色混合会变成绿色,红色和黄色混合会变成橙色。可以通过“小精灵调色”的游戏来呈现。 颜色在生活中的应用: 将颜色与宝宝熟悉的生活场景联系起来,比如红绿灯的颜色、交通工具的颜色、衣服的颜色、食物的颜色等等,让宝宝明白颜色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感受,还有实际的意义。 “找到我的颜色”互动: 设计“寻找”的游戏,让宝宝在复杂的画面中找到指定颜色的物品,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颜色辨识能力。 色彩的情感联想: 简单地引导宝宝体会不同颜色的情感联想,比如红色代表热情和能量,蓝色代表平静和舒缓。 色彩的创造力: 鼓励宝宝用彩色画笔涂鸦,让他们在自由创作中感受色彩的乐趣。 图画风格: 色彩鲜艳饱和,对比度适宜,易于幼儿辨认。插画简洁明快,突出色彩的特点。 《圆圆、方方、尖尖》: 内容概述: 形状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圆圆、方方、尖尖》这本书将带领宝宝们认识并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等,培养宝宝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形状识别能力。 详细介绍: 认识基本形状: 圆形: 介绍圆形的特点——没有边,没有角,滚起来像什么?比如,圆形的皮球、圆形的太阳、圆形的盘子。 方形: 介绍方形的特点——有四个一样长的边,四个直角。比如,方形的积木、方形的窗户、方形的盒子。 三角形: 介绍三角形的特点——有三个边,三个角。比如,三角形的屋顶、三角形的披萨、三角形的交通警示牌。 长方形: 介绍长方形的特点——有四个角,相对的边一样长。比如,长方形的书本、长方形的门、长方形的平板电脑。 形状的组合与拼搭: 通过展示简单的图形组合,让宝宝理解形状可以组合成更复杂的物体。比如,用方形和三角形组合成房子,用圆形和长方形组合成小汽车。 “形状找朋友”游戏: 设计各种场景,让宝宝找出图中的特定形状。例如,“找出所有圆形的物品”,“找出所有方形的积木”。 形状在生活中的应用: 将形状与宝宝熟悉的生活物品联系起来,比如餐桌是方形的,钟表是圆形的,积木有各种形状。 触觉体验: 如果是纸质书,可以在某些页面设计不同形状的凸起或镂空,让宝宝通过触摸来感受形状的差异。 形状的运动: 简单介绍不同形状的运动特性,比如圆形容易滚动,方形不容易滚动。 形状的创造力: 鼓励宝宝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建,或者用纸板剪出形状进行拼贴画创作。 图画风格: 画面风格清晰,形状特征明显,方便宝宝识别。色彩搭配简洁,突出形状的轮廓。 第三辑:动物朋友们和自然奇趣 《森林里的动物朋友》: 内容概述: 动物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好朋友。这本《森林里的动物朋友》将带领宝宝们走进神秘的森林,认识各种可爱的森林动物,了解它们的外形、习性,以及它们发出的声音,培养宝宝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详细介绍: 认识森林动物: 介绍多种多样的森林动物,例如: 小兔子: 介绍它长长的耳朵,会跳,爱吃胡萝卜。 小松鼠: 介绍它毛茸茸的尾巴,喜欢爬树,储存坚果。 小熊: 介绍它胖乎乎的样子,喜欢吃蜂蜜,冬天会冬眠。 小鹿: 介绍它优雅的姿态,长长的腿,头上长着角。 小猴子: 介绍它灵活的身手,喜欢在树上荡秋千,吃香蕉。 小鸟: 介绍它会飞,会唱歌,在树上筑巢。 小狐狸: 介绍它聪明的样子,有毛茸茸的大尾巴。 动物的声音模仿: 每种动物都会配上它标志性的叫声(用文字或简单的音标表示,或者暗示可以发出这种声音),鼓励宝宝模仿,增加互动性。例如,“小兔子 ‘哔哔’地叫(实际是‘蹦蹦’跳)”,“小鸟 ‘啾啾’地唱”。 动物的生活习性: 简单介绍动物的日常活动,比如小鸟在唱歌,小松鼠在搬运食物,小熊在睡觉。 “谁是谁”猜谜游戏: 通过动物的局部特征或习性描述,让宝宝猜测是哪种动物,锻炼观察力和逻辑思维。 “动物搬家”配对: 将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比如树洞、巢穴)进行配对。 保护动物的初步意识: 通过故事或温馨的画面,传递爱护动物、不打扰它们生活的信息。 图画风格: 动物形象可爱,表情生动,色彩鲜艳,背景还原森林的自然氛围。 《神奇的四季》: 内容概述: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课堂。这本《神奇的四季》将带领宝宝们体验春夏秋冬的变化,认识不同季节的特点、景物和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激发宝宝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详细介绍: 春天的到来: 描绘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小草发芽,花儿盛开,小鸟歌唱,小朋友们脱下厚衣服,开始在户外玩耍,放风筝,踏青。 夏天的热情: 展现夏天的特点:阳光灿烂,天气炎热,小朋友们可以去游泳,吃冰淇淋,去海边玩沙子,看到绿树成荫,知了在叫。 秋天的丰收: 描绘秋天的景色:树叶变黄变红,开始落下,果实成熟,小朋友们可以去采摘水果,看到南飞的大雁,感受凉爽的天气。 冬天的宁静: 展现冬天的特点:雪花飘落,大地被白雪覆盖,小朋友们可以堆雪人,打雪仗,裹着厚厚的棉衣,感受到冬天的寒冷与宁静,期待春天的到来。 季节的代表性元素: 每页都突出该季节的代表性元素,例如春天有花,夏天有太阳,秋天有落叶,冬天有雪。 “季节衣橱”游戏: 通过图片,让宝宝为不同季节的小朋友选择合适的衣服,理解不同季节的穿着需求。 “季节的礼物”: 描绘不同季节能带给我们的乐趣,比如春天能看到花,夏天能吃西瓜,秋天能吃到果子,冬天能玩雪。 季节的循环: 潜移默化地让宝宝理解四季是循环的,春天之后是夏天,夏天之后是秋天,秋天之后是冬天,冬天之后又是春天。 图画风格: 画面色彩根据季节变化而变化,春天清新,夏天明亮,秋天温暖,冬天素雅。场景细节丰富,富有诗意。 这套《宝贝成长启蒙箱》系列图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连接,是陪伴宝宝成长的最佳伙伴。它将用最简单、最有趣的方式,开启宝宝的认知大门,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为他们的未来播下智慧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