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文库的基本特征是: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中心,立足传播新知识,介绍新思潮,树立新观念,建设新学科,着力出版当代国内外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全新成果,同时也注重推出以新的形式、新的观念呈现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和历史的优秀作品,从而把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并促进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转型。这本《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弗莱艺术批评文选》是系列中的一册。《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弗莱艺术批评文选》首次在中文中将罗杰·弗菜的重要论文汇干一集。这些论文再现了这位伟大的批评家长达40年的艺术生涯,覆盖了他对后即象派极富影响的辩护,对艺术教育、博物馆业、建筑、艺术设计的多样兴趣,以及将形式主义、现代主义理论从学院化、教条化的倾向中拯救出来的努力等广泛主题。
《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弗莱艺术批评文选》既提供了一个从现代艺术批评卓越的实践者的角度来考查其理论基础的机会,也提供了一个检验有关艺术与审美经验的本质的当下论战的机会。
罗杰·弗莱(1866-1934),英国著名艺术史家和美学家,20世纪伟大的艺术批评家之一。早年从事博物馆学,属于欧洲专业艺术鉴藏圈子的鉴定大师,后来兴趣转向现代艺术,成为后印象派绘画运动的命名者和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要诠释者。他提出的形式主义美学构成现代美学史的主导思想。著有《贝利尼》(1899)、《视觉与设计》(1920)、《变形》(1926)、《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1927)等。
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的翻译质量令人赞叹。很多艺术理论的翻译都是一个巨大的陷阱,要么过于直译而变得佶屈聱牙,要么为了流畅而丧失了原文的精确性。而这本译本,恰到好处地找到了平衡点。它既保持了原著那种严谨的学术腔调,又确保了中文读者的阅读顺畅度,这绝对是翻译者的功力所在。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特定的术语时,译者没有采用生硬的对译,而是根据上下文进行了精妙的阐释,使那些原本晦涩的理论概念变得可理解、可操作。这使得我能够专注于作者的思想本身,而不是被翻译的障碍所困扰。一本好的理论译著,其价值往往被低估,但这本书的译本无疑是高水准的典范,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的整体质感。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极富挑战性,但回报也是极其丰厚的。它不是那种可以轻松地窝在沙发上消磨时间的读物,更像是一场智力上的马拉松。每一个章节都需要我反复咀嚼,甚至需要结合其他补充材料才能真正消化其核心观点。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概念时的那种毫不妥协的学术精神。他没有为了迎合大众而简化理论的深度,而是坚持将最原初、最精微的思考呈现出来。这种严谨性在当前的速食文化中显得尤为珍贵。阅读过程中,我好几次停下来,合上书本,对着白墙沉思良久,试图将书中的抽象概念投射到我所熟悉的艺术实践中去。这种强迫性的内省过程,是阅读其他同类书籍时鲜少体验到的。如果你期待的是一本轻松的入门指南,这本书或许会让你感到吃力,但如果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艺术基础,并渴望攀登理论的高峰,那么这本书就是你需要的攀登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不是将零散的观点堆砌在一起,而是一条清晰、逻辑严密的思想脉络。从宏观的艺术史观,到微观的符号学分析,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原本看似毫不相关的艺术流派和理论视角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一个自洽的知识体系。我记得其中一篇关于“再现与缺席”的论述,完全颠覆了我对某些后现代艺术作品的理解。以往总觉得那些作品是“故作高深”,但读完那篇文章,我才明白那背后蕴含着多么深刻的哲学思辨。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分析工具,而不仅仅是一堆结论。拿着这套工具,我发现自己看待任何一件新的艺术品时,都多了一种更具穿透力的视角。对于专业学习者而言,这简直是案头必备的参考宝典。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视觉的享受,那种典雅中带着现代感的排版,让我忍不住想立刻翻开阅读。初翻几页,就感觉自己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思考领域。它不像某些理论书籍那样堆砌晦涩的术语,反而有一种流畅的叙事感。作者的笔触细腻而精准,对于我们习以为常的艺术现象进行了深层次的解剖。举个例子,书中对“观看”这一行为的探讨,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过去欣赏艺术品的习惯。过去总觉得只要“感觉到了”就好,但读完后才明白,有效的观看需要一套清晰的理论框架作为支撑。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的非常棒。而且,书中的案例选取都很经典,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也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作者总能从中挖掘出惊人的洞察力。对于任何想要提升自己艺术鉴赏层次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精神洗礼。强烈推荐给那些对艺术理论抱有敬畏心又渴望真正理解艺术本质的读者。
评分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这本书的,当时我正处于创作瓶颈期,对自己的艺术表达感到迷茫。这本书的出现,无异于一场及时的甘霖。它并没有直接告诉我“该如何创作”,但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艺术”的方式。作者对于艺术本质的追问,那种近乎哲学家的执着,深深地触动了我。我开始反思,我的创作动机是否足够纯粹?我的表达是否真正触及了核心情感?书中对“形式与内容”关系的探讨,特别是那种动态的、相互渗透的关系,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启发。它让我意识到,技术层面的精进固然重要,但如果缺乏深刻的理论支撑和清晰的内在逻辑,作品终究会显得浮躁和空洞。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创作“根基”被重新夯实了,虽然过程充满挣扎,但收获是真切的、可以落地的。
评分好书,值得收藏,买来好好看看!
评分罗杰·弗莱的职业生涯始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终于唯美主义和新艺术运动时代。早在 1898年他在剑桥学生时代的毕业论文《现象学法则及其在希腊画上的应用》就凸显出他卓越的艺术批评才华。这篇论文中他试图将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实际上是寻求一种更为科学的艺术批评,从而摆脱英国传统"文学式批评"的窘境。1891年和1897年他两次去了意大利,进行绘画学习的游学生涯,罗杰·弗莱是20世纪形式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的形式主义美学观构成了现代美学史的主导思想之一。同时他还是后印象派绘画运动的命名者和主要诠释者,对其后的美学思想和文艺批评理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评分质的要求,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教学艺术的领悟,对教学特色的追求。
评分艺术史专业必备书,值得读
评分②民主平等是指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不因家庭背景、地区差异而歧视,不因成绩落后、学习困难遭冷落。民主的核心是遵照大多数人的意志而行事,教学民主的核心就是发展、提高多数人。可是总有人把眼睛盯在几个尖子学生身上,有意无意地忽视多数学生的存在。“抓两头带中间”就是典型的做法。但结果往往是抓“两头”变成抓“一头”,“带中间”变成“丢中间”。教学民主最好的体现是以能者为师,教学相长。信息时代的特征,能者未必一定是教师,未必一定是“好”学生。在特定领域,特定环节上,有兴趣占有知识高地的学生可以为同学“师”,甚至为教师“师”。在教学中发现不足,补充知识、改善教法、
评分凑齐十个字十个字哈哈。
评分于善待“差生”,宽容“差生”。
评分京东物流一如既往地快,书品很好,东西很好很满意。快递员辛苦。
评分京东活动力度大,好书还是不少的,学生党的福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