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植物生長調節劑應用技術(第2版)》做瞭如下五點主要修訂:一是增加瞭保鮮劑章節,對主要的果蔬、花卉保鮮劑進行瞭介紹。二是對各種植物生長調節劑主要劑型及其農藥登記和應用情況進行瞭更新和更加詳細的介紹。三是增加瞭呋苯硫脲、矽豐環、菊胺酯三種植物生長促進劑和二甲戊靈植物生長抑製劑的知識介紹。四是對某些植物調節劑的應用量和應用方法根據最新研究進行瞭修正。五是對作物應用調節劑技術中的植物分類進行瞭重新劃分。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不同植物生長調節劑應用技術
第一節 植物生長促進劑
一、胺鮮酯(DA-6)
二、苯肽胺酸(Phthalanilic acid)
三、苄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
四、超敏蛋白(Harpin protein)
五、赤黴素(Gibberellic acid)
六、對氯苯氧乙酸(P-chlorophenoxyacetic acid,4-CPA)
七、二苯基脲磺酸鈣(Diphenylurea sulfonic calcium)
八、2,4-滴(2,4-D)
九、復硝酚鈉(鉀、銨)(Sodium natrophenolate)
十、核苷酸(Nucleotide)
十一、黃腐酸(Humic acid)
十二、抗壞血酸(Vitamin C)
十三、氯吡脲(Forchlorfenuron)
十四、萘乙酸(1-Naphthyl acetic:acid)
十五、萘乙酸甲酯(Methyl 1-naphthylacetate)
十六、檸檬酸鈦(Citricacide-titatnium chelate)
十七、三十烷醇(Triacontanol)
十八、烯腺嘌呤(Enadenine)
十九、乙二醇縮糖醛(Furalane)
二十、乙烯利(Ethephon)
二十一、吲哚丁酸(Indolebutyric acid)
二十二、吲熟酯(Ethychlozate)
二十三、蕓薹素內酯(Brassinolide)
二十四、增産胺(DCPTA)
二十五、增産靈(4-Iodophenoxyacetic acid)
二十六、增産素(4-Bromophenoxyacetic acid)
二十七、呋苯硫脲(CAU9901)
二十八、矽豐環(Silatrane)
二十九、菊胺酯(WD-5)
第二節 植物生長延緩劑
一、矮壯素(Chlormequat)
二、調環酸鈣(Prohexadione calcium)
三、吡啶醇(Pyripropahol)
四、多效唑(Paclobutrazol)
五、丁酰肼(Daminozide)
六、氟節胺(F1umetralin)
七、甲呱鎓(Mepiquat chloride)
八、氯化膽堿(Choline chloride)
九、噻苯隆(Thidiazuron)
十、調節安(DMC)
十一、調節膦(Fosamine ammonium)
十二、烯效唑(Uniconazole)
第三節 植物生長抑製劑
一、氯苯胺靈(Chlorpropham)
二、S-誘抗素(Abscisic acid,ABA)
三、抑芽丹(Maleic hydrazide)
四、增甘膦(Glyphosine)
五、整形素(Chlor。fluren01)
六、仲丁靈(Butralin)
七、二甲戊靈(Pendimethalin)
第四節 保鮮劑
一、鮮安(1-MCP)
二、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
三、噻菌靈(Thiabendazole)
四、殼聚糖(Chitosan)
第五節 復配製劑
一、27.5%胺鮮甲呱鎓水劑
二、30%胺鮮乙烯利水劑
三、30%蕓薹乙烯利水劑
四、10%萘乙乙烯利水劑
五、2.85%硝鈉萘乙酸水劑
六、50%吲丁萘乙酸可溶性粉劑
七、50%吲乙萘乙酸可溶性粉劑
八、18%氯膽萘乙可濕性粉劑
九、0.4%蕓薹赤黴酸水劑
十、3.6%苄氨赤黴酸可溶液劑
十一、2.7%GA4+7赤黴酸脂膏
十二、0.136%赤吲乙蕓薹可濕性粉劑
十三、22.5%蕓薹甲呱鎓水劑
十四、10%多效甲派鎓可濕性粉劑
十五、45%矮甲呱水劑
十六、30%矮壯多效唑懸浮劑
十七、3.2%赤多效可濕性粉劑
十八、7.65%多烯效可濕性粉劑
十九、25.5%多效乙利可濕性粉劑
二十、5.2%烯效乙烯利水劑
二十一、32.5%百草乙烯利水劑
第二章 農作物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技術
第一節 植物生長調節劑在糧食作物上的應用技術
一、水稻
二、小麥
三、玉米
第二節 植物生長調節劑在油料作物上的應用
一、油菜
二、大豆
三、花生
四、芝麻
第三節 植物生長調節劑在經濟作物上的應用
一、棉花
二、煙葉
三、茶樹
四、甘蔗
五、甜菜
六、甘薯
七、馬鈴薯
八、高粱
九、西瓜
十、甜瓜
第四節 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蔬菜上的應用
一、根菜類
二、番茄
三、茄子
四、辣椒
五、黃瓜
六、瓠瓜
七、西葫蘆
八、四季豆
九、豇豆
十、蠶豆
十一、白菜
十二、甘藍、花椰菜
十三、芹菜
十四、韭菜
十五、菠菜
十六、萵苣
十七、蔥、洋蔥和蒜
第五節 植物生長調節劑在果樹上的應用
一、草莓
二、蘋果
三、梨
四、桃
五、柑橘
六、荔枝
七、龍眼
八、香蕉
九、李
十、楊梅
十一、果梅
十二、棗
十三、櫻桃
十四、枇杷
十五、葡萄
十六、杏
十七、山楂
十八、菠蘿
十九、芒果
二十、柿子
二十一、闆栗
二十二、獼猴桃
二十三、香榧
第六節 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花卉上的應用
一、山茶花
二、女貞
三、玉蘭
四、蘭花
五、杜鵑
六、牡丹
七、月季
八、菊花
九、百閤
十、水仙
十一、玫瑰
十二、仙客來
十三、菊花
第七節 植物生長調節劑在食用菌上的應用
一、蘑菇
二、香菇
三、平菇
四、草菇
五、金針菇
第八節 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藥用植物上的應用
一、人參、西洋參
二、山藥
三、貝母
四、銀杏
五、番紅花
六、當歸
七、地黃
八、枸杞
第九節 植物生長調節劑在其他作物上的應用
一、麻類
二、苜蓿
三、桑樹
四、橡膠樹
五、漆樹
六、安息香
七、草坪
八、海帶
附錄一 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注意事項
附錄二 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量換算說明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11.使用技術
(1)保花保果促生長
番茄、茄子、辣椒、甜椒等茄果類用10~20mg/L濃度的胺鮮酯在幼苗期、初花期、
坐果後各噴1次,可達到苗壯、抗病抗逆性好,增花保果提高結實率,果實均勻光滑,品質
提高,早熟,收獲期延長的效果,增産30%~100%。
黃瓜、鼕瓜、南瓜、絲瓜、苦瓜、節瓜、西葫蘆等瓜類用8~15mg/L濃度的胺鮮酯在
幼苗期、初花期、坐果後各噴1次,可達到苗壯,抗病、抗寒,開花數增多,結果率提高,瓜形
美觀、色正,乾物質增加,品質提高,早熟,拔秧晚的效果,增産20%~40%。
西瓜、香瓜、哈密瓜、草莓等用8~15mg/L濃度的胺鮮酯在始花期、坐果後、果實膨
大期各噴一次,可達到味好汁多,含糖度提高,增加單瓜重,提前采收,增産,抗逆性好的
效果。
蘋果、梨用8~15mg/L濃度的胺鮮酯在始花期、坐果後、果實膨大期各噴1次,可
達到保花保果,坐果率提高,果實大小均勻,著色好,味甜,早熟,增産的效果。
柑橘、橙用5~15mg/L濃度的胺鮮酯在始花期、生理落果中期、果實2~3cm時各
噴一次,可達到加速幼果膨大,提高坐果率,果麵光滑、皮薄,味甜,早熟,增産,抗寒抗病能
力增強的效果。
荔枝、龍眼用8~15mg/L濃度的胺鮮酯在始花期、坐果後、果實膨大期各噴1次,
可達到坐果率提高,粒重增加,果肉變厚、增甜,核減小,早熟,增産的效果。
香蕉用8~15mg/L濃度的胺鮮酯在花蕾期、斷蕾期後各噴一次,可達到結實多,果
梳均勻,增産,早熟,品質好的效果。
桃、李、梅、棗、櫻桃、枇杷、葡萄、杏、山楂、橄欖用8~15mg/L濃度的胺鮮酯在始花
期、坐果後、果實膨大期各噴一次,可達到提高坐果率,果實生長快,大小均勻,百果重增
加,含糖度增加,酸度下降,抗逆性提高,早熟,增産的效果。
(2)促進營養生長
大白菜、菠菜、芹菜、生菜、芥菜、空心菜、甘藍、花椰菜、生花菜、香菜等葉菜類用
20~60mg/L濃度的胺鮮酯在定植後、生長期間隔7~10d以上噴1次,共2~3次,可達
到強壯植株,提高抗逆性,促進營養生長,長勢快,葉片增多、寬、大、厚、綠,莖粗、嫩,結球
大、重,提早采收的效果,增産25%~50%。
韭菜、大蔥、洋蔥、大蒜等蔥蒜類用10~15mg/L濃度的胺鮮酯在營養生長期間隔
10d以上噴一次,共2~3次,可達到促進營養生長、增強抗性的效果,早熟增産25%~40%。
(3)促進塊根、塊莖生長
蘿蔔、鬍蘿蔔、榨菜、牛蒡等根菜類用8~15mg/L濃度的胺鮮酯浸種6h。幼苗期、
肉質根形成期和膨大期用10~20mg/L濃度各噴1次,可達到幼苗生長快,苗壯,塊根直、
粗、重,錶皮光滑,品質提高,早熟,增産的效果,增産幅度達30%~50%。
馬鈴薯、地瓜、芋用8~15mg/L濃度的胺鮮酯在苗期、塊根形成和膨大期各噴
1次,可達到苗壯,抗逆性提高,薯塊多、大、重,早熟,增産的效果。
……
前言/序言
《綠色生命密碼:現代農業種植的智慧選擇》 在追求高效、可持續的農業生産的今天,理解並運用自然界的生物化學機製,已經成為解鎖作物潛能、提升産量與品質的關鍵。本書並非探討某一特定農用化學品的使用方法,而是帶領讀者深入探索植物生長調節劑這一革命性領域的宏觀圖景與微觀奧秘。它以全新的視角,揭示瞭這些“綠色信號兵”如何在不改變作物基因的情況下,通過模仿或調節植物自身的生理生化過程,引導作物嚮著我們期望的方嚮生長發育,從而應對日益嚴峻的農業挑戰,實現産量與質量的雙重飛躍。 本書的寫作初衷,是為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科研人員、涉農專業學生以及對現代農業發展抱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富有洞察力的知識體係。我們力求擺脫刻闆的教科書式陳述,以生動、翔實的案例和清晰易懂的語言,勾勒齣植物生長調節劑在現代農業中的獨特地位及其廣闊的應用前景。它是一次關於植物生命律動的解碼之旅,一次關於如何與自然智慧協同工作的探索。 第一章:植物生長的調控藝術——從自然到科技的跨越 本章將首先迴顧植物生長發育的基本規律,從細胞分裂、伸長到器官分化、成熟,描繪齣生命體從萌芽到繁盛的自然畫捲。在此基礎上,我們將引入植物激素的概念。植物激素,又稱植物內源生長調節物質,是植物體內天然産生的,能夠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信號分子。它們在微量濃度下就能發揮巨大的作用,調控著從種子萌發、根係生長、莖葉發育、開花結果到成熟衰老等一係列生命過程。我們將詳細介紹幾大類重要的植物激素,如生長素(Auxin)、赤黴素(Gibberellin)、細胞分裂素(Cytokinin)、脫落酸(Abscisic Acid)和乙烯(Ethylene),闡述它們各自在植物體內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以及它們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網絡,如何共同 orchestrate(協調)植物的生長節律。 接著,我們將目光轉嚮人類在理解和應用這些自然信號方麵的曆史進程。從早期對植物生長現象的觀察,到近代對植物激素的發現與分離,再到如今能夠人工閤成和精準調控的植物生長調節劑,這本身就是一部農業科技發展的壯麗史詩。我們將探討這一技術是如何從最初的經驗主義探索,逐步發展到基於科學原理的理性應用,最終成為現代農業不可或缺的工具。本章將強調,植物生長調節劑並非“外力乾預”,而是對植物自身生命活動的“智慧引導”,是一種與自然規律協同作用的科學技術。 第二章:綠色信使的傢族——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分類與特性 在深入瞭解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之前,理解其“傢族成員”及其獨特性質至關重要。本章將係統介紹目前已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産的各類植物生長調節劑。我們將從化學結構、作用機理等多個維度,對它們進行科學的分類。 生長素類(Auxins):這類物質能夠促進細胞伸長,影響根係和莖的生長方嚮,促進傷口愈閤,誘導單性結實等。我們將探討不同閤成生長素的特點,以及它們在促進扡插生根、防治落花落果等方麵的應用潛力。 赤黴素類(Gibberellins, GAs):赤黴素以其強大的促進莖稈伸長、誘導種子萌發、打破休眠、促進果實增大等功能而聞名。我們將解析赤黴素在提高作物産量、改善果實品質、促進作物早期成熟等方麵的作用。 細胞分裂素類(Cytokinins):細胞分裂素主要促進細胞分裂和分化,延緩葉片衰老,與生長素協同作用,調控芽的生長與分化。本章將闡述細胞分裂素在促進側枝生長、延緩作物衰老、提高産量和品質方麵的獨特價值。 脫落酸類(Abscisic Acid, ABA):雖然脫落酸常與脅迫反應相關,但它在植物生長發育的某些階段也起著重要作用,如促進種子休眠、調控氣孔關閉等。我們將探討如何在特定農業場景下,適度利用脫落酸的特性。 乙烯類(Ethylene):乙烯是一種氣體激素,廣泛參與果實成熟、衰老、落葉、落花等過程。本章將重點關注乙烯的産生調控,以及如何利用乙烯的特性來促進或抑製特定生理過程。 植物生長抑製劑:與促進生長相對應的,也有一些能夠抑製植物過度生長的物質,例如用於控製作物莖稈高度,防止倒伏。我們將介紹這類物質的原理和應用,以實現作物株型的優化。 其他調節劑:此外,還存在一些作用更為復閤或新開發的調節劑,本章也將予以介紹,拓展讀者的視野。 在介紹各類調節劑的同時,我們將深入剖析其作用機理,揭示它們是如何與植物體內的受體結閤,進而激活或抑製特定的基因錶達,最終調控下遊的生理生化過程。理解這一過程,是實現精準應用的基礎。 第三章:智慧種植的畫筆——植物生長調節劑在作物管理中的應用維度 本章將聚焦於植物生長調節劑在現代農業生産中的具體應用實踐。我們將以作物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和麵臨的不同挑戰為綫索,係統梳理各類調節劑的精準應用策略。 種子處理與齣苗期:從優化種子萌發能力、提高齣苗率,到促進幼苗健壯生長,本章將探討如何利用調節劑為作物打下堅實的基礎。 營養生長階段:在作物生長旺盛的時期,如何通過調節劑促進根係發育、優化莖葉生長、提高光閤效率,是提升産量的關鍵。我們將分析不同調節劑在這一階段的應用場景,例如促進作物營養吸收、優化株型等。 生殖生長與産量形成:開花、授粉、結實是決定作物産量與品質的核心環節。本章將詳細闡述如何利用調節劑促進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增大果實、提高籽粒飽滿度,甚至誘導單性結實,有效解決“花而不實”或“小果病”等難題。 果實發育與品質提升:針對不同的經濟作物,如蔬菜、水果、糧食作物等,本章將深入探討如何利用調節劑優化果實大小、色澤、糖度、風味等品質指標,增加産品附加值。 作物成熟與采收:適時成熟與高效采收是減少損失、保證品質的重要環節。本章將介紹如何利用調節劑調控作物成熟期,如促進果實均勻成熟,便於一次性采收,或延緩成熟,延長上市期。 抗逆增産的利器:作物生長過程中常麵臨乾旱、高溫、低溫、鹽堿、病蟲害等不利因素的脅迫。本章將重點介紹調節劑在提高作物抗逆性、減輕逆境損傷、恢復生長等方麵的應用,以及如何在極端天氣或病蟲害頻發時,作為輔助手段,穩定作物生長,挽迴損失。 特殊作物應用:除瞭大田作物,本章還將涉及蔬菜、果樹、花卉、草坪等經濟作物在生産管理中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特色與要點。 在論述具體應用時,我們將強調“適時、適量、適人、適地”的原則,並結閤具體的作物種類、生育期、環境條件,提供科學的應用指導。 第四章:精準調控的藝術——應用技術與策略的優化 掌握瞭調節劑的特性及其潛在應用後,如何實現精準、高效的應用,將是實現其價值的最大化的關鍵。本章將側重於應用技術與策略的探討。 劑型選擇與配製:不同劑型的調節劑(如可濕性粉劑、乳油、水劑、懸浮劑等)在溶解性、滲透性、持效性等方麵各有特點,本章將指導讀者如何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閤適的劑型,以及正確的配製方法,避免藥效損失或産生不良反應。 施用方法與技術:噴霧、浸泡、塗抹、灌根等多種施用方法各有其適應癥。我們將詳細介紹不同施用方法的原理、優缺點及適用範圍,並結閤現代農業機械設備,如無人機、噴霧器等,探討智能化、精準化的施用技術。 濃度與用量控製: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用量極其敏感,過高或過低都可能産生適得其反的效果。本章將重點強調濃度控製的重要性,提供科學的劑量計算方法,並介紹如何通過田間試驗和觀察,不斷優化用量。 與其他農用物質的協同:在實際生産中,植物生長調節劑常與其他農用物質(如肥料、農藥)聯閤使用。本章將探討調節劑與肥料、農藥的配伍性,以及如何協同增效,避免拮抗作用,提升整體管理效益。 影響應用效果的環境因素:溫度、濕度、光照、風力等環境因素對調節劑的吸收、傳導和作用效果有著顯著影響。本章將深入分析這些因素,並指導讀者選擇最佳的施用時機和條件。 抗藥性與可持續應用:與農藥類似,長期單一使用某種調節劑也可能誘發植株産生一定的抗性。本章將探討如何通過輪換使用、復配使用等策略,延緩抗性的産生,實現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可持續應用。 監測與效果評估:如何通過觀察植株的生理反應,評估調節劑的應用效果,並及時調整管理策略,是實現精細化管理的重要環節。本章將提供一些基本的監測方法和技巧。 第五章:未來展望與挑戰——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創新與發展 在對現有技術和應用進行梳理的同時,本章將放眼未來,探討植物生長調節劑領域的發展趨勢與麵臨的挑戰。 綠色、高效、低毒的新型調節劑研發: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和食品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開發更加環境友好、作用更高效、對非靶標生物毒性更低的新型植物生長調節劑,將是未來的重點方嚮。 與生物技術、精準農業的融閤:基因編輯、閤成生物學等前沿生物技術的發展,將為我們提供更深入理解植物生理機製的可能性,從而設計齣更具針對性的調節劑。同時,與精準農業技術的結閤,如傳感器、大數據分析等,將實現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按需供給”和“精準施用”。 智能化管理與決策支持係統:未來的農業管理將更加智能化。基於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開發能夠實時監測作物生長狀況,並自動推薦最佳調節劑應用方案的決策支持係統,將成為可能。 生態友好型解決方案:除瞭人工閤成調節劑,從天然植物提取物中尋找和開發具有調節作用的物質,也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嚮,這有助於構建更加可持續的農業生態係統。 監管與標準化:隨著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廣泛應用,建立更為完善的監管體係和行業標準,保障産品質量和應用安全,將是行業健康發展的基石。 科普教育與推廣:將科學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應用知識普及給廣大農民,提升其科學認知水平,推廣正確的使用方法,是避免誤用、濫用,發揮其最大效益的關鍵。 本書的每一章節都力求信息準確、內容充實、邏輯清晰。我們希望通過詳實的內容闡述,為讀者構建一個關於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完整知識框架,使其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一現代農業的“綠色生命密碼”,並將其智慧地應用於實踐,為推動農業生産的現代化、高效化和可持續化貢獻力量。這是一場關於生命科學與農業實踐的深度對話,期待與您一同開啓這場精彩的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