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性格应该从小培养
儿童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六岁以前是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教育得好,以后孩子的性格自然会好;倘若教育得不好,良好的性格就难以形成。
1.教育孩子保持良好性格要想使孩子有良好的品格,父母就必须从小对其培养、教育。尤其在孩子年幼时,父母更应该重视这一点。
例如,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和自己一起分享好吃的东西:当小朋友来家玩时,引导孩子把大的水果拿给小朋友吃,自己吃最小的,建议孩子把自己喜欢的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分享等。当孩子上学后,父母可以教育孩子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要事事总考虑自己的利益等。
孩子在这些小事中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性格。
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儿子,你应该有这样的志向: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引诱你去做‘一个人所不应该做的事’:坚决不要为了金钱而放弃你的人格与自尊,去为他人做种种不正当的工作!不管将来你从事何种职业,你应该尊重你的人格,保持你的操守。在你以后做一个律师,或一个医师,或一个商人、一个伙计、一个农夫、一个议员、一个政治家时,不要忘记,你是在做一个‘人’!从最初,到最后,直到永远!”摩尔根对儿子说的话,告诉读者一个道理,人格与自尊对于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高尚的人格和高贵的自尊都来源于良好的性格。从小培养孩子优秀的性格,才能保证他们长大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够保持可贵的品格。
2.懂得爱护和尊重孩子父母和老师的爱与尊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尤其是良好性格的养成至关重要。
爱与尊重使孩子们有安全感,觉得自己重要和有价值。当孩子觉得自己被父母爱护时,孩子在感情上会依赖他们。那种依赖感使孩子对父母的言行更加敏感,也更能接受父母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爱护孩子应该体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不仅要与孩子平等相处、融洽交流,还要尊重、信任孩子。这些都意味着爱护孩子们善良、美好的心灵,让他们形成宽容待人的良好性格。
请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学生的小故事: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时,一天,他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打另一名同学,随即将其制止,并责令打人的同学去校长室。
陶行知先生回到办公室时,那位男生已在办公室等候。
陶行知先生掏出一块糖给他,温和地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说着,陶行知先生掏出第三块糖给他。
男生接过第三块糖后,悔恨地哭了:“校长,是我错了,我不该采取这种方式解决问题,不该打自己的同学。”陶行知先生接着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不到五分钟的谈话,却让这位男生不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让他心服口服,一生难忘。
陶行知先生教育学生的方式值得我们学习:第一块糖,奖励遵守时间的好习惯;第二块糖,奖励尊重师长的好品质:第三块糖,奖励见义勇为的好行为;第四块糖,奖励主动承认错误的好精神。
陶行知先生不同凡响的教育效果表现在:一是看到并制止打人事件,但并没有马上批评打架的行为;二是进行及时调查,弄清事情真相:三是出乎意料的谈话方式让男生解除心理反抗;四是实事求是地从男生的过失中发现优点,促其改正错误。
通过这次平等的谈话,男生不仅认识到了自己错误,也强化了自身的优点,同时感受到来自校长的理解和尊重,进而从陶校长身上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而且单纯,我们要了解孩子,只能用心去感受,以信任换取信任。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培养好孩子的自信,及时了解孩子成长的烦恼以及心灵的需求,并给予适当的帮助,以此来促进孩子好性格的发展。
良好性格的养成都是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如果我们家长也能像陶行知先生那样,在生活中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多尊重和爱护孩子,那么,孩子就会渐渐地形成良好的性格。
……
我是一名年轻的父亲,孩子刚上小学,正是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市面上的育儿书层出不穷,但我总觉得很多都过于理论化,或者过于强调某些技巧,缺乏一种从根本上的引导。直到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培养孩子好性格,带给孩子好命运》,我的眼睛一下子就被点亮了。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故弄玄虚的理论,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充满智慧的方式,直接点出了育儿的本质。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好命运”才是我们真正希望孩子拥有的?是物质的丰裕?名利的追逐?还是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我想,后者的重要性远超前者。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健康、阳光、积极的性格。这本书的标题,就像一句深邃的箴言,提醒着我,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去改变孩子的未来,而是去塑造他们面对未来的能力。这种能力,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他们的性格上。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具体的指导,让我明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点滴的教育,去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善良、坚韧、负责任的品格,让他们即使面对生活的风雨,也能泰然处之,并且能够主动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评分最近一直思考着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总觉得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品格的塑造。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有担当、有爱心、有韧性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这本书的标题,恰恰击中了我的心坎。《培养孩子好性格,带给孩子好命运》,这句话虽然简洁,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理解,“好命运”并非是预设的成功,而是孩子能够有能力去应对人生中的种种挑战,并且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价值。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良好的性格作为基石。我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对儿童心理和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才能提炼出如此精炼而富有力量的标题。我非常期待能够从这本书中学习到如何具体地去培养孩子积极的性格特质,例如如何引导他们面对挫折时保持乐观,如何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感恩之心,如何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我相信,拥有健康的性格,孩子的人生自然会更加顺遂,更加有意义。
评分当我看到“培养孩子好性格,带给孩子好命运”这个书名时,一种强烈的共鸣感油然而生。我一直深信,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引导,是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好性格”,在我看来,就是“更好的自己”最直接、最核心的体现。它不是一套僵化的行为准则,而是一种内在的力量,一种面对世界的方式。一个拥有良好性格的孩子,往往更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面对挑战,如何从失败中学习,如何把握机遇。这些能力,将伴随他们一生,成为他们应对复杂世界的宝贵财富。而“好命运”,也绝非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它更像是孩子凭借自身优秀的性格,主动去争取和创造的结果。这本书的标题,简洁有力,直击人心,让我觉得它一定蕴含着作者对教育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视野,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在纷繁复杂的育儿信息中,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什么才是对孩子最有益的,并且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去帮助我的孩子,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仅收获知识,更能塑造一个光彩照人的内在世界,从而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好命运”。
评分作为一位已经经历过孩子成长多个阶段的家长,我深知性格对一个人一生轨迹的巨大影响。回想我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我观察身边人的故事,你会发现,那些最终获得幸福和成功的人,往往都具备一些共同的优秀性格特质:坚毅、乐观、自律、善良、有同理心……而这些,恰恰是《培养孩子好性格,带给孩子好命运》这本书所要探讨的核心。孩子的命运,并非是命中注定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由他们内在的性格所塑造。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养成了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性格,那么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都能从中找到力量,并且能够主动去创造积极的结果。这本书的标题,直接而有力地指出了这一点,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对家长的提醒和指导,告诫我们,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培养孩子的内在品质上。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深刻的见解和实用的方法,帮助我们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让他们拥有一个阳光、健全的性格,从而为他们铺就一条通往真正幸福和有意义的人生道路。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实在是太吸引人了,就像一把钥匙,瞬间就能打开我内心深处对孩子成长的期盼。我一直觉得,与其纠结于孩子未来能考上多好的学校,或者拥有多高的社会地位,不如从根本上关注孩子的内在品质。毕竟,性格才是塑造一个人生命底色的关键,而好的命运,不也恰恰是建立在一个人健全、积极的性格基础之上的吗?这本书的标题,直接点出了这种核心价值,让我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育儿经,而是直击要害,用一种朴素却充满力量的语言,告诉我,培养孩子的好性格,才是为他们铺就通往幸福和成功的坚实道路。我想,每一个为人父母的,都会和我一样,被这种直观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标题所打动。它不仅仅是一个书名,更像是一种承诺,一种对孩子美好未来的美好祝愿,也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希望能从中找到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引导我的孩子,让他们成为一个内心强大、品格高尚的人,从而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人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