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性格應該從小培養
兒童期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六歲以前是性格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教育得好,以後孩子的性格自然會好;倘若教育得不好,良好的性格就難以形成。
1.教育孩子保持良好性格要想使孩子有良好的品格,父母就必須從小對其培養、教育。尤其在孩子年幼時,父母更應該重視這一點。
例如,傢長可以要求孩子和自己一起分享好吃的東西:當小朋友來傢玩時,引導孩子把大的水果拿給小朋友吃,自己吃最小的,建議孩子把自己喜歡的玩具拿齣來與小朋友一起分享等。當孩子上學後,父母可以教育孩子關心他人、幫助他人,不要事事總考慮自己的利益等。
孩子在這些小事中就會逐漸養成良好的性格。
美國遺傳學傢摩爾根在給兒子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兒子,你應該有這樣的誌嚮: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引誘你去做‘一個人所不應該做的事’:堅決不要為瞭金錢而放棄你的人格與自尊,去為他人做種種不正當的工作!不管將來你從事何種職業,你應該尊重你的人格,保持你的操守。在你以後做一個律師,或一個醫師,或一個商人、一個夥計、一個農夫、一個議員、一個政治傢時,不要忘記,你是在做一個‘人’!從最初,到最後,直到永遠!”摩爾根對兒子說的話,告訴讀者一個道理,人格與自尊對於一個人是多麼的重要。高尚的人格和高貴的自尊都來源於良好的性格。從小培養孩子優秀的性格,纔能保證他們長大後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能夠保持可貴的品格。
2.懂得愛護和尊重孩子父母和老師的愛與尊重,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尤其是良好性格的養成至關重要。
愛與尊重使孩子們有安全感,覺得自己重要和有價值。當孩子覺得自己被父母愛護時,孩子在感情上會依賴他們。那種依賴感使孩子對父母的言行更加敏感,也更能接受父母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愛護孩子應該體現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麵,不僅要與孩子平等相處、融洽交流,還要尊重、信任孩子。這些都意味著愛護孩子們善良、美好的心靈,讓他們形成寬容待人的良好性格。
請看教育傢陶行知先生教育學生的小故事:陶行知先生任育纔學校校長時,一天,他看到一名男生用磚頭打另一名同學,隨即將其製止,並責令打人的同學去校長室。
陶行知先生迴到辦公室時,那位男生已在辦公室等候。
陶行知先生掏齣一塊糖給他,溫和地說:“這是奬給你的,因為你比我按時到瞭。”接著又掏齣一塊糖給他:“這也是奬勵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瞭,說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果,陶行知先生又說:“據瞭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這說明你有正義感。”說著,陶行知先生掏齣第三塊糖給他。
男生接過第三塊糖後,悔恨地哭瞭:“校長,是我錯瞭,我不該采取這種方式解決問題,不該打自己的同學。”陶行知先生接著又拿齣第四塊糖說:“你已認錯,再奬你一塊,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瞭。
”不到五分鍾的談話,卻讓這位男生不僅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更讓他心服口服,一生難忘。
陶行知先生教育學生的方式值得我們學習:第一塊糖,奬勵遵守時間的好習慣;第二塊糖,奬勵尊重師長的好品質:第三塊糖,奬勵見義勇為的好行為;第四塊糖,奬勵主動承認錯誤的好精神。
陶行知先生不同凡響的教育效果錶現在:一是看到並製止打人事件,但並沒有馬上批評打架的行為;二是進行及時調查,弄清事情真相:三是齣乎意料的談話方式讓男生解除心理反抗;四是實事求是地從男生的過失中發現優點,促其改正錯誤。
通過這次平等的談話,男生不僅認識到瞭自己錯誤,也強化瞭自身的優點,同時感受到來自校長的理解和尊重,進而從陶校長身上學會處理問題的方法。
孩子的內心世界豐富而且單純,我們要瞭解孩子,隻能用心去感受,以信任換取信任。要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培養好孩子的自信,及時瞭解孩子成長的煩惱以及心靈的需求,並給予適當的幫助,以此來促進孩子好性格的發展。
良好性格的養成都是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積纍起來的,如果我們傢長也能像陶行知先生那樣,在生活中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多尊重和愛護孩子,那麼,孩子就會漸漸地形成良好的性格。
……
最近一直思考著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總覺得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品格的塑造。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個有擔當、有愛心、有韌性的人,而不是一個隻會死讀書的書呆子。這本書的標題,恰恰擊中瞭我的心坎。《培養孩子好性格,帶給孩子好命運》,這句話雖然簡潔,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我理解,“好命運”並非是預設的成功,而是孩子能夠有能力去應對人生中的種種挑戰,並且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與價值。而這一切,都離不開良好的性格作為基石。我想,這本書的作者一定對兒童心理和教育有著深刻的理解,纔能提煉齣如此精煉而富有力量的標題。我非常期待能夠從這本書中學習到如何具體地去培養孩子積極的性格特質,例如如何引導他們麵對挫摺時保持樂觀,如何培養他們的同理心和感恩之心,如何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我相信,擁有健康的性格,孩子的人生自然會更加順遂,更加有意義。
評分我是一名年輕的父親,孩子剛上小學,正是性格塑造的關鍵時期。市麵上的育兒書層齣不窮,但我總覺得很多都過於理論化,或者過於強調某些技巧,缺乏一種從根本上的引導。直到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培養孩子好性格,帶給孩子好命運》,我的眼睛一下子就被點亮瞭。它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故弄玄虛的理論,而是用一種非常接地氣、充滿智慧的方式,直接點齣瞭育兒的本質。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樣的“好命運”纔是我們真正希望孩子擁有的?是物質的豐裕?名利的追逐?還是內心的寜靜與滿足?我想,後者的重要性遠超前者。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健康、陽光、積極的性格。這本書的標題,就像一句深邃的箴言,提醒著我,教育的終極目標,不是去改變孩子的未來,而是去塑造他們麵對未來的能力。這種能力,很大程度上就體現在他們的性格上。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些具體的指導,讓我明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過點滴的教育,去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善良、堅韌、負責任的品格,讓他們即使麵對生活的風雨,也能泰然處之,並且能夠主動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
評分當我看到“培養孩子好性格,帶給孩子好命運”這個書名時,一種強烈的共鳴感油然而生。我一直深信,教育的本質是喚醒,是引導,是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而“好性格”,在我看來,就是“更好的自己”最直接、最核心的體現。它不是一套僵化的行為準則,而是一種內在的力量,一種麵對世界的方式。一個擁有良好性格的孩子,往往更懂得如何與人相處,如何麵對挑戰,如何從失敗中學習,如何把握機遇。這些能力,將伴隨他們一生,成為他們應對復雜世界的寶貴財富。而“好命運”,也絕非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它更像是孩子憑藉自身優秀的性格,主動去爭取和創造的結果。這本書的標題,簡潔有力,直擊人心,讓我覺得它一定蘊含著作者對教育的深刻洞察和獨到見解。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視野,讓我更清晰地認識到,在紛繁復雜的育兒信息中,什麼纔是真正重要的,什麼纔是對孩子最有益的,並且能夠從中汲取智慧,去幫助我的孩子,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僅收獲知識,更能塑造一個光彩照人的內在世界,從而擁有屬於他們自己真正意義上的“好命運”。
評分作為一位已經經曆過孩子成長多個階段的傢長,我深知性格對一個人一生軌跡的巨大影響。迴想我自己的成長經曆,以及我觀察身邊人的故事,你會發現,那些最終獲得幸福和成功的人,往往都具備一些共同的優秀性格特質:堅毅、樂觀、自律、善良、有同理心……而這些,恰恰是《培養孩子好性格,帶給孩子好命運》這本書所要探討的核心。孩子的命運,並非是命中注定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由他們內在的性格所塑造。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養成瞭積極嚮上、樂觀豁達的性格,那麼無論遇到什麼樣的睏難,他都能從中找到力量,並且能夠主動去創造積極的結果。這本書的標題,直接而有力地指齣瞭這一點,讓我覺得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對傢長的提醒和指導,告誡我們,教育的重心應該放在培養孩子的內在品質上。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深刻的見解和實用的方法,幫助我們傢長更好地引導孩子,讓他們擁有一個陽光、健全的性格,從而為他們鋪就一條通往真正幸福和有意義的人生道路。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實在是太吸引人瞭,就像一把鑰匙,瞬間就能打開我內心深處對孩子成長的期盼。我一直覺得,與其糾結於孩子未來能考上多好的學校,或者擁有多高的社會地位,不如從根本上關注孩子的內在品質。畢竟,性格纔是塑造一個人生命底色的關鍵,而好的命運,不也恰恰是建立在一個人健全、積極的性格基礎之上的嗎?這本書的標題,直接點齣瞭這種核心價值,讓我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它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育兒經,而是直擊要害,用一種樸素卻充滿力量的語言,告訴我,培養孩子的好性格,纔是為他們鋪就通往幸福和成功的堅實道路。我想,每一個為人父母的,都會和我一樣,被這種直觀的、充滿人文關懷的標題所打動。它不僅僅是一個書名,更像是一種承諾,一種對孩子美好未來的美好祝願,也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好奇和期待,希望能從中找到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引導我的孩子,讓他們成為一個內心強大、品格高尚的人,從而擁有屬於他們自己的精彩人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