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优秀科学活动设计88例

幼儿园优秀科学活动设计88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董旭花 著,董旭花 编
图书标签:
  • 幼儿园科学
  • 科学实验
  • 幼儿教育
  • 活动设计
  • 教案
  • STEM教育
  • 启蒙教育
  • 亲子教育
  • 学前教育
  • 儿童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1993857
版次:1
商品编码:1132487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0
字数:14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幼儿园优秀科学活动设计88例》收集了88个优秀的科学活动案例,并按照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专家评析等几方面介绍了每个案例的设计思路和其中蕴含的优秀的科学活动理念。感谢每篇教案的作者和评析专家,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创意、精心选择和反复修改,才了有《幼儿园优秀科学活动设计88例》的精彩。

作者简介

    董旭花  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教授,国家级精品课程“幼儿园游戏”负责人,山东省省级教学名师。出版的主要作品有:《幼儿园游戏》(主编)、《让宝宝爱上幼儿园?妈妈问?专家答》(合著)、《幼小衔接?帮孩子轻松上小学》(合著)、《幼儿园科学区(室):科学探索活动指导117例》(主编)、《小区域,大学问: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合著)。    赵福云  山东省淄博市市直机关第一幼儿园业务园长,淄博市优秀教师。    刘  霞  山东省淄博市市直机关第二幼儿园副园长,淄博市教学能手,淄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王翠霞  山东省淄博市实验幼儿园副园长,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与宋文霞合作主编《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的组织策略》。    韩冰川  山东省淄博市市直机关第三幼儿园业务园长,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

内页插图

目录

科学活动篇
小班
1.了不起的轮子
2.猜猜哪杯是清水
3.耳朵听声音
4.会“唱歌”的罐罐
5.声音叮当当
6.好玩的冰
7.说说你的感觉
8.大大小小的蛋宝宝
9.感受绿色
中班
10.顶纸板
11.好玩的弹簧
12.吹泡泡
13.转起来
14.旋转的莲花
15.最先喝水的纸
16.调皮的风
17.手电筒亮起来
18.会变的颜色
19.袋子大聚会
20.聪明的黑猫警士
大班
21.找平衡
22.有趣的扁担
23.陀螺转起来
24.多变的陀螺
25.不一样的滚动
26.滚进山洞
27.不倒翁
28.怎样让小球跑得更远
29.翻跟头的小胶囊
30.有趣的管道
31.纸桥游戏
32.会跳高的机器猫
33.神奇的纸圈
34.有用的网
35.奇特的建筑
36.潜水艇
37.让硬币浮起来
38.好玩的“水秤”
39.乌鸦喝水
40.蜡烛熄灭了
41.好喝的茶饮料
42.神奇的中草药
43.天气预报
44.温度变变变
45.会变化的影子
46.挑战空间
47.什么东西不见了
48.空气真神奇
49.有趣的电动玩具
50.旅行者的家
51.蝙蝠是鸟类吗
52.狼该不该杀
53.找种子

数学活动篇
小班
54.可爱的瓶子宝宝
55.喂喂小动物
56.小小运动会
57.会变的纸
中班
58.逛超市
59.奇妙的百宝箱
60.5以内数的守恒
61.蔬菜汤
62.数一数,比一比
63.破译密码
64.有趣的图书馆
65.开心小剧场
66.孙悟空选徒弟
67.比较高矮
68.认识梯形
69.和梯形宝宝做游戏
70.图形变变变
大班
71.我的数字信息
72.10以内数的顺数和倒数
73.认识单双数
74.手拉手
75.艺术节的大舞台
76.上学路线
77.有趣的二等分
78.摩登派对
79.认识人民币
80.文具超市
81.购买文具
82.有用的统计
83.我给大树量腰围
84.比较远近
85.嘀嗒嘀嗒几点了
86.看电影
87.认识左右
88.认识正方体

精彩书摘

  活动准备
  (1)《小蓝和小黄》绘本一本、实物投影仪一台;画有蓝、黄两个圆圈的图画纸两张,地垫若干;蓝、黄、绿三种颜色的圆形即时贴若干;音乐。
  (2)滴管4只,透明小瓶若干;宣纸四张,蓝、黄颜料各一瓶;涂有黄色或蓝色油画棒颜料的树叶四片,蓝、黄两色的油画棒若干;蓝、黄两色的橡皮泥若干,小模具若干。
  (3)记录纸若干。活动过程
  1.出示画有蓝色和黄色的图画纸,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颜色?(蓝色)我给它取个名字,叫小蓝。这又是什么颜色呢?(黄色)那你们给它取一个名字吧。(小黄)小蓝和小黄还发生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呢,咱们来看一看。
  2.带领幼儿阅读图画书(读到“小蓝找到了小黄”)
  ①师:小蓝和小黄抱在一起后,会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呢?老师准备了很多蓝色和黄色的材料,咱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②教师介绍各组的活动材料。
  3.幼儿操作各组材料,教师巡回指导
  第一组:涂色——绿绿的树叶。幼儿将蓝色的树叶涂上黄色油画棒颜料,观察颜色的变化并在记录纸上记录下来。
  第二组:配颜料水——颜色变变变。幼儿用吸管将蓝色颜料水和黄色颜料水掺到一起,观察颜色的变化并在记录纸上记录下来。
  第三组:橡皮泥变变变。幼儿将蓝色橡皮泥和黄色橡皮泥放在一起揉搓,观察颜色的变化并在记录纸上记录下来。
  4.活动分享
  请每组指派一名幼儿来介绍自己的活动情况。
  教师总结:蓝色和黄色抱在一起会变成绿色。
  5.验证活动结果
  请幼儿看绘本,了解蓝色和黄色碰到一起会变成绿色。
……

前言/序言


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88例 开启孩子的好奇心,点燃探索的火花 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一本充满智慧与实践的宝典,旨在为广大幼儿园教师提供一套系统、科学、富有创造力的科学活动设计方案。它以“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为核心,将抽象的科学概念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之中,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点燃内心深处的好奇之火,开启探索未知的奇妙旅程。 为什么选择科学活动? 科学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对于处于学前阶段的孩子们而言,他们拥有最原始、最旺盛的好奇心,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疑问。抓住这一黄金时期,通过科学活动引导他们观察、思考、探究,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建立初步的科学概念,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尝试的科学精神。科学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方式的启蒙,是价值观的塑造。它鼓励孩子们敢于质疑,乐于探索,不怕失败,从错误中学习,最终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人。 本书的独特价值: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 “88例” 的丰富性和 “设计” 的实操性。我们深知,理论的学习固然重要,但真正能打动人心、改变课堂的,是具体而可行的活动设计。因此,本书精选了88个不同主题、不同年龄段、不同难度等级的科学活动案例,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多个科学领域。每一个活动案例都经过精心设计,力求: 紧扣幼儿发展特点: 活动设计充分考虑了幼儿的认知规律、兴趣点、动手能力以及社会性发展需求,确保活动内容既有挑战性,又易于理解和参与。 强调观察与体验: 鼓励孩子们通过五官去感知,通过亲身实践去体验,让科学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触手可及的真实世界。 注重提问与探究: 活动中融入了大量的引导性问题,激发孩子们的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猜想,并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 贯穿科学方法: 在活动设计中,有意无意地渗透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如观察、假设、实验、记录、分析、结论等,帮助孩子们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鼓励合作与分享: 许多活动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让孩子们学会与他人交流、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体验分享的乐趣。 材料易得,操作简便: 所设计的活动,大多利用身边常见的、安全的材料,教师可以轻松准备,孩子们也容易操作,大大降低了活动开展的门槛。 评价方式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观察记录,本书还提供了多种评价方法,如作品展示、集体讨论、幼儿自评与互评等,全面了解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表现。 本书内容结构概览: 本书围绕 “观察与感知”、“动手与探究”、“生活与科学”、“自然与环境” 等几个核心主题展开,精心组织了88个精选的科学活动。每个活动都遵循以下结构: 1. 活动名称: 简洁明了,富有吸引力,能够直接体现活动的主题。 2. 活动目标: 明确列出本次活动希望达到的科学认知目标、科学思维目标、以及技能与情感目标。目标设定科学、可行,与幼儿发展水平相匹配。 3. 活动对象: 指明适合开展该活动的幼儿年龄段,确保活动的适宜性。 4. 活动准备: 详细列出活动所需的材料、工具以及教师需要做的前期准备工作。材料的选取充分考虑了安全性、易得性以及趣味性。 5. 活动过程: 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每个活动过程都设计得环环相扣,条理清晰,富有趣味性。包含: 导入环节: 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主动进入科学探索的状态。 主体环节: 详细描述活动的操作步骤、教师的引导语、以及可能出现的互动。这一部分将科学概念以游戏化的方式呈现,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 拓展与延伸: 如何在活动结束后,将科学探索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巩固学习成果,激发更广泛的兴趣。 6. 活动评价: 提供具体的评价建议,帮助教师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思维发展。 7. 活动延伸思考(部分): 对于一些有深度或有潜力的活动,本书还会提供一些教师的思考点,引导教师如何进一步创新活动,或者如何将相关知识点融入其他教学环节。 如何利用本书: 本书的设计既可以作为幼儿园教师日常教学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教师培训的教学资源。 按主题选择: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园的教学计划、季节特点、幼儿的兴趣点,选择适合的科学活动主题。 按年龄段参考: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本书也提供了相应的活动设计,方便教师进行选择和调整。 灵活运用与创新: 本书提供的活动设计并非一成不变的模板,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具体情况,对活动材料、操作步骤、引导语等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使其更具个性化和实效性。 鼓励教师的实践探索: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激发教师们自身的科学探索热情,鼓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形成自己独特的科学教育风格。 本书的愿景: 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让科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学科,而是孩子们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乐趣。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天生具备探索世界的潜能,而本书将是您点燃他们好奇心、培养他们科学素养的得力助手。让我们携手,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充满发现、充满惊喜、充满智慧的科学童年! 本书献给所有热爱教育、关注儿童成长、致力于科学启蒙的幼儿园教师们。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封面色彩明亮,那种活泼的色调让人一看就知道是针对学龄前儿童的。拿到手上感觉分量十足,内页纸张质量也不错,印刷清晰,这对于教学参考书来说非常重要,毕竟老师们需要经常翻阅和做笔记。我特别留意了一下目录的编排,感觉结构上还是比较有条理的,似乎是从基础认知到稍微复杂一点的探索性活动都有覆盖。整体来看,这本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专业且实用,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堆砌,而是实实在在想给一线教师提供操作指南的工具书。我本来还担心会不会有太多陈旧的、现在已经不适用的实验,但粗略翻看,里面的案例似乎都结合了现代学前教育的一些新理念,比如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强调动手操作和情境创设。如果真如我所期,这些案例能够激发老师们的创新思维,而不是简单地复制粘贴,那这本书的价值就非常高了。希望接下来的阅读能证实这一点,毕竟,设计出既符合幼儿认知特点又充满趣味性的科学活动,对老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评分

我是一个资深幼教工作者,带班经验快二十年了,说实话,市面上的活动设计集看得太多了,很多都是换汤不换药,要么是把理论知识硬塞进活动流程里,要么就是设计得过于复杂,根本不适合我们实际的班级情况,比如材料准备太过昂贵或者操作步骤对三四岁的孩子来说太精细了。我对这本《幼儿园优秀科学活动设计88例》抱持着一种审慎的乐观态度。我最看重的是活动设计的“适切性”和“开放性”。一个好的科学活动,不应该只是“演示”给孩子看,而是要能引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让他们自己去提问、去尝试、去犯错。我希望这本书里的案例能体现出对幼儿主体性的尊重,而不是把孩子塑造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如果它能提供一些灵活调整的思路,比如针对不同年龄段或不同区域环境的变体方案,那对我们日常备课的帮助将是巨大的。毕竟,每个幼儿园的资源都不一样,照搬照抄是行不通的,我们更需要的是设计背后的逻辑和原理。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图文比例看起来很舒服,没有那种密密麻麻让人望而生畏的感觉,这一点对于快速查阅和提取信息非常重要。我注意到它似乎在每个活动单元的开头都有一个清晰的“活动目标”和“核心问题”的提炼,这非常好,能帮助老师迅速抓住设计的精髓,避免在冗长的背景介绍中迷失方向。我更想知道的是,在“活动过程”的描述部分,它是否详细区分了“教师引导语”、“幼儿可能出现的反应”以及“预设的观察点”。科学活动的关键往往在于捕捉那些“意料之外”的瞬间,如果设计者能对不同情境下的教师应对策略有所提示,那这本书的指导性就更强了。我个人对那些涉及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的活动设计尤其感兴趣,例如关于植物生长、土壤变化或者简单的天气观测记录,这些内容往往最能激发孩子与大自然建立联系的渴望,也是我们幼儿园教育的重点方向之一。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冲着“88例”这个数字去的,图个齐全和丰富。我个人对于科学教育的理解,是它应该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是非要等到一个固定的“科学课”时间才进行。因此,我非常期待看到那些能够融入区域活动、户外探索乃至日常盥洗、用餐环节的微型科学探究活动。如果这些活动设计能够体现出跨学科的融合,比如将数学的量化概念融入物理的沉浮观察中,或者将语言表达融入对现象的描述环节,那这本书的含金量就更高了。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材料本土化”的建议,比如如何利用废旧物品或者身边随手可得的自然材料进行创意搭建和实验。现在很多教材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于资源相对紧张的基层幼儿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如果这本书能提供大量低成本、高参与度的优秀范例,那简直是雪中送炭,能极大地提升教师操作的积极性。

评分

作为一名刚入职不久的年轻教师,我对工具书的需求点在于“可模仿性”和“操作性”。我希望看到的设计是结构清晰、步骤明确的,最好能附带一些现场图片或者流程图,这样即使我没有太多的经验,也能大致把握住活动的脉络。我特别想看看它对“科学探究的步骤”是如何界定的——是经典的“观察-假设-实验-结论”模式,还是更贴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发现问题-动手操作-分享交流”的循环过程?我倾向于后者,因为对小龄儿童来说,‘做’的过程远比最后的‘结论’重要得多。如果这本书能在设计中体现出对幼儿“科学态度和方法”培养的重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点的传授,那么它就超越了一般的活动汇编,真正成为了一本具有教育学深度的参考读物。期待它能为我提供一套稳健的、可信赖的教学脚手架,让我能够自信地带领孩子们踏入奇妙的科学世界。

评分

对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有一定的帮助,其中一些教案可以借鉴。

评分

非要十个字吗?少点不行吗?

评分

幼儿园优秀科学活动设计88例

评分

还可以吧,一直在用。。。

评分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评分

书很实用,非常好!

评分

不错,很好,不错,很好

评分

评分

非要十个字吗?少点不行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