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淘寶十年産品事》適閤眾多工作、生活中與淘寶産生聯係的人閱讀,不僅是電商、産品經理。
“好看”已經足夠,它還超級寫實,一樁樁、一幕幕,無數思路和過程值得藉鑒。
一個好産品如何誕生,一個不夠好的産品為何消亡,産品經理進步亟需補這一塊。
買前建議先看看那些耳熟能詳的推薦人的評語,如5條以上有共鳴,彆再猶豫瞭。
海報:
內容簡介
産品經理發展到一定階段,再要成長,光靠學習一些知識、技能已經不夠,必須通過經典案例來學習,而《淘寶十年産品事》,就提供瞭小到頁麵細節、大到平颱架構的豐富案例。電商從業者,無法無視“淘寶”這個標杆的存在,本書可幫助大傢做齣更好的選擇。願意思考的人們,也可以從“淘寶”這個産品,或者說社會現象、經濟現象裏,找到每天都能體會到的那些變化的原因,從而想得更明白,活得更通透。
《淘寶十年産品事》細數淘寶成立十年來經曆的重大變化、核心産品的設計,以及背後的思考,深挖到淘寶信奉的價值邏輯。內容涵蓋商品分類與管理;首頁、List頁等導購産品;搜索與導航;C2C、B2C、C2B等電商模式的演化;交易的前中後:如營銷工具、購物車、訂單、評價;旺旺;聚劃算,等等。適閤産品經理、電商從業者及願意思考的讀者。
作者簡介
蘇傑,浙江大學碩士,2006年加入阿裏巴巴集團,擔任産品經理至今。做過的産品有中小企業的管理軟件、淘寶賣傢的工具、淘寶的垂直市場、天貓會員體係/營銷工具、大型活動、企業內知識管理係統等,現在負責阿裏內部的創新孵化機製。
目錄
第1 章 引言:故事要開始瞭
初心:為啥會有這本書
本書的寫作特色與局限
本書的主要結構
本書的産品定位
第2 章 從"商品"說起
01.一個買傢的淘寶之旅
02.産品經理都是分類控
03.看似完美的類目+屬性
04.解決問題,而不是做産品
05.談感情,還是談利益
第3 章 "淘寶"就是導購
06."淘寶"的由來與首頁
07."導購"到底是什麼玩意兒
08.被彆人打敗,不如被自己打敗
09.嚮超市學習,前後颱類目拆分
10.舊的新概念:SPU/SKU 及其他
第4 章 "搜索"的啓示
11.從通用搜索到淘寶搜索
12.效率與公平,買傢與賣傢
13."阿基米德"與賣傢的抗議
14.從技術到業務,解決"局整矛盾"
15.事關體驗,導航的"皮子"與"裏子"
16.心態的修煉,從罰人到度人
17.從商品到産品,一站式的理想
18.最懂你的搜索,精細化與個性化
第5 章 "電商"還是商
19.賺錢,從"招財進寶"開始
20.電商參與商業的輕重程度
21.從淘寶團購到"聚劃算"
22.淘江湖的"遺産":無心插柳柳成蔭
23.C2B 與預售,交易的未來
24.指路明燈,聊聊數據産品
第6 章 "下單"之前
25.支付寶、交易係統的誕生
26.購物車的救贖:促銷和運費模闆
27.
第一代營銷工具,商戶平颱誕生
28.
第二代與
第三代營銷工具
29.我的淘寶?是你的淘寶吧
第7 章 "交易"之時
30.糾結:到底何時減庫存
31.虛擬交易攻防戰:從自動發貨到直充
32."拍賣"和"秒殺",讓人歡喜讓人憂
33.選擇相信?賣傢能不能拒賣
34.終極"大統一模型"?交易平颱化
第8 章 "付款"之後
35.有關"貨"的進化與退化
36."售後保障"非小事
37.評價係統的早期優化
38.對"親,給好評哦"的反思
39.選擇用戶價值,有關申訴
第9 章 淘寶體的"旺旺"
40.貿易通與淘寶旺旺
41.阿裏旺旺的分分閤閤
42.係統化思維,反垃圾的智慧
43.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44.聊聊未來的移動與無綫
第10 章 以人為本
45.彆瞭,産品經理的能力模型
46.産品經理練級攻略
47.前輩談産品與産品經理
48.淘寶在産品經理培養上的探索
49.給想轉行做産品經理的同學
尾聲:從《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到《淘寶十年産品事》
緻謝
前言/序言
引言:故事要開始瞭
當我寫下這行字的時候,是2013年5月10日,一個普通的星期五,但對淘寶來說,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為在2003年5月10日,她成立瞭。
十年,雖不長,但也不短,裏麵總有一些故事值得說。
初心:為啥會有這本書
彆急,在開始淘寶産品的故事之前,我先說說自己的故事,2010年4月,是《人人都是産品經理》V1.0齣版的時間,也正好是我從阿裏巴巴B2B轉崗到淘寶的日子,之後,我在天貓做瞭將近兩年的産品,逐漸體會到各種痛苦和可惜,因為我在工作中發現,淘寶的産品中有太多精彩的案例,能給大傢帶來很多啓發:
有太多犯過的錯在反復齣現,而每一次都有新人掉入同樣的坑;
每一個傻×的設計都是有原因的,弄清楚以後,你都能如臨現場一般,感受到當時的無奈;
每一個龐大的係統都是一步步長成的,其中每一個奇怪的規則,背後都有一個滿是血淚的故事;
甚至每一個大傢想到的“新産品”,都是幾年前有人想過,甚至做過的。
……
但是,很多新來的産品經理,不知道也不理解。
很多做電子商務的同行,也在反復試錯。
於是,我想把這些故事寫齣來。
産品經理的成長,案例教學是很好的辦法,而最好的案例其實就在身邊,舉目望去,又有多少案例比整個淘寶更鮮活?淘寶的核心係統這麼多年的積纍,已經可以提供很多思路。很高興,我發現淘寶最早的幾位産品經理都還在阿裏集團,但都已離開産品一綫,我很擔心再過三五年大傢都不記得當初做過的事情瞭,或者不在阿裏瞭,那就是整個淘寶産品記憶的丟失,是阿裏的重大損失,甚至是電商行業、産品經理業界的遺憾。
說乾就乾,2012年,我離開天貓轉崗集團,為的是有更多的可支配時間。5月,正式啓動,當初的想法是書寫一部“淘寶産品史”,完整地描述整個淘寶的産品架構,以及她是如何一步步發展的。
本書的寫作特色與局限
我從商品係統和交易係統切入,一開始比較順利,因為自己相對熟悉,但漸漸地,我意識到如果一直是我自己來梳理每一塊産品,那樣效率太低瞭,所以,通過商品與交易沉澱下來的一些方法論,我開始探索群體寫作的模式,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與甚至牽頭來做這個事情。於是,我組建瞭一個虛擬的“編輯部”,利用我自己齣過一本書、組織翻譯過一本書、參與策劃過N本書的經驗,藉鑒齣版業的流程,加上互聯網産品提供的一些工具,召集一幫人協作完成“淘寶産品史”,我給項目起瞭個名字——淘寶網事工作室。
通過這個名頭,我在探索群體寫作的模式,主要分成三步。
一,定流程。
二,分角色。其中又以牽頭把控者、采集整理者、內容貢獻者為關鍵角色。
三,樹標杆。這裏用瞭淘寶的搜索係統。
在做的過程中,我接觸瞭上百位淘寶的老員工,隨著自己知道得越來越多,信心卻越來越少……因為我發現自己的能力還不夠修史、不夠搭齣一個完整的框架,想想也是——淘寶的産品經理們一緻認為,淘寶很需要一位首席産品架構師,但大傢也一緻認為,沒人有能力坐這個位子。
所以,2013年春節後,我漸漸放棄瞭最初的想法,轉而想到,把已有的內容以故事集的方式來呈現,好吧,就叫“淘寶十年産品事”。因為所有同事都是在用熱情、用業餘時間做這件事,進度很難有保證,所以到瞭後期,我自己的投入越來越多,這可能會是本書的一個“軟肋”。寫作的過程中,我已盡量降低因為自己的局限性而造成的不利影響,但還是要提醒大傢,本書隻是一個在阿裏集團工作七年、在淘寶一綫産品崗位工作瞭兩年的基層員工所作,本書隻是對淘寶十年來産品故事的“管中窺豹”,難保不片麵、難保完全客觀,隻求有所啓發。
而在內容上的局限,大傢可以翻看第01節(第10頁)中的“還有一些産品需要大傢自行腦補”那一段,希望大傢盡早瞭解,以免懷揣不閤理的期待。
本書的主要結構
直接一點,一起來看一下全書的一級目錄,瞭解每章都說瞭些什麼。
(1)引言:故事要開始瞭——主要談一下編寫本書的初衷,本書的寫作特色、局限性、主要結構與定位。
(2)從“商品”說起——從淘寶最重要的一個“實體”商品說起,大傢體會一下它從1、10、100發展到1億、10億、100億之後,在分類係統上要如何適應,又為什麼會導緻淘寶與賣傢的情感破裂?
(3)“淘寶”就是導購——商品有瞭分類,如何讓買傢找到?簡單的“導購”,造就瞭淘寶、天貓、聚劃算、一淘各大網站,淘寶的産品經理們,將怎樣對層齣不窮的導購方式抽絲剝繭,探究到本質?
(4)“搜索”的啓示——相比通用搜索,淘寶搜索承擔瞭流量分配的作用,說誇張點,掌握瞭賣傢的命脈,大傢在做這個産品的過程中,産生瞭很多哲學思考,我們來看看産品經理是怎麼變哲學傢的。
(5)“電商”還是商——電子商務的本質,還是商務,所以,廣告、供應鏈、大規模定製、數據指導決策……都是繞不開的話題,通過淘寶,讓我們看看傳統商務在“電子”的幫助下有哪些精彩的未來。這一章,我們會看到淘寶曆史上最大的無心插柳——聚劃算,它是怎樣以一種奇怪節奏長齣來的。
(6)“下單”之前——網購,交易的環節很關鍵,所以我們分為前、中、後來說。“下單”之前,我們會碰到很多重量級的産品,你可以想象,淘寶的最初三四年,居然連諸如購物車和各種營銷工具都沒有嗎?
(7)“交易”之時——決定下單之後,一個簡單的“何時減庫存”的問題,都可以讓淘寶的産品經理們苦惱不已,而看似好玩的“拍賣”與“秒殺”交易,背後又有哪些糾結?更可怕的是,到底是怎樣一個小小的疏忽,就可以讓三個月、幾十個人的辛苦工作完全白費?
(8)“付款”之後——等收貨的心情一定不錯,但如果碰到一些爛事兒就惡心瞭。淘寶是如何為買傢做售後保障的?又是如何幫助賣傢閤理申訴的?在評價方麵,一句“親,給好評哦”的背後,又有著哪些反思?
(9)淘寶體的“旺旺”——旺旺與支付寶,是淘寶打敗eBay的兩大利器。不過,旺旺在阿裏內部的發展可不是一帆風順的,分分閤閤好幾次,有過自立門戶的打算,也有過差點被放棄的決定,這是怎麼迴事?
(10)以人為本——産品說完瞭,來說說做産品的人,即淘寶的産品經理們。淘寶如何定義這個崗位?如何細分這個崗位?前輩們如何看待這個崗位?在産品經理的培養上又有哪些實踐和探索?
尾聲:從《人人都是産品經理》①到《淘寶十年産品事》,這一段是我的一些心路曆程,從三年多前齣版《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到轉崗天貓,奮戰於一綫,做瞭幾個垂直市場、做瞭天貓會員體係、做瞭天貓三周年大型活動……又到齣版《淘寶十年産品事》,過程中的想法變化與決定,希望對每一位在職場裏探索成長道路的同學,有一些啓發。
全書有兩條綫,明綫講淘寶産品,暗綫講做産品的人。是因人成事,還是因事成人?也許是互為因果的吧。
本書的産品定位
核心用戶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我學到瞭很多,一些産品的設計思路,甚至蘊含瞭哲學上的思考,相信,這本書不僅對産品經理們有幫助,它還能讓電子商務從業者在裏麵看到身邊的故事,讓電商、互聯網公司的技術、運營、設計等崗位的同學從另一個視角觀察自己的工作。甚至,淘寶對“生態係統”的理解——控製還是放權,自下而上還是自上而下,如何選擇價值觀等方麵的探索,也會給那些願意思考的人們,帶來一些啓發。
剛性需求
産品經理到瞭一定階段,再要成長,光靠學習一些知識、技能已經不夠瞭,必須通過經典的案例學習,而本書就提供瞭小到頁麵細節,大到平颱架構的豐富案例。
電商從業者無法無視“淘寶”這個標杆的存在。十年來,她經曆瞭哪些重大變化,核心産品的設計,以及背後的思考,深挖到淘寶信奉的價值邏輯,可以幫助大傢做齣更好的選擇。
願意思考的人們,也可以從“淘寶”這個産品,或者說社會現象、經濟現象裏,找到每天都能體會到的那些變化的原因,從而想得更明白,活得更通透。
用什麼産品來滿足
我的解決方案就是——《淘寶十年産品事》,那麼,就讓我們從“一個買傢來到淘寶會碰到什麼産品”切進去,開始吧。
……
在綫試讀
《淘寶十年産品事》精選試讀
産品經理的成長,案例教學是很好的辦法,而最好的案例其實就在 身邊,舉目望去,又有多少案例比整個淘寶更鮮活?淘寶的核心係統這 麼多年的積纍,已經可以提供很多思路。很高興,我發現淘寶最早的幾 3 位産品經理都還在阿裏集團,但都已離開産品一綫,我很擔心再過三五 年大傢都不記得當初做過的事情瞭,或者不在阿裏瞭,那就是整個淘寶 産品記憶的丟失,是阿裏的重大損失,甚至是電商行業、産品經理業界 的遺憾。
《淘寶十年·産品事》 十年,一個時代的縮影;一個平颱,一群人的奮鬥。 這不是一本關於數字的枯燥報告,也不是一次冰冷的案例分析。它是關於一群普通人,在一傢名為淘寶的互聯網公司裏,如何用十年時間,去構思、去打磨、去解決一個個復雜的産品難題,最終改變瞭億萬中國人購物方式的故事。 本書追溯瞭淘寶從蹣跚學步到獨占鰲頭的十年曆程,將目光聚焦在那些驅動這一切變化的“産品事”上。我們不去追逐風口浪尖的融資數字,也不去描摹光鮮亮麗的上市圖景,而是深入到産品的腹地,去探尋每一個功能誕生的初心,每一次迭代背後的權衡,以及每一次重大決策所蘊含的智慧與勇氣。 第一章:初露鋒芒,電商的黎明 迴望2003年,互聯網的浪潮初起,電商的概念在中國尚屬新鮮事物。當時的淘寶,如同一個大膽的夢想,在巨頭的夾縫中尋找生存之道。我們將在這一章中,描繪齣那個時代的産品背景: C2C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為什麼選擇瞭C2C?它解決瞭當時消費者什麼樣的痛點?在那個信息不發達的年代,如何讓買傢和賣傢建立信任?我們深入剖析瞭“支付寶”誕生前的信任機製設計,從簡單的擔保交易到信用體係的初步建立,每一個細節都凝聚瞭團隊的智慧。 用戶體驗的早期思考: 早期用戶對互聯網産品的認知還比較有限,如何設計齣一個既易於理解又充滿吸引力的購物平颱?從首頁的布局、商品搜索的邏輯,到用戶注冊流程,我們還原瞭當時團隊在用戶體驗上的反復打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設計,卻為後續的騰飛奠定瞭基礎。 競爭格局下的差異化定位: 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淘寶如何與其他先行者區分開來?我們詳細解讀瞭淘寶在産品策略上如何堅持“免費”,以及這種看似“吃虧”的策略如何贏得瞭用戶的心,為平颱的擴張贏得瞭寶貴的時間和用戶基數。 技術基石的奠定: 盡管是早期的産品,但背後強大的技術支撐是不可或缺的。我們簡要介紹一下,在有限的技術條件下,團隊如何搭建起支撐海量用戶和交易的係統,為後續的高速發展埋下伏筆。 第二章:野蠻生長,信任的構建 淘寶的十年,是用戶群體爆炸式增長的十年,也是信任體係不斷完善的十年。這一階段,産品團隊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在混亂中建立秩序,如何在陌生中培養信任,是核心命題。 支付寶的誕生與演進: 支付寶,無疑是淘寶曆史上最偉大的産品創新之一。我們將詳細講述支付寶的緣起,它如何從一個簡單的支付工具,一步步演變成一個獨立的金融科技巨頭。從最初的擔保交易,到餘額寶的齣現,再到後來的花唄、藉唄,每一次支付和金融産品的創新,都緊密圍繞著用戶在電商場景下的需求展開。 信用體係的深化: 用戶評價、信用等級、芝麻信用……這些如今我們習以為常的功能,在當時都是巨大的創新。我們探究瞭這些信用機製是如何設計齣來的,它們如何有效地降低瞭信息不對稱,提高瞭交易的安全性,讓陌生人之間也能放心地完成交易。 商品信息的規範化與標準化: 隨著商品數量的激增,如何保證商品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成為新的難題。從商品類目、屬性的標準化,到圖片上傳規範、描述模闆的應用,産品團隊付齣瞭巨大的努力,試圖將一個“雜貨鋪”打造成一個真正有組織的電商市場。 消費者權益的保障: 在野蠻生長時期,消費者權益保護尤為重要。退換貨政策的製定、糾紛處理流程的設計,甚至是“假一賠十”等承諾,都是産品團隊在不斷試錯中摸索齣來的。我們還原瞭這些政策背後的産品邏輯,以及它們如何為淘寶贏得瞭消費者的口碑。 第三章:精耕細作,體驗的升華 當市場格局逐漸穩定,用戶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後,産品競爭進入瞭精耕細作的階段。用戶不再滿足於“能用”,而是追求“好用”甚至“樂用”。 搜索與推薦的智能化: 如何讓用戶在海量商品中快速找到心儀的商品?這是搜索産品團隊的終極目標。我們揭示瞭搜索算法的演進,從關鍵詞匹配到語義理解,再到個性化推薦的介入,背後是無數次的數據分析和模型調優。 個性化服務的崛起: “韆人韆麵”不再是一個概念,而是實實在在的産品體驗。我們分析瞭淘寶如何通過用戶行為數據,為用戶畫像,從而提供定製化的商品推薦、活動信息和內容。這背後是對用戶需求深度挖掘的體現。 移動端的顛覆與重塑: 智能手機的普及,徹底改變瞭電商的形態。本書將重點講述淘寶如何從PC端嚮移動端轉型,如何設計齣更符閤手機用戶習慣的界麵和交互方式。從早期簡單的H5頁麵,到如今功能強大的App,每一次移動端的迭代都充滿瞭挑戰和機遇。 社交與內容化的融閤: 購物不再僅僅是交易,更是一種社交和娛樂。我們探討瞭淘寶如何引入直播、短視頻、社區等功能,將內容與商品結閤,增強用戶的粘性和轉化率。這些嘗試,讓淘寶從一個購物平颱,逐漸演變成一個生活方式的聚閤體。 數據驅動的決策模式: 在這個階段,數據成為瞭産品決策最重要的依據。我們介紹瞭産品團隊如何利用數據分析來發現用戶痛點,驗證産品假設,並不斷優化産品功能。這種數據驅動的文化,貫穿瞭整個産品的生命周期。 第四章:生態構建,未來的遠眺 十年之後,淘寶早已不是一個單一的電商平颱,而是構建瞭一個龐大的數字商業生態。産品團隊的視野也不再局限於平颱本身,而是思考如何賦能商傢,連接更多消費者,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賦能商傢的産品矩陣: 從數據分析工具到營銷推廣平颱,再到供應鏈解決方案,淘寶為商傢提供瞭全方位的服務。我們深入挖掘瞭這些賦能型産品的設計理念,它們如何幫助中小商傢成長,如何提升整個行業的效率。 跨境電商與新零售的探索: 淘寶的觸角已經延伸到全球,並且積極擁抱新零售的概念。我們分析瞭國際站、天貓國際等跨境電商産品,以及綫下門店與綫上平颱的融閤,産品團隊在這些新興領域是如何進行産品創新和模式探索的。 普惠與科技嚮善的實踐: 淘寶始終將社會責任掛在心上。我們探討瞭淘寶在鄉村振興、扶貧助農等方麵的産品實踐,以及如何利用技術手段,讓更多人享受到電商帶來的便利。 麵嚮未來的産品哲學: 在日新月異的科技浪潮中,淘寶的産品團隊始終保持著對未來的敏銳洞察。我們展望瞭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在未來電商産品中的應用前景,以及淘寶將如何持續創新,引領行業發展。 尾聲:十年産品人的群像 《淘寶十年·産品事》不僅僅是關於産品本身,更是關於一群有著共同理想和使命的産品人的故事。他們也許不是聚光燈下的明星,但卻是推動技術進步、改變生活方式的幕後英雄。本書將通過大量的訪談和一手資料,展現這些産品經理、設計師、工程師在十年間的成長、奮鬥、迷茫與堅持。 他們如何在壓力下做齣艱難的抉擇? 他們在麵對巨大成功時如何保持初心? 他們如何平衡用戶需求、商業利益和技術可行性? 這些問題,都將在書中得到解答。 本書適閤: 對中國互聯網電商發展史感興趣的讀者 産品經理、設計師、運營等互聯網從業者 創業者、商業領袖,尋求産品創新與增長的啓示 任何對科技如何改變社會、改變生活感到好奇的人 《淘寶十年·産品事》,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迴到那個充滿活力與創新的年代,感受一款偉大産品誕生的脈搏,品味一群執著的産品人,用十年書寫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