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心理教師培訓用書:怎樣做學校心理谘詢》凝聚瞭作者數十年學校心理谘詢的實踐經驗與研究成果,堪稱一部學校心理谘詢的“百科全書”。全書結構嚴謹、分析透徹,幫助讀者對學校心理谘詢有全麵而係統的瞭解;全書筆調輕鬆、運用豐富的案例來闡述理論,有彆於一般學術著作的生澀難懂,是一本難得的心理學“科普”讀物。
馬誌國,心理學者,應用心理學研究員,著名心理谘詢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中國性學會性心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保健國際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教育傢協會理事,全國網上傢長學校特聘心理健康專傢,國傢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動研究總課題組專傢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研究》等多傢報刊心理專欄作傢,中央電視颱等多傢電視颱心理節目專傢。發錶心理論文及心理散文2000餘篇,齣版《做一個心理健康的教師——教師心理谘詢的48個典型案例》《做學生的心靈導師——學生心理輔導的60個典型案例》等心理學著作30餘部。從事心理谘詢與研究30餘年,接待心理求詢者數以韆計,享譽全國。
前言 靜下心來
第一編 基礎知識篇
第一章 學校的心理谘詢
第一節 學校心理谘詢的曆史
第二節 學校心理谘詢的特點
第三節 學校心理谘詢的任務
第四節 學校心理谘詢的原則
第五節 學校心理谘詢的形式
第六節 學校心理谘詢的階段
第七節 學校心理谘詢的機構
第二章 學校的心理求詢者
第一節 誰是學校的心理求詢者
第二節 求詢者的心理狀況
第三節 求詢者的心理障礙
第四節 求詢者的谘詢條件
第五節 求詢者的谘詢動因
第六節 求詢者要走齣的誤區
第三章 學校的心理谘詢師
第一節 誰是學校的心理谘詢師
第二節 谘詢師的職業道德
第三節 谘詢師的職業素養
第四節 谘詢師的職業心理
第五節 谘詢師的職業要求
第六節 谘詢師的職業成長
第七節 谘詢師要走齣的誤區
第二編 基本技能篇
第四章 谘詢的基本工作
第一節 進行心理診斷
第二節 使用心理測驗
第三節 建立谘詢關係
第四節 明確谘詢問題
第五節 確定谘詢目標
第六節 把握谘詢進程
……
第三編 常規技術篇
第四編 特殊技術篇
第五編 心理療法篇
參考文獻
緻謝
三、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具體到小學生來說,心理健康標準主要包括哪些方麵的內容呢?
第一是正常的智力。智力發育正常與否,是衡量小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之一。正常的智力,是小學生學習、生活和成長所必需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如果一個小學生的智力,明顯低於同齡人的水平,則屬於智力發育不正常。
第二是穩定的情緒。愉快、樂觀、開朗、滿意等積極情緒狀態占主導,又能隨生活的變化而産生閤理的情緒變化,有瞭喜事時感到愉快,遇到不幸的事時感到悲哀。此外,還能依場閤的不同,適當地控製自己的情緒。
第三是適度的行為反應。對外部刺激的行為反應適中,不過敏,也不遲鈍,不會因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大發脾氣,也很少齣現讓人覺得莫名其妙的舉動,其行為錶現同年齡特徵相吻閤。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堅持做事。
第四是應有的自我意識。能夠比較客觀地認識自我,正確地評價自我,對學習生活中碰到的問題,能夠自我調控,當行則行,當止則止。
第五是和諧的人際關係。善於理解、尊重、信任和幫助他人,以真誠謙讓的態度,發展和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樂於與人交往。相反,沒有夥伴,很少與人往來,遠離親友和集體,可能意味著開始齣現人際關係失調。
第六是心理符閤年齡特徵。具有與自己年齡特徵相符的心理和行為。如果心理和行為,經常偏離自己所屬的年齡特徵,如小小年紀老氣橫鞦,或十幾歲瞭還像個娃娃一會兒哭一會兒笑,都是不正常的。
第七是能夠適應學習生活。喜歡上學,覺得學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在學校生活感到輕鬆,對學習內容往往抱有濃厚的興趣,樂於剋服學習上遇到的睏難,有較好的學習效率。
四、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就中學生來說,心理健康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的內容。
第一是正常的認知發展水平。有正常的智力,能正確認識事物,掌握知識,能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
……
拿到書的那一刻,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它的內容組織邏輯極其嚴密,像一個精密的鍾錶,每一個章節的銜接都像是經過瞭反復推敲。它不像有些培訓資料那樣,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地羅列知識點,而是構建瞭一個完整的“發現問題—介入—跟進—評估”的服務閉環。我特彆留意瞭關於“初次危機乾預”那一節,作者的指導步驟細緻入微,從如何快速建立安全感,到如何使用非暴力溝通技巧來引導傾訴,每一步都有明確的行動指南和可以使用的具體話術模闆。這對於我們日常工作中的突發事件處理,無疑提供瞭極大的幫助。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倫理睏境”的處理非常到位。在學校環境中,涉及學生隱私、傢長知情權和未成年人保護之間的平衡,常常讓人左右為難。這本書沒有給齣簡單的“是”或“否”,而是提供瞭一套係統的決策框架,引導我們如何在法律法規和道德規範的灰色地帶做齣最審慎的判斷。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教你“做什麼”,更教你“如何有依據、有章法地去做”。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是把嚴肅和親和力拿捏得恰到好處,那種淡雅的藍色調,配閤著清晰的字體,讓人一看就知道這不是那種故作高深的理論堆砌。我特地翻閱瞭前幾章,感覺作者在開篇就非常注重實踐性,沒有急於拋齣復雜的心理學模型,而是先從學校環境中實際會遇到的棘手問題入手,比如如何應對青春期學生的極端情緒波動,或者如何與不配閤的傢長進行有效溝通。這種“腳踏實地”的寫作風格,對於我這種一綫工作者來說,簡直是久旱逢甘霖。特彆是書中提到的幾個案例分析,真實到讓人心頭一緊,完全不是那種為瞭湊字數編造齣來的“完美解決”的故事,而是充滿瞭猶豫、反復和最終取得微小進步的真實過程。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谘詢師自我關懷和職業倦怠處理上的坦誠,這部分內容往往在其他教材中被輕輕帶過,但對於我們心理工作者來說,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纔是做好工作的前提。這本書的語言流暢自然,沒有太多晦澀的術語,即使是初次接觸心理谘詢工作的新手,也能很快抓住重點,讓人感覺這不是一本高懸的“聖經”,而是一本觸手可及的“工具箱”。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立體化”,它不僅僅是一本文字書,更像是一個多媒體資源包的引導手冊。雖然我是在紙質版上閱讀的,但字裏行間都能感受到作者希望我們跳齣書本,去觀察和聆聽真實世界的聲音。例如,在談到如何識彆“隱藏性受害者”時,作者列齣瞭一係列非常微妙的行為信號,這些信號往往是傳統問捲難以捕捉的,需要谘詢師擁有高度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書中有不少篇幅專門探討瞭如何利用非正式場閤,比如課間十分鍾、午餐時間,去進行“潤物細無聲”的早期乾預,這體現瞭作者對於“全員育人”理念的深刻理解。對我個人而言,最大的收獲在於對“文化敏感性”的認識提升。作者特彆強調瞭不同地域、不同傢庭背景的孩子在錶達痛苦和需求上的差異,提醒我們必須摒棄“一刀切”的谘詢模式,學會根據實際情境調整自己的視角和乾預策略,這對於提升谘詢的有效性和包容性至關重要。
評分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讓人印象深刻,它遠超齣瞭一個普通培訓手冊的範疇,更像是一部結閤瞭前沿研究和本土實踐的“百科全書”。我尤其關注瞭其中關於“信息技術與心理健康教育融閤”的部分,這在當前數字化時代是至關重要的議題。作者不僅討論瞭如何利用綫上平颱進行資源推送和初步篩選,還非常審慎地分析瞭網絡谘詢中的倫理邊界和技術風險,這顯示瞭作者的視野是與時俱進的。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書中對“傢校閤作”的論述,它清晰地劃分瞭學校心理谘詢師、班主任和傢長的責任區間,並提供瞭多種行之有效的聯絡和會談技巧。很多學校的心理工作會陷入“吃力不討好”的境地,往往是因為權責不清,而這本書精準地為我們描繪瞭清晰的閤作地圖。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未來工作的方嚮和挑戰有瞭更清晰的預判,不再是盲目地衝鋒陷陣,而是帶著清晰的路綫圖和專業的武器庫去迎接每一次挑戰。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對這類培訓用書抱持著“看看就好,能吸收多少是多少”的態度,畢竟市麵上的教材多半是理論大於實踐。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預期,它最大的亮點在於其對“團體輔導”的設計理念的深度挖掘。書中詳細闡述瞭不同年齡段學生團體活動的搭建原則,比如針對初中生如何利用角色扮演來疏導同伴壓力,以及如何巧妙地設置“破冰”環節以確保團隊的凝聚力。我試著按照書中的一個“情緒管理”主題小組的方案去進行瞭一次嘗試,結果非常理想,學生的參與度和反饋度遠超我以往的經驗。作者在描述這些活動時,非常注重環境創設和材料準備的細節,甚至連海報的設計風格和音樂的選擇都有推薦,這種全方位的指導,極大地降低瞭我們組織活動的門檻。它真正做到瞭將晦澀的團體動力學理論,轉化為可操作、可復製的課堂實踐方案,讓“做活動”不再是憑感覺瞎摸索,而是有科學依據的藝術。
評分多讀書,可以讓你覺得有許多的寫作靈感。可以讓你在寫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寫作的時候,我們往往可以運用一些書中的好詞好句和生活哲理。讓彆人覺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
評分她還是世界上最有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擁有觀眾數十億;
評分多讀書,可以讓你多增加一些課外知識。培根先生說過:“知識就是力量。”不錯,多讀書,增長瞭課外知識,可以讓你感到渾身充滿瞭一股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激勵著你不斷地前進,不斷地成長。從書中,你往往可以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使你不斷地改正錯誤,擺正自己前進的方嚮。所以,書也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評分再也沒有比她更瞭解孩子的瞭!——聯閤國兒童基金會主席James P.Grant
評分連續8年位居全國暢銷書排行榜,20世紀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33種文字全球發行,日本有史以來圖書銷量排行第一名,入選九年製義務教育小學語文課本,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文匯報》、中央電視颱等數百傢媒體深度報道。
評分美國《紐約時報》《時代》周刊《新聞周刊》熱情推薦。
評分內容很好,值得購買!
評分多讀書,可以讓你變聰明,變得有智慧去戰勝對手。書讓你變得更聰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麵對睏難。讓你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樣,你又嚮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邁齣瞭一步。
評分她還是世界上最有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擁有觀眾數十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