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本是如何培养小孩?中国的家长和老师一定要读这本书!!!
现在的教师和父母总是致力于制造出一些“好孩子”、“乖”孩子。不遗余力地排除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恶”,结果反而招来更严重的“恶”,犯下很多过失。而这种过失的牺牲者,永远是孩子。
本书的精彩提示:
1) 恶与想像
2) 恶的魅力
3) 有关偷窃的心理咨询
4) 身体与恶
5) 玩耍与恶
6) 谎言的价值
7) 秘密
8) 校园内的群体欺凌
9) ……
现在的教师和父母总是致力于制造出一些“好孩子”“乖孩子”。不遗余力地排除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恶”,结果反而可能招来更严重的“恶”,犯下很多过失。而这种过失的牺牲者,永远是孩子。本书以例举的方式,对“恶”作了根本性的思考,说明了恶的存在有其有利的一面,不是简单杜绝就可以了事那么简单。启发教师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面对孩子的“恶”做出合适的回应。
河合隼雄(1928-2007),临床心理学者、心理治疗师。京都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毕业。京都大学教育学博士。京都大学名誉教授。1959年以博尔布莱特(Fulbright)交流学生的身分赴美留学,后在瑞士苏黎世荣格研究所学习,取得日本第*位荣格学派精神分析师的资格。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针对日本的古典文学、教育、社会问题等广泛的领域提出建言,长期从事论述发表活动,著作繁多。
如果你是家长,你一定要看这本书,他可以让你更了解你的小孩;如果你是一位从事与心理相关专业的人员,那你非读不可,书中河合教授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独特的简介,会帮助我们开启心中另一扇窗户;如果你是一般的读者,那你更不能错过,因为这是一本能引导你进入儿童的世界,也可窥探咨询师如何解决儿童问题的有益的书,你还可以透过此书体会另一种世界观。
——邱敏丽 日本京都大学临床心理研究员、临床心理学博士 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幼保系讲师、儿童谘商中心主任
第一章 恶与创造
1. 富有创造性的人们
2. 个性的显现
3. 自立的契机
4. 恶与想象
第二章 恶究竟是什么?
1. 恶的心理学
2. 恶的二义性
3. 根源性的恶
第三章 偷窃
1. 偷窃的魅力
2. 盗火
3. 到底想要什么?
第四章 暴力和攻击性
1. 攻击性
2. 身体与恶
3. 玩耍与恶
4. 感情的爆发
第五章 谎言、秘密、性
1. 谎言的价值
2. 秘密
3. 孩子与性
第六章 校园内集团欺凌
1. 校园内欺凌的根底有什么?
2. 现代的欺凌
3. 欺凌和对策
第七章 包围着孩子的恶
1. 从一个事例说起
2. 打着“善意”旗号的恶
3. 大人、恶、孩子
谷川俊太郎 为《孩子与恶》写的诗
我没有偷过东西
可我偷了别人的心
连偷了别人的心这回事都没察觉到
我不给房间上锁
可我给自己的心上锁
连心上有这把锁也没感觉到
不可以撒谎
我就微笑着沉默
自己真的在想什么,跟谁也不会说
我是个乖孩子,所以
我是个坏孩子
……
孩子的问题、教育的问题,总是可以让媒体沸沸扬扬。有各种各样的见解、改善方案等等,可事实上问题不见收束反倒愈演愈烈。这和日本现代社会整体有着构造上的关联,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找到解决方法的。
有关孩子的问题,我们从各种各样不同的角度做根本性的思考,可能更重要。以此为起点,如果能找到朝着有益的方向前进的线索,那就真值得高兴了。抱着这种想法,规划了《生活在当下的孩子们》这样一个系列作品。为了能出一些微薄之力,绞尽脑汁归纳出《孩子与恶》这样一个题目。
其实,很久以前就有这个想法,就“孩子与恶”说点儿什么。其中一个理由,我自己孩提时代就对“恶”很感兴趣,或者说心里一直有种纠葛,就是怎么看待“作为恶人的自己”?从事教育工作以后,看着教师、家长们这么气急败坏地要把恶排斥到视线之外,实在让人坐不住。
想着什么时候一定要好好写一些,但一直没就《孩子与恶》写出什么,主要原因还在于虽然可以写出很多有关恶的事相,但必须从根本上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恶却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不过,这一次既然下决心写了,第二章里就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不过还是不能让人满意,今后就此问题还需要继续思考。再过上几年,没准儿能写得更深入一些。先不说很深的根本性的问题,看看这里涉及到的不少例子,如果能引发读者一些耐心地、坚韧不拔地奉陪孩子们的恶的意愿,作为笔者,深感荣幸。
只看表面现象,说孩子们错了,真没什么好辩解的,孩子们确实错了。但是,这世界上有多少事情让人觉得,大人们草率地下结论实在太委屈孩子们了。书中的有些话,真是想替孩子们代言。实现自我的第一步,经常会以“恶”的形式表现出,这一点,真心希望大家能够给予充分的理解。
在本书执笔的过程中,得到岩波书店编辑部的山田馨的不少帮助,跟为本书写诗的谷川俊太郎一起,三个“坏孩子”结伴儿做成了一件事,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河合隼雄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了,暗色调中透着一丝危险的诡谲,仿佛预示着一场关于内心深处的探索。我一直对探讨人性复杂性的作品情有独钟,尤其是当这种复杂性与童真 innocence 相遇时,往往能碰撞出令人深思的火花。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在“孩子”这个象征纯洁与无辜的意象,与“恶”这个代表黑暗与破坏的意象之间建立联系的。是孩子内心潜藏的阴暗面被放大?还是外部的“恶”对幼小心灵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亦或是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更深层次的、难以言说的共生关系?这些问题在我翻开书页之前就已经在我脑海中盘旋。我期望作者能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展现出角色在善与恶的夹缝中挣扎、选择、甚至变形的过程。我相信,一本优秀的图书不应仅仅是故事的堆砌,更应是对人类灵魂深处的一次审视,引发读者对自己、对社会、对世界的反思。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得以窥见隐藏在日常表象之下,那些不为人知的、令人不安却又无比真实的情感与境遇。
评分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探究这本书所能带来的体验。对于“孩子与恶”这个主题,我首先想到的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及环境因素对儿童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书中是否会探讨那些看似无伤大雅的童年行为,在不经意间孕育出日后某种“恶”的种子?或者,是否会展现一个看似纯洁的孩子,在面对极端困境时,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采取的、在成人世界看来带有“恶”的手段?我更倾向于理解“恶”并非绝对的、固有的属性,而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下,可能被激发或被塑造出来的行为模式。这本书或许会以一种非常规的叙事方式,挑战我们对“善”与“恶”二元对立的认知,让我们看到界限的模糊,以及人性中存在的灰色地带。我期待作者能够创造出令人信服的角色,他们的动机和行为逻辑能够经得起推敲,即使是那些令人不适的、甚至恐惧的描绘,也能因为其真实性而产生强大的力量。我想知道,当纯真与罪恶交织,会奏响怎样一曲悲歌,又或是如何揭示出隐藏在美好事物背后的裂痕。
评分拿到这本《孩子与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的文学经典,它们都在试图剖析人性的幽深之处。我好奇这本书会选择哪种角度来切入这个宏大的主题。是聚焦于个体成长中的心理创伤,那些童年阴影如何扭曲了一个本该美好的灵魂?还是着眼于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当周围充斥着冷漠、暴力或不公,孩子是否会被迫学会以“恶”来保护自己?又或者,这是一种更加哲学式的探讨,关于人类天生就具有的某种“恶”的倾向,而“孩子”只是这种倾向的最早期、最纯粹的表现形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出人意料的见解,避免落入俗套。我喜欢那些能够挑战我既有观念的作品,那些让我开始质疑自己一直以来所坚信的东西。如果这本书能够让我对“恶”的起源和表现形式有全新的认识,能够让我以更宽容但也更警醒的态度去审视人性,那它无疑就是一部成功的作品。我期待在字里行间,找到那些触动我灵魂深处的句子,那些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的画面。
评分一看到“孩子与恶”这个书名,我的好奇心就被彻底点燃了。它听起来就像是一部能够深入人心的故事,探讨着人性中最复杂、最隐秘的角落。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样的故事,能够将“孩子”和“恶”这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概念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不是书中会描写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为某些无法抗拒的因素,而不得不去接触、甚至参与到“恶”的事件中?或者是,这个“恶”并非外在于孩子,而是潜藏在孩子内心深处,一种原始的、未被驯化的冲动?我特别期待作者能够以一种非常规的叙事手法,避免落入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的窠臼。我希望看到的是人性的复杂性,是那些在善与恶之间摇摆不定,挣扎着做出选择的人物。我想要在书中找到一些能够引发我深刻反思的内容,关于我们如何看待“恶”,以及“恶”是如何在我们身边悄无声息地滋长。我相信,一本优秀的图书,不应该只是提供一个故事,更应该提供一种对世界的全新理解。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社会议题和心理学发展的读者,我对《孩子与恶》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它触及了一个敏感而又至关重要的领域。在我看来,“恶”的定义本身就是流动的,它会随着时代、文化、甚至个体经历而变化。而“孩子”则代表了最原始的生命力,最未经雕琢的本真。当这两者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我猜测,作者或许会通过描写一个孩子的视角,去呈现一个被成人世界所遗忘或忽视的“恶”的侧面。这个“恶”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罪恶,而是那种源于无知、源于恐惧、甚至源于一种扭曲的生存本能。它可能是社会结构中的裂痕,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也可能是人性的某种普遍弱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极为冷静、客观甚至带着一丝残酷的笔触,去揭示这些隐藏在光鲜外表下的真实。我期待作者能够构建一个令人信服的故事框架,让读者在沉浸其中时,能够不断地反思,我们所认为的“恶”,究竟是从何而来,又如何一步步侵蚀我们的生活。
评分串了趟亲戚,发现一套好书立刻下单买来看很好,作者很用心!
评分不错不错,买了很多次了,京东值得信赖。
评分书的印刷质量不错,当然内容也不错的
评分还不错 但是对我来讲没有很深刻 可能自己从小就比较乖 哈哈
评分孩子的世界很小,小的只是啥都不懂需要大人照顾衣食住行的小小动物,孩子的世界又很大,大的宇宙一样,很多大人都搞不明白。
评分好棒~~~~!??1265454685746687456745668556874368456672668526855684568456
评分书很好 跟图片上的一样 寄来的也很快
评分说得还是可以,例子比较多。
评分还没有拆封,最近没空读,读完在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