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青音,中国一位在心理治疗师和节目主持人两个专业领域跨界传播的知名媒体人。早在1999年,她就开中国心理访谈节目的先河,通过电波,解决过上亿听众的心理难题。她的粉丝,遍及各个年龄段,人们被她的声音吸引,更被她声音背后温暖的力量所打动。
内送明信片:
内容简介
爱需要学习吗?爱不需要学习吗?
爱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能力。
有了爱的储备,懂得爱,会表达爱,才说明你会爱了。
会爱了,也就没那么多爱的困扰了。
《学习爱》是关于如何解决爱的困扰与难题的小书,它从50个爱的困扰出发,针对每个困扰,著名心理专家贾晓明都给出了专业的心理剖析,著名心理节目主持人青音都提出了精妙的情感梳理。50个爱的困扰来自真实的爱情经历,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通过这50堂恋爱课,希望读者能够在爱的路上不再迷茫、不再彷徨,继而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
作者简介
贾晓明,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对心理咨询督导与培训、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小组心理咨询、哀伤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等有着丰富的经验。
现担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工作组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心理学会理事。
青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主播、全国“金话筒奖”获得者、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家庭治疗学派心理咨询师、中国唯一一位在节目主持和心理咨询两个专业领域跨界传播的知名媒体人,华人广播界自媒体第一品牌,“音符·爱计划”公益基金发起人。国内第一档心理脱口秀《听青音》在爱奇艺开播,每集点击量过百万,公众微信号“青音”每晚推送“晚安心灵语音”,已成为几十万国人每晚的心灵寄托,精心打造的“轻心理”的理念,使其自媒体成为中国最活跃的全渠道互联网心理互动平台。
目录
专题一 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爱人!
爱从哪里来?
有多少爱可以给你?
我究竟要多少爱?
专题二 什么是爱?
什么是“爱”?
是“友谊”还是“爱”?
都是“偶像”惹的祸——爱他?还是爱心里的他?
“一见钟情”是爱吗?
不是我不小心——同时爱上两个人
独角戏——解读单恋
“同情”是爱吗?
爱的别名叫依赖吗?
“奉献”就是“爱”吗?
有“性”就有“爱”吗?
专题三 如何去爱?
为什么要提出“爱自己”?
你的“需要”、你的“想要”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学会爱自己的身体
活在自己的生活里,还是活在别人的目光里?
赞赏自己、做回自己、爱自己
不肯拒绝爱:因为虚荣、寂寞
不肯拒绝爱:怕得罪人,不会说“不”
不肯拒绝爱:怕后悔,怕错过
不肯拒绝爱:理智与情感的冲突
“网恋”的约会该如何进行?
“经人介绍”的恋爱,如何见好“第一面”?
相爱容易相处难:性格相近的恋人相处
相爱容易相处难:性格互补的恋人相处
恋爱中的“双性化人格”——“野蛮女友”和“温柔男友”现象
理想和现实的落差——恋爱中的光环效应
曾经沧海,难寻真爱
我怎么不“触电”?
为什么被拒绝的总是我?
爱情与前途,哪个更重要?
爱我的人与我爱的人——多角恋爱
“红玫瑰”与“白玫瑰”
爱的难题:要爱情还是要金钱?
爱的难题:男小女大的爱情你敢要吗?
爱的难题:爱情与自尊哪个更重要?
爱的难题:为什么我总是喜新厌旧?
爱的难题:“牛郎织女”的爱情要不要?
爱的难题:好马吃不吃回头草?
爱的难题:“门第”悬殊的恋爱能不能谈?
爱的难题:面对前女友的纠缠不休
爱的难题:爱上了朋友的爱人
爱的难题:迷恋同性是同性恋吗?
爱的伤痛:爱上已婚的他(她)
面对家长:不同意怎么办?
面对家长:见对方父母如何留下好印象
怎样求婚?
婚前恐惧症?
精彩书摘
爱从哪里来?
真实案例:
父亲的苦衷
小时候,父亲经常打我,哪怕我不小心打碎了一个杯子,他都要教训我一顿,指责我毛手毛脚,做事马虎大意。而且每次都打屁股,有时打得我法坐凳子,也走不了路。
当时,我就想:“天底下的父亲都这么狠心吗?难道就不能心平气和地讲道理吗?一定要诉诸暴力才算教育人吗?”那时,我特别恨他,总希望自己快点长大,逃离这个家庭,逃离他的“魔爪”。
如今,我在县城读高中,住在学校,一个学期有时只能回一次家。父亲渐渐老了,脾气也温和了不少,再也不像从前那样打我了。有时回到家里,我还会平心静气地跟他聊聊天,谈谈最近的学习情况和今后的打算。
在一次聊天中,我知道了一些父亲童年的事情。
因为是继母带大的,父亲小时候的生活非常悲惨:冬天没有鞋穿,脚上全是冻裂的口子,可继母还逼着他下地干活。有时天黑了,继母还没回来,父亲回到家却进不去,只能光着小脚,一个人在门外冻着。
虽然只是一些片段,但足以改变我之前对父亲的偏激态度。爱,对于父亲而言是很奢侈的,又谈何给予呢?他有他的苦衷,现在我长大了,应该更多地理解和包容父亲。
阿骐 17岁 高中生
贾晓明解析
心理学者米尔有一个“储爱槽”的说法:储爱槽里储存着每个人的爱,里面存有多少爱,你才能给予别人多少爱。倘若槽里本就空空如也,爱的给予便从谈起。
针对“储爱槽”的说法,米尔绘制了一个形象的图形。储爱槽是心形的,一颗心代表一个储爱槽,而爱就是槽里的水。
那么,一个人的储爱槽又从何而来呢?他又画了两颗心,一颗心是母亲,一颗心是父亲,他们各自都拥有一个储爱槽。爱像基因遗传般传递,只有从父母身上得到爱,才能将同样的甚至更多的爱给予自己的子女。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需要不断地从父母那里获得爱来填充自己的储爱槽。因为一个小孩出生的时候什么都没有,连最基本的生活都要依赖别人的照顾,而这个照顾的过程就是小孩感受父母关爱的过程,也是一个蓄满自身储爱槽的过程。
比如孩子哭了,有的父母能迅速分辨出这个孩子哭是表示尿了、不舒服了,还是饿了、渴了、冷了。因为孩子只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时候妈妈就需要具有一种特别的能力来分辨出孩子的意思并及时给予照顾。有时妈妈情绪不好,会大声说:“哭什么!哭什么!”孩子不懂妈妈是什么意思,但会从妈妈的语气中感觉到妈妈很生气;有时妈妈觉得他哭是因为饿了,就塞给孩子一个奶瓶,但这也许并不是孩子所需要的。孩子会从妈妈的态度中慢慢觉得哺育自己的人并不理解自己,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这些看起来都是一些细碎的事,但爱的感受就存在于这些点点滴滴之中。与孩子相处就是滋养爱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牛奶、面包等生理层面的满足,更是心理层面的交流。
我们常说人的童年最幸福,因为孩子们可以得到恰当充足的关爱与呵护,心理需求可以不断地被满足。然而并非所有孩子得到的爱都是均等的。有的孩子很小就被领养,或者被其他长辈抚养,缺乏父母给予的足够的爱;有些父母则过分宠爱孩子,孩子两岁了还总是塞给他奶瓶,这其实是溺爱,是不健康、不恰当的,与爱的本质是相背离的,因为如果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好,那么孩子就会丧失一种原本应该具备的能力,做任何事情都要依赖父母。
如果储爱槽里只有一点水,那么你能往下给予多少呢?有时候,孩子看到父母吵架,常常会说:“我在我们家感受不到爱。”因此,爱是学习的过程,更是传递的过程。一个人只有从上一辈那里感受到足够的爱和幸福,他才可以拿这些东西和别人建立融洽的关系,才能不断地付出和恰当地索取。
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爱是理解、尊重、接纳、赋予责任感等,语言简练而准确。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仅“理解”二字已是很难做到并做好的。
案例中阿骐的父亲是在缺少爱的环境中长大,是透过暴力和亲人发生的联接,在自己的家庭中又以这样的方式和儿子以暴力相处。
青音观点
爱需要学习吗?
爱是付出还是索取?
这些都是困扰我们的问题。但是答案是很明确的——爱是需要学习的,既要学习付出,也要学会索取。
爱的能力是代代相传的,如果一个人在从上一代获得爱的过程中有所缺失,那么他就没有足够的爱分给下一代,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如果每一代人的爱的获得都有缺失,代代相传,爱的能力就会缺失。这些人在以后的感情生活上不一定会非常坎坷,但能感受到幸福的概率会比其他人小很多。
健康正常的爱就是在他需要的时候,你要微不至地关注、满足他的需要;他不需要的时候,你要帮助他去学习,让他去获得。
如何正确健康地对待爱,让自己的感情生活走上光明的道路,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爱是一个彼此磨合的过程,爱的双方在一起一定会有冲突和矛盾,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解决这些矛盾。简单地说,在获得爱、奉献爱的时候,我们必须有处理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学习的。
能较好地把握爱、体验爱,并且实践爱,这是一个人长大成熟的标志。
……
前言/序言
学习爱(升级版 赠明信片)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学习爱(升级版 赠明信片)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