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教给我们爱,同时教给我们理性。面对美丽的大千世界,毕淑敏建议我们怎样调整自我的心理,怎样在繁杂纷纭的人世间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
海报:
“毕淑敏心理健康丛书”是毕淑敏的心理纪实作品集,共三册,分别是《星期五的心理咨询室》《和你一起幸福》和《心灵七游戏》。毕淑敏以医生、心理师和作家的三重身份,为读者破解生命中的疑惑、心理上的困扰,解读幸福的实质。《星期五的心理咨询室》是国内第一部心理咨询纪实作品,是毕淑敏当心理咨询师时的手记,是难得的关于心理健康真实案例的第一手资料。在这本书的选材过程中,作者主要考虑到普通大众较多面对的心理问题,选取了一些具有普适价值的案例,可以给需要有心理指导的读者一些实际的帮助,同时也给对心理健康产生关注的读者一些真实地认知。
毕淑敏,出生在新疆伊宁,16岁参军到西藏阿里,在那里度过了12年,后来回到北京,当过内科医生,开过心理诊所。
著有《拯救乳房》《红处方》《血玲珑》《女心理师》《和你一起幸福》《心灵七游戏》《星期五的心理咨询室》等畅销书。
她带着一颗宽厚、悲悯的心关注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带着一颗诚恳、谨慎和敬畏的心开始写作,把她的人生经验、感悟以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期待着在某一方面、某一时刻,触动某位读者,带给他(她)一点点正面的能量,被誉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
序言
「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痛……」
谁是你的闺密
红与黑的少女
出卖冥位的女生
长相这件事
你究竟说了些什么
最重的咨询者
「爱原来可以如此豁达 ……」
速递来的喜糖
失眠失恋,究竟你失去了什么
怨恨还是快乐,这是一个问题
穿宝蓝绸衣的女子
喜欢长发和一见钟情的男生
剩女出嫁
温暖的荆棘
冰雪篱笆
我忏悔,因为我的身材
爱情可算是一种病
婚姻在差异中成长
「与成功对接的那一小步……」
任何的成瘾都是灾难
藏獒与虎皮鹦鹉
倾听,是你的魅力
坦言:心灵的力量
轰毁你心中的魔床
分裂是一种双重标准
有一种笑,令人心碎
「有意义的快乐就是幸福……」
分泌幸福的“内啡肽”
你为什么而活着
请您从老板椅上站起来
灾难过后,刺玫瑰依然开放
狮泉河畔女上校
心理测验的批发商
等待你的第二颗糖
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每周星期五,对我来讲,是一道符咒。
那时,我是一家心理咨询机构的法人,兼任首席心理咨询师。安排工作计划的时候,大家问,您准备每周哪几天出诊呢?
我吓了一跳,原本没打算用这么多时间出诊。赶紧说,我要写作,还有很多社会活动。我一周出一天诊可好?
大家说,一天有点少,还是两天吧。但是日子可以由你来挑。你挑完了,别的心理咨询师再来定时间。
万事开头难,需要精诚团结同舟共济。感谢同伴们的海涵,那我就不客气了,先来挑出诊时间。琢磨,一周之中,选哪两天好呢?
周一。刚刚上班,有很多需要请示联络处理解决的工作事宜,不大合适心理咨询。那么就周二吧,诸事甫定,可从长计议。
定下来了一天,还有一天呢!周三,周四两天连起来,比较适合收心写文章。我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就把这两天留给自己吧。那剩下一个必须出诊的时间,星期五莫属了。
对于咨询者来说,咨询是一场陌生且艰苦的挑战。他们和心理师相识并有所撞击之后,也需要休养生息的时间,以利回顾和反思。来访者周五做了心理咨询,便是周末,安静地呆在自己熟悉的家中,慢慢反刍整个咨询的经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好的,就这样吧。我定下了每周的出诊时间。
几年走过,我发现选择周五作咨询的来访者特别多。也许,连续的劳作之后,就像原始人长途狩猎到达暂时的休憩地,人们想到要清理背囊,丢弃废物,补充给养,以便轻装上阵,再次出发。在心理的困顿中,也不知不觉遵循了这个古老习惯。
每个周五,我等待他们。当心理咨询室的门被推开的那一瞬,我知道一个巨大的谜团即将破门而入。斑斓画卷铿锵展开,那里贮藏着人生的孤独与困惑,迷惘与思考,痛楚与撕裂,沉沦与挣扎、无边的阴郁与微弱的光明……我诚惶诚恐并心怀敬畏,我将与他们肝胆相照,在心灵热血喷薄之时,为他们止血疗伤,力争柳暗花明破茧而出。感谢来访者对我无与伦比的信任,感谢他或她,引导我摸索到他们心路的起点和岔口,向我展示人性的冷深幽暗与缀在其中的篝火光斑……我们戮力同心,将火焰燃起,将光明铺开。
这些故事不仅属于他们,也属于所有的人。因为人性是共通的,我们在人所不知的神秘空间中致密地共振。他们的经验和教训,是人世间的宝贵财富。按照心理医生的职业准则,只要不曾违犯法律,就要为来访者严守秘密。永远钳闭双唇和把他的故事说出来,构成心理医生特有的一对矛盾。我的导师林孟平教授,多次提点过这一问题。她说,你要确保你写了来访者的故事之后,人们不会在茫 茫人海中,将他指认出来。无论如何,他是安全的。这就是心理医生的保密最高原则。
遵循这一教诲,我竭尽全力在所有相关文章中,把每一个人物,都粉身碎骨地重新组装。让每一则故事,都南辕北辙地腾挪变化。稍安的是,多年以来,故事中的原始主人公,没有一位被他周围的人识别出来。他们彻底地湮灭在人海之中,蒸发为烟霞。
只有我真切地知道——他们曾经无比鲜活地存在过,血肉丰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基本健康地生活着。每当想到这一点,我就倍感欣慰。我和他们的人生轨迹,在某个节点曾经交叉过,彼此成为永久的记忆。
我遴选故事的标准,是判断它们是否具有普适性。非常惊悚和险恶的故事,尽管对一个心理咨询师来说,极具专业挑战性,但对普通人来说,发生的概率是很小的。我毫不犹豫地将它们放进密闭的小盒子里收存,不再写在纸上了。
我要深深感谢我的老师,感谢对我无比信任的来访者,感谢我的责任编辑。是他们给予我专业知识和勇气,让我能够体味如此斑驳的人生,将我个人微不足道的单调经历变成了波澜壮阔的万千故事。
每个星期五,我等待着庄严时刻的降临。诊所之门半开,一首人生的交响乐,已轰鸣奏起。它们如此精彩又奥妙无穷,仅有我一个听众是遗憾的。人生是单程票,听听别的乘客讲讲旅途的见闻和感叹,是一件有意思并且有意义的事情。
第二段评价: 说实话,我对这类主题的书籍向来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多半是贩卖焦虑后又提供廉价安慰的套路。但这一本,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的叙事节奏非常独特,不是那种线性的、平铺直叙的记录,而是充满了跳跃性的思辨和回环往复的情感张力。作者似乎深谙人类情感的潮起潮落,她笔下的人物,哪怕只是寥寥数语的侧写,都栩栩如生,让人感同身受。最让我震撼的是她对“脆弱性”的重新定义——不再是弱点的代名词,而是一种力量的源泉。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沉浸在其中一个关于“如何与不完美共处”的章节里,反复咀嚼那些句子,仿佛作者正在对我进行一场私人定制的对话。这种阅读体验是极其私密且具有穿透力的,它不提供标准答案,而是点燃你心中探寻的火花,迫使你去面对自己最真实的内在世界,去拥抱那些曾经试图隐藏的棱角和不安。
评分第一段评价: 这本书初拿到手时,我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心理学入门读物,毕竟“心理咨询室”这个词汇总是带着一丝严肃和疏离感。然而,当我翻开扉页,被作者那温和而富有洞察力的文字所吸引时,我的看法立刻转变了。她像一位老朋友,坐在你身边,用最朴实的语言,却能直击人心深处那些不易察觉的角落。我尤其欣赏她处理那些“灰色地带”的案例,没有非黑即白的简单判断,而是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那些关于自我接纳、关于与原生家庭和解的叙述,读起来让人感到一种久违的踏实感。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深呼吸,将那些平日里积压在胸口的郁闷和焦虑缓缓排出。书中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取而代之的是生活中鲜活的场景和真挚的情感流露,让人忍不住想将书中的观点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去审视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情绪波动和人际互动模式。这真是一本能让人在喧嚣中找到内心平静的良药。
评分第四段评价: 作为一名对文学性要求较高的读者,我尤其赞赏作者在保持专业深度的同时,没有牺牲文字的美感。这本书的文字是有温度的,带着一种泥土的芬芳和雨后的清新。它不像许多心理自助书籍那样,充斥着高高在上的精英视角,反而非常接地气,仿佛作者本人也曾是那个在泥泞中挣扎的普通人。其中关于“意义的追寻”那一章,尤其打动我。它没有给出宏大的哲学命题,而是将追寻的焦点缩小到日常的仪式感和微小的善意之中。这种由内而外的疗愈力量,是任何浮夸的口号都无法比拟的。我发现自己开始留意生活中的那些细微的美好,不再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那些尚未解决的困境上。这本书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不会让人感到压力过大,只会让人心生向往,愿意朝着那个更清晰、更松弛的状态迈进。
评分第三段评价: 我习惯在通勤的地铁上阅读,以往都是囫囵吞枣地应付过去。但自从读了这本,我竟然开始期待每天早晨和傍晚的“独处时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克制而优雅,却又蕴含着惊人的爆发力。它巧妙地避开了那种直白的道德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场景和对话,引导读者自己去建构理解和顿悟的过程。例如,书中对“边界感”的探讨,不是冷冰冰的规则讲解,而是通过一个家庭内部微妙的权力转移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读完后,我立刻回去重新审视了自己过去几个月来与同事的一些互动,顿时茅塞顿开,明白了为什么当时会感到筋疲力尽。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情感解码器”,帮助我们去理解那些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却影响深远的情感代码。它不是一次性的消费品,更像一本值得反复翻阅的工具书,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领悟。
评分第五段评价: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堪称一绝,它不是简单的章节堆砌,而更像是一首由若干段优美乐章组成的交响曲,起承转合之间充满了艺术性。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处理不同情绪强度时所采用的叙事声音的变化,时而低沉内敛,时而豁然开朗,如同真实的情绪波动轨迹。它成功地将学术探讨的严谨性与个人体验的丰富性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我花了很长时间去思考其中一个关于“如何放下对完美的执念”的案例,它让我明白了,很多时候我们自我设限的牢笼,恰恰是我们亲手铸造的。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沉浸式的,它要求读者投入自己的全部感知力去倾听,去感受,而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是“学会了”什么新理论,而是“记起了”一些被遗忘的、关于如何安然存在的美好真理。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精神补给。
评分毕老师的新书,纸质很好。一段一段的小故事,温馨感人。
评分没看,应该不错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还行吧,收到货了质量不错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不错,在读,推荐给大家,京东上还是挺快的,第二天就收到了,赞~~~
评分连夜看完的,非常好看的哟
评分适合每个家庭都看看的好书。
评分书不错,到的很及时,但快递没通知拿,是自己到我们小区传达室找的,是不是快递忘了通知?希望下次注意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