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唐诗

品唐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施蛰存 著
图书标签:
  • 唐诗
  • 诗歌
  • 古典诗词
  • 文学
  • 文化
  • 品读
  • 鉴赏
  • 中华文化
  • 传统文化
  • 诗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998510
版次:1
商品编码:11673511
包装:精装
丛书名: 阅读季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4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现代知名作家、翻译家、学者
  其文糅合了中国古典气质与西方文化的情调
  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文化教材
  学习欣赏唐诗的必读书
  阅读季·高端人文知识普及读物
  大家之书,有厚重的思想,纯正的知识宁静的文字,是汨汨流淌的甘泉,绵绵不绝的文脉有我们心智的滋养之道。
  我走进,我聆听,我在读……
  “阅读季”丛书精选中外大家的普及类人文著作这些历经岁月沉淀的好书,为作者苦心孤诣,勤读精思所成,绝非粗制滥造,泥沙俱下之作,实为所涉及领域上乘的作品,有很高的阅读价值,特别适合作为图书馆、单位、家庭的基本藏书。
  “阅读季”丛书第一季收入以下八本图书:
  邓散木讲书法 邓散木
  古汉语入门 蒋绍愚 李新建
  古文字四讲 姜亮夫
  吕思勉谈读书治学 吕思勉
  品唐诗 施蛰存
  王阳明生活 王勉三
  中国文学小史 赵景深
  中国馔馐谭 齐如山
  

内容简介

  《唐诗百话》是施蛰存先生晚年创作的一部关于唐诗鉴赏的书,也是一部学习唐诗的经典之作。自面世以来,受到海内外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高度赞誉。限于本丛书入选图书篇幅的大体均衡,我们未能将原书的全部内容刊出,只是选择了原书的部分篇目,书名也改为《品唐诗》。这个选本大体可视为原书的一个精华本。这当然已经不是原书的全貌了,不过,读者还是能从中感受到其文“清水芙蓉般”的韵味和神采。

作者简介

  施蛰存,上海人。文学家、翻译家、学者。他的词学、诗学等文章,内秀、高格、婉转、精致,糅合了中国古典气质与西方文化的情调。自称在“四个窗口”(古典文学研究、现代文学创作、外国文学翻译和金石碑版研究)做学问,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是真正的大师。当代散文大家黄裳写道:“蛰翁往矣。不再能听到他高声谈笑,但他留下来的著作,尚能使我们聆听到他纸上的声音。”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书出后佳誉如潮,连巴金都向我借了去读过。此书好处在新见层出,敢说自己的话,取传统的唐诗评论一一检讨,分期、作者、风格变迁、名篇解析,都有自己的见解,读之如遇一部崭新的唐人诗话。所见不必尽是,但确是一本崭新的文学评论。
    ——黄裳(当代散文大家)
  
  ★一生仿佛做了人家三世的事情。他的词学、诗学文章博古通今,难得的是雅俗共赏,一点也不卖弄,寓学养于趣味,诗话写得那么隽永近人,太好了。
    ——叶辉(香港知名作家)

目录

初唐诗话
王绩:野望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初唐诗馀话

盛唐诗话
王维:五言律诗三首
孟浩然:五言律诗三首
岑参:七言歌行二首
边塞绝句四首
五言绝句四首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王昌龄:七言绝句四首
李白:将进酒
杜甫:五言律诗二首
盛唐诗馀话

中唐诗话
张志和:渔歌五首
韦应物:五言古律三首
韩愈:山石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柳宗元:五言古诗四首
贾岛:诗六首
张继:枫桥夜泊
白居易:闲适诗十一首
李贺:诗三首
张祜:诗十首
姚合:诗十首
中唐诗馀话

晚唐诗话
李商隐:锦瑟
温庭筠:菩萨蛮
杜牧:七言绝句十一首
郑鹧鸪诗
韩偓:香奁诗、长短句六首
晚唐诗馀话
后 记
附录一:我写《唐诗百话》
附录二:忆施蛰存



















精彩书摘

  他又恢复了饮酒浪漫的生活,把自己装成一个飘飘然有仙风道骨的高人逸士,不时在诗里讽刺一下政治,好像朝廷不重用他,就失去了天下大治的机会。《盐铁论》里有一段大夫讥笑文学的话:“文学裒衣博带,窃周公之服;鞠躬踧踖,窃仲尼之容;议论传诵,窃商赐之辞;刺讥言治,过管晏之才;心卑卿相,志小万乘。及授之政,昏乱不治。”这些话都切中文人之弊。他们平时高谈阔论,目空一切,“心卑卿相”,人人自以为是伊、吕、管、晏。及至给他一个官做,也未见得能尽其职守。唐代进士初入仕途,往往从县尉做起,可是诗人中也没有出类拔萃的好县尉,而他们常在诗中发牢骚,嫌位卑官小,屈辱了他这样的人才。这种孤芳自赏的高傲情绪,从屈原以来,早就在我国文学中形成一个传统,而李白的表现,特别发扬了这个传统。我以为学习古典文学,对历代作家这一种世界观的过度的表现,可以不必重视,更不宜依据他们的自我宣扬,而肯定他们真是一个被压制的人才。李白的诗,是第一流的浪漫主义作品,他在盛唐时期诗坛上的情况,正和雨果在法国、拜伦在英国一样。游仙、饮酒、美人,是他的浪漫主义形式;嵚崎、历落、狂妄、傲岸,是他的浪漫主义精神。但是他对政治和社会的认识,还是消极因素多于积极因素。因此,我以为李白的诗,还不能说是一种积极的浪漫主义。  ……

前言/序言

  正是读书时候
  寂寂素然,朗朗玉震都在阅读的美好里。
  一抹青山,几点桃红,流水泛着暖,草庐里煎着新鲜的叶子,清茗味伴着竹林薄烟。读书的人在檐下合着书卷,透过江南,念着塞北归信。
  曲苑风荷,松荫叠碧,红鲤潜得深深,浮萍随着水韵,凉薰过后,唐诗也懒得动。知了一声入云,山更幽,人愈定。
  枫燃南山,菊点陶舍,拾枯枝、煮瀑布、插花、焚香、抄小令,散散几句,情起处,搁笔向天轻颂:古道西风瘦马。
  圆月寒山,天下清白。尘客绝履,仙猿无踪。围炉可与谁人夜话,挑灯汉书在杯酒中。古往今来,灰里冷,名就功成有还空。
  几行文韬,几行武略,几行悲切切,几行激烈烈。人间事,不过冷了向火困了眠。有书作枕,便是福田。
  窗前、月下、马上、溪边……处处可与千古相契。晴耕雨读,向来家风,这些都是画里的往事了。
  土壤长出了钢筋和水泥,我们住进了盒子里,眼睛镶进了显示屏,读书成了浏览资讯……
  急、燥、慌……
  电视里唱着歌: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我又该如何是好!”
  我想,还是读书吧。印在纸上的书,翻着有声,有扉页,有笔尖在文字下的行走,有一声叹息,有拍着膝盖忘了疼。
  澄心澈智,读善其身。
  当下,正是读书时候。

《唐诗三百首》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流传极广、影响极大的唐诗选本。它选录了从唐初到唐末三百余首优秀诗歌,汇集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李商隐、杜牧等数十位唐代杰出诗人的代表作品。这部选本的编纂者一般认为是清代的蘅塘退士孙洙,他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为宗旨,力求选本的普及性和教育性。 《唐诗三百首》的选篇范围广泛,体裁多样,涵盖了唐代诗歌的各个时期和各种风格。从初唐的清新婉丽,盛唐的雄浑壮阔,中唐的写实深沉,到晚唐的凄美哀婉,几乎囊括了唐诗的精华。在体裁上,既有气势恢宏的古风、乐府,也有格律严谨的近体诗,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这种丰富性使得《唐诗三百首》能够全方位地展现唐诗的魅力。 《唐诗三百首》的选诗标准,在孙洙的序言中有所体现。他强调“明白晓畅,可诵而易记”,即选取的诗歌要语言平易近人,意境清晰,便于读者理解和记忆。同时,他也注重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力求选出那些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现实、表达诗人真挚情感的佳作。例如,选录的杜甫诗歌,多为反映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作品,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等;李白的诗歌则多展现其豪迈奔放、想象奇特的一面,如《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等;白居易的诗歌则以通俗易懂、关注民生而著称,如《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唐诗三百首》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其重要原因在于它对后世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部选本不仅是无数文人墨客的启蒙读物,也是普通民众接触和喜爱唐诗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唐诗三百首》,许多人不仅学习了诗歌的语言和形式,更重要的是,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唐诗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如家国情怀、仁爱精神、自然观照、人生哲思等。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诗歌教育的重视。在古代,诗歌是重要的文学形式,也是衡量一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准。通过阅读和背诵《唐诗三百首》,学习者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对美的感知力,丰富精神世界。许多传统的私塾教育,都会将《唐诗三百首》作为核心教材之一。 《唐诗三百首》并非仅仅是一本诗歌的汇编,它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从历代学者的注释、赏析,到后世无数次的翻刻、增订,都证明了这部选本的生命力和价值。它不仅属于文学的范畴,也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文化的积淀和民族的情感。 在《唐诗三百首》的众多诗篇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描写边塞风光、战士豪情的《凉州词》、《塞下曲》;有抒发思乡之情、离别愁绪的《静夜思》、《送元二使安西》;有描绘田园风光、隐逸情趣的《鹿柴》、《山居秋暝》;有感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登鹳雀楼》、《行路难》;更有反映社会现实、批判时政的《秦中诗》、《石壕吏》。这些诗歌如同明镜,映照出唐代社会的面貌,也触及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和思考。 《唐诗三百首》的语言特点,即其“明白晓畅”。许多诗歌都使用了朴素、自然、生动的语言,易于理解,但也蕴含着深厚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例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极其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其画面感和震撼力至今令人惊叹。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则以极富生命力的意象,表达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希望。 《唐诗三百首》的艺术成就,体现在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上。无论是意象的选择,还是句式的安排,亦或是韵律的运用,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许多诗歌的意象,如明月、孤舟、落花、流水等,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中经典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象征。 《唐诗三百首》的广泛流传,也离不开历代学者和文化人的解读与推广。从宋代的黄庭坚、陆游,到明代的李攀龙、王世贞,再到清代的王夫之、刘熙载,无数的学者都对唐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评论,他们的注释和赏析,为后人理解和欣赏唐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而《唐诗三百首》作为一部集大成的选本,更是将这些优秀的诗歌以最便捷的方式呈现给广大读者。 《唐诗三百首》所收录的诗人,他们的生活年代、经历、性格各不相同,但他们的作品却共同构成了唐诗璀璨的星空。李白的不羁与浪漫,杜甫的沉郁与悲悯,王维的淡泊与空灵,白居易的通俗与写实,李商隐的缠绵与晦涩,都各具特色,但又在《唐诗三百首》这个选本中和谐共存,互相映衬。 《唐诗三百首》不仅是文学的经典,也是教育的经典。它以其选篇的代表性、语言的通俗性、思想的深刻性,成为中国古代诗歌教育的典范。许多关于诗歌创作、诗歌鉴赏的理论,都可以从《唐诗三百首》的诗歌中找到生动的例证。 总而言之,《唐诗三百首》是一部集唐代诗歌之大成的优秀选本,它以其广泛的选篇、精炼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经典。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欣赏唐代诗歌的绝佳途径,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后世的文学、文化乃至国民性格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部选本至今仍是许多人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首选,其价值无可估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光是拿到手上摩挲那封面材质,就让人心情愉悦。皮革纹理的触感,配上烫金的标题字体,透露着一种沉静而典雅的气息。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十分考究,米白色,不刺眼,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装订方式扎实可靠,看得出是打算长久珍藏的。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书签绳的配色,居然巧妙地呼应了扉页插画中的一抹朱红,这种不经意的精致,实在令人赞叹。翻开书页,那古朴的字体排版,疏朗有致,留白恰到好处,让每一行文字都像被温柔地托举着,使得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而非任务。它让我感觉到,作者或出版方对待“书”这个载体,倾注了深厚的敬意,不仅仅是内容的堆砌,更是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这种对形式美的坚持,在如今快餐式阅读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这本书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静默地散发着知识与美学的气息。

评分

初读这本书的感受,就像是走进了一座被时间遗忘的园林,每一个转角都藏着令人屏息的惊喜。它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妙,时而如清风拂面,舒缓地铺陈开一个宏大的背景;时而又似惊雷乍响,以犀利精准的笔触直击核心,让人不得不停下来细细咀嚼。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处理人物刻画时那种“不动声色”的功力,那些鲜活的生命个体,没有被过度渲染或脸谱化,而是通过他们细微的言行举止,自然而然地展露出复杂的人性幽微之处。读到某些情节,我甚至能清晰地“听”到当时的环境音,闻到空气中特有的气味,这种强烈的沉浸感,简直让人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地。而且,它所探讨的那些深层次的主题,比如命运的无常、选择的重量、时间的流逝感,都不是轻易就能得出结论的,它更像是一个智者抛出的诸多疑问,引导着读者进行自我对话和反思,读完一个章节,常常需要起身踱步许久才能平复心绪。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那种需要“耐心”才能完全解锁的宝藏。它不是那种可以让你在通勤路上随随便便翻阅几页就获得满足感的“甜点”,更像是一道需要细细品尝、反复回味的“主菜”。我发现,第一次读时,我可能只捕捉到了表面的情节冲突和人物关系,但当我隔了几天,带着新的心境去重读某些章节时,那些之前被忽略的隐喻、那些隐藏在对话背后的潜台词,才如潮水般涌现出来。作者似乎在每一段落都埋设了多重解读的可能性,如同一个技艺精湛的匠人,用不同的光线照射,会显现出不同的纹理。这种深度和层次感,是快餐文化下作品难以企及的。因此,我向那些真正渴望沉浸式、挑战性阅读体验的同好们强烈推荐,这本书值得你慢下来,去探索它每一层精妙的结构,你会发现,你付出的时间,得到了百倍的回报。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所展现出的那种广博的知识维度和跨学科的视野。它并非局限于单一的领域进行阐述,而是将历史的脉络、哲学的思辨、甚至一些尖端的科学概念,都巧妙地编织进了核心的主题之中,使得整个故事的立面无限延展。我常常惊叹于作者是如何在叙述一个看似简单的事件时,能精准地调动出与之相关的古代制度细节,或是某个科学理论的辩证关系,而且所有这些知识点都被消化吸收,成为了推动情节或深化主题的有机组成部分,绝没有那种生硬的“知识点植入”的痕迹。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认知边界被极大地拓宽了,很多过去一知半解的概念,在这本书里被重新审视和理解。这哪里是单纯的阅读,分明是一次高强度的思维体操训练,让人在享受故事的同时,智力也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堪称是知识密度极高的一部佳作。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一场华丽的文字盛宴,充满了古典韵味却又不失现代的敏锐。我发现作者非常擅长运用那些略显生僻但极富画面感的词汇,它们如同散落在墨色宣纸上的宝石,闪烁着独特的光芒,极大地拓宽了我对中文表达潜力的认知。比如,描述光影变化时,他用的词汇绝非“明亮”或“昏暗”可以概括,而是那种“流光如泻”或“晦暗如潮”的境界,充满了动感和张力。更厉害的是,作者在保持这种高雅文风的同时,叙事逻辑却异常清晰,绝不故作高深。他懂得何时该收紧笔锋,何时该放开想象,使整部作品读起来流畅无比,仿佛是技艺高超的乐师在演奏一曲多变的交响乐,抑扬顿挫,扣人心弦。这种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非长期的积累和深厚的文学底蕴不可企及,让人读得心悦诚服,甚至忍不住会拿起笔模仿几句,虽然效果嘛……相去甚远。

评分

好书好书好书。。。。

评分

谢谢!!!非常满意,一次愉快的购物体验。

评分

唐诗白话的简本,挺不错

评分

选的诗并不是很多,但是从作者到写诗的场景到为什么写诗,以及诗的意思所展现的内容,在了解到很多之后,那么就真的能够达到品的地步了。

评分

边角有点折损不过算了懒得换货。

评分

讲解很详细,书有点略厚

评分

边角有点折损不过算了懒得换货。

评分

施老师的书真的非常好。京东派送很快,书质量不错,是正版

评分

囤货的,还没用。因为要评价的东西太多了,看到这条,说明产品质量还是有保证的,90分左右。特别点名表扬京东的快递员,送货速度快,态度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