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获取配套音频资源
全书包括九章和一个附录。第一章讲的是口译笔记原则。因为在口译过程中,离不开笔记。掌握原则,有助于理解口译技巧。第二章到第九章是黄金话题精炼。精选热点话题,涉及改革开放、环境问题、经贸发展、民生问题、金融政策、中美关系、周边关系和港澳台政策。每个话题下面包括翻译点睛和现场重现,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附录是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必备词组。这些词组在本书的附赠光盘中有录音。读者可以通过本书二维码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料,包括笔记方法、口译实况等。
韩刚,2001年毕业于外交学院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专业,曾以优异成绩考入外交部翻译室接受培训,后调任新闻司担任新闻发言人同传。作为B2A口译系统教学法和CECE/ECEC学习法创始人,自2003年起潜心钻研口译和笔译培训,注重系统传授,教学踏实认真,方法科学得当,现已在翻译培训界独树一帜,是深得广大学员尊重和爱戴的CATTI口笔译资深讲师。
这本书的装帧虽然朴实,但内容密度却大得惊人,拿到手的时候就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分量,这绝不是那种灌水式的读物。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复杂概念时所采用的类比手法,非常接地气。比如,他把口译的记忆过程比喻成搭建一个临时性的“思维脚手架”,一旦笔记完成,这个脚手架就可以迅速拆除,而核心信息已经安全地转移到了大脑中。这个比喻一下子就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们不能过度依赖短期记忆去硬扛全程。对于笔记法的讲解,作者似乎是倾囊相授了,他详细区分了“同传笔记”和“交传笔记”的侧重点差异,这在很多入门书籍中常常被混为一谈。交传部分,他特别强调了“预判”和“结构化记录”的重要性,并配有大量的实战案例分析,每一个案例后面都有一个详细的符号解析图,让你清晰地看到“为什么这么记”的逻辑所在。我记得有一段关于术语处理的讨论,作者建议初学者不要一开始就追求100%的术语准确性,而是应该优先确保信息的流畅传递,术语的精确度可以在后续的重复练习中逐步提高。这种务实的态度,极大地减轻了我初学时的焦虑感,让我能更专注于整体的技能搭建。
评分初次接触到这本书的编辑风格,我感到一种难得的严谨与亲和力并存的氛围。它的语言风格不像学术著作那样高高在上,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耐心地与你对话,语气中充满了鼓励,但绝不失专业性。我最喜欢的是其中关于“笔记简化与美化”的讨论。很多学习者都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把笔记写得像艺术品一样工整,反而拖慢了记录的速度。韩刚老师明确指出了这种“视觉洁癖”的危害,他强调,口译笔记的唯一标准是“自己能看懂”,而不是“别人能看懂”。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书中提供的那些大量的“错误示范分析”,比单纯的“正确示范”更有教育意义,它让我们直观地看到了思维卡壳时笔记会变成什么样子,从而提前规避了这些陷阱。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明白了口译笔记的核心是“信息代理”而非“文字抄录”。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画符号,更是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原始信息的快速理解、重构和编码。这套方法论的建立,让我在面对复杂信息流时,自信心有了质的飞跃。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因为市面上关于口译入门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很多都是空泛地讲一些理论,或者堆砌一些生涩的术语,根本无法应用到实际的听力训练中去。然而,韩刚老师的这本《译点通》,却给了我一种久违的“踏实感”。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对“速成”这个概念进行了非常理性的拆解。它并没有承诺你读完就能成为顶尖译员,而是脚踏实地地告诉你,哪些是基础中的基础,必须下死功夫啃下来。比如在听力部分,它不是简单地让你去听VOA或BBC,而是提供了一套专门设计的“信息点捕获训练法”,这种方法更侧重于抓取逻辑框架和关键数据,而不是纠结于每一个词汇的完美翻译。我按照书中的建议,反复练习了几个小时,惊喜地发现自己对于长句的结构理解速度明显加快了。另外,关于“笔记的复述”环节,书里的范例非常贴近真实商务或学术会议的场景,不是那种为设计而设计的“假场景”。我特别喜欢它对“信息压缩”的讲解,如何用最少的笔画记录下最多的信息量,这门手艺的传授,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可复制、可量化的学习路径,让初学者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而不是迷失在浩瀚的语言学习海洋里。
评分我是一位有一定英语基础,但对口译知之甚少的学习者,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之前报过一些线上的培训班,效果总是不尽人意,主要原因是我缺乏一套系统的、可以反复查阅的参考资料。韩刚老师的这本宝典,正好弥补了我的这个空白。它不仅仅是一本讲笔记的书,更像是一本“口译方法论”的综合指南。我特别欣赏它对“语音感知与信息识别”的交叉训练建议。在很多速成书中,大家都在强调如何记,却很少有人教你如何“听得更有效”。这本书里有一部分内容专门指导如何训练耳朵去识别语流中的“重音词”和“功能词”,并据此来决定哪些信息应该被记录下来,哪些可以被大脑直接略过。这种对听力输入端进行优化的指导,是真正的高级技巧。此外,光盘内容的编排也非常用心,我发现光盘中的材料与书中的练习是相互印证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我用光盘里的材料进行跟读和盲听练习,然后对照书中的笔记范例进行反思,这种多维度的反馈机制,让我的学习效率倍增,远超我单独听任何材料的效果。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有意思,那种蓝白相间的配色,加上那个“译点通”的小图标,第一眼看上去就给人一种专业又高效的感觉。我当时在书店里随手翻了几页,发现它的排版非常清爽,不像有些教材那样密密麻麻全是文字,图文并茂的比例掌握得恰到好处。尤其是关于速记符号的那一章,作者真的是花了很多心思去构建这个系统的,很多符号都是作者自己原创的,或者对传统符号进行了优化,看得出来作者在实际教学和口译实践中积累了非常深厚的功底。比如,有些表示因果关系的符号,用一个非常简洁的箭头和交叉线就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这比我之前学过的任何速记方法都要直观和快速。而且,书里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口译心态调整的篇章,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口译不光是技术活,更是心理战。书中提到如何在紧张的场合保持冷静,如何快速处理“听不懂”的瞬间,这些经验之谈,比单纯的技巧讲解要宝贵得多。我个人对口译笔记的规范性特别看重,这本书在这方面给出的指导非常细致,从符号的运用到版面的布局,都有明确的建议,让人知道什么样的笔记是“有效”的,而不是一团乱麻。这本书的实用性,绝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真正想把读者带上实战的轨道。
评分商品符合期待,完好无损。
评分第一章讲的是口译笔记原则。因为在口译过程中,离不开笔记。掌握原则,有助于理解口译技巧。
评分用来准备考三笔备用的,希望能成功。?????????
评分很有用的口译笔记教材,不仅学的到口译词汇,對如何记笔记也有很独特的教法,赞!
评分用来准备考三笔备用的,希望能成功。?????????
评分挺好的,字迹清晰
评分准备好好学习口译,希望课本有所帮助
评分我给韩刚去个绰号:“大茶缸子”
评分没想到现在JD成了我买书的主要网站了。没办法,物流是绝对优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