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引导实用手册
视觉思维
未来探索:将愿景、承诺和行动融入全系统的引导方法(第3版)
引导:团队群策群力的实践指南(第3版)
大师级引导:应对困境的工具与技术
视觉型团队:应用可视化工具开创团队创新新模式(双色)
9787121308963 9787113219055 9787121298493
9787121285851 9787121289149 9787121287183
本书是使用代表事物、思维、概念等含义的象征图像与简单的文字,整理思维、传递情感、表达心境、寻找乐趣的思维训练图书。书中讲述了视觉思维整理法的诸多构成要素,并详细列举了用途与示例。可着力培养用图形思考和整理习惯,可极为迅速捕获创意点子与灵感,可更加轻松理解复杂难懂的知识。让你在讲话或提出自我主张的时候更有说服力,更容易激起听众的共鸣。
写在开始的话
信息汇聚时代的创意力
融合的时代,创造型思维从哪里来
手绘制图与电脑制图,左脑与右脑的均衡
信息洪水与视觉思维
信息视觉化——信息图像
谁应该看这本书呢
本书有效使用法
忘记美术课的阴影
一起“山寨”吧
译者的话
想要在这个时代活出你自己,真的是太难了
part 01
关于视觉思维
视觉思维的定义与优势 002
体验手绘带来的快感 008
是艺术还是技术 008
使用电脑还是使用手绘 009
三分钟之内画好,三秒钟之内共享 011
绘画的“葵花宝典” 013
1. 粗线 013
2. 影子 013
3. 绘画文字都兼顾 014
简便又有效的绘画工具 015
在限制中产生创意 015
粗笔 016
画影子用的灰色马克笔 016
厚实的画纸 017
{访谈}重回乱涂乱画的孩童时代——社会保障工作者、漫画家 李昌 018
part 02
视觉思维基本要素
像学一门语言一样邂逅视觉思维 024
视觉思维整理步骤 024
视觉单元 024
视觉单元组 025
视觉信息 025
用线与简单图形画出的基本要素 026
视觉思维基本图形 026
基本图形的组合 027
了解多样的基本要素 028
句首符号 028
对话泡泡 029
箭头 030
标题框 032
标题艺术字 035
表情 036
画小人也要萌萌哒 038
画小人萌萌哒的方法 038
表达多样的行为 040
【笔记】 图画文字项目 046
part 03
视觉单元/抓住日常事物的特征
日常生活中现成的视觉单元——注意与警告标志 050
熟悉又亲切的绘画记号——天气 053
表现空间的工具——家具 055
既相同又不同——卫生间 058
为了料理而绘画——厨房器具 060
吃货们的福利——饮食、小吃 061
表达气氛或状态——身体部位 063
引起共鸣的手段——兴趣爱好 066
越来越普及的必需品——电器及电子产品 070
生活中必不可少——交通工具 072
表达气氛或状态——身体部位 075
抓住普遍特征——动物 077
有趣的创作——鱼和鸟 080
实用主义视觉单元——职场生活 082
{访谈} 使用视觉思维的快乐——诚信女子大学 赵卿 087
作者大卫·西贝特从事组织发展的咨询工作,他把设计行业应用在“物”上的视觉化作业模式,融入到组织发展中“人”的工作上,把人的愿景、使命、战略、目标或者决策等无形的概念给呈现出来,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咨询方式,也造就了他所创立的格罗夫国际咨询公司的成功和声望。
本书浓缩了西贝特和其他专家几十年的咨询经验,其核心的“团队效能模型”把团队从组建到能够发挥出色表现的过程,分为七个阶段——导入、信任建立、目标厘清、共同承担、实施、高效表现和更新。如果你的团队在头四个阶段投入足够的精力,将可以在后续的阶段获得像“反弹球”一样的腾飞效果!
这个模型简单易懂,不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就能马上应用,而且可以由团队领导或者由团队成员自己来操作,这无疑给团队中的所有人创造了一套共同的思维框架和语言,帮助大家去理解和讨论团队的状态,一方面可以提高团队成员的自我察觉,另一方面消除因为语言贫乏所造成的误会。
此外,西贝特透过很多精彩的案例,告诉我们如何在会议中使用绘图、讨论模板甚至场景布置,帮助团队一步步去探索和解决各种艰难的题目,比如:
说服老板通过一项10 亿美元级别的新战略、部门转型需要所有同事的参与,或者非政府组织要推进区域性的节能减排计划等。特别是在复杂、变化和不确定的环境下,只有“像设计师一样工作”才可以有效汇聚所有人的想法,并快速演变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决定。这种作业模式肯定比领导单向讲话、幻灯片演示和文件通知等方法更为有效。
本书适合所有带领团队和参与团队工作的人阅读,特别是:
·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领导人;
·参与变革、转型和创新任务的团队成员;
·从事团队建设的教练、引导师和培训师。
目录
简介 为团队畅想更好的成果 XI
一部分 视觉型团队是什么在整个工作流程使用图像 1
1 像设计师一样工作 / 为什么视觉型团队能达成结果 3
2 为什么要成为一支视觉型团队 / 关于协作 15
3 团队的图像化用户界面 / 德雷斯勒 / 西贝特团队效能模型 29
第二部分 带领视觉型团队看大图景 55
4 这么说你刚被提拔了 / 理解团队领导力 57
5 管理四种活动流 / 注意力、能量、信息与运营 73
6 支持创新 / 提供视觉型工具 83
第三部分 创建视觉型团队创造信任、焦点和共同承担 93
7 呈现目的 / 把团队导引到你的任务中去 95
8 把你们自己视为一支团队 / 培养信任 107
9 厘清目标与行动计划 / 利用图像行动计划 117
10 共识还是命令 / 作出承担 131
第四部分 持续成果为高效作出创新 149
11 图像与项目管理 / 你能真正看到的实施过程 151
12 视觉化与创新 / 理解高效 159
13 评估、对话与分享大会 / 学习与更新的重要性 171
第五部分 培养一种视觉型团队的文化想一下有什么大机会 183
14 视觉型团队介绍 / 传播各种好处 185
15 发展视觉型团队的技能 / 学习建议和工具 193
16 共同的视觉语言 / 迈向一个视觉型团队的操作系统 201
第六部分 新科技工具一场在视觉化协作上的革命 219
17 发展成熟的视觉工具 / 在未来研究所里体验高效 221
18 供分散团队使用的图形 / 网络和电话会议 231
19 团队工作室和互联网 / 物理场所还是虚拟空间 241
20 移动科技 / 重塑未来的团队 249
第七部分 链接、工具和其他资源书目和附录 263
21 网站和书目 265
参考书目 268
附录 273
本书是全球引导大师英格里德·本斯女士继《引导:群策群力的实践指南》后的又一力作。英格里德?本斯被引导业内人士称为“引导界的女王”。本书旨在帮助引导师获得实用的高级引导策略与技能。主要聚焦于五大方面:高级引导者应具备的胜任能力与个人价值观体系;帮助团队做复杂决策的核心手段与方法;团队冲突管理的九种干预工具;高级引导咨询策略;高级引导的十四个基本流程。本书势必会为中国引导从业者与应用者带来更高水平的专业发展指引,将引导技术的应用推向更加深入的阶段。
第1章 高级策略总览 1
引导的个人原则体系 3
能力的三个等级 5
你属于哪个等级――自我评估 8
你的能量 14
什么是组织发展 18
作为咨询师 20
扩大你的权力基础 22
干预的两种类型 30
管理领导者角色 34
增强你的提问技能 37
行动中的高级引导 42
引导的五项原则 45
....................
我最近在尝试用一些新的方式来提升团队的沟通和协作效率,偶然间看到了这本《视觉引导实用手册》,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这本书的内容远超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手册”,更像是一本“思维指南”。它非常深入地探讨了视觉化在团队工作中的核心价值,不仅仅是图表和符号,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我尤其喜欢它关于“视觉化叙事”的部分,如何通过一系列的视觉元素,将一个复杂的故事、一个项目愿景,或者一个解决方案,生动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这种叙事方式能够有效地打破信息孤岛,让不同背景的团队成员都能快速理解核心内容,产生共鸣。书里还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视觉化工具来捕捉和呈现那些不易察觉的细微信息。它不是让你把所有东西都画出来,而是教会你如何“看”得更清楚,如何引导他人“说”得更明白。我尝试了书里介绍的一种“问题树”的绘制方法,来分析我们项目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结果发现了很多之前我们团队内部讨论时忽略的根源。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平实,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但字字珠玑,非常实用。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促进团队成员之间更好理解和协作的书籍很感兴趣,这次偶然发现了《视觉引导实用手册》,读完之后,我发现它比我想象的还要深刻。它不单单是一本关于“如何画画”的书,而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用视觉的方式进行深度沟通和共创”的指南。书里强调了“同理心”在视觉引导中的重要性,即在设计引导过程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参与者的视角和感受。我尤其欣赏它关于“如何处理分歧和冲突”的章节,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巧妙的视觉化技巧,能够帮助团队成员在坦诚交流中找到共同点,化解矛盾。书里还介绍了一些高级的引导技巧,比如如何运用“故事板”来描绘未来愿景,如何通过“思维导图”来梳理复杂的知识体系。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团队的沟通效率,更能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帮助大家形成更清晰、更具行动力的共识。这本书的作者非常有经验,他将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浓缩成这本书,内容扎实,指导性强,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我是一名产品经理,日常工作需要大量的跨部门沟通和方案讨论,最近在寻找一些能够帮助我提升会议效率和信息传达效果的书籍。在翻阅的过程中,《视觉引导实用手册》这本书引起了我的注意。它的内容非常丰富,从基础的引导原则到具体的视觉化工具应用,都有详细的阐述。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如何设计引导流程”的章节,它不仅提供了不同场景下的模板,还深入分析了每一个步骤背后的逻辑,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对于我们这类需要经常组织各种讨论和研讨会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书里还提到了如何利用视觉化工具来管理项目风险,如何促进创新思维的产生,以及如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方案。我尝试在一次产品需求评审会上应用了书中介绍的“意图-挑战-解决方案”的视觉化框架,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与会者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彼此的立场,讨论也更加聚焦,最终我们比预期的更早达成了一致。这本书不仅仅提供了“术”,更重要的是启发了“道”,让我对“引导”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我最近参加了一个关于团队协作的线上工作坊,讲师在分享过程中大量使用了视觉化工具,让我对这种沟通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就入手了这本《视觉引导实用手册》。这本书真的太有用了,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画图,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通过视觉化的方式去思考和沟通。书里面有很多关于“引导式提问”的案例,以及如何设计能够激发大家深度思考的问题。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团队沟通不畅,不是因为大家不想解决问题,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大家思考。这本书提供了一套非常系统的框架,从准备阶段到引导执行,再到会后总结,都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指导。我最喜欢的是它关于“视觉化画布”的设计理念,如何利用一张空白的画布,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引导大家一起把想法、问题、解决方案具象化。这对于那些不善于言辞表达的成员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表达机会。这本书的实践性非常强,里面的很多方法都可以直接套用到日常工作中。
评分这本《视觉引导实用手册》,我从朋友那里借来翻了翻,本来也没报太大期望,想着可能就是一些花里胡哨的图示,结果却让我眼前一亮。它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而是非常实在地告诉你,在各种需要集思广益的场景下,视觉化工具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书里讲到的那些分组讨论、头脑风暴、策略制定,都给了非常具体的视觉引导方法,比如怎么用便利贴组织想法,怎么用流程图梳理逻辑,甚至连一些基础的图形符号都有讲解。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共识图”的部分,以前我们开会讨论,经常是大家说半天,最后也不知道谁到底同意了什么,或者是什么地方存在分歧。这本书就提供了一种用视觉化方式来呈现大家观点一致和存在差异的地方,这样一来,大家就能一目了然,后续的讨论也更有针对性,效率也提升了不少。而且,它不只是讲“怎么做”,还讲“为什么这么做”,分析了视觉化引导在激发参与度、促进理解、加速决策等方面的原理,读起来很有说服力。即使是没有接触过这类工具的人,跟着书里的步骤也能很快上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