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颜论:陪你长大就是幸福

亲子颜论:陪你长大就是幸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颜廷胜 著
图书标签:
  • 亲子关系
  • 儿童教育
  • 色彩认知
  • 情绪教育
  • 家庭教育
  • 成长陪伴
  • 育儿经验
  • 亲子沟通
  • 儿童心理学
  • 蒙台梭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ISBN:9787555231332
版次:1
商品编码:1179357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48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家长
  《亲子颜论:陪你长大就是幸福》是一本好爸爸养成手册,作者是一位非常用心富有爱心的好父亲,以自己的现身说法和做法,针对家长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用生动鲜活的笔触,把儿童心理学、亲子沟通的有效方法应用到家庭教育之中,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很多家长读者喜欢在他的QQ空间阅读亲子教育的故事和感悟,也有很多家庭得到了他的帮助,摆脱了亲子沟通和家庭教育的困惑。

内容简介

  《亲子颜论:陪你长大就是幸福》以一位父亲的视角,结合人力资源的职场感悟,细致记录自己和儿子的成长历程,解读了亲子教育的重要意义。这本书里,有经验,也有教训;有骄傲,也有遗憾和悔恨;有自豪,也有反思和反省;还有一些朋友提出或者询问过的实例,以及作者自己童年成长的回忆。作者的理念是:要用心陪伴孩子的成长,而自然是很好的成长方式,良好的关系是亲子教育的基础,用同理心、共情、理解接纳来更好地陪伴孩子,使用是很好的培养。

作者简介

  颜廷胜,人力资源专家,曾培养出很多驰骋职场人才。2008年12月,儿子出生,他细致记录自己和儿子的成长历程,最终写成本书《亲子颜论——陪你长大就是幸福》。这本书以一位父亲的视角,结合人力资源的职场感悟,解读了亲子教育对于人的一生的重要意义。很多家长读者喜欢在他的QQ空间阅读亲子教育的故事和感悟,也有很多家庭得到了他的帮助,摆脱了亲子沟通和家庭教育的困惑。2015年6月,他在优酷视频开设脱口秀《亲子颜论》,主要内容为当下家长们关心的亲子教育理念与具体案例分析。2015年10月,关于他教子经验与心得体会的视频,入驻专注于3—12岁孩子的家长学习和社交的移动APP软件——“易爸易妈”的“人气视频”板块,手机登录即可轻松观看。2015年10月,作为演讲嘉宾参加2015中国(苏州)终身教育博览会,并进行主题演讲——《轻松做父母》。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 自然,是最好的成长方式
第一章 让孩子自己长大 / 2
摔倒了,要自己爬起来 / 2
疫苗不可怕 / 3
没掉下床的孩子长不大 / 5
不挑食,不偏食 / 6
第二章 放手,放手 / 10
学会漱口、刷牙 / 10入园 / 11
尿床 / 14
分床 / 17
做一些危险的事 / 19
第三章 我们一起学着长大 / 21
学会分手,告别焦虑 / 21
哭也是一门学问 / 24
为什么怕黑? / 27
童言无忌 / 30
安全问题 / 31
第二篇 良好的关系,是亲子教育的基础
第一章 成长,就是我们相互陪伴 / 38
与儿子一起成长 / 38
一起看风景 / 40言而有信 / 42
我告诉你个秘密 / 44
家庭一分子 / 45
第二章 靠近,温暖你我 / 47
莫让心灵孤单 / 47
把话说到你心里 / 49
爱的冲突 / 51
感恩 / 55
第三章 我们一起学会相处 / 58
爱,要好好表达 / 58
理解不易,却也不难 / 60
请先冷静 / 62
不让坏情绪伤人 / 64
把魔鬼赶走 / 65
第三篇 同理心,让我们更好地陪伴
第一章 共情,让孩子愿意说、愿意听 / 68
“我们的”儿子 / 68
有了舞台,就有角色 / 69
幸福就是看着你,听你说 / 72
“嗯,然后呢?”/ 75
我们一起聊聊天 / 77
爸爸也没长大 / 79
第二章 情感永远优于事实 / 84
骂人,不得了吗? / 84
处理好情绪,再解决问题 / 85
真相有时不重要 / 89
对不起,我没注意 / 91
第三章 想管好你一辈子,而不是管你一辈子 / 93
噪音“免疫力”/ 93
可能是个“左撇子”/ 94
过度保护是伤害 / 95
不要太周到 / 97
有些事情不必急 / 99
第四篇 成长,父母不能代替
第一章 把成长的动力还给孩子 / 102
生活有情趣 / 102
快乐是一种能力 / 104
每一个梦想都值得尊重 / 106
赞美的力量 / 107
静待花开 / 109
不能照搬的“好习惯”/ 110
第二章 学着去长大 / 112
这是你自己的事 / 112
为自己负责 / 114
谁在等谁 / 116
不妨慢慢来 / 117
磨炼,是成长的机会 / 118
第三章 一起成长,就是幸福 / 120
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 120
借给你一块钱 / 121
快乐最重要 / 123
这次伤得有点重 / 125
第四章 在探索中长大 / 126
“拖延症”/ 126
主动认错 / 129
好好看电视 / 130
兴趣班,还是培训班? / 134
防呆法 / 137
第五篇 有幸参与你的成长
第一章 使用,是最好的培养 / 140
谢谢你照顾我 / 140
试着去独立 / 141
想赢 / 143
第二章 你是另一个人 / 145
平等和尊重 / 145
分享和付出 / 147
我的,你的 / 149
规矩,但不强制;磨砺,但不暴力 / 150
第三章 爸爸的希望和怀想 / 152
善待生命,理解生死 / 152
你不必听话 / 154
你不必优秀 / 155
第四章 我们都在做实验 / 159
购物有节制 / 159
奖励与惩罚 / 162
贪玩,没完成作业 / 164
当你对我撒谎 / 167
激将法 / 172
第六篇 孩子,你有无限可能
第一章 束缚孩子很简单 / 176
心理暗示的威力 / 176
不要轻易贴标签 / 179
简单思维害死人 / 181
心存改善的意念 / 182
第二章 孩子不是“标准件” / 185
角色分配不简单 / 185
总有些事情需要较真 / 186
遭遇“熊孩子”/ 188
曲折的学跆拳道之路 / 191
第三章 爱你,不要“别人家的孩子” / 195
榜样容易招人恨 / 195
学习和成绩是两回事 / 197
有了兴致再做事 / 199
做事有计划,养成好习惯 / 200
好奇心与探知的兴趣 / 202
批评是为了什么 / 203
第七篇 目标是幸福
第一章 爱,原本简单 / 208
戒备心,要不得 / 208
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 211长大了要和小文结婚 / 214
隔代教育 / 216
第二章 有心,有爱 / 219
责任、认可与鼓励 / 219
别怕,我们都出过洋相 / 220
儿子,抬起头 / 221
勇敢地遵从你的内心 / 223
我能给你什么? / 225

精彩书摘

  有一天,下班回家的时候,给儿子带了点好吃的,儿子接过去之后,说:“谢谢老爸,我爱你!”我还没来得及回应,儿子又说:“就像你爱妈妈那样爱你。”我突然感到特别吃惊,任何一位父亲听到这样的话,都足以把心融化。我都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回应这么有水平的表达了。
  妻子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分享给她,妻子也是感动不已。一家人在浓浓的爱意中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还有一次,因为晚上要去参加一个活动,我就带着儿子在路边买点吃的再去跟妻子会合。我正走向卖小吃的摊点,儿子在后面大声叫我:“爸爸,我妈妈喜欢吃鸡肝,你看看有没有。”我突然觉得儿子又长大了,知道关心人,更能有心用实际的行动去表达这份关怀了。
  儿子五岁多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他带回在美术课上的画作给我看。其中有一张能模糊看出画的是人脸,但是特征实在不明显,五官也不太成比例。当他问我画中是谁时,可把我难住了。我猜想,画的多半是妻子或者我吧。
  正好那是在五月份,我猜想可能跟母亲节有关,于是我就先猜道:“是画的妈妈吗?”儿子一下子就变得很失落,生气地说:“这是画的爸爸。你怎么连自己也不认识啊?哼!”好吧,实际上在他说完之后,我仍然分不太清楚,我对美术实在是一窍不通。
  记得有一次带孩子去看画展,儿子竟然对毕加索的画看得津津有味,让我抱着他隔着厚厚的玻璃看了很久,临走时还又要求看了一遍。他那天画的爸爸,可真像毕加索的风格。
  我只好认认真真地对他说:“对不起,儿子。爸爸在画画上确实不如你,请你原谅。不过,你画了爸爸,我还是很高兴的。就算我不懂画画,儿子画的我也喜欢。你能给我讲讲这幅画吗?”儿子从头到尾给我讲了一遍他的画是怎么画的,其实我只能老老实实听着,仍然还是听不懂。
  听他比画着讲完,我很诚恳地说:“爸爸在画画方面水平实在很差。你能喜欢学画画,爸爸妈妈都很高兴。爸爸不懂,是爸爸笨,但是你也没必要生气啊!你一定是喜欢爸爸才愿意画爸爸的。
  我想,你画这幅画的时候也很高兴。本来是大家都高兴的事,所以也没有必要因为爸爸看不懂就生气。爸爸不懂,也不代表你画得不好,更不代表爸爸不喜欢。我们都要高高兴兴的,好吗?”
  还有一次,我骑电动车带着儿子去植物园玩。路上有一辆逆行的电动车突然冲过来,我赶紧急刹车才避免撞车,那辆车继续绝尘而去。儿子被这么猛烈一晃,手里拿的洒水枪掉在了地上。我帮他捡起来,还给他。没想到儿子却撅着嘴说:“爸爸,你以后刹车之前给我说一声行吗?这么急刹车,我都抓不住洒水枪了。如果摔坏了怎么办啊?哼!”
  虽说是虚惊一场,我也挺紧张的。听到儿子这样说,我就有点不耐烦了,带着情绪对他说:“刚才那辆电动车突然开过来,我差点来不及刹车。如果先跟你说完,早就撞上了,还刹什么车?”
  儿子应该是被我的气势给吓到了,不敢再说话,低头摆弄着手里的洒水枪,有点不知所措。我重新收拾好车筐里的东西,儿子怯生生地问:“爸爸,咱们还去植物园吗?”
  看着儿子可怜兮兮的样子,我的心顿时就软了下来,气也消了,对他说:“当然去啊!咱们本来就是要去植物园的。刚才被那个人横冲直撞吓了一跳,东西被晃乱了而已。咱们俩都不应该被他搞坏了心情。不过,爸爸刚才也说了,你坐电动车的时候最好抓住把手。不然,万一像刚才一样急刹车,摔坏了洒水枪没关系,如果把你摔了,那才麻烦呢。咱们把洒水枪放在车筐里,等到了植物园再拿给你玩,你好好抓住把手坐好,好吗?”调整完毕之后,我们继续向植物园出发了。
  ……

《陪你长大就是幸福:亲子颜论》 关于这本书: 《陪你长大就是幸福:亲子颜论》是一本献给每一位正在或即将踏上父母之路的读者的温暖指南。它并非一本枯燥的育儿百科,而是一场关于爱、成长与陪伴的深度对话。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将为人父母的喜怒哀乐、挑战与收获,化为一段段触动人心的篇章。这本书的核心在于“颜论”——作者将亲子关系中的种种情绪、表达、理解和连接,视为一种独特的“语言”,一种非语言但无比强大的沟通方式。通过解读和掌握这门“亲子颜论”,父母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孩子,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 内容概述: 第一部分:看见孩子的“语言”——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情绪信号 这一部分是全书的基石,它引导读者重新审视与孩子互动的方式,不再仅仅关注行为的表面,而是深入探究行为背后隐藏的情感。 “读懂”孩子的表情: 书中详细描绘了婴幼儿时期,孩子是如何通过眉毛的舒展、眼睛的闪烁、嘴唇的微动来表达喜悦、好奇、不安甚至不满的。例如,一个婴儿短暂而急促的抽泣,可能不仅仅是饿了,也可能是因为尿布不适,或者仅仅是感到孤单。作者会提供具体的情境分析,教你如何通过观察这些细微的面部表情,捕捉到孩子最真实的需求。 肢体语言的奥秘: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用身体来表达。紧紧抓住你的衣角,是对安全感的渴求;兴奋地原地蹦跳,是对新奇事物的极大肯定;而蜷缩起来,则可能是在自我保护,寻求内心的平静。作者会分析不同年龄段孩子典型的肢体语言,帮助父母理解这些无声的诉求。 声音的“色彩”: 孩子的哭声、笑声、咿呀学语的声调,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是委屈的、撒娇的、还是表达愤怒的?是欣喜的、满足的、还是带有探索意味的?通过对不同声音“色彩”的解读,父母可以更精准地回应孩子的情绪。 情绪的“地图”: 作者将孩子的情绪比作一张地图,上面标记着各种“地标”——快乐的顶点、沮丧的低谷、愤怒的山脉、恐惧的沼泽。学习识别和理解这些“地标”,父母才能更好地规划陪伴的路线,引导孩子穿越情绪的起伏。 第二部分:倾听父母的“心声”——觉察自己内在的情绪与回应模式 在关注孩子的同时,这本书同样强调了父母自我觉察的重要性。父母的内心状态,直接影响着与孩子的互动质量。 “面子”与“里子”: 很多时候,父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自己的期待,而表现出与内心真实感受不符的样子。书中探讨了父母在育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面子”压力,以及如何回归真实的自我,找到内心平衡。 情绪的“回声”: 孩子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可能触发父母潜藏已久的情绪。例如,孩子的不听话,可能会让父母感到挫败、愤怒,甚至联想到自己童年时的经历。作者引导读者去倾听这些情绪的“回声”,理解其根源,从而做出更健康的回应。 “原生家庭”的影响: 父母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受到自己父母的养育方式的影响。书中会温和地探讨原生家庭如何塑造了父母的育儿模式,以及如何在新的家庭中,学习打破负面循环,创造积极的亲子互动。 “同理心”的练习: 倾听孩子,更重要的是倾听自己。书中有一些小练习,帮助父母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同时也反观自己的情绪需求,从而建立更具同理心的亲子关系。 第三部分:连接的艺术——用“颜论”创造和谐亲子关系 这一部分是实操层面的指导,如何将前面两部分学到的“语言”和“心声”,转化为实际的亲子互动策略。 “情绪 the Mirror”: 当孩子表达负面情绪时,父母的第一个反应往往是压抑或者指责。这本书提倡父母成为孩子情绪的“镜子”,温和地映照出孩子的情绪,但不加以评判。例如,孩子因为玩具被抢而哭闹,父母可以回应:“你现在很生气,因为你的玩具被拿走了,你希望拿回来,对不对?” “共情”的实践: 共情不仅仅是理解,更是情感上的连接。当孩子分享喜悦时,父母的热情回应;当孩子经历失败时,父母的坚实陪伴。书中提供了具体的对话范例,指导父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共情。 “界限”的设定与尊重: 爱的表达需要界限,界限的清晰能让爱更具安全感。书中探讨了如何与孩子建立健康的界限,例如,尊重孩子的隐私,但也需要在必要时进行引导。同时,也强调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个体独立性。 “玩”的智慧: 游戏是孩子最好的语言,也是父母与孩子建立深层连接的桥梁。书中鼓励父母放下身段,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游戏中,在玩耍中倾听、理解、回应。 “支持”的力量: 无论孩子遇到什么困难,父母的坚定支持是他们成长的动力。这本书强调,支持不等于包办,而是给予孩子尝试、犯错、再站起来的空间。 “接纳”的境界: 最终,育儿的幸福感来自于对孩子全部的接纳,包括他们的优点和缺点,他们的成功和失败。这本书引导父母走向一个更深的境界,看见孩子本真的样子,并为之鼓掌。 全书的价值: 《陪你长大就是幸福:亲子颜论》不是教你如何“塑造”一个完美的孩子,而是教你如何“看见”一个真实的孩子,并陪伴他/她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本书提供的不是一套僵化的规则,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与孩子深度连接的艺术。它教会父母: 看见孩子独特的情绪密码。 理解和管理自己的育儿情绪。 用爱与理解化解冲突。 在日常的点滴中,建立牢不可破的亲子情感纽带。 最终,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找到为人父母的真正幸福。 这本书适合所有对亲子关系感到迷茫、焦虑,或者渴望更深入地理解孩子、提升亲子质量的父母。它将是一份温暖的陪伴,一次深刻的启发,让你在育儿的道路上,不再孤单,充满力量。因为,当你真正“看见”孩子,当你真正懂得“陪伴”,你会发现,陪你长大,真的就是最深沉的幸福。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位初为人母的读者,我之前对“育儿”这个词总是充满了敬畏,甚至有些恐惧。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育儿秘籍”,让人眼花缭乱,也让我感到更加迷茫。直到我翻开了这本书,才找到了久违的安心感。它没有给我设定什么高不可攀的目标,也没有强加给我什么“标准”的育儿模式。相反,它以一种非常温和、非常包容的姿态,与我一同探讨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惑。书中有很多让我醍醐灌顶的观点,比如关于“界限”的设定,我之前一直以为对孩子好就是无条件地满足他们,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清晰而合理的界限,才是真正保护孩子,帮助他们成长的基石。它让我学会了如何用尊重和理解的方式,去引导孩子认识规则,理解责任。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传递了一种“成长型思维”,让我看到孩子身上无限的可能性,也让我看到了自己作为父母的成长空间。它告诉我,育儿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过程。我不再焦虑于自己是否“做得够好”,而是更专注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然后用这份更好的自己去陪伴我的孩子。这本书,真的就像一位知心的朋友,在我最需要支持和鼓励的时候,给予我最温暖的力量。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像一面清澈的镜子,映照出我内心深处对育儿的真实渴望,也指引了我通往这份渴望的道路。它没有高高在上地评判任何一种育儿方式,而是以一种平等、尊重的姿态,与我一同探索亲子关系的可能性。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尊重差异”的论述,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将自己的标准套在孩子身上,却忘记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天赋、自己的兴趣、自己的节奏。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发现和欣赏孩子的独特之处,如何去支持他们走自己的路,而不是强迫他们走我们认为“正确”的路。它告诉我,真正的“陪伴”,不是简单的形影不离,而是懂得如何给予孩子空间,让他们去尝试,去犯错,去独立。同时,它也强调了父母自身成长的必要性,只有父母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这本书不是一本“育儿速成指南”,而更像是一本“育儿人生哲学”,它让我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亲子关系,去感悟生命的意义。它让我明白,陪着孩子一起长大,就是一种最纯粹、最深刻的幸福。

评分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幸福,往往藏匿于那些琐碎的日常之中,而这本书,正是将这份“藏匿”的幸福,一点点地挖掘出来,呈现在我面前。它没有宏大的理论,没有复杂的说教,而是用非常细腻、非常感性的笔触,勾勒出亲子关系中最动人的画面。我读到书中那些关于“倾听”的描述,才发现,我们很多时候只是在“听”,而不是在“倾听”。我们急于给孩子建议,急于纠正他们的错误,却忽略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这本书提醒我,每一次与孩子的沟通,都是一次宝贵的连接机会,而有效的沟通,始于耐心的倾听和深刻的理解。它让我意识到,孩子那些看似“叛逆”的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对关注的渴望,对独立的追求,甚至是内心深处的恐惧。这本书教会我如何穿透表象,去触及孩子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我开始尝试放慢脚步,放下手机,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孩子的互动中,去感受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去体会他们成长中的喜悦与忧伤。读完这本书,我不再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成功”,而是更加珍视与孩子共同度过的每一个平凡而闪耀的日子,因为我知道,这才是最真实、最持久的幸福。

评分

读这本书,我常常会有一种“被理解”的感觉,仿佛作者洞悉了我内心深处的焦虑和困惑,然后用最温柔、最有力的方式给予回应。它没有给我制造新的“难题”,而是帮我化解了很多原本就存在的、却被我忽视的“小麻烦”。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关于“接纳不完美”的章节,我们总是对孩子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十全十美,却忘记了,正是这些“不完美”,构成了他们鲜活的生命。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即使孩子有一些小缺点,一些小错误,那也是他们成长的必经之路,而我们作为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用无条件的爱去接纳,去包容,去引导。它让我不再纠结于那些细枝末节,而是将目光投向更远方,关注孩子的整体发展,关注他们内心的健康和快乐。这本书,真的让我对“幸福”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是那些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渗透在每一个平凡的育儿瞬间里。当我看着孩子因为一点小小的进步而露出满足的笑容,当我感受到孩子依偎在我身边的温暖,我知道,这就是幸福,这就是陪着他们长大所带来的最宝贵的回报。

评分

这本书就像是一本心灵的指南针,在我手足无措的育儿路上,给了我无数的指引和慰藉。我一直觉得,养育孩子是一场充满了未知和挑战的冒险,而这本书,恰恰是我最可靠的导航仪。它没有贩卖那些虚无缥缈的“鸡汤”,而是用一种非常真实、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探讨了亲子关系中的各种微妙之处。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关于“情绪管理”的章节,很多时候,我们大人自己都未必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又如何去引导孩子呢?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第一步。它教会我如何观察孩子的微小变化,如何解读他们那些有时含糊不清的表达,然后在最恰当的时机给予回应。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拥抱,一句温柔的安抚,就能化解孩子心中巨大的风暴。而这本书,就是教会我如何施展这些“魔法”的宝典。它让我明白,育儿的幸福,并非来自于孩子取得了多么耀眼的成就,而是来自于陪伴他们成长的每一个平凡而珍贵的瞬间,来自于我们为他们付出的耐心、爱和理解。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平静和充实,仿佛卸下了很多不必要的包袱,可以更从容地去拥抱和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