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人才研究会主办,金子谦老师主讲的"幸福家长大学”在全国十四个省份设有分校,每年全国巡回授课四十几场,直接受益家长近10万人,幸福家长的微信群有8000多人。根据家长的实际需要,金子谦老师组织编写的《幸福家庭白皮书》、《智慧妈妈语录(漫画版)》和《超级大脑训练法(第一册)》等三本书,可以作为授课教材,推荐作为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家庭教育指导师”师资培训用书,也可用于家长及准备从事家庭教育者参考。
金子谦,中国人才研究会教育专家,专业人才库少儿考评专家,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师”师资培训主讲教师,金刚娃天才儿童特训营创始人,幸福家长大学创办人。
孩子,和你一起成长我们真幸福! / 001
幸福像花儿一样 / 020
种子、园丁、幸福的果实 / 033
享受阅读,过宁静、幸福,富有诗意的生活 / 047
鹿雯立的家庭幸福密码 / 051
让我们一起追梦 / 061
睿妈变形记 / 076
做智慧家长,建幸福家庭 / 090
用琐碎铺就幸福的育儿路 / 111
秋水共长天一色 / 121
比你强的人是雄鹰,比你差的人是麻雀。当你和麻雀在一起时,你想高飞,别的麻雀也会把你拽下来;当你和雄鹰在一起时,你想偷懒,别的雄鹰也会把你拉上去。
古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到底看什么?第一个看人品。第二个看习惯。我们的孩子不缺聪明,而是缺好习惯,3到7岁是培养孩子们好习惯最最重要的时候。
我最常用的两个词:第一个词叫正常,第二个叫幸运。别人不喜欢你,正常;别人喜欢你,幸运。任何状况你用这两个词鼓励自己时,发现世界没有那么糟糕!
早在50多年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应该使每个人懂得:在社会面前,他的责任和对社会最重要的义务,就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的首席教育者,第一任教师,就是母亲和父亲”。他还提出,希望一个好的家长必须经过培训,必须懂得家长教育学。他的理念说明,家庭教育是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而要履行好这一社会责任,家长自身教育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是关键。如何有效地提升家长的教育素质和能力?答案并不复杂,那就是加强家长的教育培训及其自身素质的提升。
关于家长教育,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展了许多年。国外一些知名学校主动地“培训”家长,开办了“家长学校”(Parent School),邀请各类家庭教育专家和学者讲课,组织家长与教师之间经常互动交流,对家庭教育起到促进作用并且成效显著。我国近几年来开始重视这一事业,家长学校、家长学堂、家长教育培训基地等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关于家长教育的书籍也层出不穷,“提升自己、教育孩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在这种热潮的推动下,五年前,我们开办了幸福家庭学校,从家庭教育的理论到实践,对参加学习的家长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培训,五年来培养提升了一大批学员,使八万多个家庭受益。在这些学员中,有一批佼佼者,不但自己得到提升,还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总结和传授成功经验,并建立幸福家庭学校分校,覆盖了数以万计的家庭。
为了总结这些成功经验,让更多的家庭受益,我们从众多家庭教育成功者的文章中,精选出10篇女性作者的文章结集出版。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真实地反映了作者亲身经历的人生阶段和教育过程,内容既有个人教育理念、教育素质能力提升的故事,也有通过读书会、自主学习获得进步的体会,更有在家庭教育中应对诸多困难和问题的经验和方法,例如,如何做到尊重孩子,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亲情关系;如何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独立适应生活的能力;对孩子赏罚的艺术、宽容的艺术,与孩子互动的艺术,家长树立榜样的艺术等,都有深刻、实际的指导意义。
如果把这本书比作一部剧,那么她就是一部系列剧,每篇文章都独立成剧,十部合在一起又是一个完整的剧集,形散而神不散。这部系列剧,也可以说是更现实、更实用、更少艺术雕琢的培训课程,是家庭教育成果的浓缩,更是人生的珍贵体验。十名作者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都是各界精英,有教育专家、有作家、有企业家、有艺术工作者,还有其他行业的成功者,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她们都是成功地创造了家庭教育奇迹的卓越女性!
成书过程中,每个人重新梳理了自己家庭教育的历程,融汇了真情、汗水和泪水,总结了经验、教训、体会和理论。大多数作者为了保证作品质量数易其稿,既拓展了作品的广度,也深化了作品的深度,在语言的精练方面、内容的趣味方面也作了很大改进,是一本难得的、雅俗共赏的家长教育指南。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兼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朱永新,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说:“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学校教育,父母应该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儿童。”在这里我借朱老师的话,进一步拓展自己的观点: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提升家庭教育能力素质的父母,才能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家庭和美好的未来!
祈愿中国有更多的家长为了孩子,改变自己!特别是妈妈,因为天下太平看女人,家庭盛衰看母亲!
金子谦于北京幸福家庭学校
2015年7月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忙碌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了一片宁静的港湾。我一直觉得,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太快,压力太大了,我们常常顾不上家庭,顾不上家人。但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家庭的意义,让我意识到,家庭才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是我们心灵最温暖的归宿。作者在书中分享了许多关于“时间管理”的观点,但他所说的“时间管理”,并非是追求效率最大化,而是如何合理地分配时间,让工作和家庭都能得到应有的关注。他强调,陪伴家人的时间,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讲了如何与孩子建立深厚的亲子关系,作者分享了一些非常实用的育儿理念,比如,要学会蹲下来,用孩子的视角去看世界,要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让他们有机会去犯错,去学习,去成长。我读的时候,常常会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一些经历,以及父母是如何引导我的。我感觉,这本书不仅是写给父母的,更是写给每一个渴望拥有一个美好家庭的人的。它让我明白,幸福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过程,一个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去创造、去珍惜的过程。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是巨大的,它让我开始重新思考“家庭”这个概念的本质。我一直以为,幸福的家庭就是那种看起来和睦、没有矛盾的家庭,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幸福的家庭,更重要的是一种内在的连接和情感的流动,即使有摩擦,也能够从中找到成长的力量。作者在书中分享了许多关于“个人成长”与“家庭幸福”之间关系的洞见,他认为,一个独立的、有自我价值感的人,才更能为家庭带来积极的影响。他鼓励我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与家人分享生活的乐趣,才能成为一个更有魅力的人。我尤其喜欢他对于“感恩”的阐述,作者认为,感恩是维系家庭关系的重要润滑剂。当我们将目光从抱怨和不满转移到对家人付出的感激上时,整个家庭的氛围都会发生奇妙的变化。我尝试着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一点,每天花一点时间去感谢家人为我做的一切,发现这真的能带来内心的平静和喜悦。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用她的人生智慧,为我们指引了一条通往真正幸福家庭的道路,这条路,充满了爱、理解和成长。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像是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暖流,心灵深处被触动了。我原以为关于“幸福家庭”的书籍,大多会是一些空洞的说教,或者是一些遥不可及的理想化场景。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没有给我灌输任何“应该”做什么的压力,而是用一种非常温和、引人入胜的方式,引导我去思考,去感受,去发掘自己内心深处对家庭的渴望和期待。书中有很多关于“仪式感”的描述,作者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解释了为什么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习惯,对于维系家庭的情感纽带如此重要。比如,每天晚饭后一起散步,周末的家庭电影之夜,或者在特殊的日子里亲手制作一张贺卡,这些点点滴滴的“仪式”,都在无形中加深了家人之间的连接,让彼此感受到被重视和被爱。我特别欣赏作者对“冲突”的处理方式,他没有回避家庭中必然存在的矛盾,而是教我们如何将冲突转化为成长的契机,如何通过理解和包容,让家庭关系在经历风雨后变得更加坚固。书中的案例非常贴近生活,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能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得宝贵的借鉴。我发现,原来经营一个幸福的家庭,需要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日复一日的用心经营,是那些看似平凡却饱含深情的点滴付出。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封面那温暖的色调和简洁的字体吸引了。我一直对“幸福”这个概念很着迷,也总在思考,到底什么样的家庭才算是幸福的,怎样才能经营出这样的家庭。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启发,一些实用的方法,让我能更好地去理解和实践家庭的经营之道。翻开书页,我首先看到的是作者一些关于童年经历的叙述,他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成长过程中那些充满爱与温情的瞬间,以及父母在其中扮演的不可替代的角色。这些文字不仅仅是回忆,更像是在为我们铺垫一个情感的基石,让我们能体会到,原来幸福并非遥不可及,它往往就藏在那些最朴实无华的生活细节里。接着,作者开始深入探讨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模式,他并没有给出什么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展现了积极沟通的力量,以及误解和沉默带来的伤害。我尤其喜欢他关于“倾听”的章节,里面提到的很多技巧,比如不打断、不评判,以及如何通过复述来确认理解,都让我受益匪浅。我常常会不自觉地代入到书中的场景,思考自己在与家人沟通时,是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以及如何才能做得更好。这本书的语言非常流畅,没有晦涩难懂的术语,读起来就像是在听一个非常智慧的朋友在分享他的经验,让人感到亲切而温暖。
评分这本让我印象深刻的书,它仿佛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对于家庭的美好憧憬,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可能存在的不足。作者在书中并没有像很多教育类的书籍那样,一味地强调“完美”的家庭模式,而是更加注重“真实”和“可行性”。他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探讨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需求,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满足这些需求。比如,他提到了“情感账户”的概念,让我们意识到,每一次积极的互动,都是在往这个账户里存款,而每一次的忽视或争吵,则是在消耗。这让我开始更加有意识地去关注自己与家人的每一次互动,努力让它们变得更加积极和有意义。书中还有一个让我非常感动的点,就是关于“接纳”的部分。作者认为,家庭的幸福,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成员之间对彼此的接纳,包括优点和缺点。他鼓励我们去看到家人身上闪光的一面,同时也能够包容和理解他们不完美的地方。我从中学习到,原来真正的爱,不是要求对方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而是去欣赏和拥抱他们本来的样子。这本书的语言非常朴实,但却充满了力量,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直击人心,让我思考良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