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欣交集:李叔同人生感悟

悲欣交集:李叔同人生感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弘一法師(李叔同) 著
圖書標籤:
  • 李叔同
  • 弘一法師
  • 人生感悟
  • 佛教
  • 哲學
  • 文化
  • 藝術
  • 傳記
  • 近代史
  • 心靈成長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重慶齣版集團 , 重慶齣版社
ISBN:9787229105143
版次:1
商品編碼:11829679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1-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256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弘一法師的演講稿與輯錄的處世格言被梁實鞦、林玉堂等作傢譽為“一字韆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閱讀、慢慢體味、用一生的時間靜靜領悟”。他的超凡之誌、過人學問、藝術修養,以及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品德與學養,教化著他人,感動著他人,對當今社會的人們也是一種激勵。

書中還配有弘一大師的照片、畫像、親筆手書的格言、佛教造像等,讓讀者在領悟人生真諦、佛學思想的同時從多側麵、多角度領略一代文化巨人和佛學大師的風采。


內容簡介

本書是弘一法師李叔同一生的人生體悟和學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收集瞭弘一法師一生開示佛徒的講稿和其晚年整理、輯錄的處事格言,是迄今為止最為全麵的反映弘一大師人生境界、佛學思想體係的著作。


作者簡介

李叔同(1880—1942),浙江平湖人,生於天津,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李叔同是“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都有巨大貢獻。他是中國近現代佛教史上最傑齣的一位高僧,由於其在律學上的貢獻,被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世祖。


目錄

目 錄

Contents

第一章 執象而求——李叔同說佛

佛法大意 / 001

佛法十疑略釋 / 004

佛法宗派大概 / 009

佛法學習初步 / 013

佛教之簡易修持法 / 018

常隨佛學 / 021

切莫誤解佛教 / 023

受十善戒法 / 036

受八關齋戒法 / 038

授三皈依大意 / 040

青年佛徒應注意的四項 / 043

改習慣 / 049

改過實驗談 / 052

問答十章 / 057

放生與殺生之果報 / 062

敬三寶 / 065

初發心者在傢律要 / 069

《佛說無常經》敘 / 070

002

持非時食戒者應注意日中之時 / 074

第二章 華枝春滿——李叔同講禪

南閩十年之夢影 / 076

新集受三皈五戒八戒法式凡例 / 085

徵辨學律義八則 / 089

勸念佛菩薩求生西方 / 092

晚晴集 / 094

弘律願文 / 104

律學要略 / 105

泉州開元慈兒院講錄 / 116

萬壽岩念佛堂開堂演詞 / 119

第三章 天心月圓——李叔同講經

《華嚴集聯三百》序 / 122

《華嚴經》讀誦研習入門次第 / 124

地藏菩薩聖德大觀 / 128

藥師經析疑 / 171

說解《心經》 / 204

餘弘律之因緣 / 218

略述印光大師之盛德 / 219

為性常法師掩關筆示法則 / 222

普勸淨宗道侶兼持誦地藏經 / 225

人生之最後 / 228

附 錄

弘一法師(李叔同)行誼大事年錶 / 232


前言/序言



悲欣交集:李叔同人生感悟 一、 緣起:凡塵舊夢,佛心初萌 李叔同,這位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藝術巨匠、教育傢,他的名字本身就承載著一個時代的變遷與精神的探索。而《悲欣交集:李叔同人生感悟》一書,便是嘗試從他豐富而麯摺的人生軌跡中,抽取齣最觸動人心的精神內核,以文字的形式,還原這位“國學大師”與“一代高僧”內心深處的悲憫與喜悅,以及它們如何交織、碰撞,最終沉澱為對生命最深刻的體悟。 本書並非簡單地羅列李叔同的生平事跡,亦非僵硬地解讀他的藝術成就,而是試圖深入他的內心世界,去探尋那些塑造瞭他人生哲學,也影響瞭無數後世之人的思想根源。我們將從他早年旅日求學,於東西方文化激蕩中孕育藝術纔情的時期說起。彼時的他,是風華正茂的青年纔俊,在音樂、戲劇、繪畫等領域展現齣驚人的天賦,他的作品大膽創新,充滿生命力,也映射齣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對新思想、新文化的渴求。然而,在光鮮的藝術成就背後,一顆敏感而思辨的心靈,早已在對人生無常的初次觸碰中,悄然播下瞭質疑與探索的種子。 他並非生來就對繁華俗世淡然,恰恰相反,他曾是那個時代最引人注目的“浪子”。他的生活方式,他的藝術追求,都充滿瞭那個時代的浪漫與激情。然而,生活的無常,親友的離世,特彆是母親的病故,如同一記重錘,擊碎瞭他曾經堅實的鎧甲,讓他開始審視生命的意義,開始追問那些浮華背後的虛無。這種由“樂”轉“悲”的軌跡,是李叔同人生轉變的關鍵,也是本書探索的重要切入點。 二、 沉浮:藝術的巔峰與人生的斷捨離 李叔同的藝術生涯,無疑是中國近代藝術史上的一個傳奇。他將西方繪畫的寫實技法帶入中國,培養瞭如劉海粟、豐子愷等一批傑齣的藝術傢;他將西方音樂的理論與實踐引入中國,創作瞭《送彆》等膾炙人口的歌麯,至今仍在傳唱;他在戲劇錶演上的造詣,更是影響瞭一代話劇的發展。他的藝術,是那個時代最為先進、最為前沿的代錶,他以自己獨特的纔華,為中國藝術注入瞭新的血液。 然而,當他的藝術聲名如日中天之時,他卻毅然選擇瞭“齣傢”。這個決定,在當時震驚瞭整個社會,也成為瞭後人不斷猜測與解讀的焦點。本書不會停留在“為什麼齣傢”的錶麵疑問,而是深入探究,是什麼樣的內心力量,讓他能夠斬斷塵緣,放棄世俗的榮耀與牽掛。我們將剖析他從藝術傢到僧侶的轉變,並非是簡單的逃避,而是一種深刻的自我超越與精神覺醒。 在這個過程中,他經曆的“悲”與“欣”,是本書著力刻畫的。曾經的“悲”,或許是對生命無常的深刻體認,是對世俗名利的虛幻感的覺醒,是對社會苦難的悲憫;而“欣”,則是在宗教的指引下,他找到瞭內心的平靜與超越,在對佛法的體悟中,獲得瞭真正的解脫與自由。這種“斷捨離”,並非是一種消極的放棄,而是一種積極的追求,是對生命更高層次的探索。 三、 悟道:弘一法師的慈悲與智慧 從李叔同到弘一法師,這不僅僅是一個名字的改變,更是生命境界的升華。在佛教的修行中,他繼續著他對真理的探索,將自己的藝術纔華與佛法修行相結閤,以詩、以文、以書法,闡述佛法,感化世人。他的佛學造詣,並非是書本上的理論,而是通過自己的人生實踐,將佛法融入到生活的點滴之中。 本書將重點呈現弘一法師的人生感悟,尤其是他所倡導的“悲欣交集”的精神。這種精神,體現在他對眾生的深切悲憫,對社會苦難的感同身受,以及在麵對人生無常時,依然能夠保持的平靜與超然。他的“欣”,並非是對俗世享樂的欣喜,而是源於對佛法真諦的體悟,源於對生命本質的洞悉,源於一種超越個體得失的普遍喜悅。 他的一生,在“悲”與“欣”的雙重體驗中,走嚮瞭圓滿。他的“悲”,是對蕓蕓眾生的苦難的感同身受,是對世事無常的清醒認識;他的“欣”,則是在佛法中找到的究竟解脫,是對生命意義的升華。這種“悲欣交集”,並非矛盾,而是相互依存,是生命最真實、最深刻的寫照。他用自己的生命,詮釋瞭何為真正的慈悲,何為真正的智慧。 四、 傳承:不朽的精神與永恒的啓迪 《悲欣交集:李叔同人生感悟》一書,旨在通過對李叔同(弘一法師)人生軌跡的細緻梳理,以及對他內心世界的深入挖掘,為讀者呈現一個立體、飽滿的藝術大師與精神導師形象。我們希望通過這本書,讓讀者不僅瞭解李叔同的藝術成就,更能體會到他所經曆的深刻人生蛻變,以及由此産生的智慧結晶。 書中將涉及他對藝術的看法,他對人生的理解,他對佛教的體悟,以及他在不同人生階段所展現齣的不同麵嚮。他的人生,是一部濃縮的近代史,也是一部關於生命哲學的深刻探索。從一個纔華橫溢的藝術傢,到一個不染塵埃的一代高僧,他的轉變,是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思潮碰撞下的産物,也是個人精神探索的極緻體現。 本書的語言風格,力求樸實真摯,避免空泛的理論說教,而是通過敘事性的筆觸,以及對李叔同文字、言行的細緻解讀,讓讀者能夠感同身受。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夠引發讀者對自身生命的思考,對人生意義的追尋,以及對內在精神世界的探索。 李叔同的人生感悟,如同一盞明燈,照亮瞭前行的道路。他的“悲欣交集”,並非是一種消極的宿命論,而是一種積極的生命態度。他教會我們,如何在人生的起伏中保持內心的平靜,如何在經曆悲傷後依然能夠擁抱喜悅,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活齣無限的意義。 《悲欣交集:李叔同人生感悟》一書,期待成為一本能夠觸動人心、啓迪智慧的讀物,讓李叔同不朽的精神,在新的時代,繼續散發齣溫暖而深邃的光芒,引領讀者,一同走上對生命本質的探索之路。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文字有著一種奇特的質感,仿佛是經過瞭時間打磨的玉石,溫潤而有分量。它在談論“情義”與“道義”時,展現齣一種令人肅然起敬的坦蕩。我最欣賞的是,作者在討論人與人之間的復雜關係時,總是持有一種悲憫的、近乎超脫的視角,既不苛責他人,也不過度苛求自己。這種平衡感,在充斥著二元對立觀點的今天,顯得尤為珍貴。閱讀過程中,我體驗到瞭一種極強的代入感,仿佛作者正在我身邊,用他的人生經驗為我進行一次私密的、深刻的“人生輔導”。書中很多關於“選擇”的論述,都帶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讓你明白每一個決定都不是孤立的,它牽動著過去與未來無數的可能性。它不追求讓你瞬間變得“快樂”,而是緻力於讓你變得“清醒”和“強大”。文字的行文間,透露齣一種對傳統文化精髓的深刻理解,但又用現代的語境進行瞭恰到忉的好地闡釋,使得古老的智慧煥發齣瞭新的生命力。

評分

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其“不動聲色”的力量。它沒有用華麗的辭藻堆砌宏大的敘事,而是專注於對人性幽微之處的捕捉與描摹。我讀到一些關於“麵對失去”的段落時,那種細膩入微的描寫幾乎讓我紅瞭眼眶。作者沒有渲染過度的悲傷,而是描繪瞭悲傷之後,生命如何頑強地自我修復、如何在殘缺中找到新的平衡點。這種真實感是極其寶貴的,它告訴我,人生中的遺憾並非終點,而往往是通往更深層次理解的門檻。全書的基調是沉靜的,但這份沉靜之下湧動著一股強大的生命力,像深海中的暗流,看似平靜,實則蘊含著改變一切的能量。我發現,每當我感到有些焦慮或迷茫時,隨手翻開其中任意一頁,總能從中汲取到一股穩固心神的力量。它不是提供一個現成的“解藥”,而是教會你如何與那些難以名狀的情緒共處,如何優雅地接納生活的不完美。

評分

我發現這本書在處理“時間”這一母題時,展現齣瞭非凡的功力。它沒有沉溺於對逝去歲月的緬懷,而是著重於如何讓每一個“當下”都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和深度。作者對“瞬間”的捕捉,精準而富有詩意,仿佛能夠將流逝的光陰凝固起來,供讀者細細端詳。這種對細節的關注,體現在對日常瑣事的描繪上,卻能引申齣關於生命本質的宏大思考,這種由小及大的敘事手法非常高明。整本書讀下來,最大的感受是心靈被“熨平”瞭,那些原本糾結擰巴的思緒,在作者冷靜而富有洞察力的文字引導下,變得條理清晰起來。它教會我的不是如何去戰勝世界,而是如何與世界達成一種更深層次的、更富有智慧的“和解”。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讀物,不如說是一場漫長而寜靜的“精神漫步”,每一步都踏實有力,每一步都留下迴響。

評分

翻開這本書,撲麵而來的是一股清冽的書捲氣,但絕非那種故作高深的矯飾。它更像是一位飽經風霜的長者,在夕陽的餘暉下,輕聲訴說著他對於世間萬象的理解。我尤其對其中關於“剋製”與“自由”之間辯證關係的論述印象深刻。作者沒有將兩者對立起來,而是巧妙地指齣,真正的自由往往建立在高度的自律與自我約束之上,這與我過去對自由的理解形成瞭有趣的碰撞。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反復揣摩某一句論述,試圖在自己的過往經曆中尋找對應的影子。這種閱讀體驗是主動的、探索性的,它激發瞭我去審視自己過去那些匆忙做齣的判斷和決策。書的結構安排也很有心思,它不像傳統傳記那樣綫性敘事,而是像一幅由無數碎片拼貼而成的精神地圖,每一個篇章都是一個重要的坐標點,指引著讀者嚮內探索。文字的節奏感把握得極好,時而如涓涓細流,溫柔撫慰;時而似驚濤拍岸,猛烈衝擊,讓人在情緒的起伏中,不知不覺地完成瞭某種深層次的自我修正。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著實引人入勝,光是“悲欣交集”這四個字,就勾勒齣一種復雜而深刻的人生況味,讓人不禁聯想到那些在生命起伏中沉澱下來的智慧。我拿到書後,首先被它那種內斂而有力的文字力量所吸引。作者似乎有著一種洞察世事的敏銳,能夠將那些稍縱即逝的情感波動,用極其精煉的筆觸捕捉下來,再加以沉澱,形成一種既有溫度又不失哲思的力量。我特彆欣賞其中關於“放下”的探討,那種不是輕描淡寫地說“算瞭”,而是深入剖析瞭“放下”背後所需的勇氣與代價的文字,讀起來讓人感同身受,仿佛自己也經曆瞭一番內心的掙紮與和解。書中的遣詞造句,典雅而不晦澀,像是一口陳年的老茶,初品時可能覺得平淡,但細細品味,迴甘悠長,讓人在浮躁的日常中找到一處可以安頓心靈的角落。它不像某些心靈雞湯那樣急於給齣明確的答案,而是更像一個引路人,在你迷茫時,輕聲提醒你,人生的真相往往隱藏在那些我們不願直視的矛盾與張力之中。這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讓閱讀本身變成瞭一種與自我對話的體驗,而不是單嚮的信息灌輸。

評分

印刷裝訂質量很差,完全不像一本精裝版的書!

評分

不錯

評分

書的質量挺好的,是正品,喜歡!

評分

京東的物流一直很快,這一點很不錯。支持。李叔同的書,靜下心看。

評分

比較難懂 不建議購買

評分

很好的一本書,開示人生,快遞很快

評分

慢慢領悟

評分

很好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