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他的超凡之志、过人学问、艺术修养,以及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品德与学养,教化着他人,感动着他人,对当今社会的人们也是一种激励。
书中还配有弘一大师的照片、画像、亲笔手书的格言、佛教造像等,让读者在领悟人生真谛、佛学思想的同时从多侧面、多角度领略一代文化巨人和佛学大师的风采。
本书是弘一法师李叔同一生的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收集了弘一法师一生开示佛徒的讲稿和其晚年整理、辑录的处事格言,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反映弘一大师人生境界、佛学思想体系的著作。
李叔同(1880—1942),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他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由于其在律学上的贡献,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世祖。
目 录
Contents
第一章 执象而求——李叔同说佛
佛法大意 / 001
佛法十疑略释 / 004
佛法宗派大概 / 009
佛法学习初步 / 013
佛教之简易修持法 / 018
常随佛学 / 021
切莫误解佛教 / 023
受十善戒法 / 036
受八关斋戒法 / 038
授三皈依大意 / 040
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 / 043
改习惯 / 049
改过实验谈 / 052
问答十章 / 057
放生与杀生之果报 / 062
敬三宝 / 065
初发心者在家律要 / 069
《佛说无常经》叙 / 070
002
持非时食戒者应注意日中之时 / 074
第二章 华枝春满——李叔同讲禅
南闽十年之梦影 / 076
新集受三皈五戒八戒法式凡例 / 085
征辨学律义八则 / 089
劝念佛菩萨求生西方 / 092
晚晴集 / 094
弘律愿文 / 104
律学要略 / 105
泉州开元慈儿院讲录 / 116
万寿岩念佛堂开堂演词 / 119
第三章 天心月圆——李叔同讲经
《华严集联三百》序 / 122
《华严经》读诵研习入门次第 / 124
地藏菩萨圣德大观 / 128
药师经析疑 / 171
说解《心经》 / 204
余弘律之因缘 / 218
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 / 219
为性常法师掩关笔示法则 / 222
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 225
人生之最后 / 228
附 录
弘一法师(李叔同)行谊大事年表 / 232
这本书的文字有着一种奇特的质感,仿佛是经过了时间打磨的玉石,温润而有分量。它在谈论“情义”与“道义”时,展现出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坦荡。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讨论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时,总是持有一种悲悯的、近乎超脱的视角,既不苛责他人,也不过度苛求自己。这种平衡感,在充斥着二元对立观点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阅读过程中,我体验到了一种极强的代入感,仿佛作者正在我身边,用他的人生经验为我进行一次私密的、深刻的“人生辅导”。书中很多关于“选择”的论述,都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让你明白每一个决定都不是孤立的,它牵动着过去与未来无数的可能性。它不追求让你瞬间变得“快乐”,而是致力于让你变得“清醒”和“强大”。文字的行文间,透露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深刻理解,但又用现代的语境进行了恰到忉的好地阐释,使得古老的智慧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处理“时间”这一母题时,展现出了非凡的功力。它没有沉溺于对逝去岁月的缅怀,而是着重于如何让每一个“当下”都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深度。作者对“瞬间”的捕捉,精准而富有诗意,仿佛能够将流逝的光阴凝固起来,供读者细细端详。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在对日常琐事的描绘上,却能引申出关于生命本质的宏大思考,这种由小及大的叙事手法非常高明。整本书读下来,最大的感受是心灵被“熨平”了,那些原本纠结拧巴的思绪,在作者冷静而富有洞察力的文字引导下,变得条理清晰起来。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去战胜世界,而是如何与世界达成一种更深层次的、更富有智慧的“和解”。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读物,不如说是一场漫长而宁静的“精神漫步”,每一步都踏实有力,每一步都留下回响。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着实引人入胜,光是“悲欣交集”这四个字,就勾勒出一种复杂而深刻的人生况味,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在生命起伏中沉淀下来的智慧。我拿到书后,首先被它那种内敛而有力的文字力量所吸引。作者似乎有着一种洞察世事的敏锐,能够将那些稍纵即逝的情感波动,用极其精炼的笔触捕捉下来,再加以沉淀,形成一种既有温度又不失哲思的力量。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放下”的探讨,那种不是轻描淡写地说“算了”,而是深入剖析了“放下”背后所需的勇气与代价的文字,读起来让人感同身受,仿佛自己也经历了一番内心的挣扎与和解。书中的遣词造句,典雅而不晦涩,像是一口陈年的老茶,初品时可能觉得平淡,但细细品味,回甘悠长,让人在浮躁的日常中找到一处可以安顿心灵的角落。它不像某些心灵鸡汤那样急于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更像一个引路人,在你迷茫时,轻声提醒你,人生的真相往往隐藏在那些我们不愿直视的矛盾与张力之中。这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让阅读本身变成了一种与自我对话的体验,而不是单向的信息灌输。
评分翻开这本书,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冽的书卷气,但绝非那种故作高深的矫饰。它更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在夕阳的余晖下,轻声诉说着他对于世间万象的理解。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克制”与“自由”之间辩证关系的论述印象深刻。作者没有将两者对立起来,而是巧妙地指出,真正的自由往往建立在高度的自律与自我约束之上,这与我过去对自由的理解形成了有趣的碰撞。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揣摩某一句论述,试图在自己的过往经历中寻找对应的影子。这种阅读体验是主动的、探索性的,它激发了我去审视自己过去那些匆忙做出的判断和决策。书的结构安排也很有心思,它不像传统传记那样线性叙事,而是像一幅由无数碎片拼贴而成的精神地图,每一个篇章都是一个重要的坐标点,指引着读者向内探索。文字的节奏感把握得极好,时而如涓涓细流,温柔抚慰;时而似惊涛拍岸,猛烈冲击,让人在情绪的起伏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某种深层次的自我修正。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其“不动声色”的力量。它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堆砌宏大的叙事,而是专注于对人性幽微之处的捕捉与描摹。我读到一些关于“面对失去”的段落时,那种细腻入微的描写几乎让我红了眼眶。作者没有渲染过度的悲伤,而是描绘了悲伤之后,生命如何顽强地自我修复、如何在残缺中找到新的平衡点。这种真实感是极其宝贵的,它告诉我,人生中的遗憾并非终点,而往往是通往更深层次理解的门槛。全书的基调是沉静的,但这份沉静之下涌动着一股强大的生命力,像深海中的暗流,看似平静,实则蕴含着改变一切的能量。我发现,每当我感到有些焦虑或迷茫时,随手翻开其中任意一页,总能从中汲取到一股稳固心神的力量。它不是提供一个现成的“解药”,而是教会你如何与那些难以名状的情绪共处,如何优雅地接纳生活的不完美。
评分不错
评分感觉很轻
评分非常好的书,发货速度也很快。
评分送货非常快,质量和内容都非常好,值得收藏
评分好书,值得一读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开示人生,快递很快
评分印刷装订质量很差,完全不像一本精装版的书!
评分印刷装订质量很差,完全不像一本精装版的书!
评分印刷装订质量很差,完全不像一本精装版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