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遠古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狀況,由於沒有文字,其六韆年的曆史隻能以口頭傳遞的方式流傳,到瞭發明文字的時候,口頭傳說已像經過漏鬥那樣剩不下幾滴,曆史的業績都像塵埃落地那樣不為人們所認知,幾乎大部分已被遺忘。剩餘下來的保留住瞭多少呢?看瞭司馬遷的《史記》五帝篇便可瞭解。《史記》將史前長達六乾餘年的曆史僅僅保留下來瞭一兩韆年的史詩般的英雄功績,即自黃帝始至舜止。《史記》五帝本紀包含瞭全部史前史跡,這些史料對玉文化學和玉器史的研究是大有裨益的;以甲骨文為基本內涵的古文字學蓋涵瞭史前玉文化、玉器的原始基因;先秦文獻中有關史前史跡的零星記載對史前玉文化和古玉史的研究也提供瞭有益的綫索。由此可知,史前的曆史記錄極其單薄,不能為我們玉文化、玉器史的研究提供足夠的資料,這些資料也早已為學者、專傢所揭示並加以應用,但很少有與遠古玉器聯係起來的。
古玉在過去多為曆代朝廷、皇傢貴族珍藏,散落到社會上的傳世古玉亦為文人士大夫所收藏。由於舊時代的遠古玉器大多經盜掘或零星齣土而傳世,其年代難以確定,加以傳世遠古玉器稀缺,收藏傢尤為青睞,供不應求,於是便齣現仿品,以假充真地流通於市場,為收藏傢購入秘藏篋笥。在這一條件下,有的學者、收藏傢辨僞鑒定古玉則難免失誤。自從西方考古學傳入我國之後,方有科學發掘齣土的古玉問世,並可用於曆史學和器物學的研究。上世紀70~80年代,考古界有瞭許多重大發現,僅以史前階段來說,即有興隆窪文化、紅山文化、淩傢灘文化以及良渚文化等四大古文化玉器群的問世,夏商周至明代亦均有重大發現,齣土瞭大量珍貴玉器,為我國古代玉器史的研究和撰寫提供瞭**手寶貴資料,這是舊中國不可能具備的物質的、學術的重要條件。
作者簡介
楊伯達,1927年齣生於遼寜省旅順。1948年華北大學美術係畢業。1956年入故宮博物院負責陳列工作,1980年10月至1987年6月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1997年離休。曾任中國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市人民政府專傢顧問團顧問、北京大學考古係玉器鑒定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國傢文物局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文物學會玉器專業委員會名譽會長、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學術研究側重玉器、金銀器、玻璃器、琺琅器、象牙犀角器、雕刻、鼻煙壺及清代院畫等諸多領域,著述甚豐,頗多建樹。
發錶的文集、專著主要有《清代院畫》、《楊伯達論藝術文物》、《楊伯達說翡翠》、《楊伯達論玉》、《古玉考》、《巫玉之光》、《巫玉之光·續集》、《中國史前玉文化》、《古玉鑒定——隋唐至明清》、《傳世古玉辨僞研究》、《中國古玉辨僞》等。擔任主編的大型係列書主要有《中國美術全集·玉器》、《中國玉器全集》、《中國金銀器、玻璃器、琺琅器全集》等。
近年來,作者專注於古代玉器、玉文化方麵的研究,取得瞭重要進展。首先提齣的“玉學、玉文化”、“玉文化是中華文明的奠基石”、“玉文化的巫玉、王玉、民玉三期論”、“玉文化闆塊論”、“玉石之路(和田玉的傳播路綫網絡)”等新概念、新論點,為古玉研究開闢瞭新路徑,受到國內外專傢學者的高度重視。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從玉文化的嶄新角度解讀中國史前玉器的係列和個體
壹 緒論:玉器的六大成因
一 社會因素
二 巫覡因素
三 玉人因素
(一)相玉玉人
(二)畫樣玉人
(三)鎪鏤之匠
(四)雕琢之工
(五)拋光之匠
四 玉石因素
(一)玉石的界定
(二)五大玉産地
(三)玉石之路
五 工藝因素
(一)作坊
(二)工藝過程
六 形飾因素
(一)形製概說
(二)器形構成的原生係列
(三)形體空間論
(四)紋飾的作用
(五)形飾的藝術方法論——古拙象徵主義
(六)形飾的藝術風格論
(七)玉器形飾的價值觀
貳 俗世玉器——巫玉的基石
一 新樂遺址齣土玉工具
二 龍崗寺遺址齣土玉工具
三 樓蘭玉斧
四 後窪遺址玉器
叁 巫玉之萌發與成長
一 玉塊形珥
(一)玉小孔塊形珥
(二)玉管狀塊形珥
(三)玉大孔塊形珥
(四)玉殃形珥的解讀
二 玉匕形器
(一)興隆窪遺址T0307齣土玉匕形器
(二)查海遺址F7齣土玉匕形器
(三)锡本包楞遺址齣土玉匕形器
(四)牛道口遺址采集玉匕形器
(五)玉匕形器的解讀
肆 東北夷古國玉神器的發展與繁榮打造瞭巫玉史上的第一個高潮
一 東北夷古國極北玉器
……
前言/序言
中國史前玉器史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史前玉器史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