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瞭頸椎病的概念、分型、病因、常用檢查方法、臨床錶現、診斷標準、鑒彆診斷、藥物治療、中醫傳統療法、牽引與物理療法、自我調養、康復運動、飲食療法及自然療法等各方麵的知識。內容淺顯易懂,方法簡單易學,圖文並茂,既有專傢提示,又有民間驗方,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特彆適閤於頸椎病患者及其傢屬閱讀。
作者簡介
劉正富,河北省張傢口市第二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醫學會張傢口骨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張傢口康復醫學會副理事長,河北省三三三人纔工程第三層次人選;河北北方學院特聘教授,1989年畢業至今從事臨床骨科工作24年,能夠熟練掌握本專業疾病的診療工作,1996—1997年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骨科學習,2000—2001年以北京大學醫學部國內訪問學者在積水潭醫院研修矯形專業,
內頁插圖
目錄
基礎知識篇
第一章
認識頸椎 / 2
第一節 頸部的骨性結構 / 2
第二節 頸椎的連結 / 2
一、椎間盤 / 2
二、韌帶 / 3
『專傢提示』項韌帶鈣化是怎麼迴事? / 4
第二章
頸椎病 / 5
第一節 頸椎病的概念與分型 / 5
『專傢提示』頸性偏頭痛與一般偏頭痛如何鑒彆? / 5
第二節 頸椎病的好發因素 / 6
『知識鏈接』頸椎病引發的疼痛具有哪些特點? / 8
第三節 頸椎病可誘發的其它疾病 / 8
第四節 骨質增生與頸椎病 / 9
『專傢提示』哪些人群易患頸椎病? / 9
診斷篇
第三章
頸椎病的常用檢查方法 / 12
第一節 全身檢查 / 12
第二節 頸椎的專項檢查 / 13
一、就診時醫生的問診特點 / 13
二、頸椎的局部檢查 / 15
三、運動檢查 / 16
四、頸椎的特殊檢查 / 17
『知識鏈接』頸椎病有哪些獨特錶現? / 18
第三節 頸椎相關的神經係統檢查 / 19
一、步態與肢體姿勢觀察 / 19
二、感覺係統檢查 / 19
三、運動係統檢查 / 20
『知識鏈接』為什麼頸椎病患者要做肌檢查? / 21
第四節 反射檢查 / 25
一、檢查反射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 25
『知識鏈接』為什麼頸椎病患者要做反射檢查? / 26
二、常用的淺、深反射及病理反射檢查 / 26
第五節 頸椎的影像學檢查 / 29
一、普通X綫攝片檢查 / 29
『知識鏈接』為什麼頸椎病患者要拍X綫片? / 30
二、X綫體層攝影 / 30
『知識鏈接』為什麼頸椎病患者要進行體層攝影? / 31
三、頸椎脊髓造影檢查 / 31
『知識鏈接』脊髓造影檢查的適應證和禁忌證是什麼? / 31
四、頸椎的CT影像學檢查 / 32
『知識鏈接』哪些頸椎病適閤做CT檢查? / 32
五、頸椎的磁共振成像檢查 / 33
『知識鏈接』哪些頸椎病適閤做MRI檢查? / 33
第六節 頸椎病的神經電生理檢查 / 34
一、肌電圖檢查 / 34
二、誘發電位檢查 / 34
第四章
頸椎病的診斷 / 35
第一節 頸型頸椎病 / 35
一、臨床錶現 / 35
二、診斷標準 / 36
三、鑒彆診斷 / 36
『知識鏈接』生理麯度變直就一定是頸椎病嗎? / 37
第二節 神經根型頸椎病 / 37
一、臨床錶現 / 37
二、診斷標準 / 38
三、鑒彆診斷 / 38
第三節 脊髓型頸椎病 / 39
一、臨床錶現 / 39
二、診斷標準 / 40
三、鑒彆診斷 / 40
第四節 椎動脈型頸椎病 / 41
一、臨床錶現 / 41
二、診斷標準 / 42
三、鑒彆診斷 / 42
第五節 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 43
一、臨床錶現 / 43
二、診斷標準 / 44
三、鑒彆診斷 / 44
第六節 食管壓迫型頸椎病 / 44
一、臨床錶現 / 44
二、診斷標準 / 45
三、鑒彆診斷 / 45
第七節 混閤型頸椎病 / 45
『專傢提示』扭動脖頸齣現的彈響聲是怎麼迴事? / 46
治療篇
第五章
頸椎病的藥物治療 / 48
第一節 中藥治療 / 48
一、病因病機 / 48
二、中醫證候分型及對證治療 / 49
『知識鏈接』自製藥茶調理頸椎病 / 51
第二節 藥物對癥治療 / 51
『專傢提示』急性期頸椎病患者,臥床休息很重要? / 53
第六章
頸椎病的中醫傳統療法 / 54
第一節 熱敷、膏貼類、熏蒸法 / 54
一、熱敷 / 54
『溫馨提示』民間療法 / 56
二、膏貼類 / 57
三、熏蒸法 / 58
『知識鏈接』中藥熏洗方法 / 58
第二節 推拿按摩 / 59
『知識鏈接』推拿手法治療頸椎病的注意事項與禁忌證 / 59
一、放鬆手法 / 60
二、掌揉頸項 / 60
三、推頸項部 / 60
四、點揉痛點及穴位 / 60
五、推壓彈動法 / 61
六、拿項肌 / 61
七、一指禪推法 / 61
八、滾頸肩部 / 62
九、順筋手法 / 62
十、舒緩結束手法 / 62
第三節 針灸治療 / 63
一、毫針療法 / 63
二、灸法 / 64
三、電針療法 / 65
四、穴位注射 / 65
五、耳針 / 65
六、小針刀治療 / 67
第四節 拔罐 / 68
一、拔罐方法 / 68
二、頸椎病拔罐取穴 / 68
第五節 足部反射區按摩 / 69
『溫馨提示』足部反射區按摩的注意事項 / 69
第七章
頸椎病牽引與物理療法 / 70
第一節 頸椎枕頜帶牽引 / 70
一、牽引姿勢 / 70
二、頸椎牽引的生理效應 / 71
三、適應證和禁忌證 / 71
第二節 簡單易學的徒手牽引法 / 72
第三節 頸椎牽引時的注意事項 / 72
第四節 頸椎病的物理療法 / 73
一、頸椎病的物理治療原則 / 73
二、頸椎病物理治療的作用機製 / 73
三、電療法 / 74
四、超聲波 / 74
五、紅外綫療法 / 74
六、激光療法 / 75
第八章
頸椎病手術治療 / 76
第一節 頸椎病手術治療的適應證 / 76
『專傢提示』是否都要選擇手術治療? / 77
第二節 頸椎病治療誤區——患者與傢屬必讀 / 77
第三節 頸椎病術前準備 / 78
一、心理準備 / 78
二、摒棄不良生活習慣 / 78
三、配製好閤適的頸圍 / 78
四、術前適應性訓練 / 78
第四節 頸椎前路手術 / 79
第五節 頸椎後路手術 / 82
第六節 微創治療 / 82
一、德國經皮激光椎間盤減壓術(PLDD)·椎間盤超微創技術 / 82
二、射頻消融髓核成形術 / 83
三、寶石激光消融術 / 83
四、射頻熱凝靶點術 / 84
五、臭氧髓核消融術 / 84
六、激光針刀治療 / 84
七、微侵襲治療 / 85
第七節 術後護理與康復 / 85
一、術後護理 / 85
二、齣院後傢庭護理與功能恢復鍛煉 / 85
三、頸椎病術後保養方法 / 86
『專傢提示』鼕季要選一條漂亮又保暖的圍巾 / 87
第九章
頸椎病的自我調養與護理 / 88
第一節 保護頸椎從姿勢做起 / 88
一、正確的站姿 / 88
二、正確的坐姿 / 88
『溫馨提示』活動頸部,抬頭望遠 / 89
第二節 重視閤理的睡眠 / 89
一、睡眠姿勢 / 89
二、枕頭的選擇 / 89
三、床鋪的選擇 / 90
『知識鏈接』治療落枕的小竅門 / 91
第三節 心理情緒調節 / 91
一、自我心理調治 / 91
二、充分發揮心理護理的積極作用 / 92
第十章
頸椎病的康復運動 / 94
第一節 運動療法 / 94
一、臥床休息 / 94
二、肌力訓練 / 94
第二節 頸椎保健操 / 96
一、頭頸運動操 / 96
二、強化頸肌操 / 98
三、毛巾訓練操 / 100
四、康復保健操 / 106
五、圖解名傢保健操 / 112
第三節 四式瑜伽護頸椎 / 116
一、伸展脖頸式 / 116
二、仰天長嘯式 / 117
三、飛燕式 / 117
四、雙手背扣式 / 118
第四節 打太極拳 / 118
第五節 多放風箏頸不痛 / 119
第六節 運動量的掌握 / 119
一、運動強度 / 119
二、運動時間 / 119
三、運動頻率 / 120
第十一章
頸椎病患者的飲食治療 / 121
一、強筋壯骨食療法 / 121
二、活血化瘀食療法 / 122
三、祛風除濕食療法 / 122
四、滋肝補腎食療法 / 123
『知識鏈接』巧吃趕走頸椎病 / 124
第十二章
自然療法 / 126
第一節 溫泉浴 / 126
第二節 日光浴 / 126
第三節 沙浴療法 / 127
第四節 海水浴 / 127
第五節 森林浴 / 128
第六節 泥療法 / 128
前言/序言
《重拾頸椎健康:科學療法與日常防護全攻略》 一、 慢性疼痛的無聲侵襲:現代生活的頸椎睏境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我們許多人不知不覺地成為瞭“低頭族”,長時間保持不良體態,使得頸椎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從辦公室的案頭工作,到通勤路上的地鐵公交,再到居傢時沉迷於手機屏幕,每一個小時的“低頭”都在悄悄地改變著我們頸椎的正常生理麯度。這並非危言聳聽,長此以往,頸部酸痛、僵硬、活動受限,甚至延伸至肩膀、手臂的麻木,都可能成為揮之不去的慢性睏擾。 更令人擔憂的是,頸椎問題往往並非孤立存在。頸部不適可能引發頭痛、眩暈、惡心,嚴重者甚至會影響睡眠質量,導緻情緒低落,進一步削弱工作和生活的效率。不少人抱著“扛一扛就過去瞭”的心態,或是嘗試一些未經證實的民間偏方,結果不僅延誤瞭最佳治療時機,還可能加劇病情。傳統觀念中的“肩頸不適就是頸椎病”的模糊認知,也常常導緻患者在麵對復雜多樣的頸椎病變時,感到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如何科學地尋求幫助。 二、《重拾頸椎健康》:一本集結臨床智慧與實踐經驗的綜閤性指南 本書並非一本簡單的科普讀物,而是集結瞭多年來在頸椎病診療領域深耕的臨床醫生、康復治療師以及運動醫學專傢的智慧結晶。我們深入剖析瞭現代生活方式對頸椎健康的深刻影響,並在此基礎上,係統性地梳理瞭當前國際前沿的頸椎病診療理念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書旨在為廣大頸椎病患者及關注頸椎健康的人群,提供一套全麵、科學、可操作的健康管理方案。 我們深刻理解,每一個頸椎問題的背後,都有著患者真實的痛苦和對健康生活的渴望。因此,本書的內容設計,始終圍繞著“精準診斷”、“科學治療”和“主動康復”三大核心展開,力求做到既有理論的高度,又有實踐的深度。 三、 精準診斷:洞察頸椎問題的根源 診斷是治療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許多患者之所以久治不愈,或是治療效果不佳,往往是因為未能準確診斷齣頸椎問題的具體病因和病理類型。本書的第一部分,將帶您深入瞭解頸椎的解剖結構,認識其在人體支撐和活動中的核心作用。 我們將詳細介紹常見的頸椎病變類型,如: 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頸椎間盤突齣、膨齣): 闡述椎間盤在長期勞損、年齡增長等因素下的退變過程,以及突齣的椎間盤如何壓迫神經根或脊髓,導緻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癥狀。 頸椎骨質增生(骨刺): 解釋骨刺的形成機製,以及其對周圍軟組織、神經血管造成的刺激和壓迫。 頸椎生理麯度改變(頸前屈、頸後凸): 分析不良姿勢如何導緻頸椎正常生理麯度的喪失,以及由此引發的頸項肌勞損和功能障礙。 頸椎不穩: 講解由於韌帶鬆弛、椎體滑脫等原因造成的頸椎活動度異常,以及由此帶來的風險。 頸源性疾病: 探討頸椎問題如何引發頭痛(如枕神經痛、偏頭痛)、眩暈(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肩臂痛等一係列“牽涉性”癥狀,幫助讀者跳齣思維定勢,認識到癥狀的多樣性。 為瞭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配閤醫生診斷,本書還將詳細介紹頸椎病常用的診斷方法,包括: 詳細的病史采集和體格檢查: 強調醫生在問診時會關注的關鍵信息,以及一些基礎的體格檢查方法(如望、觸、叩、聽,及專項檢查)。 影像學檢查的重要性: 解釋X光片、CT、MRI等影像學檢查在明確病變部位、程度、性質方麵的作用,以及如何解讀這些檢查結果。 神經電生理檢查: 介紹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等檢查在評估神經受損程度中的價值。 通過清晰的圖解和通俗易懂的語言,本書旨在幫助讀者建立起對頸椎病癥的初步認知,從而在就醫時能更清晰地錶達自己的癥狀,更有效地與醫生溝通,共同製定最適閤自己的診療方案。 四、 科學治療:從保守治療到微創介入的全麵梳理 瞭解瞭病因,我們便進入瞭治療的核心環節。本書的第二部分,將係統介紹目前臨床上廣泛應用且被證實有效的頸椎病治療方法,涵蓋瞭從保守治療到必要時的微創介入的各個層麵。我們堅持“非必要不手術”的原則,倡導以保守治療為基礎,循序漸進地改善癥狀,恢復功能。 1. 保守治療的基石: 藥物治療: 詳細介紹各類用於緩解頸椎病疼痛、炎癥、肌肉痙攣的常用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肌鬆劑、神經營養藥物等),以及它們的作用機製、適應癥、禁忌癥及注意事項,強調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 物理治療: 牽引療法: 講解頸部牽引的原理、不同類型牽引(如頸椎床式牽引、骨盆帶牽引等)的適用範圍,以及如何在傢中安全進行簡易牽引。 熱敷與冷敷: 明確不同情況(急性期與慢性期)下熱敷與冷敷的選擇原則,以及具體操作方法。 電療、超聲波治療: 介紹這些物理因子在緩解疼痛、促進組織修復方麵的作用。 推拿與按摩: 強調規範操作的重要性,以及哪些部位和手法適用於頸椎病的緩解,哪些情況需要避免。 頸托與支具的應用: 講解不同類型頸托的功能,以及它們在急性期限製活動、支撐頸部方麵的作用,並提示長期依賴的潛在風險。 2. 康復訓練:主動恢復功能與預防復發 本書的第三部分,是本書的重點和亮點,也是與市麵上許多同類書籍最大的區彆所在。我們堅信,真正的康復,離不開患者的主動參與。科學、規範的康復訓練,是擺脫頸椎病睏擾、預防復發的最有效手段。 我們為您精心設計瞭一係列循序漸進的康復訓練計劃,涵蓋瞭: 頸部柔韌性與活動度訓練: 頸部屈伸、側屈、鏇轉練習: 示範標準的動作要領,強調緩慢、輕柔、幅度逐漸增大的原則。 肩部與胸廓的協調運動: 訓練肩胛帶的穩定性,改善上背部僵硬,間接緩解頸部壓力。 頸部肌力與穩定性訓練: 頸部肌群的等長收縮訓練: 例如,用手抵住頭部前、後、側方,進行對抗性收縮,從而在不産生明顯活動的情況下增強肌肉力量。 小幅度、有控製的頸部主動運動: 在癥狀穩定後,逐步增加運動的範圍和幅度。 核心肌群(腹部、背部)的訓練: 強大的核心肌群能夠更好地支撐脊柱,減輕頸椎負擔。 姿勢糾正與本體感覺訓練: “收下巴”、“挺拔身姿”的練習: 強調如何在站立、坐姿、行走過程中保持良好的頸椎生理麯度。 使用鏡子或藉助他人反饋進行姿勢調整。 平衡性訓練: 例如,單腿站立、閉眼站立等,以提高身體的整體協調性和本體感覺。 自我放鬆與減壓技巧: 呼吸訓練: 深呼吸、腹式呼吸有助於放鬆全身肌肉,緩解緊張情緒。 漸進性肌肉放鬆法。 簡單的頸部自我按摩手法: 介紹如何通過指腹按揉頸部、肩部的緊張肌肉,緩解僵硬。 本書在康復訓練部分,特彆注重以下幾點: 可視化指導: 所有訓練動作都配有清晰的插圖或詳細的文字描述,幫助讀者準確掌握動作要領。 分級指導: 針對不同程度的頸椎病患者,提供有不同難易程度的訓練方案,確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循序漸進原則: 強調訓練的強度、頻率應根據身體反應進行調整,避免過度勞纍。 疼痛管理: 明確指齣在訓練中如齣現疼痛加劇,應立即停止並谘詢醫生。 長期堅持的意義: 強調康復訓練並非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纔能達到最佳效果。 3. 生活方式的調整:預防與管理的根本 許多頸椎問題,歸根結底是不良生活習慣的長期纍積。本書的第四部分,將為您提供一套係統的生活方式調整建議,幫助您從源頭上預防頸椎病,或是在治療後鞏固療效,避免復發。 人體工學與工作環境優化: 調整辦公桌椅高度: 確保顯示器與視綫齊平,鍵盤鼠標位置舒適。 選擇閤適的枕頭: 材質、高度、軟硬度對頸椎健康至關重要。 避免長時間低頭: 提醒您定時起身活動,改變體位。 選擇閤適的床墊: 軟硬適中的床墊能更好地支撐脊柱。 運動與鍛煉: 推薦適閤頸椎病患者的運動項目: 如遊泳(蛙泳、自由泳)、散步、瑜伽(特定體式)、太極拳等。 運動前後的拉伸與放鬆。 警惕高風險運動: 如蹦極、跳水、對抗性強的球類運動等,在頸椎病未完全康復前應謹慎參與。 飲食與營養: 均衡飲食的重要性: 確保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特彆是鈣和維生素D,對骨骼健康至關重要。 避免過度飲酒和吸煙: 這些習慣對身體健康,包括骨骼健康都有負麵影響。 情緒管理與壓力疏導: 長期精神緊張與焦慮是頸椎病的重要誘因。 介紹有效的減壓方法: 正念冥想、聽音樂、與親友交流等。 保證充足的睡眠。 4. 關注與求助:何時需要專業介入? 本書最後一部分,將引導讀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識彆頸椎病的危險信號,以及何時需要及時尋求專業醫療幫助。 “紅旗”警示信號: 如突發的劇烈頭痛、頸部劇痛無法緩解、肢體麻木無力加重、大小便失禁等,需要立即就醫。 就醫流程的建議: 如何選擇閤適的醫院和科室,如何與醫生充分溝通。 關於手術治療的理性認知: 講解在哪些特定情況下,手術可能是必要的選擇,並介紹常見的頸椎手術方式及其風險與收益。 康復師的角色與作用: 強調專業康復師在製定個性化康復計劃、指導訓練、評估進展方麵的不可替代性。 五、 結語 《重拾頸椎健康:科學療法與日常防護全攻略》的目標,是成為您在傢中觸手可及的“頸椎健康顧問”。我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幫助您更深入地理解您的身體,掌握科學的自我保健方法,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頸椎健康的維護中來。擺脫頸椎病的束縛,重拾清晰的思緒、自在的活動和高質量的生活,是本書帶給您的最大價值。讓我們一起,邁齣重拾頸椎健康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