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颈椎病的概念、分型、病因、常用检查方法、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药物治疗、中医传统疗法、牵引与物理疗法、自我调养、康复运动、饮食疗法及自然疗法等各方面的知识。内容浅显易懂,方法简单易学,图文并茂,既有专家提示,又有民间验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特别适合于颈椎病患者及其家属阅读。
作者简介
刘正富,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医学会张家口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张家口康复医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河北北方学院特聘教授,1989年毕业至今从事临床骨科工作24年,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疾病的诊疗工作,1996—1997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学习,2000—2001年以北京大学医学部国内访问学者在积水潭医院研修矫形专业,
内页插图
目录
基础知识篇
第一章
认识颈椎 / 2
第一节 颈部的骨性结构 / 2
第二节 颈椎的连结 / 2
一、椎间盘 / 2
二、韧带 / 3
『专家提示』项韧带钙化是怎么回事? / 4
第二章
颈椎病 / 5
第一节 颈椎病的概念与分型 / 5
『专家提示』颈性偏头痛与一般偏头痛如何鉴别? / 5
第二节 颈椎病的好发因素 / 6
『知识链接』颈椎病引发的疼痛具有哪些特点? / 8
第三节 颈椎病可诱发的其它疾病 / 8
第四节 骨质增生与颈椎病 / 9
『专家提示』哪些人群易患颈椎病? / 9
诊断篇
第三章
颈椎病的常用检查方法 / 12
第一节 全身检查 / 12
第二节 颈椎的专项检查 / 13
一、就诊时医生的问诊特点 / 13
二、颈椎的局部检查 / 15
三、运动检查 / 16
四、颈椎的特殊检查 / 17
『知识链接』颈椎病有哪些独特表现? / 18
第三节 颈椎相关的神经系统检查 / 19
一、步态与肢体姿势观察 / 19
二、感觉系统检查 / 19
三、运动系统检查 / 20
『知识链接』为什么颈椎病患者要做肌检查? / 21
第四节 反射检查 / 25
一、检查反射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25
『知识链接』为什么颈椎病患者要做反射检查? / 26
二、常用的浅、深反射及病理反射检查 / 26
第五节 颈椎的影像学检查 / 29
一、普通X线摄片检查 / 29
『知识链接』为什么颈椎病患者要拍X线片? / 30
二、X线体层摄影 / 30
『知识链接』为什么颈椎病患者要进行体层摄影? / 31
三、颈椎脊髓造影检查 / 31
『知识链接』脊髓造影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是什么? / 31
四、颈椎的CT影像学检查 / 32
『知识链接』哪些颈椎病适合做CT检查? / 32
五、颈椎的磁共振成像检查 / 33
『知识链接』哪些颈椎病适合做MRI检查? / 33
第六节 颈椎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 / 34
一、肌电图检查 / 34
二、诱发电位检查 / 34
第四章
颈椎病的诊断 / 35
第一节 颈型颈椎病 / 35
一、临床表现 / 35
二、诊断标准 / 36
三、鉴别诊断 / 36
『知识链接』生理曲度变直就一定是颈椎病吗? / 37
第二节 神经根型颈椎病 / 37
一、临床表现 / 37
二、诊断标准 / 38
三、鉴别诊断 / 38
第三节 脊髓型颈椎病 / 39
一、临床表现 / 39
二、诊断标准 / 40
三、鉴别诊断 / 40
第四节 椎动脉型颈椎病 / 41
一、临床表现 / 41
二、诊断标准 / 42
三、鉴别诊断 / 42
第五节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 43
一、临床表现 / 43
二、诊断标准 / 44
三、鉴别诊断 / 44
第六节 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 44
一、临床表现 / 44
二、诊断标准 / 45
三、鉴别诊断 / 45
第七节 混合型颈椎病 / 45
『专家提示』扭动脖颈出现的弹响声是怎么回事? / 46
治疗篇
第五章
颈椎病的药物治疗 / 48
第一节 中药治疗 / 48
一、病因病机 / 48
二、中医证候分型及对证治疗 / 49
『知识链接』自制药茶调理颈椎病 / 51
第二节 药物对症治疗 / 51
『专家提示』急性期颈椎病患者,卧床休息很重要? / 53
第六章
颈椎病的中医传统疗法 / 54
第一节 热敷、膏贴类、熏蒸法 / 54
一、热敷 / 54
『温馨提示』民间疗法 / 56
二、膏贴类 / 57
三、熏蒸法 / 58
『知识链接』中药熏洗方法 / 58
第二节 推拿按摩 / 59
『知识链接』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注意事项与禁忌证 / 59
一、放松手法 / 60
二、掌揉颈项 / 60
三、推颈项部 / 60
四、点揉痛点及穴位 / 60
五、推压弹动法 / 61
六、拿项肌 / 61
七、一指禅推法 / 61
八、滚颈肩部 / 62
九、顺筋手法 / 62
十、舒缓结束手法 / 62
第三节 针灸治疗 / 63
一、毫针疗法 / 63
二、灸法 / 64
三、电针疗法 / 65
四、穴位注射 / 65
五、耳针 / 65
六、小针刀治疗 / 67
第四节 拔罐 / 68
一、拔罐方法 / 68
二、颈椎病拔罐取穴 / 68
第五节 足部反射区按摩 / 69
『温馨提示』足部反射区按摩的注意事项 / 69
第七章
颈椎病牵引与物理疗法 / 70
第一节 颈椎枕颌带牵引 / 70
一、牵引姿势 / 70
二、颈椎牵引的生理效应 / 71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 / 71
第二节 简单易学的徒手牵引法 / 72
第三节 颈椎牵引时的注意事项 / 72
第四节 颈椎病的物理疗法 / 73
一、颈椎病的物理治疗原则 / 73
二、颈椎病物理治疗的作用机制 / 73
三、电疗法 / 74
四、超声波 / 74
五、红外线疗法 / 74
六、激光疗法 / 75
第八章
颈椎病手术治疗 / 76
第一节 颈椎病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 76
『专家提示』是否都要选择手术治疗? / 77
第二节 颈椎病治疗误区——患者与家属必读 / 77
第三节 颈椎病术前准备 / 78
一、心理准备 / 78
二、摒弃不良生活习惯 / 78
三、配制好合适的颈围 / 78
四、术前适应性训练 / 78
第四节 颈椎前路手术 / 79
第五节 颈椎后路手术 / 82
第六节 微创治疗 / 82
一、德国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椎间盘超微创技术 / 82
二、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 / 83
三、宝石激光消融术 / 83
四、射频热凝靶点术 / 84
五、臭氧髓核消融术 / 84
六、激光针刀治疗 / 84
七、微侵袭治疗 / 85
第七节 术后护理与康复 / 85
一、术后护理 / 85
二、出院后家庭护理与功能恢复锻炼 / 85
三、颈椎病术后保养方法 / 86
『专家提示』冬季要选一条漂亮又保暖的围巾 / 87
第九章
颈椎病的自我调养与护理 / 88
第一节 保护颈椎从姿势做起 / 88
一、正确的站姿 / 88
二、正确的坐姿 / 88
『温馨提示』活动颈部,抬头望远 / 89
第二节 重视合理的睡眠 / 89
一、睡眠姿势 / 89
二、枕头的选择 / 89
三、床铺的选择 / 90
『知识链接』治疗落枕的小窍门 / 91
第三节 心理情绪调节 / 91
一、自我心理调治 / 91
二、充分发挥心理护理的积极作用 / 92
第十章
颈椎病的康复运动 / 94
第一节 运动疗法 / 94
一、卧床休息 / 94
二、肌力训练 / 94
第二节 颈椎保健操 / 96
一、头颈运动操 / 96
二、强化颈肌操 / 98
三、毛巾训练操 / 100
四、康复保健操 / 106
五、图解名家保健操 / 112
第三节 四式瑜伽护颈椎 / 116
一、伸展脖颈式 / 116
二、仰天长啸式 / 117
三、飞燕式 / 117
四、双手背扣式 / 118
第四节 打太极拳 / 118
第五节 多放风筝颈不痛 / 119
第六节 运动量的掌握 / 119
一、运动强度 / 119
二、运动时间 / 119
三、运动频率 / 120
第十一章
颈椎病患者的饮食治疗 / 121
一、强筋壮骨食疗法 / 121
二、活血化瘀食疗法 / 122
三、祛风除湿食疗法 / 122
四、滋肝补肾食疗法 / 123
『知识链接』巧吃赶走颈椎病 / 124
第十二章
自然疗法 / 126
第一节 温泉浴 / 126
第二节 日光浴 / 126
第三节 沙浴疗法 / 127
第四节 海水浴 / 127
第五节 森林浴 / 128
第六节 泥疗法 / 128
前言/序言
《重拾颈椎健康:科学疗法与日常防护全攻略》 一、 慢性疼痛的无声侵袭:现代生活的颈椎困境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许多人不知不觉地成为了“低头族”,长时间保持不良体态,使得颈椎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从办公室的案头工作,到通勤路上的地铁公交,再到居家时沉迷于手机屏幕,每一个小时的“低头”都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这并非危言耸听,长此以往,颈部酸痛、僵硬、活动受限,甚至延伸至肩膀、手臂的麻木,都可能成为挥之不去的慢性困扰。 更令人担忧的是,颈椎问题往往并非孤立存在。颈部不适可能引发头痛、眩晕、恶心,严重者甚至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情绪低落,进一步削弱工作和生活的效率。不少人抱着“扛一扛就过去了”的心态,或是尝试一些未经证实的民间偏方,结果不仅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还可能加剧病情。传统观念中的“肩颈不适就是颈椎病”的模糊认知,也常常导致患者在面对复杂多样的颈椎病变时,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科学地寻求帮助。 二、《重拾颈椎健康》:一本集结临床智慧与实践经验的综合性指南 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科普读物,而是集结了多年来在颈椎病诊疗领域深耕的临床医生、康复治疗师以及运动医学专家的智慧结晶。我们深入剖析了现代生活方式对颈椎健康的深刻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性地梳理了当前国际前沿的颈椎病诊疗理念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本书旨在为广大颈椎病患者及关注颈椎健康的人群,提供一套全面、科学、可操作的健康管理方案。 我们深刻理解,每一个颈椎问题的背后,都有着患者真实的痛苦和对健康生活的渴望。因此,本书的内容设计,始终围绕着“精准诊断”、“科学治疗”和“主动康复”三大核心展开,力求做到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 三、 精准诊断:洞察颈椎问题的根源 诊断是治疗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许多患者之所以久治不愈,或是治疗效果不佳,往往是因为未能准确诊断出颈椎问题的具体病因和病理类型。本书的第一部分,将带您深入了解颈椎的解剖结构,认识其在人体支撑和活动中的核心作用。 我们将详细介绍常见的颈椎病变类型,如: 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间盘突出、膨出): 阐述椎间盘在长期劳损、年龄增长等因素下的退变过程,以及突出的椎间盘如何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导致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 颈椎骨质增生(骨刺): 解释骨刺的形成机制,以及其对周围软组织、神经血管造成的刺激和压迫。 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颈前屈、颈后凸): 分析不良姿势如何导致颈椎正常生理曲度的丧失,以及由此引发的颈项肌劳损和功能障碍。 颈椎不稳: 讲解由于韧带松弛、椎体滑脱等原因造成的颈椎活动度异常,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 颈源性疾病: 探讨颈椎问题如何引发头痛(如枕神经痛、偏头痛)、眩晕(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肩臂痛等一系列“牵涉性”症状,帮助读者跳出思维定势,认识到症状的多样性。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配合医生诊断,本书还将详细介绍颈椎病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 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强调医生在问诊时会关注的关键信息,以及一些基础的体格检查方法(如望、触、叩、听,及专项检查)。 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性: 解释X光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在明确病变部位、程度、性质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解读这些检查结果。 神经电生理检查: 介绍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检查在评估神经受损程度中的价值。 通过清晰的图解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建立起对颈椎病症的初步认知,从而在就医时能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症状,更有效地与医生沟通,共同制定最适合自己的诊疗方案。 四、 科学治疗:从保守治疗到微创介入的全面梳理 了解了病因,我们便进入了治疗的核心环节。本书的第二部分,将系统介绍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且被证实有效的颈椎病治疗方法,涵盖了从保守治疗到必要时的微创介入的各个层面。我们坚持“非必要不手术”的原则,倡导以保守治疗为基础,循序渐进地改善症状,恢复功能。 1. 保守治疗的基石: 药物治疗: 详细介绍各类用于缓解颈椎病疼痛、炎症、肌肉痉挛的常用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肌松剂、神经营养药物等),以及它们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 物理治疗: 牵引疗法: 讲解颈部牵引的原理、不同类型牵引(如颈椎床式牵引、骨盆带牵引等)的适用范围,以及如何在家中安全进行简易牵引。 热敷与冷敷: 明确不同情况(急性期与慢性期)下热敷与冷敷的选择原则,以及具体操作方法。 电疗、超声波治疗: 介绍这些物理因子在缓解疼痛、促进组织修复方面的作用。 推拿与按摩: 强调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以及哪些部位和手法适用于颈椎病的缓解,哪些情况需要避免。 颈托与支具的应用: 讲解不同类型颈托的功能,以及它们在急性期限制活动、支撑颈部方面的作用,并提示长期依赖的潜在风险。 2. 康复训练:主动恢复功能与预防复发 本书的第三部分,是本书的重点和亮点,也是与市面上许多同类书籍最大的区别所在。我们坚信,真正的康复,离不开患者的主动参与。科学、规范的康复训练,是摆脱颈椎病困扰、预防复发的最有效手段。 我们为您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计划,涵盖了: 颈部柔韧性与活动度训练: 颈部屈伸、侧屈、旋转练习: 示范标准的动作要领,强调缓慢、轻柔、幅度逐渐增大的原则。 肩部与胸廓的协调运动: 训练肩胛带的稳定性,改善上背部僵硬,间接缓解颈部压力。 颈部肌力与稳定性训练: 颈部肌群的等长收缩训练: 例如,用手抵住头部前、后、侧方,进行对抗性收缩,从而在不产生明显活动的情况下增强肌肉力量。 小幅度、有控制的颈部主动运动: 在症状稳定后,逐步增加运动的范围和幅度。 核心肌群(腹部、背部)的训练: 强大的核心肌群能够更好地支撑脊柱,减轻颈椎负担。 姿势纠正与本体感觉训练: “收下巴”、“挺拔身姿”的练习: 强调如何在站立、坐姿、行走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颈椎生理曲度。 使用镜子或借助他人反馈进行姿势调整。 平衡性训练: 例如,单腿站立、闭眼站立等,以提高身体的整体协调性和本体感觉。 自我放松与减压技巧: 呼吸训练: 深呼吸、腹式呼吸有助于放松全身肌肉,缓解紧张情绪。 渐进性肌肉放松法。 简单的颈部自我按摩手法: 介绍如何通过指腹按揉颈部、肩部的紧张肌肉,缓解僵硬。 本书在康复训练部分,特别注重以下几点: 可视化指导: 所有训练动作都配有清晰的插图或详细的文字描述,帮助读者准确掌握动作要领。 分级指导: 针对不同程度的颈椎病患者,提供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训练方案,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循序渐进原则: 强调训练的强度、频率应根据身体反应进行调整,避免过度劳累。 疼痛管理: 明确指出在训练中如出现疼痛加剧,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 长期坚持的意义: 强调康复训练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3. 生活方式的调整:预防与管理的根本 许多颈椎问题,归根结底是不良生活习惯的长期累积。本书的第四部分,将为您提供一套系统的生活方式调整建议,帮助您从源头上预防颈椎病,或是在治疗后巩固疗效,避免复发。 人体工学与工作环境优化: 调整办公桌椅高度: 确保显示器与视线齐平,键盘鼠标位置舒适。 选择合适的枕头: 材质、高度、软硬度对颈椎健康至关重要。 避免长时间低头: 提醒您定时起身活动,改变体位。 选择合适的床垫: 软硬适中的床垫能更好地支撑脊柱。 运动与锻炼: 推荐适合颈椎病患者的运动项目: 如游泳(蛙泳、自由泳)、散步、瑜伽(特定体式)、太极拳等。 运动前后的拉伸与放松。 警惕高风险运动: 如蹦极、跳水、对抗性强的球类运动等,在颈椎病未完全康复前应谨慎参与。 饮食与营养: 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特别是钙和维生素D,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这些习惯对身体健康,包括骨骼健康都有负面影响。 情绪管理与压力疏导: 长期精神紧张与焦虑是颈椎病的重要诱因。 介绍有效的减压方法: 正念冥想、听音乐、与亲友交流等。 保证充足的睡眠。 4. 关注与求助:何时需要专业介入? 本书最后一部分,将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识别颈椎病的危险信号,以及何时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红旗”警示信号: 如突发的剧烈头痛、颈部剧痛无法缓解、肢体麻木无力加重、大小便失禁等,需要立即就医。 就医流程的建议: 如何选择合适的医院和科室,如何与医生充分沟通。 关于手术治疗的理性认知: 讲解在哪些特定情况下,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并介绍常见的颈椎手术方式及其风险与收益。 康复师的角色与作用: 强调专业康复师在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指导训练、评估进展方面的不可替代性。 五、 结语 《重拾颈椎健康:科学疗法与日常防护全攻略》的目标,是成为您在家中触手可及的“颈椎健康顾问”。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您的身体,掌握科学的自我保健方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颈椎健康的维护中来。摆脱颈椎病的束缚,重拾清晰的思绪、自在的活动和高质量的生活,是本书带给您的最大价值。让我们一起,迈出重拾颈椎健康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