錶達是一種能力
會錶達的人能把話說到他人心坎裏,這樣他纔能在社交場閤脫穎而齣、左右逢源、如魚得水!
溝通是一門藝術
懂溝通的人能把事安排得天衣無縫,這樣他纔能在交往中長袖善舞、靈活應對,坐擁成功!
俗話說得好:“好馬齣在腿上,好人齣在嘴上”。處在社會之中,每個人都避免不瞭交際,而交際的過程中,勢必要用“嘴”去進行溝通。要想溝通順利,受人歡迎,那麼就必須培養自己的錶達口纔。錶達可能人人都會,但是否溝通的好卻不見得。有人“口吐蓮花,字字珠璣”,有人“巧舌如簧,而聽者寥寥”,更多的人卻是“茶壺煮餃子,有話倒不齣來”。本書就是告訴讀者如何更好地錶達,如何更好地與人溝通。全書分為十章內容,理論結閤經典故事,告訴讀者如何嚮人錶達、訴說與溝通的藝術。
丁艷麗,女,畢業於成都理工大學社會科學係,專業圖書策劃編輯,現就職於北京左岸圖書。曾撰寫及主編圖書有《群處守嘴獨處守心》、《把話說到心坎裏 把事做到點子上》、《每天一堂禮儀課》、《纔氣——纔高行厚識見遠》、等圖書多部,在各類媒體、雜誌上發錶詩歌、小說等作品十餘篇。
第一章這樣的話,請換方式說
長話,要縮短瞭說/2
直話,要轉個彎說/5
冷話,要加熱瞭說/10
大話,要降三級後說/13
反話,要轉正後說/17
苦話,請“變甜”瞭說/21
第二章這樣的話,請及時去說
欣賞的話,請快點說/26
贊美的話,抓時機去說/30
感激的話,快加謝謝說/35
理解的話,請當場就說/38
鼓勵的話,適時去說/43
誇奬的話,彆留到明天說/46
第三章這樣的話,請主動去說
謙讓的話,請主動地說/52
消極的話,轉為積極地說/56
激勵的話,請盡量拔高點說/62
請求之語,請用敬辭說/66
友好的話,請主動去說/69
硬氣的話,請理直氣壯地說/72
討價的話,請堅持去說/75
第四章這樣的話,請委婉地說
露骨的話,要含蓄地說/78
糾錯的話,要留麵子說/84
交鋒的話,找一個颱階說/88
反對的話,請繞個彎後說/94
良言忠告,委婉順耳地說/98
勸服的話,請幽默去說/101
深奧的話,請通俗點說/104
第五章這樣的話,請溫柔點說
爭論之語,請降溫後說/108
愛語,請深情地說/111
否定的話,要機智地說/115
友善的話,請和顔悅色說/120
批評的話,請溫和點說/124
第六章這樣的話,請真誠地說
諒解的話,請真誠地說/128
他人的苦話,請分憂著說/131
責怪的話,轉嚮鼓勵說/136
演講的話,請帶著濃情說/139
關懷的話,請真誠地說/143
建議的話,以請教方式說/145
第七章這樣的話,請謹慎地說
帶刺的話,請過濾後說/150
兩難的話,請模糊地說/154
玩笑話,要適可而止說/159
麵試的話,請小心去說/163
命令之語,要請求著說/168
第八章這樣的話,請機智地說
逐客的話,要巧妙地說/172
逆耳忠言,請有策略地說/175
露骨的話,可旁敲側擊說/181
貶低的話,請拔高後說/186
講真話,也要策略地說/189
祝願的話,要正麵地說/192
第九章這樣的話,請等等再說
八字沒一撇的話,等等再說/198
發怒的話,過一天再說/200
喋喋之語,請立即閉嘴/204
有毛病的話,請糾正後說/208
“插話”,等時機再說/212
第十章這樣的話,請堅決不說
掃興的話,最好不要說/216
揭短的話,半個字都說不得/220
忌諱的話,請迴避不說/223
惹禍之話,請咬牙不說/228
隱私之語,請閉嘴不說/232
爭執的話,請最好不說/237
騙人的話,韆萬彆說/240
自以為是的話,請切記不說/243
長話,要縮短瞭說
言不在多,達意則靈。無論在什麼場閤,講話要語不厭精,字字珠璣,簡練有力,使人不減興味;冗詞贅語,嘮叨囉唆,不得要領,必令人生厭。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由時間組成的。信息時代的今天,每個人都有乾不完的事,都有無窮的欲望等待著去實現,這一切都需要時間。因此,無論是領導講話還是員工做推銷,或是熟人朋友之間的閑聊,都一定盡量長話短說,韆萬彆囉哩囉唆,沒完沒瞭。
長話,不僅是對他人不負責,也是說明自己的歸納能力還有待改進。有這樣一個關於囉唆的故事。
一個書生一日外齣遊玩。他走到外地突然想起傢中皮箱裏的一件棉襖需要拿齣來曬曬太陽以防長黴,於是他寫瞭一封信托人帶給他父親,信是這樣寫的:
我最尊敬的父親大人:
您好!請您將我那衣櫃裏的皮箱打開,將皮箱裏的棉襖,我過鼕穿的棉襖,那件已穿瞭三個鼕天的棉襖,箱子中唯一一件棉襖小心地拿齣來,拿到太陽底下來,放到曬衣架上,拍拍打打,打打曬曬,前麵拍拍,後麵拍拍,翻過來拍拍,拍掉上麵的灰塵,打鬆一點衣裏的棉花,再對著太陽曬上三個時辰。然後在太陽下山前收起來,收時再拍拍打打,打打拍拍。再照原樣放迴櫃中皮箱裏去,至此,我不再囉唆瞭,不再多說瞭,估計父親大人您也聽懂我的意思瞭,我就此打住,不再強調瞭,一切就這樣,就這樣吧,拜托您瞭……
這顯然是一個諷刺笑話,一句話完全可以說明白的話,這位囉唆先生硬是寫瞭一頁紙。
許多長話是純粹的囉唆,也是完全沒必要的。說話簡單明瞭最打動人,因為人的注意力有限,而且說得太長也不方便彆人歸納提煉主題。因此,古人說話有“惜字如金”“要言不繁”之說。
把短話說長,不容易,但把長話說短更不容易。有用的話,不在多,而貴在精。人類最有效率的話,就是短語,比如部隊裏那些常見的短語:立正、稍息、嚮右看齊、保證完成任務等;我們日常交往中用得最多的短語有:早上好、你好、謝謝、請、對不起、十分報歉等;還有在情人世界裏,情人可能要講韆言萬語,但這韆言萬語之中男人最能打動人的話,隻有三個字——我愛你。
由此可見,感人的話,打動人心的話,都不在長,而在於精。
說話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中國美學傢硃光潛說:“話說得好就會如實地達意,使聽者感到舒適,發生美感,這樣的說話,就成瞭藝術。”然而,生活中因說話說不好而苦惱的人不在少數。有的人不懂贊美,在朋友取得勝利和成功的時候,拙於言辭,導緻好友誤解是心存嫉妒;有的人羞於啓齒,麵對心愛的人,無從錶達,最終錯過瞭美好姻緣;有的人本來齣於真心和善意的關懷和問候,因為詞不達意,讓對方聽起來卻是一次彆有用心的諷刺與挖苦……其實說話不必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也不需要旁徵博引、口吐蓮花,隻要把話說到對方的心坎裏就能打動人心,讓對方口服心也服。能把話說到心坎裏就是真口纔。
會說話的人能把話句句說到他人的心坎裏,這樣他纔能在社交場閤中脫穎而齣、左右逢源、如魚得水;會說話的人能把各種各樣的事情件件做到點子上,辦得天衣無縫,這樣他纔能長袖善舞、財運亨通,纔能生活順心、事業有成。
如果不懂說話的學問和技巧,隻會一味鬍言亂語、言行無狀,最終的結局必然是事與願違。所以說,是否具有很強的語言錶達能力和說話技巧,能否把話說到心坎裏、把話說到點子上,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它對於我們事業的發展、理想的實現和生活的幸福,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正如史憲文教授所說的那樣:“不必海闊天空,能把事想到點子上的就是大智者;不必口若懸河,能把話說到點子上的就是真口纔。”
說話說到心坎裏,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並不那麼容易。它增一分會太長,減一分則太短,它多一點會太鹹,少一點會太淡,隻有從生活的實踐中不斷地錘煉自己,從說話的多少、詳略、分寸上下功夫,從錶達的緩急、深淺、尺度上做文章,纔能逐步掌握說話的訣竅和學問。
為瞭更好地掌握說話的技巧,我們從一種全新的角度策劃和編寫本書,通過具體生動的故事及評析,闡明瞭說話的技巧和方法,語言通俗,讓讀者在輕鬆愉悅中吸收和學習說話的智慧。打造卓越的說話技巧、提升不凡的溝通能力,本書必將成為每位讀者的良師益友。
我們相信,當你真正掌握瞭說話這門學問,你就擁有瞭成功人生的資本。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約卻不失力量感,那種沉穩的藍色調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讓我想起深邃的海洋,象徵著溝通的廣闊與復雜。我是在一個朋友的強烈推薦下購入的,他對這本書的推崇備至,說它徹底改變瞭他與人交往的方式。拿到書的那一刻,我迫不及待地翻開,首先吸引我的是它清晰的章節劃分,不像有些理論書籍那樣晦澀難懂,它更像是一份實用的“人際關係地圖”。我尤其欣賞作者在開篇部分對於“傾聽的藝術”的深入剖析,那不僅僅是簡單的“聽見”,而是強調瞭一種全方位的接納和理解,這對於我這種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急於錶達、卻忽略瞭對方真實需求的人來說,無疑是一記警鍾。書中通過幾個非常貼近生活的案例,比如傢庭矛盾的化解、工作匯報的技巧,讓我清晰地看到瞭理論是如何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特彆是關於“非暴力溝通”的實踐步驟,作者沒有停留在概念層麵,而是給齣瞭具體的句式模闆,讓我感到踏實,仿佛手裏握著瞭一把開啓人際關係大門的鑰匙。這本書的行文流暢,邏輯嚴謹,讀起來毫不費力,卻又字字珠璣,讓人不得不停下來,反復咀嚼其中的深意。它不是那種讀完就束之高閣的工具書,更像是隨身攜帶的良師益友,每當我在人際交往中遇到睏惑時,總能從中找到指引方嚮的光芒。
評分我是在一個情緒低榖期接觸到這本書的,當時正因為一段重要的關係陷入僵局而感到無比沮喪。我需要的不是空泛的安慰,而是切實可行的工具來修復裂痕。這本書的第三部分,專門針對“衝突管理與情緒調節”的主題,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急救手冊”。它沒有迴避溝通中最睏難的部分——那些夾雜著憤怒、失望和不安全感的“硬仗”。作者以一種極其冷靜和富有同理心的方式,拆解瞭衝突升級的每一個階段,並提齣瞭“暫停-分析-迴應”的三步走策略。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情緒的標簽化”的討論,即把“我好生氣”轉化為“我此刻感到被忽視瞭”,這種精準命名本身就削弱瞭情緒的破壞力。通過書中提供的練習,我學會瞭在感覺自己快要爆發的時候,給自己設置一個“緩衝帶”。這種自我覺察的能力,遠比學會說漂亮的場麵話要重要得多。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改善瞭與他人的關係,更重要的是,它極大地改善瞭我與自己的關係,讓我能夠更溫和地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評分如果說市麵上大多數溝通書籍是在教你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錶演者”,那麼這本書則是在引導你如何成為一個“更真實的自己”。它的高階智慧體現在對“深度連接”的探討上。作者認為,真正的溝通高手,並不在於能言善辯,而在於建立信任和脆弱感(Vulnerability)。書中用大量的篇幅論述瞭,適度的暴露自己的弱點和真實想法,反而能激發對方的共鳴和保護欲,從而建立起更堅固的關係紐帶。我個人認為,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極其真誠且充滿人文關懷的,它避開瞭那些冰冷的心理學術語,用一種非常親和的敘述方式,講述瞭人與人之間最本質的需求——被看見、被理解。我尤其享受它在不同案例中展現齣的哲學思辨,它會引導讀者去思考,我們追求高效溝通的終極目標到底是什麼?是為瞭達成交易,還是為瞭實現人與人之間更高層次的連接?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將溝通這件事,從一門“技巧”提升到瞭“藝術”和“哲學”的高度。讀完之後,我不再害怕開口,因為我知道,隻要我的錶達是源於真誠,即便不完美,也必然是有價值的。
評分說實話,我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開始閱讀的,畢竟市麵上關於“情商”和“溝通”的書籍汗牛充棟,大多是老生常談,換湯不換藥。但是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極強的“實操性”和“反直覺”的觀點。它並沒有一味地鼓吹“圓滑世故”,反而非常坦誠地指齣瞭現代人錶達中的一些“盲區”,比如“過度解釋帶來的反效果”以及“沉默背後的巨大能量”。作者的文字風格非常犀利,帶著一種洞察人性的敏銳感,讀起來酣暢淋灕,仿佛被一位經驗豐富的人生導師在耳邊循循善誘。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個章節,討論瞭如何在錶達負麵情緒時,既能堅定地維護自己的邊界,又不至於破壞雙方的關係。它提供瞭一套“感受-事實-需求”的錶達框架,我嘗試在最近的一次團隊討論中運用,結果齣乎意料地好——我的意見得到瞭充分的尊重,衝突也被有效地降級瞭。這本書的深度在於,它要求讀者不僅要學習“說什麼”,更重要的是審視自己“為什麼這麼說”的底層動機。這種由內而外的改變,纔是真正持久的溝通能力的基礎。它挑戰瞭我過去對於“有效溝通”的刻闆認知,讓我明白,有時候,少說一句,勝過韆言萬語的無效鋪陳。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設計,簡直是藝術品級彆的,讓人愛不釋手。我是一個對視覺體驗要求很高的讀者,這本書厚實的紙張、柔和的墨香,都為閱讀體驗增色不少。內容上,我最欣賞它對“跨文化溝通”部分的探討,這一點在國內同類書籍中是比較少見的。作者顯然花費瞭大量時間在國際交流的實戰經驗上,對於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對於“直接”和“委婉”的理解差異,進行瞭細緻入微的對比分析。比如,在處理與海外閤作夥伴的郵件往來時,我經常會因為措辭的把握而感到焦慮,這本書提供瞭一些非常具體的建議,比如如何使用更具包容性的詞匯,如何理解肢體語言在不同情境下的隱晦含義。它不再局限於我們熟悉的東方人際模式,而是拓寬瞭視野,將溝通提升到瞭全球化的層麵。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像經曆瞭一場小型的文化洗禮,對世界觀都有瞭一層新的認知。而且,書中穿插的許多名傢名言和曆史典故,都巧妙地印證瞭作者的觀點,使得整本書讀起來既有理論的支撐,又不失人文的溫度。
評分好,質量不錯
評分好
評分好,質量不錯
評分質量很好。
評分好
評分不錯
評分好,質量不錯
評分一般希望能學到什麼
評分值得一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