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可供手串、菩提、文玩愛好者及經營者、投資者閱讀,也可供文玩收藏者使用。 菩提來源於佛教,因而帶著一層神秘的色彩,讓人們對她産生好奇,從而又衍生齣各種帶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和說法。菩提的美、佛性、神秘使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逐。然而神秘的菩提圈卻使大多數剛入門的人吃瞭不少虧,受到瞭不少挫摺,或者打瞭眼受瞭騙,或者把玩不當毀瞭珠子,亦或把玩一段時間後因沒有看到成績而沮喪放棄······waxcup有著近10年的菩提把玩經曆,在這期間,他對菩提子的把玩、傳言,甚至菩提子的來源都都做瞭深入地研究,又以十分嚴謹、辛辣、幽默的語言風格將其成果寫瞭齣來,對菩提的選購、把玩、搭配、鑒賞、植物種屬都做瞭詳細地解說。我相信讀者能在這本書中感受到waxcup在把玩菩提時的嚴謹認真以及他在把玩菩提的過程中獲得的快樂。廣大讀者和玩友也能通過這本書對菩提産生更新、更深入、更為正確的認識。
1.本書整體與細節兼顧,運用瞭大量的圖片,既呈現整體,又體現細節,很直觀,很客觀,也使其顯得與眾不同。
2.本書立足大量可信資料,追根溯源,對各種菩提子種屬進行研究,這種做法開創瞭同類書籍中的先河,讓很多菩提品種明確到點上,不再以一種模糊狀態示人,對推進菩提的理性化和科學化研究起到瞭良好的示範作用。
3.本書既有門道,又有熱鬧;既接地氣,又有看頭。以菩提玩傢的角度,對菩提子種屬、購買、盤玩、保養、搭配做瞭詳細地說明,對廣大菩提玩友及買傢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藉鑒性。
內容簡介
本書在講解菩提子串珠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運用大量實例詳細地介紹瞭故宮五綫、星月、金剛、三聖眼、桃核、紫金鼠、酸棗、柏香籽、無患子、核桃、椰殼、六道木、竹珠等30多種菩提子串珠的品種、選購、盤玩、保養、鑒賞等知識,同時還介紹瞭菩提配飾的相關知識,使讀者能全方位地、直觀地瞭解菩提子串珠。本書內容全麵實用、圖文並茂、實例豐富,能使讀者快速準確地掌握菩提子串珠的選購和把玩技巧。
本書可供手串、菩提、文玩愛好者及經營者、投資者閱讀,也可供文玩收藏者使用。
作者簡介
丁煒:北京人,廣播節目編輯,自幼愛好文玩,2008年2月以waxcup之名注冊於中國有影響力的文玩論壇——文玩天下(http://bbs.wwtx.cn),一直緻力於學研結閤,以玩會友,對菩提文玩的研究尤為深入,書寫過大量相關文字,並屢次對菩提文玩中的不良現象和說法進行揭露和證僞。其幽默辛辣的文字風格、精闢獨到的文玩見解深受廣大菩提玩友稱道,是文玩天下論壇原創文字較多的人。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一入文玩深似海,此書可以輕閱讀。
—— 周微 中國國際廣播電颱主持人
這本書寫得入情入理,深入淺齣,即便外行看起來也不吃力,不枯燥,其中涉及判彆和選購的一些實戰案例,層層推理,步步解析,很有點福爾摩斯的味道,讀起來很有意思,這也使它和同類書籍相比顯得十分與眾不同。
——張帆 北京人民廣播電颱文藝廣播主持人
讀本好書,少上惡當,實據麵前,分曉立現。
——賈小軍 央視一綫解說員、著名影視配音演員及配音導演
目錄
第一章 菩提論道/1
第一節 入門之忌/2
第二節 小說市場/4
第三節 “撿漏”與“打眼”/6
第四節 文玩與文化/8
第五節 菩提論品/11
第六節 淺析包漿/13
第七節 菩提論眼/16
第八節 菩提溯源/18
第二章 故宮五綫菩提/22
第三章 星月菩提/28
第一節 星月菩提的優點/29
第二節 星月概述/30
第三節 星月的挑選/32
第四節 星月的盤玩與開片/37
第五節 星月常見問題/42
第四章 金剛/49
第一節 金剛概述/50
第二節 金剛的挑選及清理/51
第三節 金剛的把玩/54
第四節 做舊/55
第五節 金剛常見問題/58
第五章 菩提三聖眼/62
第一節 菩提三聖眼概述/63
第二節 挑選、清理和盤玩/66
第六章 桃核/73
第一節 山桃核/74
第二節 龍紋桃核/76
第三節 蟠桃核/78
第四節 桃核的挑選、清理和盤玩/81
第七章 紫金鼠/83
第八章 酸棗/88
第九章 柏香籽/97
第十章 菩提根/102
第十一章 無患子/105
第一節 無患子/106
第二節 太陽子和月亮子/107
第十二章 核桃/109
第一節 菩提核桃與文玩核桃/110
第二節 楸子/111
第三節 猴頭核桃/114
第十三章 椰殼/116
第十四章 六道木和竹珠/124
第一節 六道木/126
第二節 竹珠/128
第三節 六道木和竹珠的盤玩/130
第十五章 其他菩提種類/132
第一節 蓮花菩提/133
第二節 草珠子/134
第三節 大金絲菩提/135
第四節 燈籠菩提/136
第五節 山楂籽/137
第六節 天竺和血絲龍珠/138
第七節 天意子/141
第八節 大金綫和小金綫/142
第九節 紫金鉢盂和蓮花座/143
第十節 韆手和韆眼/145
第十一節 木腰子/147
第十二節 黑白五綫/148
第十六章 菩提配飾/151
第一節 珊瑚/153
第二節 南紅瑪瑙/154
第三節 琥珀蜜蠟/156
第四節 綠鬆石/157
第五節 青金石/162
第六節 其他類/163
第七節 菩提配飾搭配實例/169
附錄一 菩提常見品種簡介/177
附錄二 菩提常用術語釋義/180
參考文獻 182
前言/序言
《敦煌壁畫藝術探微》 引言:穿越時空的絲路迴響 敦煌,一個承載瞭韆年佛教藝術的璀璨之地。莫高窟的石窟群,如同鑲嵌在絲綢之路上的璀璨明珠,記錄著自十六國至元代,長達韆年的宗教、社會、文化變遷。本書《敦煌壁畫藝術探微》,並非聚焦於尋常的收藏品鑒,而是旨在深入剖析那些覆蓋瞭洞窟壁麵,以飛天、佛陀、經變、供養人為核心的宏大敘事畫捲的藝術本質、曆史脈絡及其背後的精神世界。 第一章:石窟的誕生與壁畫的緣起 本章將追溯敦煌莫高窟的開鑿曆史,從早期(十六國至北魏)的簡樸與虔誠,到隋唐盛世的雄渾與華麗,再到晚唐五代和宋元的轉型與式微。重點分析壁畫的載體——石窟的建築形製如何直接影響瞭壁畫的布局與內容組織。 1.1 早期石窟的拓印:犍陀羅風格的初入中原 探討早期的壁畫如何受到印度笈多王朝藝術和中亞風格的影響,綫條的粗獷與色彩的質樸如何體現初傳佛教的肅穆感。 1.2 北朝的融閤與演變:從“秀骨清像”到“褒衣博帶” 詳細描述北魏孝文帝改革後,壁畫人物造型由瘦削轉嚮豐腴,服飾的漢化進程,以及“影塑”與壁畫的結閤。 1.3 盛唐氣象:雄渾壯闊的巔峰 集中分析唐代壁畫的成熟標誌,包括構圖的嚴謹、色彩的濃鬱(石青、石綠的大量使用)、以及對世俗生活場景(如宴樂圖、供養人像)的寫實描繪。 第二章:壁畫的技法與材料的秘密 壁畫藝術的生命力,不僅在於其內容,更在於其材料的耐久性和獨特的錶現手法。本章將深入挖掘敦煌壁畫的“硬科學”。 2.1 基層處理的智慧:牆體的選擇與泥層的鋪設 介紹古人如何選擇窟壁的基土,如何通過草泥、白泥的多層塗抹,確保壁畫顔料能夠附著韆年而不脫落的秘訣。 2.2 顔料的來源與調和:礦物與植物的化學反應 詳述壁畫中使用的主要礦物顔料(如硃砂、石青、石綠、鉛白)和植物顔料的提取、研磨與結閤劑(如動物膠、蛋清)的配比。特彆關注這些天然材料在不同光照和濕度下呈現齣的色彩變化規律。 2.3 綫描的藝術:骨綫與暈染的結閤 分析敦煌畫師對綫條的運用已臻化境。本節將對比唐代遒勁有力的“鐵綫描”與五代以後日漸柔和的“蘭葉描”的技法差異,以及對凹凸法(暈染法)如何賦予二維畫麵以立體感的探討。 第三章:圖像學的解讀:從佛本生到經變世界 敦煌壁畫是宏大的宗教敘事空間。本章緻力於解讀壁畫中反復齣現的核心主題,揭示其背後的教義和思想內涵。 3.1 佛陀的肖像學:造像儀軌的視覺化 梳理不同時期佛、菩薩、羅漢的麵相、手印(Mudra)和法器(Iconography)的變化,理解這些視覺符號在傳達佛法思想中的作用。 3.2 經變畫的戲劇性:故事的舞颱化呈現 重點分析《彌勒變》、《維摩詰經變》等大型經變畫的構圖邏輯。經變畫如何將復雜的佛經故事,轉化為一幕幕具有強烈視覺衝擊力的“連環畫”,便於不識字的信眾理解。 3.3 飛天、供養人與世俗的交融 探討“飛天”形象從印度化的健壯到盛唐的飄逸,再到晚期程式化的演變。同時,研究供養人畫像的服飾、身份銘文,如何為我們提供瞭研究中古時期社會階層、民族關係的第一手視覺資料。 第四章:保護的睏境與數字化的未來 敦煌壁畫的命運,始終與環境的侵蝕和保護技術的挑戰緊密相連。 4.1 自然侵蝕與人為破壞:脆弱的遺産 分析風沙、鹽堿化、濕度變化對壁畫顔料層和基層造成的具體損害機製。迴顧曆史上因保護不當或人為取用而造成的重大藝術損失。 4.2 現代科技的介入:搶救性修復的原則 介紹現代病害處理技術,如鹽害清除、顔料層加固等。強調“最小乾預”的文物保護理念,以及壁畫修復中的科學與藝術的平衡。 4.3 數字化時代的壁畫留存 深入探討高精度數字掃描、三維重建技術如何為後世保存壁畫的原始色彩和結構信息,以及虛擬現實技術在藝術教育和研究中的潛力。 結語:流動的光影與永恒的信仰 本書力求通過對藝術技法、圖像符號和曆史語境的立體分析,將敦煌壁畫從單純的宗教遺跡提升到世界藝術史的坐標係中進行審視。它不僅僅是古代匠人留下的技藝展示,更是韆百年來文化交融、信仰傳播的無聲史詩。閱讀本書,即是與那位在莫高窟壁麵之上翩躚韆年、仍在訴說著佛法慈悲的飛天進行一次深刻的對話。 附錄: 敦煌壁畫重要洞窟年代索引、常用顔料化學成分簡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