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供手串、菩提、文玩爱好者及经营者、投资者阅读,也可供文玩收藏者使用。 菩提来源于佛教,因而带着一层神秘的色彩,让人们对她产生好奇,从而又衍生出各种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和说法。菩提的美、佛性、神秘使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逐。然而神秘的菩提圈却使大多数刚入门的人吃了不少亏,受到了不少挫折,或者打了眼受了骗,或者把玩不当毁了珠子,亦或把玩一段时间后因没有看到成绩而沮丧放弃······waxcup有着近10年的菩提把玩经历,在这期间,他对菩提子的把玩、传言,甚至菩提子的来源都都做了深入地研究,又以十分严谨、辛辣、幽默的语言风格将其成果写了出来,对菩提的选购、把玩、搭配、鉴赏、植物种属都做了详细地解说。我相信读者能在这本书中感受到waxcup在把玩菩提时的严谨认真以及他在把玩菩提的过程中获得的快乐。广大读者和玩友也能通过这本书对菩提产生更新、更深入、更为正确的认识。
1.本书整体与细节兼顾,运用了大量的图片,既呈现整体,又体现细节,很直观,很客观,也使其显得与众不同。
2.本书立足大量可信资料,追根溯源,对各种菩提子种属进行研究,这种做法开创了同类书籍中的先河,让很多菩提品种明确到点上,不再以一种模糊状态示人,对推进菩提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研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3.本书既有门道,又有热闹;既接地气,又有看头。以菩提玩家的角度,对菩提子种属、购买、盘玩、保养、搭配做了详细地说明,对广大菩提玩友及买家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借鉴性。
内容简介
本书在讲解菩提子串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大量实例详细地介绍了故宫五线、星月、金刚、三圣眼、桃核、紫金鼠、酸枣、柏香籽、无患子、核桃、椰壳、六道木、竹珠等30多种菩提子串珠的品种、选购、盘玩、保养、鉴赏等知识,同时还介绍了菩提配饰的相关知识,使读者能全方位地、直观地了解菩提子串珠。本书内容全面实用、图文并茂、实例丰富,能使读者快速准确地掌握菩提子串珠的选购和把玩技巧。
本书可供手串、菩提、文玩爱好者及经营者、投资者阅读,也可供文玩收藏者使用。
作者简介
丁炜:北京人,广播节目编辑,自幼爱好文玩,2008年2月以waxcup之名注册于中国有影响力的文玩论坛——文玩天下(http://bbs.wwtx.cn),一直致力于学研结合,以玩会友,对菩提文玩的研究尤为深入,书写过大量相关文字,并屡次对菩提文玩中的不良现象和说法进行揭露和证伪。其幽默辛辣的文字风格、精辟独到的文玩见解深受广大菩提玩友称道,是文玩天下论坛原创文字较多的人。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一入文玩深似海,此书可以轻阅读。
—— 周微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持人
这本书写得入情入理,深入浅出,即便外行看起来也不吃力,不枯燥,其中涉及判别和选购的一些实战案例,层层推理,步步解析,很有点福尔摩斯的味道,读起来很有意思,这也使它和同类书籍相比显得十分与众不同。
——张帆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主持人
读本好书,少上恶当,实据面前,分晓立现。
——贾小军 央视一线解说员、著名影视配音演员及配音导演
目录
第一章 菩提论道/1
第一节 入门之忌/2
第二节 小说市场/4
第三节 “捡漏”与“打眼”/6
第四节 文玩与文化/8
第五节 菩提论品/11
第六节 浅析包浆/13
第七节 菩提论眼/16
第八节 菩提溯源/18
第二章 故宫五线菩提/22
第三章 星月菩提/28
第一节 星月菩提的优点/29
第二节 星月概述/30
第三节 星月的挑选/32
第四节 星月的盘玩与开片/37
第五节 星月常见问题/42
第四章 金刚/49
第一节 金刚概述/50
第二节 金刚的挑选及清理/51
第三节 金刚的把玩/54
第四节 做旧/55
第五节 金刚常见问题/58
第五章 菩提三圣眼/62
第一节 菩提三圣眼概述/63
第二节 挑选、清理和盘玩/66
第六章 桃核/73
第一节 山桃核/74
第二节 龙纹桃核/76
第三节 蟠桃核/78
第四节 桃核的挑选、清理和盘玩/81
第七章 紫金鼠/83
第八章 酸枣/88
第九章 柏香籽/97
第十章 菩提根/102
第十一章 无患子/105
第一节 无患子/106
第二节 太阳子和月亮子/107
第十二章 核桃/109
第一节 菩提核桃与文玩核桃/110
第二节 楸子/111
第三节 猴头核桃/114
第十三章 椰壳/116
第十四章 六道木和竹珠/124
第一节 六道木/126
第二节 竹珠/128
第三节 六道木和竹珠的盘玩/130
第十五章 其他菩提种类/132
第一节 莲花菩提/133
第二节 草珠子/134
第三节 大金丝菩提/135
第四节 灯笼菩提/136
第五节 山楂籽/137
第六节 天竺和血丝龙珠/138
第七节 天意子/141
第八节 大金线和小金线/142
第九节 紫金钵盂和莲花座/143
第十节 千手和千眼/145
第十一节 木腰子/147
第十二节 黑白五线/148
第十六章 菩提配饰/151
第一节 珊瑚/153
第二节 南红玛瑙/154
第三节 琥珀蜜蜡/156
第四节 绿松石/157
第五节 青金石/162
第六节 其他类/163
第七节 菩提配饰搭配实例/169
附录一 菩提常见品种简介/177
附录二 菩提常用术语释义/180
参考文献 182
前言/序言
《敦煌壁画艺术探微》 引言:穿越时空的丝路回响 敦煌,一个承载了千年佛教艺术的璀璨之地。莫高窟的石窟群,如同镶嵌在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记录着自十六国至元代,长达千年的宗教、社会、文化变迁。本书《敦煌壁画艺术探微》,并非聚焦于寻常的收藏品鉴,而是旨在深入剖析那些覆盖了洞窟壁面,以飞天、佛陀、经变、供养人为核心的宏大叙事画卷的艺术本质、历史脉络及其背后的精神世界。 第一章:石窟的诞生与壁画的缘起 本章将追溯敦煌莫高窟的开凿历史,从早期(十六国至北魏)的简朴与虔诚,到隋唐盛世的雄浑与华丽,再到晚唐五代和宋元的转型与式微。重点分析壁画的载体——石窟的建筑形制如何直接影响了壁画的布局与内容组织。 1.1 早期石窟的拓印:犍陀罗风格的初入中原 探讨早期的壁画如何受到印度笈多王朝艺术和中亚风格的影响,线条的粗犷与色彩的质朴如何体现初传佛教的肃穆感。 1.2 北朝的融合与演变:从“秀骨清像”到“褒衣博带” 详细描述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壁画人物造型由瘦削转向丰腴,服饰的汉化进程,以及“影塑”与壁画的结合。 1.3 盛唐气象:雄浑壮阔的巅峰 集中分析唐代壁画的成熟标志,包括构图的严谨、色彩的浓郁(石青、石绿的大量使用)、以及对世俗生活场景(如宴乐图、供养人像)的写实描绘。 第二章:壁画的技法与材料的秘密 壁画艺术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内容,更在于其材料的耐久性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本章将深入挖掘敦煌壁画的“硬科学”。 2.1 基层处理的智慧:墙体的选择与泥层的铺设 介绍古人如何选择窟壁的基土,如何通过草泥、白泥的多层涂抹,确保壁画颜料能够附着千年而不脱落的秘诀。 2.2 颜料的来源与调和:矿物与植物的化学反应 详述壁画中使用的主要矿物颜料(如朱砂、石青、石绿、铅白)和植物颜料的提取、研磨与结合剂(如动物胶、蛋清)的配比。特别关注这些天然材料在不同光照和湿度下呈现出的色彩变化规律。 2.3 线描的艺术:骨线与晕染的结合 分析敦煌画师对线条的运用已臻化境。本节将对比唐代遒劲有力的“铁线描”与五代以后日渐柔和的“兰叶描”的技法差异,以及对凹凸法(晕染法)如何赋予二维画面以立体感的探讨。 第三章:图像学的解读:从佛本生到经变世界 敦煌壁画是宏大的宗教叙事空间。本章致力于解读壁画中反复出现的核心主题,揭示其背后的教义和思想内涵。 3.1 佛陀的肖像学:造像仪轨的视觉化 梳理不同时期佛、菩萨、罗汉的面相、手印(Mudra)和法器(Iconography)的变化,理解这些视觉符号在传达佛法思想中的作用。 3.2 经变画的戏剧性:故事的舞台化呈现 重点分析《弥勒变》、《维摩诘经变》等大型经变画的构图逻辑。经变画如何将复杂的佛经故事,转化为一幕幕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连环画”,便于不识字的信众理解。 3.3 飞天、供养人与世俗的交融 探讨“飞天”形象从印度化的健壮到盛唐的飘逸,再到晚期程式化的演变。同时,研究供养人画像的服饰、身份铭文,如何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古时期社会阶层、民族关系的第一手视觉资料。 第四章:保护的困境与数字化的未来 敦煌壁画的命运,始终与环境的侵蚀和保护技术的挑战紧密相连。 4.1 自然侵蚀与人为破坏:脆弱的遗产 分析风沙、盐碱化、湿度变化对壁画颜料层和基层造成的具体损害机制。回顾历史上因保护不当或人为取用而造成的重大艺术损失。 4.2 现代科技的介入:抢救性修复的原则 介绍现代病害处理技术,如盐害清除、颜料层加固等。强调“最小干预”的文物保护理念,以及壁画修复中的科学与艺术的平衡。 4.3 数字化时代的壁画留存 深入探讨高精度数字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如何为后世保存壁画的原始色彩和结构信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艺术教育和研究中的潜力。 结语:流动的光影与永恒的信仰 本书力求通过对艺术技法、图像符号和历史语境的立体分析,将敦煌壁画从单纯的宗教遗迹提升到世界艺术史的坐标系中进行审视。它不仅仅是古代匠人留下的技艺展示,更是千百年来文化交融、信仰传播的无声史诗。阅读本书,即是与那位在莫高窟壁面之上翩跹千年、仍在诉说着佛法慈悲的飞天进行一次深刻的对话。 附录: 敦煌壁画重要洞窟年代索引、常用颜料化学成分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