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自然》百年科學經典第二捲(上)(1931-1933)(英漢對照平裝本)

《nature自然》百年科學經典第二捲(上)(1931-1933)(英漢對照平裝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 馬多剋斯,[英] 坎貝爾,路甬祥 編
圖書標籤:
  • 自然科學
  • 科學史
  • 經典文獻
  • 英漢對照
  • 百年科學
  • Nature
  • 物理學
  • 生物學
  • 化學
  • 科學普及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
ISBN:9787513580717
版次:1
商品編碼:11991389
品牌:外研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自然》百年科學經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64
字數:464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大學生、科研工作者
《<自然>百年科學經典》(英漢對照版)是國內一套英漢雙語對照版的《自然》論文精選集,匯集瞭自《自然》雜誌1869年創刊以來近150年間自然科學各領域(生物、物理、化學、天文、材料、基礎醫學、地球科學等)的重大發現和發明。每篇文章均配有由《自然》雜誌編輯撰寫的簡短導讀,中文譯文由國內各領域的專傢審稿把關。與此前世界範圍內曾齣版過的各種《自然》論文選集相比,本套叢書涵蓋時間跨度廣,所選篇目。
《<自然>百年科學經典》第二捲收錄瞭自1931年至1933年發錶在《自然》雜誌上的經典論文,涵蓋瞭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球科學五個學科領域,共計103篇。在這短短兩三年間,物理學、天文學和生物學等領域均齣現瞭突破性的進展:米耳恩提齣恒星構造的理論;北京猿人頭骨特徵公布;愛丁頓斷言決定論在衰落;查德威剋發現中子;斯潘塞指齣玻隕石的成因;阿德裏安揭示神經元的基本功能……
百年自然科學的波瀾壯闊,盡在《〈自然〉百年科學經典》!

內容簡介

《<自然>百年科學經典(英漢對照平裝版)第二捲上(1931-1933)》是一套自然科學論文精選集中的一捲,收錄瞭國際綜閤性學術期刊《自然》從1931年創刊到1933年期間發錶過的經典科學論文59篇,這些文章由《自然》雜誌主編遴選,並由《自然》雜誌的編輯為每篇文章撰寫編者按,然後由國內相關領域的專傢翻譯成中文並審訂。全書通過原汁原味的科學論文,迴顧瞭自然科學各個領域(生物、物理、化學、天文、地球科學等)波瀾壯闊的發展史。

作者簡介


(英)約翰·馬多剋斯(Sir John Maddox),《自然》雜誌前任主編,著名物理學傢,兩度擔任《自然》主編達23年之久。
(英)菲利普·坎貝爾(Philip Campbell),《自然》雜誌現任主編,英國布裏斯托爾大學獲得航空工程學士學位,倫敦大學瑪麗王後·威斯特費爾學院獲得天體物理學碩士學位,萊斯特大學獲得上層天體物理博士學位,並在萊斯特大學完成博士後研究。
路甬祥,浙江大學機械工程係水力機械專業畢業,聯邦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機械係液壓氣動研究所研修,博士學位,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前任院長。

內頁插圖

目錄

001 宇宙超穿透性輻射起源於恒星的證據
002 恒星的結構和恒星能量的起源
003 胚胎學與進化
004 胚胎學與進化
005 恒星的構造
006 維生素B——檢驗與維生素B1
007 維生素B——維生素B2和B3:生長素
008 維生素B——分布與生理學
009 恒星的構造
010 原子衰變與原子閤成目前在理論和實驗上的進展狀況
011 恒星的構造
012 放射性研究的新麵貌
013 蛋白質的結構與變性
014 以數學物理的視角看宇宙的終點
015 維生素B2的化學性質
016 恒星結構
017 蛋白質的分子量
018 遺傳的細胞學理論
019 訃告
020 北京人的頭骨
021 維生素在化學方麵的新進展
022 物質的湮滅
023 活細胞氧化
024 原子閤成與恒星能量
025 催情激素
026 原子核的量子力學模型
027 光的角動量
028 孤立的量子化磁極
029 病毒的生物學本質
030 麥剋斯韋與現代理論物理
031 生物學的最新進展
032 白矮星的內部溫度
033 光子自鏇的實驗證據
034 一種可能的質量數為2的氫同位素
035 皇傢學會濛德實驗室的氫液化設備
036 新聞與觀點
037 決定論的衰落
038 快質子的人工産生
039 維生素D及其相關化閤物的晶體結構
040 可能存在中子
041 決定論
042 決定論
043 作為抗壞血病因子的己糖醛酸
044 由快質子引起的鋰衰變
045 锡叫
046 膨脹的宇宙
047 中子假說
048 白矮星
049 關於中子的新證據
050 超導機製
051 快質子引起的輕元素衰變
052 一種閤成的催情化閤物
053 玻隕石的成因
054 宇宙射綫的能量
055 牛津大學剋拉倫登實驗室的氦液化車間
056 蔥屬植物細胞常染色體結構及染色體分裂
057 關於元素嬗變的最新研究
058 數量遺傳學中孟德爾因子的數量
059 光與生命
060 核能級
061 有關正電子的新證據
062 神經衝動的物理學本質
063 一種新型閤金——“不生銹的因瓦閤金”
064 氨基酸、蛋白質和蛋白質水解酶 I
065 氨基酸、蛋白質和蛋白質水解酶 II
066 宇宙射綫的性質
067 閤金的結構
068 正電子可能具有的性質
069 生命體中的結晶
070 普裏斯特利發現氧氣的日期和地點
071 維生素C及腫瘤和其他組織中還原性物質的化學檢測
072 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
073 正電子和原子核
074 液晶
075 質子的磁矩
076 宇宙射綫與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
077 腫瘤遺傳學
078 大氣中臭氧層的垂直分布
079 視網膜中的維生素A
080 輕核俘獲快中子産生的核衰變
081 極低溫
082 生命的某些化學麵貌
083 神經細胞的活性
084 電視技術的最新進展
085 重氫和重水
086 恒星的內部溫度
087 縴維的X射綫分析
088 原子嬗變和恒星溫度
089 低溫下強磁場的産生
090 天然染色物質及其類似物
091 自由基
092 玻隕石的成因
093 玻隕石的成因
094 宇宙射綫測量中的新結果
095 硬γ射綫和原子核的反應
096 β射綫放射性的一種可能的解釋
097 有關基因概念的一般本質
098 宇宙射綫的緯度效應
099 原子嬗變和恒星溫度
100 肌紅蛋白的氧親閤力
101 正電子
102 重氫
103 煙草花葉病毒的化學本質

前言/序言

李政道序

如何認識自然科學對人類生活的意義,可以從兩個方麵來分析:一是物質層麵,尤其是近百年來,自然科學取得瞭很多跨越性的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瞭許多革命性的變化;二是精神層麵,科學精神日益深入人心,這種科學精神並不是認為科學萬能、科學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它應該是一種老老實實、嚴謹縝密、又勇於批判和創造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一種堅持為人類福祉而奮鬥的信念。這種科學精神可能比物質意義上的科技成就更重要,因為技術進步的影響可能與時代具體的背景有密切關係,但科學精神卻永遠是人類精神文明中最可寶貴的一部分。

從這個意義上,這套《〈自然〉百年科學經典》叢書的齣版,不僅為讀者呈現瞭一個多世紀以來自然科學各個領域發展的曆史軌跡,更重要的是,它展現瞭無數科學傢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艱難求索、百摺不迴的精神世界。《自然》作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科學期刊之一,反映瞭各個學科在不同發展階段的概貌,報道瞭現代科學中最重要的發現。這套叢書的可貴之處在於,它不僅匯聚瞭狹義相對論的提齣、量子理論的成熟、人類基因組測序完成這些具有開創性和突破性的大事件、大成就,還將一些後來被證明是錯誤的文章囊括進來,並展現瞭圍繞同一論題進行的學術爭鳴,這是一種難得的眼光和胸懷。科學之路是艱辛的,成功背後有更多不為人知的失敗,前人的失敗是我們今日成功的基石,這些努力不應該被忘記。因此,《〈自然〉百年科學經典》這套叢書不但能讓讀者瞭解對人類科技進步有著巨大貢獻的科學成果,以及科學中的焦點和前沿問題的演變軌跡,更能使有誌於科學研究的人感受到思想激辯帶來的火花和收獲背後的艱苦努力,幫助他們理解科學精神的真意。

當前,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麵臨著曆史上前所未有的機遇,國傢已經製定瞭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綱要,為科學研究創造瞭良好的製度環境,同時中國的科學技術經過多年的積纍也已經具備瞭很好的理論和人纔基礎。如何進一步引進國外的學術精華,促進中外科技交流,使科學精神深入人心,使中國的科技水平迅速提升至世界前列就成為這一階段的重要課題。因此,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和麥剋米倫齣版集團閤作齣版這套《〈自然〉百年科學經典》叢書,對中國的科技發展可謂貢獻巨大,我衷心希望這套叢書的齣版獲得極大成功,促進全民族的科技振興。

科學的事業永無止境。這是科學的永恒魅力所在,也是我們砥礪自身、不斷求索的動力所在。這樣的事業,值得我們全力以赴。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Nature自然》百年科學經典係列其他捲冊的圖書簡介,側重於不同曆史時期的科學發展,並避免提及您提到的特定捲冊內容。 《自然》百年科學經典係列:跨越世紀的科學思想探索(精選集) 聚焦人類智識的演進,洞察科學發現的磅礴曆程 《自然》(Nature)雜誌自1869年創刊以來,便以其前瞻性、權威性和全球視野,記錄瞭現代科學史上無數裏程碑式的突破。本係列精選集旨在匯集那些塑造瞭人類對物質世界、生命起源乃至宇宙圖景理解的關鍵文獻,力求呈現一個連貫而豐富的科學思想演變圖譜。 本係列精選集並非單一的曆史斷代記錄,而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思想漫遊。它帶領讀者穿梭於不同的科技前沿,感受每一次範式轉移帶來的震撼。每一捲(冊)都聚焦於一個特定的曆史時期或一個核心的科學領域,通過精選的原始論文、權威評論及關鍵通信,還原齣科學發現的真實脈絡與當時科學界的集體心聲。 第一捲:科學革命的奠基石(早期捲冊,約1869-1900年代初) 此階段的捲冊集中展現瞭科學從古典物理學嚮近代科學過渡的劇變。讀者將見證經典熱力學、電磁學理論的鞏固與深化。麥剋斯韋方程組的實驗驗證、達爾文進化論思想的深入傳播與早期修正,以及門捷列夫元素周期錶的建立,構成瞭這一時期的核心敘事。 核心議題探索: 電磁學的統一與應用: 記錄瞭法拉第、麥剋斯韋等巨匠關於電與磁相互作用的深刻洞察,以及赫茲成功驗證電磁波存在的激動人心的時刻。這不僅是物理學的勝利,也為後來的無綫電通信奠定瞭基礎。 生命起源與分類的爭論: 深入探討瞭基於化石證據和生物地理學的早期研究,呈現瞭關於物種起源和遺傳機製的激烈辯論,反映瞭科學界對生命復雜性解釋的探索。 物質結構的初探: 涉及對原子和分子概念的精確化,以及早期對X射綫等新現象的觀測,預示著對微觀世界的深入挖掘即將到來。 第三捲: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黎明(約1905-1920年代) 這是物理學史上最為波瀾壯闊的時期之一。本捲冊凝練瞭愛因斯坦提齣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裏程碑式論文,以及普朗剋、玻爾等人對能量量子化的開創性思考。科學共同體如何從經典世界的確定性藩籬中掙脫齣來,擁抱概率與不確定性,是本捲的靈魂所在。 核心議題探索: 時空觀念的顛覆: 呈現瞭光速不變原理如何重塑我們對時間、空間和質量的理解。對引力如何被視為時空幾何彎麯的描述,提供瞭直觀的思考路徑。 原子的內部構造: 記錄瞭盧瑟福對原子核的發現,以及玻爾提齣的基於量子化的原子模型。這些工作標誌著經典物理學對原子尺度的解釋宣告失效,為現代原子能理論鋪平瞭道路。 早期化學鍵理論: 探討瞭原子如何通過電子的得失或共享結閤成分子,這為理解物質的化學性質和結構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基礎。 第五捲:生命科學的革命性突破(跨越不同關鍵期) 不同於聚焦於物理學革命的捲冊,本係列中的生命科學專題捲冊側重於遺傳學、生物化學和微生物學的發展軌跡。它們展現瞭科學傢如何從宏觀的生物現象轉嚮分子層麵的機製解析。 核心議題探索: 遺傳信息的初步定位: 記錄瞭孟德爾遺傳定律的“再發現”,以及早期關於染色體在遺傳中作用的觀察。這為將遺傳研究從模糊的性狀傳遞轉嚮具體的細胞結構奠定瞭基礎。 酶與代謝的精確描繪: 深入研究瞭生物體內催化反應的分子機器——酶。這些研究揭示瞭生命活動得以持續的精細化學調控網絡,推動瞭生物化學成為一門獨立且強有力的學科。 病原體與免疫學的進步: 匯集瞭對特定傳染病病原體的鑒定工作,以及早期關於抗體如何特異性識彆外來入侵者的理論建構,這極大地改變瞭公共衛生和醫學實踐。 總結:科學的連續性與斷裂 本《自然》百年科學經典係列精選集,其價值不僅在於重溫曆史上的偉大發現,更在於讓讀者體會到科學研究的本質:嚴謹的求證、不斷的自我批判與迭代更新。 從早期的純粹觀察,到理論構建,再到實驗技術的飛躍,每一捲都像是一麵透鏡,聚焦於特定曆史時刻的智力高峰,同時也揭示瞭科學思想傳承中那些關鍵的“斷裂點”——那些需要前人巨大勇氣纔能跨越的理論鴻溝。 通過本係列,讀者將獲得一個宏觀且深刻的視角,理解我們今日所依賴的科學知識體係,是如何在無數次對話、爭論與突破中,一步步從模糊走嚮清晰的。這是一部獻給所有對人類求知曆程抱有好奇心讀者的珍貴文獻匯編。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字體選擇透露齣一種老派的、對知識的虔誠。我個人偏愛這種不追逐浮誇潮流的經典設計,它能讓人心靜下來,專注於文字本身的力量。想象一下,在那個沒有互聯網、信息傳播極其緩慢的年代,科學傢們是如何通過這些文字,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火種一樣,一點點建立起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科學大廈。這種閱讀體驗,比單純在電子屏幕上瀏覽摘要要來得震撼得多。它迫使你放慢速度,去體會每一個論證背後的邏輯推導和實驗支撐。對我而言,閱讀這樣的經典,不僅僅是為瞭獲取知識點,更重要的是去學習那種麵對未知時的謙遜和對真理不懈的追求,這纔是科學精神的核心所在,也是我購買這本書的最大動機。

評分

拿到這本書,最讓我眼前一亮的便是它那詳盡的英漢對照版式。對於非母語讀者來說,這簡直是福音,能夠確保在理解復雜的科學術語和精確的學術錶達時,不會因為語言的障礙而産生任何偏差。我深知,科學的精確性不容有失,哪怕是一個詞匯的細微差彆,都可能導緻整個理論理解的偏差。這種雙語對照的處理方式,不僅方便瞭學習和查閱,更像是一座橋梁,連接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科學共同體。我注意到扉頁上對翻譯團隊的介紹,看得齣他們是下瞭大功夫的,力求在信、達、雅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點。這種對細節的關注,讓我對這套叢書的整體質量更有信心,它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載體,更是一件精美的學術藝術品,值得珍藏在書架之上,時不時地拿齣來品味一番。

評分

說實話,選擇購買這套《Nature》的百年精選,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情懷的驅使。它代錶著對“純粹科學”時代的一種緻敬。如今的科研環境日益功利化,成果發錶的速度快得驚人,但沉澱下來的、真正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工作似乎越來越少。而這套書收錄的,無疑是經過瞭曆史淘洗的真金。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看那些具體的公式和實驗數據,但光是想到這些文字曾經是當時科學界最前沿的思考結晶,就讓人感到興奮。它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參照係,讓我們反思現在的科學研究是否還保有那份初衷和銳氣。對我來說,這本書是書架上的一座燈塔,時刻提醒著我,科學的偉大在於其對真理無止境的探索,而非短期的效益。

評分

這本精裝書拿到手沉甸甸的,光是封麵設計就透著一股厚重感,那種古典與現代交織的排版風格,一下子把我拉迴到瞭那個科學思想激蕩的年代。內頁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翻閱時能感受到一種對知識的尊重。我個人對科學史一直懷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二十世紀初那段被譽為“黃金時代”的時期,各種顛覆性的理論層齣不窮。雖然我還沒有深入研讀具體內容,但僅僅是翻閱目錄和前言,就能感受到編者在篩選這些經典時所下的苦心。他們顯然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文獻,而是試圖構建一個清晰的脈絡,展現齣科學是如何一步步突破舊有框架,邁嚮更廣闊天地的。那種探索未知的勇氣和嚴謹的求證態度,是任何時代都值得學習的精神財富。我期待著在接下來的閱讀中,能與那些偉大的頭腦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感受他們思維的火花。

評分

我一直覺得,研究特定時間段的科學文獻,就像是進行一次“考古挖掘”。通過這本收錄瞭1931到1933年間頂尖研究成果的文集,我希望能更深切地體會到那個特定曆史時期全球科學界的脈搏。那幾年世界局勢動蕩不安,但科學研究卻似乎在某種張力下迸發齣更強的創造力。我很好奇,在那些宏大的社會背景之下,這些頂尖的物理學、生物學或化學的突破,是如何在實驗室的方寸之地悄然醞釀並最終影響世界的。這種對“時代切片”的捕捉,是任何概括性的教科書都無法替代的。我打算係統地瀏覽一下,看看哪些突破是在我原先的認知之外發生的,這無疑會極大地豐富我對現代科學史的理解深度。

評分

這書的質量非常好,內容理解略難。。。不過是我心中所期望的書

評分

很滿意,還沒看,看後追評。

評分

信息量特彆大,內容也好,翻譯通順,大愛這套書!

評分

京東物流快捷,書本印刷清晰,裝訂還行,版麵較好。是激發孩子的讀物,用來培訓閱讀和寫作。收藏價值高。五星好評!

評分

經典,需要慢慢的品嘗。

評分

京東物流快捷,書本印刷清晰,裝訂還行,版麵較好。是激發孩子的讀物,用來培訓閱讀和寫作。收藏價值高。五星好評!

評分

沒收到發票,鬧心的購物體驗

評分

挺好的,一定要好好研究研究。

評分

早就是京東鑽石會員,這次購物突然發現京東好多環節還需要優化,1是客服專業水準需要提高,因為用到支票支付,下的大單被自動分成四個子訂單,客服專員都不知道支票隻開一張就可以,竟然說需要四張支票balabala,甚至同事同樣購買支票支付,谘詢客服說支票支付發票不支持明細,竟然不知道電子發票。2客戶客服體驗差,因為其中一個訂單臨時采購,造成事件拖拉,18號下單後一直沒有動靜,在與多次客服溝通時,客服隻會機械應答,沒貨等著,因為牽扯發票報銷想建議客服給催促進度無果,甚至於24日中午12:20溝通的客服,竟然態度惡劣,讓取消訂單,豈知取消訂單,整個支票流程會變得巨麻煩無比,氣的我直接掛斷,都忘瞭給他差評。需要點明,我下單時一直有貨,即使在溝通時,頁麵顯示依然有貨,可以隨時下單,但是結果,18號的單直到27號纔到貨,這個速度也是醉瞭。雖然說100本書中隻有這一本晚到,但是,支票支付導緻整個流程受阻,體驗不好,作為一名京東的忠實用戶,真心希望京東自營優化流程,多從用戶角度齣發,打通反饋溝通渠道,做好自己的口碑,首次打一星,該努力啊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