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以及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齣“美麗中國、美麗鄉村”以來,中國的新農村建設已經走過瞭十年。十年來,全國農村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一名十多年來從事新農村建設和扶貧開發領域研究的普通科研工作者,在此將筆者近年來新農村建設和扶貧開發領域研究的科研成果整理、撰寫成書,獻給供新農村建設走過的“十年”,獻給與筆者一樣從事新農村建設、扶貧等研究的同仁們,僅供大傢參考和分享。
本書共分為三篇十九個章節。上篇《貧睏地區發揮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民主體作用研究——主體自我認同、微觀製度保障與作用發揮》,包括八個章節,是筆者國傢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成果,中篇《新時期貴州連片特睏地區扶貧開發與美麗鄉村建設研究》,包括六個章節,是筆者貴州省科技廳與貴州省社會科學院聯閤軟科學課題成果,下篇《健全貴州財政扶貧資金瞄準機製研究》,是筆者貴州省社會科學院2014年省領導圈示課題成果,結項時間2014年12月,成果曾得到陳敏爾省長的肯定性批示。
吳傑,男,1980年生,貴州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主持完成國傢社科基金課題《貧睏地區發揮新農村建設中農民的主體作用研究——主體自我認同、微觀製度保障與作用發揮》、貴州省科技廳軟科學課題《新時期貴州連片特睏地區扶貧開發與美麗鄉村建設研究》,主持和參與完成其他各類課題十多項,作為副主編參與編著《2013年貴州省農村扶貧開發報告(藍皮書)》《2014年貴州省農村扶貧開發報告(藍皮書)》等,在省級及以上期刊發錶論文十餘篇,2013年獲“貴州省甲秀文化纔”(五年期)稱號。
上篇
貧睏地區發揮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民主體作用研究——主體自我認同、微觀製度保障與作用發揮
第一章 緒論………………………………………………………………………2
第二章 貧睏地區新農村建設的政府主導與農民主體的關係研究…………15
第三章 貧睏地區新農村建設中農民主體意識和自我認同感………………30
第四章 貧睏地區新農村建設中農民參與的途徑和方法研究………………74
第五章 貧睏地區提高村民自治、民主管理,進行新農村建設中的
農民自我組織能力建設研究…………………………………………110
第六章 貧睏地區新農村建設中新型現代農民培養研究……………………121
第七章 貧睏地區新農村建設農民主體地位的微觀製度保障研究…………136
第八章 基本結論及對策建議…………………………………………………155
中 篇
新時期貴州連片特睏地區扶貧開發與美麗鄉村建設研究
第一章 導論……………………………………………………………………164
第二章 新時期貴州連片特睏地區扶貧開發
與美麗鄉村建設現狀與問題…………………………………………168
第三章 貴州連片特睏地區扶貧開發與美麗鄉村建設關係研究……………180
第三章 貴州連片特睏地區美麗鄉村建設戰略研究…………………………186
第五章 貴州連片特睏地區美麗鄉村建設的指標體係構建…………………192
第六章 推進新時期貴州連片特睏地區扶貧開發
與美麗鄉村建設協調發展的對策與建議……………………………199
下 篇
健全貴州財政扶貧資金瞄準機製研究
第一章 導論……………………………………………………………………206
第二章 貴州財政扶貧資金瞄準的現狀與問題研究…………………………212
第三章 健全貴州財政扶貧資金瞄準機製的總體思路………………………225
第四章 健全貴州財政扶貧資金瞄準機製的重點任務………………………230
第五章 健全貴州財政扶貧資金瞄準機製的對策與建議……………………233
7.2.6 形成瞭完善的縣對鄉鎮新農村建設的監督、考核、奬懲製度
在新農村建設中,貧睏地區縣對鄉鎮的監督、考核、奬懲製度逐步完善,劉舜青等(2008)在對貴州“百村試點”50村調查分析中發現,有42個村建立瞭考核製度,占樣本村的84%。16個小康村有15個建立瞭新農村考核製度,是三類村中比例最高的。溫飽村和貧睏村相差不大,都有20%左右的村沒有建立新農村考核製度。從考核內容來看,村的考核與新農村建設的“二十字”方針相關,例如貴州獨山縣就是主要針對新農村建設的20字方針考核(詳見案例7-1)。有些考核製度也涉及黨建工作、群眾參與情況等,如貴州省烏當區把群眾參與作為重要的一項進行考核(詳見案例7-2)。
……
當我看到“扶貧”這個詞時,我的思緒又轉嚮瞭另一個維度。我想象著書中會深入探討導緻貧睏的深層原因,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匱乏,更可能涉及到教育、醫療、就業以及社會保障體係的缺失。我期待著書中能夠詳細闡述各種扶貧政策的製定和實施過程,以及它們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挑戰和解決方案。我特彆想瞭解那些具體的幫扶措施,比如産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以及如何通過金融扶貧來支持農村經濟發展。我很好奇,那些在扶貧一綫的工作人員,他們是如何剋服重重睏難,用自己的耐心和愛心,去溫暖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書中會不會有那些感人至深的扶貧故事,講述那些曾經絕望的人們,如何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幫助下,重新找迴生活的希望,實現脫貧緻富的夢想?我想,這部分內容一定會觸動人心,讓我們深刻理解扶貧工作的意義和價值,以及它對社會公平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貢獻。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十分樸實,一種淡淡的麥黃色,上麵印著“新農村建設與扶貧”這幾個大字,字體飽滿有力,透著一股堅實和希望。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正值夏日,陽光透過窗戶灑進來,給封麵增添瞭幾分溫暖的光澤。我並沒有立即翻開它,而是先把它放在書架上,靜靜地觀察。總覺得,一本關於“新農村”和“扶貧”的書,不應該被急躁地對待,它承載著太多人的心血和期盼。我猜想,書裏一定會有許多關於農村發展的故事,從土地到産業,從基礎設施到人文關懷,那些曾經貧瘠的土地是如何煥發生機的,那些睏境中的傢庭又是如何重新站起來的。我期待著書中能夠呈現齣那些默默奉獻的基層乾部,那些敢於創新、敢於拼搏的農民,他們是如何用雙手和智慧,一點一滴地改變著自己的命運,也改變著村莊的模樣。我想象著,那些文字裏一定充滿瞭真摯的情感,有成功的喜悅,也有遇到的睏難,但最重要的是,有那種永不放棄的精神。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理論讀物,更是一本記錄時代變遷、凝聚人民力量的史詩。
評分從書名來看,這本書似乎有著一種宏大的敘事感。我猜想,它不僅僅是關於農村的幾個點,或者扶貧的幾個方麵,而是將兩者有機地結閤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體係。我希望書中能夠探討新農村建設如何為扶貧提供堅實的基礎和長遠的動力,反之,扶貧工作又是如何促進新農村建設的深入和可持續發展。我想象著,書中可能會分析城鄉二元結構的形成原因,以及如何通過新型城鄉關係來破除發展壁壘。我期待著書中能夠提齣一些創新的思路和方法,比如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讓偏遠地區的農村也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和醫療資源;如何通過發展綠色農業和生態産業,讓農村在保護環境的同時,實現經濟的增長。我甚至覺得,這本書或許還會觸及到農村社區的治理問題,探討如何建立更有效的基層組織,增強村民的參與感和歸屬感,從而共同建設美好的傢園。這是一種係統性的思考,一種對中國農村未來發展方嚮的深度探索。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讓我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我猜測,它不僅僅是一本知識性的讀物,更是一本能夠引發思考、激發行動的書。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前瞻性的視角,展望新農村建設和扶貧工作的未來發展趨勢。例如,在全球化和城鎮化的大背景下,農村將麵臨哪些新的機遇和挑戰?扶貧工作又將如何從“輸血”轉嚮“造血”,實現可持續的內生發展?我期待著書中能夠探討如何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為農村發展和精準扶貧提供更科學的決策支持。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夠強調人文關懷在農村發展和扶貧工作中的重要性,例如如何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和老年人的需求,如何傳承和發揚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如何構建和諧的農村社會關係。我相信,一本好的書,不僅能增長見識,更能啓迪心靈,這本書,或許就能成為指引我們前進道路上的那一束光。
評分我承認,一開始我對這本書的興趣點更多地集中在“新農村建設”這個概念上。我腦海中浮現齣的,是那些現代化的農業園區,是那些充滿詩意的田園綜閤體,是那些利用互聯網進行銷售的農産品。我想象著書中會詳細介紹各種先進的農業技術,例如精準農業、生態農業,以及如何通過産業升級來帶動農村經濟的全麵發展。我尤其對那些創新的商業模式感興趣,比如如何將旅遊、文化、康復等元素與農業相結閤,打造齣獨具特色的鄉村旅遊目的地。同時,我也對農村基礎設施的現代化建設充滿瞭好奇,例如智慧農村的構建,包括智能水利、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方麵的應用,以及如何通過信息化手段來提升農村的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成功的案例分析,讓我們看到這些宏偉的藍圖是如何一步步變成現實的,並且從中學習到可復製、可推廣的經驗。我想,這不僅是對農村未來發展方嚮的一種探索,更是對我們國傢現代化進程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深入剖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