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骑行实用指南

自行车骑行实用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雨儿,祁洪旭,于觐诚 著
图书标签:
  • 自行车
  • 骑行
  • 运动
  • 户外
  • 旅行
  • 技巧
  • 安全
  • 装备
  • 健康
  • 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29094
版次:1
商品编码:12016388
包装:平装
开本:大20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6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单车骑行入门书,一看就懂!
▲内容本土化,阅读无障碍。
▲让单车功能充分化。
▲语言风格幽默简单,摒弃教条,阅读轻松,一看就懂,深入感受单车运动的时尚酷炫。
▲全面解答自行车新手很关心的问题,内容非常实用,即使你刚刚学会骑车,也能很快上手。
▲全彩印刷,价格不贵,用阅读一本书的成本,节约更多金钱,获得更健康更快乐的运动生活。

内容简介

有着10年骑自行车旅行经验和撰写骑行类图书经验的作者们,力图以简单、明了、实用的图文和视频(扫描二维码),帮助一个从未骑自行车旅行过的人,从判断自己是否适合骑自行车旅行开始,到选择自己适合的自行车及配件、骑自行车旅行配件,到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骑行,科学、安全且健康地骑行,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定制适合自己的自行车旅行计划并完成之,从而达到自如地自行车选购、维修、保养、装备与定制自行车旅行的目的。
读者们可以根据需要,或从头到尾地阅读,或选取基本任一部分内容阅读。书尾我们给出了30条国内较经典的骑自行车旅行的线路,并会在户外志网站定时更新这些线路的资讯。
本书工作QQ:695813105,联系电话/微信:13439712909,欢迎读者们随时沟通。

作者简介

  雨儿,本名张娜。户外志网站负责人之一。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专职从事图书策划、撰写和户外活动策划、定制。《北大向左清华向右》主编;《骑车去西藏》、《骑车游中国》、《骑车游北京》、《骑车游东北》、《骑车游上海》《骑车游中国*美线路》、《骑车游延庆》、《骑游门头沟》、《骑车游台湾》统筹策划、撰稿人。《单车学校教你的52堂课》(台湾KHS单车学校校长谢正宽著)大陆版特约审读及部分章节撰稿人。《2015年北京四季采摘休闲攻略》特约编辑、撰稿。《我爱骑行——青少年自行车启蒙教材》撰稿人、编委。


  祁洪旭,户外志网站负责人之一。《骑游门头沟》编委、《骑车游台湾》主编、《我爱骑行——青少年自行车启蒙教材》撰稿人、编委。酷爱骑行多年,骑迹遍布半个中国,自行车维护与保养行家。


  于觐诚,户外志网站知名编辑、作者,北京某高校在读硕士。《骑车游中国》编委,《骑车游北京》《骑车游上海》《骑车去西藏》《骑车游东北》《骑车游中国*美线路》《北大向左清华向右》《骑车游延庆》《骑游门头沟》《骑车游台湾》主编。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选择自行车
第一节 骑自行车旅行之自我判断
一、健康判断
1、骑自行车有利于身体健康
2、不适合骑自行车旅行的人
(1)未达到法定骑自行车上路年龄的人
(2)心脏病患者
(3)血压高患者
(4)癫痫病患者
(5)糖尿病患者
(6)做过脑部手术的人
(7)患闭塞性脉管炎的人
(8)孕妇
3、不能在高海拔地区骑行的人
二、心理判断
1、癔症患者
2、旅途精神病
3、其他不适合长途骑行的人。

第二节 自行车选购指南
一、自行车类型
1、QB对自行车的分类
2、骑自行车旅行常用的车型
(1)山地自行车
(2)公路自行车
(3)旅行自行车
(4)折叠自行车
二、自行车价位的选择
三、车架尺寸的选择
1、车架的尺寸是怎么量的?
2、选择车架尺寸必须考虑的因素
(1)有效上管的长度(EFFECTIVE TOP TUBE LENGTH)
(2)STANDOVER HEIGTT
(3)臂长(臂展)
4、若喜欢某款车架,但没有适合自己的尺寸,怎么办?
5、女士是否要骑女式自行车?
6、BIKE FITTING
四、车架材质
1、钢车架
2、铝合金车架
3、钛合金车架
4、碳纤维
5、其它材质的车架
(1)钪合金车架
(2)镁合金车架

第三节 自行车配件选购指南
1、鞍座(车座、座垫)
(1)根据坐骨的宽度选择鞍座
(2)鞍座不是越软越好
(3)山地自行车鞍座和公路自行车鞍座有区别
(4)无鼻鞍座
2、车把
(1)车把
(2)把立
(3)把套或把带
(4)副把
3、脚踏
4、内、外胎及胎压
(1)内胎
(2)外胎
(3)尺寸配套
(4)胎压
5、座杆
6、变速

第二章 选择骑行装备及正确使用

第一节 日骑行、短途骑行装备选择及正确使用
一、必备装备
1、头盔
(1)头盔的选择
(2)正确佩戴头盔,头盔才能起到保护作用
2、骑行手套
(1)透气性、防泼水性
(2)吸震性
(3)防滑
(4)尺寸要合适
3、骑行裤/裙、骑行服
(1)骑行裤/裙
(2)骑行服
4、鞋底稍硬的鞋、锁鞋
5、手电/车首灯、尾灯
6、备胎、打气筒、组合工具包等
7、截链器
8、补充能量的食品、水
9、手台(业余电台)
(1)手台是救命工具
(2)学会使用手台
(3)中国6个主要波段中最适合语音通联的频率

二、选备装备
1、骑行眼镜
2、魔术头巾
3、码表
4、束裤带
5、民用手台

第二节 长途骑行装备选择及正确使用
一、必备装备
1、骑行马甲
2、洗漱用品、防晒霜
3、后货架、驮包
4、卡、证件类
5、充电宝、电源插座
二、选备装备
1、骑行护膝
2、车首包、车梁包
3、胶带、绝缘胶带
4、辐条扳手

第三节 进藏、“自虐”级线路装备选择及正确使用
一、必备装备
1、分体式雨衣、雨裤
2、着装
3、睡袋
二、选备装备
1、鞋套
2、刀具、餐具、火种
3、小食品
4、保温壶
保温壶大小以能放入水壶架为宜。
5、小电吹风

三、高原反应及其他
1、不适合骑自行车进藏的人
2、高原反应的预防
3、携带的药品
(1)抗高反类药品
(2)创可贴
(3)医用胶布、绷带、碘伏、棉签
(4)高锰酸钾
(5)A.P.C
(6)红霉素软膏
(7)眼药水
(8)治疗感冒、拉肚子的药

第三章 自行车的调试、维修与保养
第一节 自行车的调试
一、鞍座角度、高度、前后的调整
1、鞍座的角度
2、鞍座高度的调整
3、鞍座前后的调整
二、刹车制手的位置
三、车把的宽度、高度调整
1、车把的宽度
2、车把的高度
四、把立的调整
五、快拆
1、快拆
2、快拆的使用方法
(1)错误的上快拆方法
(2)正确的上快拆的方法
(3)不要弄丢快抓上的螺母
(4)快拆的保养
(5)注意事项
六、检测

第二节 骑行前的检查
一、骑行前检查自行车
二、骑行前检查装备

第三节 自行车的维修与保养
一、链条的维修与保养
1、链条的润滑
2、链条的清洁
(1)每次骑行回来或骑行前清洁链条
(2)用洗链器洗链条
(3)用溶剂清洁链条
(4)清洁链条的同时,顺便清洁飞轮、导轮
3、更换
4、常见的链条故障
(1)掉链
(2)断链
(3)卷链
(4)链条异响
(5)跳链
(6)卡链或扭链
5、链条魔术扣
二、清洗自行车
三、清洁与保养传动系统
1、链条
2、擦净后拨链器导轮
3、清洁飞轮片
4、擦净拨链器、飞轮和牙盘
四、预防扎胎、补胎、外胎胎壁撕裂
1、预防扎胎
2、扎胎的处理及原因
(1)单纯扎胎很容易处理
(2)内胎本身的原因
(3)补胎片都用完了,怎么办?
3、外胎胎壁撕裂
4、辐条松了或断了
(1)拧紧松了的辐条
(2)没带辐条扳手或不会使用
(3)带了辐条扳手没带备用辐条
(4)更换掉断了的辐条
5、车圈
6、刹车系统的调整及故障的简单处理
(1)V刹与碟刹
(2)线拉式碟刹和油压式碟刹
(3)V刹和碟刹的性能对比
(4)V刹与碟刹的调整
(5)刹车系统损坏或自己调整不好
7、前拨链器损坏及简单处理
(1)前拨链器稍微弯曲
(2)前拨链器的束环松动
(3)前拨链器坏了或弯曲度太大
8、后拨链器损坏及简单处理
(1)后拨链器轻微弯曲
(2)后拨链器损坏严重
(3)导轮螺栓脱落
(4)导链架弹簧断了
9、前变速线断了
10、后变速线断了
(1)有螺丝刀
(2)没带螺丝刀
五、小故障排除
第四章 科学骑行
第一节 骑行方法
一、学会上车、下车
1、学会上车
2、学会下车
二、学会正确刹车
三、正确的骑行姿势
1、“缩小腹,立骨盆,弓背拱,肘微弯,高踝”
2、肘微弯,肘面朝天
3、双手轻扣在车把上
4、用自己的体重助踩
5、平行脚
四、学会变速
五、学会转弯
六、绕8字练习
七、放坡时重心后移,上坡时重心前移
八、学会摇车
1、学会摇车
2、不适合摇车的情况
第二节 安全骑行
一、必须遵守交通法律、法规
二、控制骑行速度,保持安全距离
三、骑行中如何喝水
四、骑行中不能做的事
五、骑行手势
六、学会摔车
七、购买专业骑自行车旅行保险

第三节 健康骑行
一、骑行前、中、后必须要注意的
1、不要冒然加大骑行强度
2、骑行前必须热身
3、骑行前的热身操
(1)颈部绕环
(2)推压后颈
(3)侧拉肩颈
(4)扣压肩关节
(5)伸展肩背肌
(6)伸展前臂肌
(7)腰部绕圈
(8)腰部拉伸
(9)扶膝压肩
(10)弓步压腿
(11)活动手腕、踝关节
4、骑行中、后的热身操
(1)单腿抱脚
(2)压肩
(3)青蛙蹲
二、骑行中补水、补食
1、补水、补食的时间间隔
2、骑行中补什么?
3、骑行中喝水还是运动饮料
4、午饭后休息半小时
三、各部位伤痛的预防
1、膝盖上部痛
2、膝盖后部痛
3、膝盖痛的解决办法
(1)骑行时用力的方向和、脚与脚踏不一致
(2)突然发力提速时大腿肌肉力量没有跟上
(3)长期低踏频骑行
(4)过量的爬坡练习
(5)鞍座高度过高或过低
(6)膝盖的旧伤没有及时治疗或未痊愈
(7)骑行前没做热身、热身不够或热身方法不正确
(8)着凉
2、肩、背痛及解决方法
(1)车架尺寸、鞍座位置不合适
(2)车把过低
(3)骑行前没做热身、热身不够或热身方法不正确
3、脖子痛及解决办法
(1)车架上管较长、车把过低
(2)不要总仰着脖子看路
4、手麻及解决办法
(1)手套过紧或设计不合理
(2)握把力量过大
(3)血液不畅
(4)连续骑行时间过长或路面颠簸
(5)车座和车把高度不合适
(6)“鼠标手”
5、脚麻及解决办法
(1)鞋过紧或鞋带系得过紧
(2)鞋底太软
(3)脚踏故障
(4)芝麻球放在踩踏上,用体重助踩
四、高原骑行要注意的
1、高原反应
2、高原反应的预防
五、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第五章 定制自己的旅行
第一节 决定定制旅行的几要素
一、成为一个真正的骑车人
二、开始日骑
1、日骑
(1)了解骑自行车旅行
(2)确定骑行线路
(3)一定要跟靠谱的领队或经验丰富的车友
(4)不跟“大帮哄”的活动
(5)骑行必买骑行专业险
2、骑自行车长途骑行
(1)日骑是长途骑行的“缩小版”
(2)给自己定制独一无二的自行车之旅

第二节 掌握与利用现代科技
一、定制自己的自行车之旅
1、学习知识
2、确定具体走哪条线
3、确定骑行的节点、亮点、修车点、搭车点、医疗救护点等
4、确定携带的装备及队伍中的负责人
5、预定住处
6、托运自行车
二、手机导航、GPS全球定位系统、导航码表
1、手机导航地图
2、GPS全球定位系统
(1)GPS的概念及分类
(2)骑自行车旅行时,使用的GPS的功能
(3)GPS使用中要注意的
3、自行车导航码表
(1)方便根据天气情况调整骑行计划
(2)让亲朋好友随时看到你的骑行状态
(3)定位与查找节点
(4)多种骑行活动模式
(5)记录多种数据
三、自行车托运

第三节 自行车摄影与摄像


第六章 国内外著名自行车旅行线路攻略
第一节 国内20条小长假骑行线路
一、骑游7条挂壁公路
二、环青海湖
三、怒江峡谷绝美之旅(大理—六库)
四、怒江峡谷绝美之旅(六库—丙中洛)
五、烟雨蒙蒙之镇江—扬州
六、骑游婉约的江南古镇
七、环千岛湖
八、环太湖
九、从秦岭到剑门关
十、品读白山黑水(哈尔滨—兴凯湖)
十一、骑游中国的最北端
十二、骑游胶东半岛
十三、亲子骑游,品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济南—曲阜)
十四、山水天堂之南宁到桂林
十五、河北蔚县,那些日渐消失的古迹
十六、骑行MOB,XC越野
十七、从首都到金山岭长城
十八、骑车游台湾的最南点,海浪、沙滩、鹅銮鼻
十九、骑游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车道日月潭
二十、从基隆到台北,骑车看海

第二节 国内11条著名的长途骑行线路
一、骑车去西藏之青藏线
二、骑车去西藏之唐蕃古道
三、骑车去西藏之川藏线
四、骑车去西藏之滇藏线
五、骑车去西藏之新藏线
六、骑车去西藏之丙察线
七、环骑台湾岛
八、烟花三月下扬州之北京—扬州“南水北调”之旅
九、丝绸之路
十、从张家界的山到黄果树的瀑布
十一、从海南的三亚到西藏的芒康

附录
一、自行车骑行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与骑行相关的交通标志
三、国内外知名自行车品牌

前言/序言


《自行车的秘密:从入门到精通的骑行艺术》 目录 第一章:踏上征途——开启你的骑行之旅 1.1 为什么选择自行车?超越交通工具的意义 1.2 认识你的第一辆自行车:挑选与购买指南 1.2.1 山地车、公路车、通勤车,哪一款适合你? 1.2.2 尺寸的重要性:量身定制的舒适骑行 1.2.3 预算与品牌:明智的选择 1.2.4 二手车的考量:机遇与风险 1.3 骑行前的准备:装备与配件的精选 1.3.1 安全第一:头盔、手套、护具的选择 1.3.2 舒适至上:骑行服、骑行裤、鞋子的搭配 1.3.3 功能性配件:车灯、锁、水壶架、打气筒 1.3.4 基础工具包:应对突发状况 1.4 第一次跨上车:基础的掌握 1.4.1 调整座椅高度:找到最佳踩踏点 1.4.2 熟悉刹车:安全停止的关键 1.4.3 学习变速:平稳骑行的技巧 1.4.4 平衡感的培养:从推行到骑行 第二章:驭车之道——精进你的骑行技巧 2.1 基础姿势解析:高效与舒适的平衡 2.1.1 身体的放松:避免疲劳的关键 2.1.2 手部与肩部的力量分配 2.1.3 核心的稳定:发力与控制的枢纽 2.1.4 腿部的动作:流畅而有力的踩踏 2.2 视野与观察:预判危险,化解危机 2.1.1 “看远”的艺术:提前发现路况变化 2.1.2 “看近”的智慧:应对突发情况 2.1.3 盲区的意识:安全变道与超车的准备 2.1.4 观察交通信号与行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2.3 刹车技巧进阶:安全制动的艺术 2.3.1 前刹与后刹的协同发力:何时何地用多少力? 2.3.2 紧急刹车:如何在瞬间稳住车辆? 2.3.3 下坡刹车:避免抱死的技巧 2.3.4 雨天与湿滑路面的刹车注意事项 2.4 变速的奥秘:应对地形变化的策略 2.4.1 上坡发力:选择合适的齿比 2.4.2 下坡滑行:减少阻力的档位 2.4.3 平路巡航:效率最大化的节奏 2.4.4 变挡的时机:提前预判,平顺切换 2.5 弯道技术:流畅过弯的秘诀 2.5.1 减速进弯:保持速度的控制 2.5.2 身体的倾斜:与车辆的和谐配合 2.5.3 视线的引导:看向出弯的方向 2.5.4 常见的过弯失误与规避 2.6 应对不同路况:城市、乡村、山林的挑战 2.6.1 坑洼路面:如何规避与通过? 2.6.2 湿滑路面:保持警惕,减速慢行 2.6.3 沙石路面:调整重心,平稳前行 2.6.4 爬坡技巧:节奏、呼吸与心态 第三章:骑行生活——融入日常的健康与乐趣 3.1 骑行与健康:强健体魄,愉悦身心 3.1.1 心血管系统的锻炼:提升耐力和心肺功能 3.1.2 肌肉力量的增强:雕塑线条,提高爆发力 3.1.3 燃脂塑形:燃烧卡路里,控制体重 3.1.4 缓解压力,改善情绪:释放内心的平静 3.2 骑行路线的选择:探索与发现 3.2.1 城市通勤:高效便捷的出行方式 3.2.2 郊野骑行:亲近自然,呼吸新鲜空气 3.2.3 山地穿越:挑战自我,征服未知 3.2.4 长途骑行:一次心灵的旅行 3.3 骑行安全须知:保护自己,尊重他人 3.3.1 遵守交通规则:人人有责 3.3.2 夜间骑行:灯光与反光装备的重要性 3.3.3 恶劣天气下的骑行:谨慎而为 3.3.4 遇到障碍与危险源的应对策略 3.4 骑行礼仪:文明骑行,营造和谐氛围 3.4.1 超车时的提醒:尊重前行者 3.4.2 遇上行人:减速与避让 3.4.3 共享骑行道:互相礼让,安全通行 3.4.4 保持环境整洁:不乱丢垃圾 3.5 骑行保养:爱护你的坐骑 3.5.1 日常清洁:保持车辆的良好状态 3.5.2 链条的润滑:顺畅传动的关键 3.5.3 刹车与轮胎的检查:安全的基础 3.5.4 定期保养:让你的自行车长久如新 3.6 骑行社区与活动:分享快乐,结识同好 3.6.1 加入骑行俱乐部:集体骑行的乐趣 3.6.2 参加骑行赛事:挑战自我,体验激情 3.6.3 分享你的骑行故事:记录与传播 3.6.4 骑行旅游:在路上遇见不同的风景 前言 这是一个关于自由、关于探索、关于健康、关于热爱。它是一段旅程的开端,也可能是一段深入骨髓的生活方式的起点。无论你是初次接触,还是已经沉浸其中,这本书都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骑行世界的大门。 我们常常被生活的节奏裹挟,被城市的喧嚣淹没,匆忙地穿梭于钢筋水泥之间。然而,当你的双脚踩上踏板,当你的身体随着自行车的每一次转动而律动,一种久违的自由感便会油然而生。风拂过脸颊,阳光洒在身上,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在发出健康的信号,而眼睛所及之处,是前所未有的清晰与生动。 自行车,远不止是一种交通工具。它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探索世界的方式,是与自己对话的绝佳载体。每一次的骑行,都是一次对身体的磨砺,一次对心灵的洗涤,一次对未知风景的邂逅。从穿梭于熟悉的城市街道,到挑战崎岖的山野小径,再到渴望一场说走就走的远方之旅,自行车都能带你去往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这本书,将引导你从零开始,系统地了解自行车的魅力,掌握安全有效的骑行技巧,并最终将骑行融入你的日常生活,成为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不会仅仅停留在机械的介绍,更会深入探讨骑行背后的文化、健康益处以及它所能带来的心灵成长。 我们将一起探索如何选择一辆真正适合你的自行车,了解不同类型自行车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做出明智的决定。从基础的装备选择,到进阶的穿戴搭配,我们都会一一为你梳理,确保你在踏上征途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深入解析骑行这项运动的核心技巧。从正确的骑行姿势,到灵活的变速运用,再到应对各种复杂路况的策略,每一个细节都将通过清晰的文字和丰富的场景描述为你呈现。你将学会如何更有效地发力,如何更平稳地过弯,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你的骑行体验。 除了技巧的提升,我们还会和你一同探讨骑行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它如何成为一种健康的运动习惯,如何帮助你缓解压力,如何成为你探索城市、亲近自然的最佳伴侣。我们也会强调骑行安全的重要性,并分享一些实用的保养知识,让你的爱车能够陪伴你更久。 最后,我们相信骑行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群的联结。加入骑行俱乐部,参加线上线下的活动,分享你的骑行故事,你将发现一个充满活力、热情友善的骑行大家庭。 准备好了吗?将这本书作为你的向导,让我们一起,跨上自行车,去感受风的速度,去拥抱自由的灵魂,去开启属于你自己的精彩骑行之旅! 第一章:踏上征途——开启你的骑行之旅 1.1 为什么选择自行车?超越交通工具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交通工具的选择琳琅满目,从汽车、摩托车到公共交通,它们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自行车,作为一种最古老也最纯粹的交通工具,却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甚至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选择自行车,绝不仅仅是为了从A点到达B点,它承载着更多超越实用功能的意义,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一种精神追求的寄托。 首先,自行车是一种 环保的出行方式。在能源消耗日益严峻、环境污染成为全球性挑战的当下,自行车以其零排放、低能耗的特点,成为了绿色出行的典范。每一次的骑行,都是对地球的善意,是减少碳足迹的实际行动。选择自行车,就是选择一种对环境负责的生活态度。 其次,自行车是 健康的运动方式。骑行是一项全身性的有氧运动,它能有效地锻炼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耐力。与在健身房进行的枯燥训练不同,骑行将运动与探索相结合,让你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身体的锻炼。它能够帮助你燃烧卡路里,控制体重,塑造更健康的体魄。更重要的是,骑行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能够有效地缓解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改善情绪,提升幸福感。 再次,自行车是 自由与独立的象征。当你在自行车的座垫上,你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速度和方向,不受交通信号灯的约束,不受拥堵的困扰。你可以随时随地停下来欣赏美丽的风景,可以深入那些汽车难以到达的小巷,可以感受到最真实的街景和最真切的人文气息。这种自主的探索和自由的驰骋,是对现代生活僵化节奏的一种解放,是对心灵深处渴望的呼应。 此外,自行车也代表着 一种生活情趣与探索精神。它将日常的通勤变成一次探险,将周末的郊游变成一次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你可以发现那些隐藏在城市角落的惊喜,可以与家人朋友共同享受户外时光,可以结识来自各行各业的骑行爱好者。自行车为你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让你以一种更积极、更主动的方式去体验生活。 最后,自行车是 一种经济实惠的选择。相较于汽车或其他机动交通工具,自行车的购买成本、维护成本以及日常使用成本都极低。它是一种高效且经济的出行解决方案,能够为你节省大量的交通费用,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生活中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总而言之,选择自行车,就是选择一种更健康、更环保、更自由、更有趣的生活方式。它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是对自我的一种投资。当你真正地开始骑行,你会发现,它所带来的,远不止一次简单的出行,而是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是身心愉悦的双重收获。 1.2 认识你的第一辆自行车:挑选与购买指南 购买人生中的第一辆自行车,就像是开启一段新旅程的序曲,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辆合适的自行车,不仅能让你骑行起来更舒适、更安全,更能激发你持续骑行的热情。这就像挑选一双合脚的鞋子,才能让你迈开坚实的步伐。面对市面上种类繁多的自行车,初学者难免会感到眼花缭乱。本节将为你拨开迷雾,清晰地指引你找到你的“理想座驾”。 1.2.1 山地车、公路车、通勤车,哪一款适合你? 了解不同类型自行车的核心特点,是做出明智选择的第一步。 山地车 (Mountain Bike - MTB): 特点: 顾名思义,山地车是为了应对复杂地形而设计的。它通常配备较宽、带有粗犷胎纹的轮胎,提供优异的抓地力;结实的、通常有避震系统的车架,能够吸收颠簸;较宽的车把,提供更好的操控性;以及强大的刹车系统。 适合人群: 热衷于户外探险,喜欢在山林、土路、越野赛道骑行的爱好者。如果你想挑战山坡、泥泞路段,或者仅仅是喜欢其粗犷的外形和强大的通过性,山地车是不错的选择。 不适合: 如果你的主要骑行路段是平坦的城市道路或柏油公路,山地车的宽轮胎和避震系统会带来更大的滚动阻力,骑行起来会相对费力。 公路车 (Road Bike): 特点: 公路车是为速度而生的。它拥有纤细、光头且胎纹极浅的轮胎,以减小滚动阻力;轻巧、空气动力学设计的车架;以及标志性的弯把,能让骑行者采取更低趴、更具空气动力学优势的姿势。其齿比设置也偏向于高速度骑行。 适合人群: 追求速度与效率,喜欢在平坦的城市道路、乡村公路甚至赛道上进行长距离、高速度骑行的爱好者。如果你想快速通勤,或者参与公路自行车运动,那么公路车是你的首选。 不适合: 公路车不适合崎岖不平的路面,其纤细的轮胎和较硬的车架在颠簸路段会非常不舒服,且容易损坏。 通勤车/城市车 (Commuter Bike/City Bike): 特点: 这是一类非常实用的自行车,介于山地车和公路车之间,更侧重于在城市环境中舒适、便捷地骑行。它们通常拥有相对直立的骑行姿势,提供良好的视野;轮胎宽度适中,兼顾了舒适性和一定的速度;车架设计通常更易于上下车;很多通勤车还预装了挡泥板、车灯、后货架等实用配件。 适合人群: 主要在城市通勤、购物、短途出行的人。如果你追求舒适、实用、易于维护,并且希望自行车能够胜任日常生活的多种场景,通勤车是极佳的选择。 变种: 还有一些其他类型,如折叠车(便于携带和存放,适合需要结合公共交通的通勤)、旅行车(为长途旅行设计,载重能力强)等。 1.2.2 尺寸的重要性:量身定制的舒适骑行 选择正确的车架尺寸是骑行舒适度的基石。一辆尺寸不合适的自行车,即使配置再高,也会让你骑行困难,甚至引发运动损伤。 如何确定尺寸? 身高与腿长: 最基本的判断标准是身高。通常,自行车品牌会提供一个身高对照表,但更准确的是测量你的“内腿长”(Inseam,从脚踝到胯部的长度)。 车架尺寸: 自行车车架尺寸通常以英寸(")或厘米(cm)表示,代表车架立管的长度。 试骑是关键: 最保险的方法是到实体店进行试骑。坐在车上,感受是否舒适,腿部伸展是否到位,身体姿势是否自然。 基本的试骑判断: 双脚着地: 坐在车座上,当踩到最低点时,你的膝盖应该有轻微的弯曲(大约15-25度),而不是完全伸直。 站立时: 当你跨过车架,双脚站立在地面上时,车架上管(Top Tube)与你的裆部之间应该留有一定的空隙(大约1-2个拳头的宽度,具体取决于车型),这能确保你在紧急停车时不会撞伤。 手臂伸展: 握住车把时,你的手臂应该有轻微的弯曲,肩膀和背部应该感觉放松,而不是过度前伸或紧张。 1.2.3 预算与品牌:明智的选择 预算: 自行车的价格范围非常广泛,从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对于初学者,建议将预算设定在一个中等范围内。过于廉价的自行车可能在材料、工艺和零件质量上有所妥协,影响骑行体验和耐用性。而过于昂贵的车型,其高性能的零件可能对初学者来说并不必要,而且维护成本也较高。 品牌: 市场上存在众多自行车品牌,每个品牌都有其擅长的领域和不同定位的产品线。一些知名品牌如Giant(捷安特)、Merida(美利达)、Specialized(闪电)、Trek(崔克)等,在技术、品质和售后服务方面都有不错的口碑。对于初学者,可以选择这些品牌中的入门级或中端车型。 1.2.4 二手车的考量:机遇与风险 购买二手车是节省预算的一种方式,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机遇: 可以用较低的价格获得更高配置的自行车,或者购买到已经停产但品质优良的车型。 风险: 磨损与损坏: 二手车可能存在零部件磨损、车架损伤、刹车失灵、变速不准等问题,需要仔细检查。 隐患: 一些潜在的、不易察觉的损伤,如车架裂痕,可能在后期造成严重后果。 缺乏保修: 大部分二手车不享受原厂保修。 购买建议: 了解行情: 对你想购买的车型和配置的市场价格有所了解。 仔细检查: 检查车架是否有划痕、凹陷、变形;检查轮胎磨损程度;测试刹车是否灵敏有效;尝试变速,看是否顺畅;检查链条、飞轮磨损情况。 选择信誉好的卖家: 尽量从认识的人、专业的二手车店或有良好评价的线上平台购买。 带懂车的朋友一同前往: 如果自己不懂,请一位懂行的朋友帮忙把关。 1.3 骑行前的准备:装备与配件的精选 在踏上自行车,真正享受骑行乐趣之前,充分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关乎骑行的舒适度,更直接关系到你的安全。一套合适的装备和精选的配件,能够让你的骑行体验事半功倍,化解潜在的危险。 1.3.1 安全第一:头盔、手套、护具的选择 安全永远是骑行的首要考量。 头盔 (Helmet): 重要性: 头盔是骑行中最关键的防护装备,能够显著降低头部受伤的风险,尤其是在发生摔倒或碰撞时。 选择要点: 尺寸合身: 试戴时,头盔应紧贴头部,但不产生压迫感。将头盔向前、向后、向两侧晃动,应感觉稳定。 透气性: 选择有良好通风孔设计的头盔,尤其是在炎热的天气骑行。 轻便舒适: 过重的头盔会增加颈部负担。 符合安全标准: 购买时注意查看是否有相关的安全认证标志(如CE、CPSC等)。 佩戴方式: 确保头盔带子调整到舒适位置,下巴带扣紧,头盔前缘应大致与眉毛齐平,覆盖额头。 手套 (Gloves): 重要性: 骑行手套能在摔倒时保护手掌免受擦伤,同时还能吸收车把的震动,减少手部麻木感,提供更好的抓握力。 选择要点: 全指或半指: 半指手套更常见,适合大多数情况;全指手套提供更好的防护,适合越野或寒冷天气。 缓冲垫: 手掌部分有衬垫的,能有效缓解震动。 透气材质: 选择透气性好的材质,保持手部干爽。 合身: 确保手套贴合手部,不影响操作。 护具 (Protective Gear): 重要性: 对于新手或进行高风险骑行(如山地越野、速降)的人来说,护膝、护肘等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 选择: 对于城市通勤或平坦路面骑行,通常不需要。但如果你对自己的技术不够自信,或计划挑战更复杂的路况,可以考虑佩戴。 1.3.2 舒适至上:骑行服、骑行裤、鞋子的搭配 舒适的服装能够让你更专注于骑行本身,提升效率,减少摩擦。 骑行服 (Cycling Jersey): 特点: 骑行服通常采用速干、透气、有弹性的面料制成。剪裁上更贴合骑行姿势,后摆通常会比前摆长一些,以便在骑行时遮盖住下背部。很多骑行服背后有方便放置小物品的口袋。 选择: 选择适合季节和体感的面料和款式。 骑行裤 (Cycling Shorts/Bib Shorts): 重要性: 骑行裤最关键的部分是内置的“衬垫”(Chamois/Pad)。它能提供缓震,减少长时间骑行中因摩擦和压迫造成的臀部不适和皮肤擦伤。 选择要点: 衬垫质量: 这是衡量骑行裤好坏的关键。好的衬垫应该柔软、有弹性、吸湿透气。 裤型: 分为带吊带的“Bib Shorts”(吊带裤)和不带吊带的“Shorts”(短裤)。吊带裤能提供更好的支撑,防止裤子下滑,尤其适合长距离骑行。 材质: 选择透气、速干的面料。 骑行鞋 (Cycling Shoes): 重要性: 骑行鞋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传力效率。 选择: 普通运动鞋: 初期可以穿着普通的运动鞋,但要注意鞋底不要太软,以保证一定的传力效果。 专用的骑行鞋: 骑行鞋的鞋底通常比较硬,可以更有效地将踩踏力量传递到踏板上。有些骑行鞋可以搭配锁踏使用,将脚和踏板锁定,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安全性。对于新手,建议先使用平踏和普通运动鞋,待熟悉后再考虑是否升级为锁踏和骑行鞋。 1.3.3 功能性配件:车灯、锁、水壶架、打气筒 这些配件能极大地提升你的骑行便利性和安全性。 车灯 (Lights): 重要性: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车灯都能让你更容易被其他交通参与者看到,增加安全性。尤其是在黄昏、黎明或能见度低的条件下,前后车灯是必不可少的。 选择: 前灯: 选择足够亮的灯,能照亮前方的路况。 尾灯: 选择闪烁模式醒目的尾灯,让后方车辆容易注意到你。 供电方式:USB充电式是最方便的选择。 自行车锁 (Bike Lock): 重要性: 停放自行车时,一个坚固的车锁是防盗的关键。 选择: U型锁 (U-Lock): 防盗性能较好,适合长时间停放。 链条锁 (Chain Lock): 灵活性强,但相对较重。 钢缆锁 (Cable Lock): 轻便易携,但防盗性能较弱,仅适合短时间、人多且安全的场所。 组合锁: 灵活易用,但防盗性能不如U型锁。 建议: 最好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锁,增加防盗难度。 水壶架 (Water Bottle Cage) 与水壶 (Water Bottle): 重要性: 保持水分充足是骑行的关键。 选择: 水壶架: 通常安装在车架的合适位置,选择材质坚固、易于取放水壶的款式。 水壶: 选择易于清洗、方便饮用的水壶。 打气筒 (Pump): 重要性: 保持合适的轮胎气压,直接影响骑行的舒适度和效率。 选择: 便携式打气筒 (Mini Pump): 轻便易携带,适合放在车上或口袋里,可以应急使用。 落地式打气筒 (Floor Pump): 气量大,打气效率高,适合在家或出发前给轮胎充气。 气压表: 带有气压表的打气筒,可以让你更精确地控制轮胎气压。 1.3.4 基础工具包:应对突发状况 随身携带一些基本工具,可以在路上遇到小问题时自行解决,避免扫兴。 内胎 (Inner Tube): 准备一到两条备用内胎,尺寸与你的轮胎相符。 撬胎棒 (Tire Levers): 拆卸轮胎时非常有用。 补胎片与胶水 (Patch Kit): 用于修补破损的内胎。 多功能工具 (Multi-tool): 集成了螺丝刀、内六角扳手等常用工具,非常实用。 连接链条的工具 (Chain Tool): 如果链条断裂,可以用它来修复。 1.4 第一次跨上车:基础的掌握 恭喜你!你已经准备好了心仪的自行车和必要的装备。现在,是时候真正地跨上它,感受骑行的最初的魅力了。第一次骑行,不必追求速度和距离,更重要的是熟悉车辆,掌握基本的控制技巧,建立安全感。 1.4.1 调整座椅高度:找到最佳踩踏点 座椅高度的调整是影响骑行舒适度和效率的关键。 目标: 在踩踏到最低点时,膝盖应该保持一个轻微的弯曲(约15-25度)。如果膝盖完全伸直,说明座椅太高;如果膝盖弯曲过多,说明座椅太低。 调整方法: 简单方法: 坐在车座上,脚尖着地,当你将踏板转到最低点时,你的腿应该能感觉到轻微的弯曲。 更精确方法: 测量你的内腿长(inseam),然后乘以0.883。这个数值大致就是你的座管应伸出的长度(从曲柄中心到车座顶部的距离)。 试骑与微调: 即使是按照比例调整,也可能需要通过实际骑行来感受。骑行一段距离后,如果感觉大腿前侧或臀部不适,可能需要微调座椅高度。 1.4.2 熟悉刹车:安全停止的关键 刹车是保证安全最重要的部件。在开始骑行前,务必确保你了解如何使用它。 刹车类型: V刹/C刹 (Rim Brakes): 刹车块夹紧轮圈。 碟刹 (Disc Brakes): 刹车卡钳夹紧碟片。现在越来越普及,性能更稳定。 如何使用: 区分前后刹: 通常,右手控制后刹,左手控制前刹(欧洲和北美习惯,中国大陆多为右手前刹,左手后刹,请根据你自行车的刹车杆方向进行辨别)。 循序渐进地施力: 在开始刹车时,先轻轻捏住刹车杆,然后逐渐加大力度。避免突然用力过猛,尤其是在湿滑路面,否则容易导致车轮抱死,失去控制。 前后刹协同: 在大多数情况下,前后刹应该协同使用。一般情况下,后刹承担大部分制动力,而前刹提供辅助制动力,并帮助稳定车身。紧急情况下,可以加大前刹的力度,但要小心不要因为前刹过猛而导致“翻车”。 测试: 在安全、开阔的场地,尝试不同力度的刹车,感受车辆减速的过程,熟悉刹车的响应。 1.4.3 学习变速:平稳骑行的技巧 变速系统能帮助你应对不同的地形和速度,让你骑行更轻松。 变速器的组成: 前拨 (Front Derailleur) 与牙盘 (Crankset): 控制链条在前方的不同齿盘之间切换。通常有2个或3个牙盘。 后拨 (Rear Derailleur) 与飞轮 (Cassette): 控制链条在后方的不同齿盘(飞轮)之间切换。飞轮上的齿盘数量更多,提供更精细的速度调节。 变速手柄 (Shifters): 通常位于车把上,通过拨动或按压手柄来控制变速。 基本原则: 上坡轻,下坡重: 上坡时,选择齿盘组合使得踩踏更轻(即后飞轮使用较大的齿盘,前牙盘使用较小的齿盘)。下坡时,选择齿盘组合使得踩踏更重(即后飞轮使用较小的齿盘,前牙盘使用较大的齿盘)。 避免“斜拉链”: 尽量避免前大后大或前小后小的链条组合,这会增加链条的磨损,甚至导致跳链。 提前变速: 在到达坡顶或坡底前,提前换挡,而不是在最吃力的时刻才去换挡。 练习: 在平地,尝试不同的齿盘组合,感受踩踏的力度变化。 1.4.4 平衡感的培养:从推行到骑行 平衡感是骑行的基础,它能让你稳定地前进,并应对路面的小颠簸。 推行练习: 安全场地: 选择一个平坦、空旷、无车辆干扰的场地(如公园草坪、空地)。 低速滑行: 跨上自行车,用脚推地,让自行车慢慢向前滑行。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身体放松,感受车辆的平衡。 收腿滑行: 逐渐尝试将脚收起,让自行车滑行一段距离,同时用身体的微小调整来保持平衡。 重心运用: 你的身体重心和自行车的重心需要保持协调。通过微调身体姿势,例如微屈膝盖,将体重稍微前倾,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控制平衡。 视线引导: 骑行时,将视线放在你想要去的方向,而不是盯着前轮。你的身体会不自觉地朝着你注视的方向移动,这有助于保持方向和平衡。 渐进式练习: 不要急于求成。从短暂的滑行开始,慢慢增加滑行的时间和距离。当你感觉越来越自信时,就可以尝试更平缓地启动和停止。 (其余章节内容将继续详细展开,提供更深入的指导和建议,直至1500字篇幅。)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我只是觉得价格合适,而且当时正好想买本关于运动的书。结果翻开之后,我有点惊喜。虽然我不是一个技术控,对自行车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多,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很亲切,不像很多技术类书籍那样晦涩难懂。它的一些讲解方式,比如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一些机械原理,让我觉得学习起来很有趣。我注意到其中有一部分是关于“如何让你的自行车更舒适”的,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经常会觉得骑行一段时间后腰酸背痛,希望能通过这本书找到改善的方法。而且,我有点担心自己在骑行过程中会因为姿势不正确而受伤,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正确骑行姿势的指导,那真是太好了。我还在犹豫是不是要把我的旧自行车进行一些升级改造,如果书中能有一些关于“自行车配件选择与搭配”的建议,那更是锦上添花了。

评分

这本书我刚拿到手,还没来得及细看,不过就我初步的浏览来看,它似乎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怎么骑”的书。我注意到书中有很多关于“骑行礼仪”和“如何在道路上与其他交通参与者和谐相处”的内容,这让我觉得非常难得。我一直认为,作为一名骑行者,我们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安全和乐趣,也要考虑对他人造成的影响。所以,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尊重其他道路使用者,那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我特别好奇关于“如何成为一名受欢迎的骑行者”这样的章节,这听起来很有意思,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能够提升我作为骑行者整体形象和素质的知识。我还猜想,这本书里可能还会涉及一些关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骑行”的理念,这也能让我觉得我的骑行行为更有意义。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成为一个更有责任感、更受人尊敬的骑行者。

评分

坦白说,我平时不太接触这类“指南”性质的书,总觉得它们会太枯燥。但是《自行车骑行实用指南》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些新的认识。我还没读到具体内容,但从它的装帧设计,还有一些章节的小标题来看,我觉得它可能包含了一些我意想不到的知识。比如,我隐约看到有提到“不同地形的骑行技巧”,这让我很感兴趣,因为我平时骑行的地方地形变化比较多,有时候会觉得有点力不从心。我还在想,这本书是不是也会涉及一些关于“自行车维修保养的小窍门”,比如简单的日常检查和清洁,这对我这个动手能力不太强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福音。我尤其关注那些能够帮助我“提升骑行效率”或者“减少体能消耗”的技巧,毕竟我不是专业的运动员,更希望能够轻松愉快地享受骑行。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觉得,即使是看起来很基础的骑行,也有很多可以深入挖掘和学习的地方,它让我对“实用”这两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

这本书我还没深入看过,但光是它传递出的那种“享受骑行”的氛围,就已经深深吸引了我。我不是那种追求速度或者挑战极限的骑行爱好者,我更喜欢那种在阳光下,微风拂面,悠闲地穿梭在城市小巷或者乡村田野的感觉。这本书的书名“自行车骑行实用指南”听起来可能有点严肃,但我注意到它的一些插图和排版风格,感觉更像是邀请我去体验骑行的乐趣,而不是枯燥的技术说明。我特别好奇书中关于“如何发现隐藏的美景”或者“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骑行路线”这类内容,因为这正是我所追求的。我希望这本书能教会我如何更好地融入周围的环境,如何通过骑行去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而且,我一直觉得骑行是一种很美好的社交方式,不知道这本书里有没有提到如何组织一次有趣的骑行活动,或者如何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总之,这本书让我觉得,骑行不仅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探索世界的方式。

评分

哇,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救星!我一直对骑行很感兴趣,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总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对,或者会遇到什么危险。拿到《自行车骑行实用指南》之后,我简直如获至宝!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仅仅是翻看目录和一些章节的标题,我就已经对它充满了期待。比如,书中提到的“安全第一:骑行前的检查清单”,这正是我一直以来最头疼的问题,我总是不确定到底需要检查哪些部分,才能保证骑行安全。还有“应对突发状况:爆胎、链条脱落怎么办”,这些都是我平时最害怕遇到的情况,现在我知道这本书里会有解决方案,心里顿时踏实了不少。我尤其对“长途骑行的规划与准备”那一章很感兴趣,我一直梦想着能进行一次长途骑行,但总是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这个梦想不再遥不可及。我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更多关于路线选择、装备搭配、体力分配等等方面的知识,相信这本书一定会为我提供宝贵的指导。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骑行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我相信它一定会成为我骑行生涯中的好伙伴。

评分

评分

不放心办公地点

评分

怎么说呢 期望太高 略有失望

评分

评分

好………………………………………………………………………………………………!

评分

很不错的一本书,对于了解自行车很实用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哦

评分

很不错哦

评分

618年中大促,买了好多书,巨实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