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騎行實用指南

自行車騎行實用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雨兒,祁洪旭,於覲誠 著
圖書標籤:
  • 自行車
  • 騎行
  • 運動
  • 戶外
  • 旅行
  • 技巧
  • 安全
  • 裝備
  • 健康
  • 指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29094
版次:1
商品編碼:12016388
包裝:平裝
開本:大20開
齣版時間:2016-08-01
用紙:銅版紙
頁數:16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單車騎行入門書,一看就懂!
▲內容本土化,閱讀無障礙。
▲讓單車功能充分化。
▲語言風格幽默簡單,摒棄教條,閱讀輕鬆,一看就懂,深入感受單車運動的時尚酷炫。
▲全麵解答自行車新手很關心的問題,內容非常實用,即使你剛剛學會騎車,也能很快上手。
▲全彩印刷,價格不貴,用閱讀一本書的成本,節約更多金錢,獲得更健康更快樂的運動生活。

內容簡介

有著10年騎自行車旅行經驗和撰寫騎行類圖書經驗的作者們,力圖以簡單、明瞭、實用的圖文和視頻(掃描二維碼),幫助一個從未騎自行車旅行過的人,從判斷自己是否適閤騎自行車旅行開始,到選擇自己適閤的自行車及配件、騎自行車旅行配件,到閤理地安排自己的騎行,科學、安全且健康地騎行,結閤現代科技手段定製適閤自己的自行車旅行計劃並完成之,從而達到自如地自行車選購、維修、保養、裝備與定製自行車旅行的目的。
讀者們可以根據需要,或從頭到尾地閱讀,或選取基本任一部分內容閱讀。書尾我們給齣瞭30條國內較經典的騎自行車旅行的綫路,並會在戶外誌網站定時更新這些綫路的資訊。
本書工作QQ:695813105,聯係電話/微信:13439712909,歡迎讀者們隨時溝通。

作者簡介

  雨兒,本名張娜。戶外誌網站負責人之一。畢業於北京大學曆史係,專職從事圖書策劃、撰寫和戶外活動策劃、定製。《北大嚮左清華嚮右》主編;《騎車去西藏》、《騎車遊中國》、《騎車遊北京》、《騎車遊東北》、《騎車遊上海》《騎車遊中國*美綫路》、《騎車遊延慶》、《騎遊門頭溝》、《騎車遊颱灣》統籌策劃、撰稿人。《單車學校教你的52堂課》(颱灣KHS單車學校校長謝正寬著)大陸版特約審讀及部分章節撰稿人。《2015年北京四季采摘休閑攻略》特約編輯、撰稿。《我愛騎行——青少年自行車啓濛教材》撰稿人、編委。


  祁洪旭,戶外誌網站負責人之一。《騎遊門頭溝》編委、《騎車遊颱灣》主編、《我愛騎行——青少年自行車啓濛教材》撰稿人、編委。酷愛騎行多年,騎跡遍布半個中國,自行車維護與保養行傢。


  於覲誠,戶外誌網站知名編輯、作者,北京某高校在讀碩士。《騎車遊中國》編委,《騎車遊北京》《騎車遊上海》《騎車去西藏》《騎車遊東北》《騎車遊中國*美綫路》《北大嚮左清華嚮右》《騎車遊延慶》《騎遊門頭溝》《騎車遊颱灣》主編。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選擇自行車
第一節 騎自行車旅行之自我判斷
一、健康判斷
1、騎自行車有利於身體健康
2、不適閤騎自行車旅行的人
(1)未達到法定騎自行車上路年齡的人
(2)心髒病患者
(3)血壓高患者
(4)癲癇病患者
(5)糖尿病患者
(6)做過腦部手術的人
(7)患閉塞性脈管炎的人
(8)孕婦
3、不能在高海拔地區騎行的人
二、心理判斷
1、癔癥患者
2、旅途精神病
3、其他不適閤長途騎行的人。

第二節 自行車選購指南
一、自行車類型
1、QB對自行車的分類
2、騎自行車旅行常用的車型
(1)山地自行車
(2)公路自行車
(3)旅行自行車
(4)摺疊自行車
二、自行車價位的選擇
三、車架尺寸的選擇
1、車架的尺寸是怎麼量的?
2、選擇車架尺寸必須考慮的因素
(1)有效上管的長度(EFFECTIVE TOP TUBE LENGTH)
(2)STANDOVER HEIGTT
(3)臂長(臂展)
4、若喜歡某款車架,但沒有適閤自己的尺寸,怎麼辦?
5、女士是否要騎女式自行車?
6、BIKE FITTING
四、車架材質
1、鋼車架
2、鋁閤金車架
3、鈦閤金車架
4、碳縴維
5、其它材質的車架
(1)鈧閤金車架
(2)鎂閤金車架

第三節 自行車配件選購指南
1、鞍座(車座、座墊)
(1)根據坐骨的寬度選擇鞍座
(2)鞍座不是越軟越好
(3)山地自行車鞍座和公路自行車鞍座有區彆
(4)無鼻鞍座
2、車把
(1)車把
(2)把立
(3)把套或把帶
(4)副把
3、腳踏
4、內、外胎及胎壓
(1)內胎
(2)外胎
(3)尺寸配套
(4)胎壓
5、座杆
6、變速

第二章 選擇騎行裝備及正確使用

第一節 日騎行、短途騎行裝備選擇及正確使用
一、必備裝備
1、頭盔
(1)頭盔的選擇
(2)正確佩戴頭盔,頭盔纔能起到保護作用
2、騎行手套
(1)透氣性、防潑水性
(2)吸震性
(3)防滑
(4)尺寸要閤適
3、騎行褲/裙、騎行服
(1)騎行褲/裙
(2)騎行服
4、鞋底稍硬的鞋、鎖鞋
5、手電/車首燈、尾燈
6、備胎、打氣筒、組閤工具包等
7、截鏈器
8、補充能量的食品、水
9、手颱(業餘電颱)
(1)手颱是救命工具
(2)學會使用手颱
(3)中國6個主要波段中最適閤語音通聯的頻率

二、選備裝備
1、騎行眼鏡
2、魔術頭巾
3、碼錶
4、束褲帶
5、民用手颱

第二節 長途騎行裝備選擇及正確使用
一、必備裝備
1、騎行馬甲
2、洗漱用品、防曬霜
3、後貨架、馱包
4、卡、證件類
5、充電寶、電源插座
二、選備裝備
1、騎行護膝
2、車首包、車梁包
3、膠帶、絕緣膠帶
4、輻條扳手

第三節 進藏、“自虐”級綫路裝備選擇及正確使用
一、必備裝備
1、分體式雨衣、雨褲
2、著裝
3、睡袋
二、選備裝備
1、鞋套
2、刀具、餐具、火種
3、小食品
4、保溫壺
保溫壺大小以能放入水壺架為宜。
5、小電吹風

三、高原反應及其他
1、不適閤騎自行車進藏的人
2、高原反應的預防
3、攜帶的藥品
(1)抗高反類藥品
(2)創可貼
(3)醫用膠布、綳帶、碘伏、棉簽
(4)高錳酸鉀
(5)A.P.C
(6)紅黴素軟膏
(7)眼藥水
(8)治療感冒、拉肚子的藥

第三章 自行車的調試、維修與保養
第一節 自行車的調試
一、鞍座角度、高度、前後的調整
1、鞍座的角度
2、鞍座高度的調整
3、鞍座前後的調整
二、刹車製手的位置
三、車把的寬度、高度調整
1、車把的寬度
2、車把的高度
四、把立的調整
五、快拆
1、快拆
2、快拆的使用方法
(1)錯誤的上快拆方法
(2)正確的上快拆的方法
(3)不要弄丟快抓上的螺母
(4)快拆的保養
(5)注意事項
六、檢測

第二節 騎行前的檢查
一、騎行前檢查自行車
二、騎行前檢查裝備

第三節 自行車的維修與保養
一、鏈條的維修與保養
1、鏈條的潤滑
2、鏈條的清潔
(1)每次騎行迴來或騎行前清潔鏈條
(2)用洗鏈器洗鏈條
(3)用溶劑清潔鏈條
(4)清潔鏈條的同時,順便清潔飛輪、導輪
3、更換
4、常見的鏈條故障
(1)掉鏈
(2)斷鏈
(3)捲鏈
(4)鏈條異響
(5)跳鏈
(6)卡鏈或扭鏈
5、鏈條魔術扣
二、清洗自行車
三、清潔與保養傳動係統
1、鏈條
2、擦淨後撥鏈器導輪
3、清潔飛輪片
4、擦淨撥鏈器、飛輪和牙盤
四、預防紮胎、補胎、外胎胎壁撕裂
1、預防紮胎
2、紮胎的處理及原因
(1)單純紮胎很容易處理
(2)內胎本身的原因
(3)補胎片都用完瞭,怎麼辦?
3、外胎胎壁撕裂
4、輻條鬆瞭或斷瞭
(1)擰緊鬆瞭的輻條
(2)沒帶輻條扳手或不會使用
(3)帶瞭輻條扳手沒帶備用輻條
(4)更換掉斷瞭的輻條
5、車圈
6、刹車係統的調整及故障的簡單處理
(1)V刹與碟刹
(2)綫拉式碟刹和油壓式碟刹
(3)V刹和碟刹的性能對比
(4)V刹與碟刹的調整
(5)刹車係統損壞或自己調整不好
7、前撥鏈器損壞及簡單處理
(1)前撥鏈器稍微彎麯
(2)前撥鏈器的束環鬆動
(3)前撥鏈器壞瞭或彎麯度太大
8、後撥鏈器損壞及簡單處理
(1)後撥鏈器輕微彎麯
(2)後撥鏈器損壞嚴重
(3)導輪螺栓脫落
(4)導鏈架彈簧斷瞭
9、前變速綫斷瞭
10、後變速綫斷瞭
(1)有螺絲刀
(2)沒帶螺絲刀
五、小故障排除
第四章 科學騎行
第一節 騎行方法
一、學會上車、下車
1、學會上車
2、學會下車
二、學會正確刹車
三、正確的騎行姿勢
1、“縮小腹,立骨盆,弓背拱,肘微彎,高踝”
2、肘微彎,肘麵朝天
3、雙手輕扣在車把上
4、用自己的體重助踩
5、平行腳
四、學會變速
五、學會轉彎
六、繞8字練習
七、放坡時重心後移,上坡時重心前移
八、學會搖車
1、學會搖車
2、不適閤搖車的情況
第二節 安全騎行
一、必須遵守交通法律、法規
二、控製騎行速度,保持安全距離
三、騎行中如何喝水
四、騎行中不能做的事
五、騎行手勢
六、學會摔車
七、購買專業騎自行車旅行保險

第三節 健康騎行
一、騎行前、中、後必須要注意的
1、不要冒然加大騎行強度
2、騎行前必須熱身
3、騎行前的熱身操
(1)頸部繞環
(2)推壓後頸
(3)側拉肩頸
(4)扣壓肩關節
(5)伸展肩背肌
(6)伸展前臂肌
(7)腰部繞圈
(8)腰部拉伸
(9)扶膝壓肩
(10)弓步壓腿
(11)活動手腕、踝關節
4、騎行中、後的熱身操
(1)單腿抱腳
(2)壓肩
(3)青蛙蹲
二、騎行中補水、補食
1、補水、補食的時間間隔
2、騎行中補什麼?
3、騎行中喝水還是運動飲料
4、午飯後休息半小時
三、各部位傷痛的預防
1、膝蓋上部痛
2、膝蓋後部痛
3、膝蓋痛的解決辦法
(1)騎行時用力的方嚮和、腳與腳踏不一緻
(2)突然發力提速時大腿肌肉力量沒有跟上
(3)長期低踏頻騎行
(4)過量的爬坡練習
(5)鞍座高度過高或過低
(6)膝蓋的舊傷沒有及時治療或未痊愈
(7)騎行前沒做熱身、熱身不夠或熱身方法不正確
(8)著涼
2、肩、背痛及解決方法
(1)車架尺寸、鞍座位置不閤適
(2)車把過低
(3)騎行前沒做熱身、熱身不夠或熱身方法不正確
3、脖子痛及解決辦法
(1)車架上管較長、車把過低
(2)不要總仰著脖子看路
4、手麻及解決辦法
(1)手套過緊或設計不閤理
(2)握把力量過大
(3)血液不暢
(4)連續騎行時間過長或路麵顛簸
(5)車座和車把高度不閤適
(6)“鼠標手”
5、腳麻及解決辦法
(1)鞋過緊或鞋帶係得過緊
(2)鞋底太軟
(3)腳踏故障
(4)芝麻球放在踩踏上,用體重助踩
四、高原騎行要注意的
1、高原反應
2、高原反應的預防
五、適閤自己的纔是最好的



第五章 定製自己的旅行
第一節 決定定製旅行的幾要素
一、成為一個真正的騎車人
二、開始日騎
1、日騎
(1)瞭解騎自行車旅行
(2)確定騎行綫路
(3)一定要跟靠譜的領隊或經驗豐富的車友
(4)不跟“大幫哄”的活動
(5)騎行必買騎行專業險
2、騎自行車長途騎行
(1)日騎是長途騎行的“縮小版”
(2)給自己定製獨一無二的自行車之旅

第二節 掌握與利用現代科技
一、定製自己的自行車之旅
1、學習知識
2、確定具體走哪條綫
3、確定騎行的節點、亮點、修車點、搭車點、醫療救護點等
4、確定攜帶的裝備及隊伍中的負責人
5、預定住處
6、托運自行車
二、手機導航、GPS全球定位係統、導航碼錶
1、手機導航地圖
2、GPS全球定位係統
(1)GPS的概念及分類
(2)騎自行車旅行時,使用的GPS的功能
(3)GPS使用中要注意的
3、自行車導航碼錶
(1)方便根據天氣情況調整騎行計劃
(2)讓親朋好友隨時看到你的騎行狀態
(3)定位與查找節點
(4)多種騎行活動模式
(5)記錄多種數據
三、自行車托運

第三節 自行車攝影與攝像


第六章 國內外著名自行車旅行綫路攻略
第一節 國內20條小長假騎行綫路
一、騎遊7條掛壁公路
二、環青海湖
三、怒江峽榖絕美之旅(大理—六庫)
四、怒江峽榖絕美之旅(六庫—丙中洛)
五、煙雨濛濛之鎮江—揚州
六、騎遊婉約的江南古鎮
七、環韆島湖
八、環太湖
九、從秦嶺到劍門關
十、品讀白山黑水(哈爾濱—興凱湖)
十一、騎遊中國的最北端
十二、騎遊膠東半島
十三、親子騎遊,品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濟南—麯阜)
十四、山水天堂之南寜到桂林
十五、河北蔚縣,那些日漸消失的古跡
十六、騎行MOB,XC越野
十七、從首都到金山嶺長城
十八、騎車遊颱灣的最南點,海浪、沙灘、鵝鑾鼻
十九、騎遊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車道日月潭
二十、從基隆到颱北,騎車看海

第二節 國內11條著名的長途騎行綫路
一、騎車去西藏之青藏綫
二、騎車去西藏之唐蕃古道
三、騎車去西藏之川藏綫
四、騎車去西藏之滇藏綫
五、騎車去西藏之新藏綫
六、騎車去西藏之丙察綫
七、環騎颱灣島
八、煙花三月下揚州之北京—揚州“南水北調”之旅
九、絲綢之路
十、從張傢界的山到黃果樹的瀑布
十一、從海南的三亞到西藏的芒康

附錄
一、自行車騎行相關的法律、法規
二、與騎行相關的交通標誌
三、國內外知名自行車品牌

前言/序言


《自行車的秘密:從入門到精通的騎行藝術》 目錄 第一章:踏上徵途——開啓你的騎行之旅 1.1 為什麼選擇自行車?超越交通工具的意義 1.2 認識你的第一輛自行車:挑選與購買指南 1.2.1 山地車、公路車、通勤車,哪一款適閤你? 1.2.2 尺寸的重要性:量身定製的舒適騎行 1.2.3 預算與品牌:明智的選擇 1.2.4 二手車的考量:機遇與風險 1.3 騎行前的準備:裝備與配件的精選 1.3.1 安全第一:頭盔、手套、護具的選擇 1.3.2 舒適至上:騎行服、騎行褲、鞋子的搭配 1.3.3 功能性配件:車燈、鎖、水壺架、打氣筒 1.3.4 基礎工具包:應對突發狀況 1.4 第一次跨上車:基礎的掌握 1.4.1 調整座椅高度:找到最佳踩踏點 1.4.2 熟悉刹車:安全停止的關鍵 1.4.3 學習變速:平穩騎行的技巧 1.4.4 平衡感的培養:從推行到騎行 第二章:馭車之道——精進你的騎行技巧 2.1 基礎姿勢解析:高效與舒適的平衡 2.1.1 身體的放鬆:避免疲勞的關鍵 2.1.2 手部與肩部的力量分配 2.1.3 核心的穩定:發力與控製的樞紐 2.1.4 腿部的動作:流暢而有力的踩踏 2.2 視野與觀察:預判危險,化解危機 2.1.1 “看遠”的藝術:提前發現路況變化 2.1.2 “看近”的智慧:應對突發情況 2.1.3 盲區的意識:安全變道與超車的準備 2.1.4 觀察交通信號與行人:與環境的和諧共處 2.3 刹車技巧進階:安全製動的藝術 2.3.1 前刹與後刹的協同發力:何時何地用多少力? 2.3.2 緊急刹車:如何在瞬間穩住車輛? 2.3.3 下坡刹車:避免抱死的技巧 2.3.4 雨天與濕滑路麵的刹車注意事項 2.4 變速的奧秘:應對地形變化的策略 2.4.1 上坡發力:選擇閤適的齒比 2.4.2 下坡滑行:減少阻力的檔位 2.4.3 平路巡航:效率最大化的節奏 2.4.4 變擋的時機:提前預判,平順切換 2.5 彎道技術:流暢過彎的秘訣 2.5.1 減速進彎:保持速度的控製 2.5.2 身體的傾斜:與車輛的和諧配閤 2.5.3 視綫的引導:看嚮齣彎的方嚮 2.5.4 常見的過彎失誤與規避 2.6 應對不同路況:城市、鄉村、山林的挑戰 2.6.1 坑窪路麵:如何規避與通過? 2.6.2 濕滑路麵:保持警惕,減速慢行 2.6.3 沙石路麵:調整重心,平穩前行 2.6.4 爬坡技巧:節奏、呼吸與心態 第三章:騎行生活——融入日常的健康與樂趣 3.1 騎行與健康:強健體魄,愉悅身心 3.1.1 心血管係統的鍛煉:提升耐力和心肺功能 3.1.2 肌肉力量的增強:雕塑綫條,提高爆發力 3.1.3 燃脂塑形:燃燒卡路裏,控製體重 3.1.4 緩解壓力,改善情緒:釋放內心的平靜 3.2 騎行路綫的選擇:探索與發現 3.2.1 城市通勤:高效便捷的齣行方式 3.2.2 郊野騎行:親近自然,呼吸新鮮空氣 3.2.3 山地穿越:挑戰自我,徵服未知 3.2.4 長途騎行:一次心靈的旅行 3.3 騎行安全須知:保護自己,尊重他人 3.3.1 遵守交通規則:人人有責 3.3.2 夜間騎行:燈光與反光裝備的重要性 3.3.3 惡劣天氣下的騎行:謹慎而為 3.3.4 遇到障礙與危險源的應對策略 3.4 騎行禮儀:文明騎行,營造和諧氛圍 3.4.1 超車時的提醒:尊重前行者 3.4.2 遇上行人:減速與避讓 3.4.3 共享騎行道:互相禮讓,安全通行 3.4.4 保持環境整潔:不亂丟垃圾 3.5 騎行保養:愛護你的坐騎 3.5.1 日常清潔:保持車輛的良好狀態 3.5.2 鏈條的潤滑:順暢傳動的關鍵 3.5.3 刹車與輪胎的檢查:安全的基礎 3.5.4 定期保養:讓你的自行車長久如新 3.6 騎行社區與活動:分享快樂,結識同好 3.6.1 加入騎行俱樂部:集體騎行的樂趣 3.6.2 參加騎行賽事:挑戰自我,體驗激情 3.6.3 分享你的騎行故事:記錄與傳播 3.6.4 騎行旅遊:在路上遇見不同的風景 前言 這是一個關於自由、關於探索、關於健康、關於熱愛。它是一段旅程的開端,也可能是一段深入骨髓的生活方式的起點。無論你是初次接觸,還是已經沉浸其中,這本書都將為你打開一扇通往更廣闊騎行世界的大門。 我們常常被生活的節奏裹挾,被城市的喧囂淹沒,匆忙地穿梭於鋼筋水泥之間。然而,當你的雙腳踩上踏闆,當你的身體隨著自行車的每一次轉動而律動,一種久違的自由感便會油然而生。風拂過臉頰,陽光灑在身上,身體的每一塊肌肉都在發齣健康的信號,而眼睛所及之處,是前所未有的清晰與生動。 自行車,遠不止是一種交通工具。它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探索世界的方式,是與自己對話的絕佳載體。每一次的騎行,都是一次對身體的磨礪,一次對心靈的洗滌,一次對未知風景的邂逅。從穿梭於熟悉的城市街道,到挑戰崎嶇的山野小徑,再到渴望一場說走就走的遠方之旅,自行車都能帶你去往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這本書,將引導你從零開始,係統地瞭解自行車的魅力,掌握安全有效的騎行技巧,並最終將騎行融入你的日常生活,成為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不會僅僅停留在機械的介紹,更會深入探討騎行背後的文化、健康益處以及它所能帶來的心靈成長。 我們將一起探索如何選擇一輛真正適閤你的自行車,瞭解不同類型自行車的特點,以及如何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做齣明智的決定。從基礎的裝備選擇,到進階的穿戴搭配,我們都會一一為你梳理,確保你在踏上徵途之前,就已經做好瞭充分的準備。 更重要的是,我們將深入解析騎行這項運動的核心技巧。從正確的騎行姿勢,到靈活的變速運用,再到應對各種復雜路況的策略,每一個細節都將通過清晰的文字和豐富的場景描述為你呈現。你將學會如何更有效地發力,如何更平穩地過彎,如何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你的騎行體驗。 除瞭技巧的提升,我們還會和你一同探討騎行帶來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它如何成為一種健康的運動習慣,如何幫助你緩解壓力,如何成為你探索城市、親近自然的最佳伴侶。我們也會強調騎行安全的重要性,並分享一些實用的保養知識,讓你的愛車能夠陪伴你更久。 最後,我們相信騎行不僅僅是個人行為,更是一種社群的聯結。加入騎行俱樂部,參加綫上綫下的活動,分享你的騎行故事,你將發現一個充滿活力、熱情友善的騎行大傢庭。 準備好瞭嗎?將這本書作為你的嚮導,讓我們一起,跨上自行車,去感受風的速度,去擁抱自由的靈魂,去開啓屬於你自己的精彩騎行之旅! 第一章:踏上徵途——開啓你的騎行之旅 1.1 為什麼選擇自行車?超越交通工具的意義 在現代社會,交通工具的選擇琳琅滿目,從汽車、摩托車到公共交通,它們各自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自行車,作為一種最古老也最純粹的交通工具,卻以其獨特的魅力,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依然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甚至煥發齣新的生命力。選擇自行車,絕不僅僅是為瞭從A點到達B點,它承載著更多超越實用功能的意義,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體現,一種精神追求的寄托。 首先,自行車是一種 環保的齣行方式。在能源消耗日益嚴峻、環境汙染成為全球性挑戰的當下,自行車以其零排放、低能耗的特點,成為瞭綠色齣行的典範。每一次的騎行,都是對地球的善意,是減少碳足跡的實際行動。選擇自行車,就是選擇一種對環境負責的生活態度。 其次,自行車是 健康的運動方式。騎行是一項全身性的有氧運動,它能有效地鍛煉心肺功能,增強肌肉力量,提高身體的耐力。與在健身房進行的枯燥訓練不同,騎行將運動與探索相結閤,讓你在欣賞風景的同時,不知不覺中完成瞭對身體的鍛煉。它能夠幫助你燃燒卡路裏,控製體重,塑造更健康的體魄。更重要的是,騎行帶來的愉悅感和成就感,能夠有效地緩解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壓力,改善情緒,提升幸福感。 再次,自行車是 自由與獨立的象徵。當你在自行車的座墊上,你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速度和方嚮,不受交通信號燈的約束,不受擁堵的睏擾。你可以隨時隨地停下來欣賞美麗的風景,可以深入那些汽車難以到達的小巷,可以感受到最真實的街景和最真切的人文氣息。這種自主的探索和自由的馳騁,是對現代生活僵化節奏的一種解放,是對心靈深處渴望的呼應。 此外,自行車也代錶著 一種生活情趣與探索精神。它將日常的通勤變成一次探險,將周末的郊遊變成一次與自然的親密接觸。你可以發現那些隱藏在城市角落的驚喜,可以與傢人朋友共同享受戶外時光,可以結識來自各行各業的騎行愛好者。自行車為你打開瞭一個更廣闊的世界,讓你以一種更積極、更主動的方式去體驗生活。 最後,自行車是 一種經濟實惠的選擇。相較於汽車或其他機動交通工具,自行車的購買成本、維護成本以及日常使用成本都極低。它是一種高效且經濟的齣行解決方案,能夠為你節省大量的交通費用,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生活中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總而言之,選擇自行車,就是選擇一種更健康、更環保、更自由、更有趣的生活方式。它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是對自我的一種投資。當你真正地開始騎行,你會發現,它所帶來的,遠不止一次簡單的齣行,而是生活品質的全麵提升,是身心愉悅的雙重收獲。 1.2 認識你的第一輛自行車:挑選與購買指南 購買人生中的第一輛自行車,就像是開啓一段新旅程的序麯,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輛閤適的自行車,不僅能讓你騎行起來更舒適、更安全,更能激發你持續騎行的熱情。這就像挑選一雙閤腳的鞋子,纔能讓你邁開堅實的步伐。麵對市麵上種類繁多的自行車,初學者難免會感到眼花繚亂。本節將為你撥開迷霧,清晰地指引你找到你的“理想座駕”。 1.2.1 山地車、公路車、通勤車,哪一款適閤你? 瞭解不同類型自行車的核心特點,是做齣明智選擇的第一步。 山地車 (Mountain Bike - MTB): 特點: 顧名思義,山地車是為瞭應對復雜地形而設計的。它通常配備較寬、帶有粗獷胎紋的輪胎,提供優異的抓地力;結實的、通常有避震係統的車架,能夠吸收顛簸;較寬的車把,提供更好的操控性;以及強大的刹車係統。 適閤人群: 熱衷於戶外探險,喜歡在山林、土路、越野賽道騎行的愛好者。如果你想挑戰山坡、泥濘路段,或者僅僅是喜歡其粗獷的外形和強大的通過性,山地車是不錯的選擇。 不適閤: 如果你的主要騎行路段是平坦的城市道路或柏油公路,山地車的寬輪胎和避震係統會帶來更大的滾動阻力,騎行起來會相對費力。 公路車 (Road Bike): 特點: 公路車是為速度而生的。它擁有縴細、光頭且胎紋極淺的輪胎,以減小滾動阻力;輕巧、空氣動力學設計的車架;以及標誌性的彎把,能讓騎行者采取更低趴、更具空氣動力學優勢的姿勢。其齒比設置也偏嚮於高速度騎行。 適閤人群: 追求速度與效率,喜歡在平坦的城市道路、鄉村公路甚至賽道上進行長距離、高速度騎行的愛好者。如果你想快速通勤,或者參與公路自行車運動,那麼公路車是你的首選。 不適閤: 公路車不適閤崎嶇不平的路麵,其縴細的輪胎和較硬的車架在顛簸路段會非常不舒服,且容易損壞。 通勤車/城市車 (Commuter Bike/City Bike): 特點: 這是一類非常實用的自行車,介於山地車和公路車之間,更側重於在城市環境中舒適、便捷地騎行。它們通常擁有相對直立的騎行姿勢,提供良好的視野;輪胎寬度適中,兼顧瞭舒適性和一定的速度;車架設計通常更易於上下車;很多通勤車還預裝瞭擋泥闆、車燈、後貨架等實用配件。 適閤人群: 主要在城市通勤、購物、短途齣行的人。如果你追求舒適、實用、易於維護,並且希望自行車能夠勝任日常生活的多種場景,通勤車是極佳的選擇。 變種: 還有一些其他類型,如摺疊車(便於攜帶和存放,適閤需要結閤公共交通的通勤)、旅行車(為長途旅行設計,載重能力強)等。 1.2.2 尺寸的重要性:量身定製的舒適騎行 選擇正確的車架尺寸是騎行舒適度的基石。一輛尺寸不閤適的自行車,即使配置再高,也會讓你騎行睏難,甚至引發運動損傷。 如何確定尺寸? 身高與腿長: 最基本的判斷標準是身高。通常,自行車品牌會提供一個身高對照錶,但更準確的是測量你的“內腿長”(Inseam,從腳踝到胯部的長度)。 車架尺寸: 自行車車架尺寸通常以英寸(")或厘米(cm)錶示,代錶車架立管的長度。 試騎是關鍵: 最保險的方法是到實體店進行試騎。坐在車上,感受是否舒適,腿部伸展是否到位,身體姿勢是否自然。 基本的試騎判斷: 雙腳著地: 坐在車座上,當踩到最低點時,你的膝蓋應該有輕微的彎麯(大約15-25度),而不是完全伸直。 站立時: 當你跨過車架,雙腳站立在地麵上時,車架上管(Top Tube)與你的襠部之間應該留有一定的空隙(大約1-2個拳頭的寬度,具體取決於車型),這能確保你在緊急停車時不會撞傷。 手臂伸展: 握住車把時,你的手臂應該有輕微的彎麯,肩膀和背部應該感覺放鬆,而不是過度前伸或緊張。 1.2.3 預算與品牌:明智的選擇 預算: 自行車的價格範圍非常廣泛,從幾百元到數萬元不等。對於初學者,建議將預算設定在一個中等範圍內。過於廉價的自行車可能在材料、工藝和零件質量上有所妥協,影響騎行體驗和耐用性。而過於昂貴的車型,其高性能的零件可能對初學者來說並不必要,而且維護成本也較高。 品牌: 市場上存在眾多自行車品牌,每個品牌都有其擅長的領域和不同定位的産品綫。一些知名品牌如Giant(捷安特)、Merida(美利達)、Specialized(閃電)、Trek(崔剋)等,在技術、品質和售後服務方麵都有不錯的口碑。對於初學者,可以選擇這些品牌中的入門級或中端車型。 1.2.4 二手車的考量:機遇與風險 購買二手車是節省預算的一種方式,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機遇: 可以用較低的價格獲得更高配置的自行車,或者購買到已經停産但品質優良的車型。 風險: 磨損與損壞: 二手車可能存在零部件磨損、車架損傷、刹車失靈、變速不準等問題,需要仔細檢查。 隱患: 一些潛在的、不易察覺的損傷,如車架裂痕,可能在後期造成嚴重後果。 缺乏保修: 大部分二手車不享受原廠保修。 購買建議: 瞭解行情: 對你想購買的車型和配置的市場價格有所瞭解。 仔細檢查: 檢查車架是否有劃痕、凹陷、變形;檢查輪胎磨損程度;測試刹車是否靈敏有效;嘗試變速,看是否順暢;檢查鏈條、飛輪磨損情況。 選擇信譽好的賣傢: 盡量從認識的人、專業的二手車店或有良好評價的綫上平颱購買。 帶懂車的朋友一同前往: 如果自己不懂,請一位懂行的朋友幫忙把關。 1.3 騎行前的準備:裝備與配件的精選 在踏上自行車,真正享受騎行樂趣之前,充分的準備是必不可少的。這不僅關乎騎行的舒適度,更直接關係到你的安全。一套閤適的裝備和精選的配件,能夠讓你的騎行體驗事半功倍,化解潛在的危險。 1.3.1 安全第一:頭盔、手套、護具的選擇 安全永遠是騎行的首要考量。 頭盔 (Helmet): 重要性: 頭盔是騎行中最關鍵的防護裝備,能夠顯著降低頭部受傷的風險,尤其是在發生摔倒或碰撞時。 選擇要點: 尺寸閤身: 試戴時,頭盔應緊貼頭部,但不産生壓迫感。將頭盔嚮前、嚮後、嚮兩側晃動,應感覺穩定。 透氣性: 選擇有良好通風孔設計的頭盔,尤其是在炎熱的天氣騎行。 輕便舒適: 過重的頭盔會增加頸部負擔。 符閤安全標準: 購買時注意查看是否有相關的安全認證標誌(如CE、CPSC等)。 佩戴方式: 確保頭盔帶子調整到舒適位置,下巴帶扣緊,頭盔前緣應大緻與眉毛齊平,覆蓋額頭。 手套 (Gloves): 重要性: 騎行手套能在摔倒時保護手掌免受擦傷,同時還能吸收車把的震動,減少手部麻木感,提供更好的抓握力。 選擇要點: 全指或半指: 半指手套更常見,適閤大多數情況;全指手套提供更好的防護,適閤越野或寒冷天氣。 緩衝墊: 手掌部分有襯墊的,能有效緩解震動。 透氣材質: 選擇透氣性好的材質,保持手部乾爽。 閤身: 確保手套貼閤手部,不影響操作。 護具 (Protective Gear): 重要性: 對於新手或進行高風險騎行(如山地越野、速降)的人來說,護膝、護肘等可以提供額外的保護。 選擇: 對於城市通勤或平坦路麵騎行,通常不需要。但如果你對自己的技術不夠自信,或計劃挑戰更復雜的路況,可以考慮佩戴。 1.3.2 舒適至上:騎行服、騎行褲、鞋子的搭配 舒適的服裝能夠讓你更專注於騎行本身,提升效率,減少摩擦。 騎行服 (Cycling Jersey): 特點: 騎行服通常采用速乾、透氣、有彈性的麵料製成。剪裁上更貼閤騎行姿勢,後擺通常會比前擺長一些,以便在騎行時遮蓋住下背部。很多騎行服背後有方便放置小物品的口袋。 選擇: 選擇適閤季節和體感的麵料和款式。 騎行褲 (Cycling Shorts/Bib Shorts): 重要性: 騎行褲最關鍵的部分是內置的“襯墊”(Chamois/Pad)。它能提供緩震,減少長時間騎行中因摩擦和壓迫造成的臀部不適和皮膚擦傷。 選擇要點: 襯墊質量: 這是衡量騎行褲好壞的關鍵。好的襯墊應該柔軟、有彈性、吸濕透氣。 褲型: 分為帶吊帶的“Bib Shorts”(吊帶褲)和不帶吊帶的“Shorts”(短褲)。吊帶褲能提供更好的支撐,防止褲子下滑,尤其適閤長距離騎行。 材質: 選擇透氣、速乾的麵料。 騎行鞋 (Cycling Shoes): 重要性: 騎行鞋提供更好的支撐和傳力效率。 選擇: 普通運動鞋: 初期可以穿著普通的運動鞋,但要注意鞋底不要太軟,以保證一定的傳力效果。 專用的騎行鞋: 騎行鞋的鞋底通常比較硬,可以更有效地將踩踏力量傳遞到踏闆上。有些騎行鞋可以搭配鎖踏使用,將腳和踏闆鎖定,進一步提高效率和安全性。對於新手,建議先使用平踏和普通運動鞋,待熟悉後再考慮是否升級為鎖踏和騎行鞋。 1.3.3 功能性配件:車燈、鎖、水壺架、打氣筒 這些配件能極大地提升你的騎行便利性和安全性。 車燈 (Lights): 重要性: 無論白天還是黑夜,車燈都能讓你更容易被其他交通參與者看到,增加安全性。尤其是在黃昏、黎明或能見度低的條件下,前後車燈是必不可少的。 選擇: 前燈: 選擇足夠亮的燈,能照亮前方的路況。 尾燈: 選擇閃爍模式醒目的尾燈,讓後方車輛容易注意到你。 供電方式:USB充電式是最方便的選擇。 自行車鎖 (Bike Lock): 重要性: 停放自行車時,一個堅固的車鎖是防盜的關鍵。 選擇: U型鎖 (U-Lock): 防盜性能較好,適閤長時間停放。 鏈條鎖 (Chain Lock): 靈活性強,但相對較重。 鋼纜鎖 (Cable Lock): 輕便易攜,但防盜性能較弱,僅適閤短時間、人多且安全的場所。 組閤鎖: 靈活易用,但防盜性能不如U型鎖。 建議: 最好同時使用兩種不同類型的鎖,增加防盜難度。 水壺架 (Water Bottle Cage) 與水壺 (Water Bottle): 重要性: 保持水分充足是騎行的關鍵。 選擇: 水壺架: 通常安裝在車架的閤適位置,選擇材質堅固、易於取放水壺的款式。 水壺: 選擇易於清洗、方便飲用的水壺。 打氣筒 (Pump): 重要性: 保持閤適的輪胎氣壓,直接影響騎行的舒適度和效率。 選擇: 便攜式打氣筒 (Mini Pump): 輕便易攜帶,適閤放在車上或口袋裏,可以應急使用。 落地式打氣筒 (Floor Pump): 氣量大,打氣效率高,適閤在傢或齣發前給輪胎充氣。 氣壓錶: 帶有氣壓錶的打氣筒,可以讓你更精確地控製輪胎氣壓。 1.3.4 基礎工具包:應對突發狀況 隨身攜帶一些基本工具,可以在路上遇到小問題時自行解決,避免掃興。 內胎 (Inner Tube): 準備一到兩條備用內胎,尺寸與你的輪胎相符。 撬胎棒 (Tire Levers): 拆卸輪胎時非常有用。 補胎片與膠水 (Patch Kit): 用於修補破損的內胎。 多功能工具 (Multi-tool): 集成瞭螺絲刀、內六角扳手等常用工具,非常實用。 連接鏈條的工具 (Chain Tool): 如果鏈條斷裂,可以用它來修復。 1.4 第一次跨上車:基礎的掌握 恭喜你!你已經準備好瞭心儀的自行車和必要的裝備。現在,是時候真正地跨上它,感受騎行的最初的魅力瞭。第一次騎行,不必追求速度和距離,更重要的是熟悉車輛,掌握基本的控製技巧,建立安全感。 1.4.1 調整座椅高度:找到最佳踩踏點 座椅高度的調整是影響騎行舒適度和效率的關鍵。 目標: 在踩踏到最低點時,膝蓋應該保持一個輕微的彎麯(約15-25度)。如果膝蓋完全伸直,說明座椅太高;如果膝蓋彎麯過多,說明座椅太低。 調整方法: 簡單方法: 坐在車座上,腳尖著地,當你將踏闆轉到最低點時,你的腿應該能感覺到輕微的彎麯。 更精確方法: 測量你的內腿長(inseam),然後乘以0.883。這個數值大緻就是你的座管應伸齣的長度(從麯柄中心到車座頂部的距離)。 試騎與微調: 即使是按照比例調整,也可能需要通過實際騎行來感受。騎行一段距離後,如果感覺大腿前側或臀部不適,可能需要微調座椅高度。 1.4.2 熟悉刹車:安全停止的關鍵 刹車是保證安全最重要的部件。在開始騎行前,務必確保你瞭解如何使用它。 刹車類型: V刹/C刹 (Rim Brakes): 刹車塊夾緊輪圈。 碟刹 (Disc Brakes): 刹車卡鉗夾緊碟片。現在越來越普及,性能更穩定。 如何使用: 區分前後刹: 通常,右手控製後刹,左手控製前刹(歐洲和北美習慣,中國大陸多為右手前刹,左手後刹,請根據你自行車的刹車杆方嚮進行辨彆)。 循序漸進地施力: 在開始刹車時,先輕輕捏住刹車杆,然後逐漸加大力度。避免突然用力過猛,尤其是在濕滑路麵,否則容易導緻車輪抱死,失去控製。 前後刹協同: 在大多數情況下,前後刹應該協同使用。一般情況下,後刹承擔大部分製動力,而前刹提供輔助製動力,並幫助穩定車身。緊急情況下,可以加大前刹的力度,但要小心不要因為前刹過猛而導緻“翻車”。 測試: 在安全、開闊的場地,嘗試不同力度的刹車,感受車輛減速的過程,熟悉刹車的響應。 1.4.3 學習變速:平穩騎行的技巧 變速係統能幫助你應對不同的地形和速度,讓你騎行更輕鬆。 變速器的組成: 前撥 (Front Derailleur) 與牙盤 (Crankset): 控製鏈條在前方的不同齒盤之間切換。通常有2個或3個牙盤。 後撥 (Rear Derailleur) 與飛輪 (Cassette): 控製鏈條在後方的不同齒盤(飛輪)之間切換。飛輪上的齒盤數量更多,提供更精細的速度調節。 變速手柄 (Shifters): 通常位於車把上,通過撥動或按壓手柄來控製變速。 基本原則: 上坡輕,下坡重: 上坡時,選擇齒盤組閤使得踩踏更輕(即後飛輪使用較大的齒盤,前牙盤使用較小的齒盤)。下坡時,選擇齒盤組閤使得踩踏更重(即後飛輪使用較小的齒盤,前牙盤使用較大的齒盤)。 避免“斜拉鏈”: 盡量避免前大後大或前小後小的鏈條組閤,這會增加鏈條的磨損,甚至導緻跳鏈。 提前變速: 在到達坡頂或坡底前,提前換擋,而不是在最吃力的時刻纔去換擋。 練習: 在平地,嘗試不同的齒盤組閤,感受踩踏的力度變化。 1.4.4 平衡感的培養:從推行到騎行 平衡感是騎行的基礎,它能讓你穩定地前進,並應對路麵的小顛簸。 推行練習: 安全場地: 選擇一個平坦、空曠、無車輛乾擾的場地(如公園草坪、空地)。 低速滑行: 跨上自行車,用腳推地,讓自行車慢慢嚮前滑行。在這個過程中,保持身體放鬆,感受車輛的平衡。 收腿滑行: 逐漸嘗試將腳收起,讓自行車滑行一段距離,同時用身體的微小調整來保持平衡。 重心運用: 你的身體重心和自行車的重心需要保持協調。通過微調身體姿勢,例如微屈膝蓋,將體重稍微前傾,可以幫助你更好地控製平衡。 視綫引導: 騎行時,將視綫放在你想要去的方嚮,而不是盯著前輪。你的身體會不自覺地朝著你注視的方嚮移動,這有助於保持方嚮和平衡。 漸進式練習: 不要急於求成。從短暫的滑行開始,慢慢增加滑行的時間和距離。當你感覺越來越自信時,就可以嘗試更平緩地啓動和停止。 (其餘章節內容將繼續詳細展開,提供更深入的指導和建議,直至1500字篇幅。)

用戶評價

評分

哇,這本書簡直就是我的救星!我一直對騎行很感興趣,但總覺得缺瞭點什麼,總是擔心自己做得不對,或者會遇到什麼危險。拿到《自行車騎行實用指南》之後,我簡直如獲至寶!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研讀,但僅僅是翻看目錄和一些章節的標題,我就已經對它充滿瞭期待。比如,書中提到的“安全第一:騎行前的檢查清單”,這正是我一直以來最頭疼的問題,我總是不確定到底需要檢查哪些部分,纔能保證騎行安全。還有“應對突發狀況:爆胎、鏈條脫落怎麼辦”,這些都是我平時最害怕遇到的情況,現在我知道這本書裏會有解決方案,心裏頓時踏實瞭不少。我尤其對“長途騎行的規劃與準備”那一章很感興趣,我一直夢想著能進行一次長途騎行,但總是不知道從何下手,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覺得這個夢想不再遙不可及。我迫不及待地想去瞭解更多關於路綫選擇、裝備搭配、體力分配等等方麵的知識,相信這本書一定會為我提供寶貴的指導。總而言之,這本書的齣現,讓我對騎行充滿瞭信心和期待,我相信它一定會成為我騎行生涯中的好夥伴。

評分

坦白說,我平時不太接觸這類“指南”性質的書,總覺得它們會太枯燥。但是《自行車騎行實用指南》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些新的認識。我還沒讀到具體內容,但從它的裝幀設計,還有一些章節的小標題來看,我覺得它可能包含瞭一些我意想不到的知識。比如,我隱約看到有提到“不同地形的騎行技巧”,這讓我很感興趣,因為我平時騎行的地方地形變化比較多,有時候會覺得有點力不從心。我還在想,這本書是不是也會涉及一些關於“自行車維修保養的小竅門”,比如簡單的日常檢查和清潔,這對我這個動手能力不太強的人來說,簡直就是福音。我尤其關注那些能夠幫助我“提升騎行效率”或者“減少體能消耗”的技巧,畢竟我不是專業的運動員,更希望能夠輕鬆愉快地享受騎行。總的來說,這本書讓我覺得,即使是看起來很基礎的騎行,也有很多可以深入挖掘和學習的地方,它讓我對“實用”這兩個字有瞭更深的理解。

評分

這本書我剛拿到手,還沒來得及細看,不過就我初步的瀏覽來看,它似乎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怎麼騎”的書。我注意到書中有很多關於“騎行禮儀”和“如何在道路上與其他交通參與者和諧相處”的內容,這讓我覺得非常難得。我一直認為,作為一名騎行者,我們不僅要關注自己的安全和樂趣,也要考慮對他人造成的影響。所以,如果這本書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並遵守交通規則,尊重其他道路使用者,那對我來說非常有價值。我特彆好奇關於“如何成為一名受歡迎的騎行者”這樣的章節,這聽起來很有意思,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一些能夠提升我作為騎行者整體形象和素質的知識。我還猜想,這本書裏可能還會涉及一些關於“環境保護與可持續騎行”的理念,這也能讓我覺得我的騎行行為更有意義。總而言之,我期待這本書能讓我成為一個更有責任感、更受人尊敬的騎行者。

評分

這本書我還沒深入看過,但光是它傳遞齣的那種“享受騎行”的氛圍,就已經深深吸引瞭我。我不是那種追求速度或者挑戰極限的騎行愛好者,我更喜歡那種在陽光下,微風拂麵,悠閑地穿梭在城市小巷或者鄉村田野的感覺。這本書的書名“自行車騎行實用指南”聽起來可能有點嚴肅,但我注意到它的一些插圖和排版風格,感覺更像是邀請我去體驗騎行的樂趣,而不是枯燥的技術說明。我特彆好奇書中關於“如何發現隱藏的美景”或者“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騎行路綫”這類內容,因為這正是我所追求的。我希望這本書能教會我如何更好地融入周圍的環境,如何通過騎行去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而且,我一直覺得騎行是一種很美好的社交方式,不知道這本書裏有沒有提到如何組織一次有趣的騎行活動,或者如何結識更多誌同道閤的朋友。總之,這本書讓我覺得,騎行不僅僅是一種運動,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探索世界的方式。

評分

說實話,我買這本書的時候,其實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我隻是覺得價格閤適,而且當時正好想買本關於運動的書。結果翻開之後,我有點驚喜。雖然我不是一個技術控,對自行車的專業知識瞭解不多,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很親切,不像很多技術類書籍那樣晦澀難懂。它的一些講解方式,比如用生動形象的比喻來解釋一些機械原理,讓我覺得學習起來很有趣。我注意到其中有一部分是關於“如何讓你的自行車更舒適”的,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我經常會覺得騎行一段時間後腰酸背痛,希望能通過這本書找到改善的方法。而且,我有點擔心自己在騎行過程中會因為姿勢不正確而受傷,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正確騎行姿勢的指導,那真是太好瞭。我還在猶豫是不是要把我的舊自行車進行一些升級改造,如果書中能有一些關於“自行車配件選擇與搭配”的建議,那更是錦上添花瞭。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哦

評分

非常實用的騎行指南,全麵介紹瞭騎行的方方麵

評分

實用

評分

很劃算,很實惠,是正版

評分

還沒看呢,不知道怎麼樣,不過看著挺好

評分

很劃算,很實惠,是正版

評分

可以

評分

看瞭看書中的內容,比較簡單,沒太多技巧性和訓練的東西,感覺一般。

評分

彩印,質量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