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或許覺得孩子都不哭瞭真好帶,但事實上,這是典型的習得性無助現象,是嬰兒人生放棄努力的第一步。父母還是依需求響應孩子纔是上策。
0~6歲對寶寶的成長定型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0~6歲是孩子身體、大腦和各項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期,80%大腦突觸的聯結都在這段時期內完成,同時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
附有嬰幼兒發展裏程碑等量錶:“嬰幼兒發展裏程碑”“新生兒反射動作總錶”“注意力檢測錶”,全麵掌握寶寶發展進程,照顧質量纔能有效支撐孩子成長的需要。
依照身心發展的階段,給予孩子閤適的早期教育:新手父母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輕鬆理解寶寶成長背後“原來如此”的發展脈絡。如果不想讓你的孩子成為“熊孩子”,對孩子0~6歲的教養質量至關重要!
這是一本寫給嬰幼兒父母的科普書,內容介紹瞭0~6歲之間嬰幼兒各領域的發展,以及父母跟孩子互動的重要教養技巧。
0~6歲是孩子大腦發展的關鍵時期,80%大腦突觸的聯結都在這段時期內完成。書中不僅介紹瞭嬰幼兒各年齡段在生理、認知、語言、社會情緒方麵發展的錶現,幫助父母及早意識到自己的孩子處於發展的哪個階段、是不是發展過慢或者停滯;還幫助父母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建立與孩子互動時重要的教養習慣和思路,建立依附關係。讓父母用心去瞭解孩子,以閤適的方式幫助孩子成長。
希望父母們看瞭之後,瞭解到0~6歲這段期間的成長對孩子一生至關重要,然而父母在這段時間教養的質量又是多麼關鍵。讓我們一起用心去瞭解孩子,以閤適的方式幫助孩子成長吧!
周育如 早教專傢
颱北清華大學幼兒教育係副教授。
曾任颱灣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閱讀與學習研究室博士後研究員、《兒童生命教育專刊》主編。主要研究領域為兒童心智認知、社會情緒發展、讀寫發展、親子共讀、親子言談分析等。經常受邀於幼教保姆、父母親職團體講授兒童發展知識,纍計上百場專題演講,深受眾多媽媽信賴。
i-font-family:Calibri;font-size:14px;mso-font-kerning:1px;" >希望父母們看瞭之後,瞭解到0~6歲這段期間的成長對孩子一生至關重要,然而父母在這段時間教養的質量又是多麼關鍵。讓我們一起用心去瞭解孩子,以閤適的方式幫助孩子成長吧!
在這本書裏,我們讀到育如在兒童發展領域的融會貫通,書中她很誠懇地建議大人要真正瞭解孩子的“有/沒有”“能/不能”“需/不需”,纔能夠真正地幫助孩子,而非越幫越忙。愛,需要智慧,需要勇氣,需要學習。
——黃乃毓 颱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傢庭學係教授
目錄
推薦序| 安心成傢,和樂育兒 004
作者序| 用愛塑腦 006
前 言| 在開始閱讀之前 008
第1部 基本觀念
嬰幼兒發展,父母韆萬彆缺席 012
新手爸媽的3堂必修課 015
嬰幼兒發展的關鍵裏程碑 019
第2部 生理發展
寶寶的睡眠和哭泣 038
掌握6 要素,長齣聰明大腦 042
身體動動,智力情緒up!up ! 047
第3部 認知發展
心智的發育:嬰幼兒認知發展 056
孩子是否有注意力的問題 059
如何讓孩子更聰明:智力可以教嗎? 064
第4部 語言發展
孩子錶達差,何時該就醫? 068
學會說話前,讓嬰兒手語來幫你 071
父母是寶寶的閱讀教練 074
第5部 社會情緒發展
什麼是幸福呢? 082
安全依附,建立孩子情感根基 084
情緒發展的3個麵嚮 089
從“我”到“我們”,人際交往能力影響一生 095
在對的時候,給他需要的知識 101
如何教養齣道德成熟的孩子 107
孩子的自律並非一蹴而就 112
第6部 教養理念
教養派彆這麼多,父母怎麼辦? 118
幼兒隻是年幼,不是膚淺 122
比學習書本和纔藝更重要的事 125
遊戲,最好的心智和人際交往訓練 128
第7部 觀察與管教
管教前,先找對原因 134
診斷孩子行為,從觀察做起 137
認知教導+ 情感體驗,達成有效管教 140
陪伴孩子,父母人在心也要在 146
幼兒需要讀經嗎? 151
講瞭“對不起”之後…… 154
第8部 疑難雜癥篇
看待孩子的眼光 158
吃飯讓皇帝也頭大 160
晚上不睡覺,全傢熊貓眼 163
沒完沒瞭的吵架和告狀 166
黏人孩子的分離焦慮 170
瞎掰?說謊?真真假假分不清 173
動不動就生氣、唱反調 176
結語| 北風與太陽 179
推薦序?安心成傢,和樂育兒
應《親子天下》之邀,為得意門生周育如的書寫序,我真是百感交集。
第一次見到育如是她剛考進我們研究所博士班,當時她是兩個孩子的專職媽媽,我問她來念書的目的,她說她想更多瞭解她的孩子。“需要如此大費周章嗎?”我心裏嘀咕。
看到她大學和碩士班都在政大教育係,受教於名師馬信行,教過英文,卻已辭職,如此背景來讀博士班的還沒見過!第一學期她就修瞭我的課,我發現她非常認真專注,上課提到哪本書,下課她就主動去找去買,還立即應用,之後主動跟我分享心得,我看著她的學習“一眠大一寸”,改變神速。在許多相處和互動中,我們成瞭朋友。
她對兒童發展的興趣在她求學期間得到許多老師們的栽培,她也參與研究,寫齣很好的論文在專業期刊上發錶,她的學術潛能可說是“一發不可收拾”!直到10年前有一天,她參加瞭一個研討會,感觸很深,我建議她寫下來。“我幫你投稿。”我說。
據說,這是第一次,我也沒想到她不隻學術論文寫得好,一般文章也可以暢所欲言。“這是上帝給你特彆的恩賜,你要多寫,幫助更多跟你當年一樣睏惑的父母。”感謝《親子天下》這個平颱,讓她這些年可以陸陸續續發錶“科普”文章,終於有這本書的誕生。
在這本書裏,我們讀到育如在兒童發展領域的融會貫通,書中她很誠懇地建議大人要真正瞭解孩子的“有/沒有”“能/不能”“需/不需”,纔能夠真正地幫助孩子,而非越幫越忙。愛,需要智慧,需要勇氣,需要學習,例如有些父母在照顧孩子時希望能“有效率”,大部分暢銷的育兒寶典仍是以大人的角度,教你如何有效控製和操縱孩子,而非從實證研究中去分析孩子的需求,育如指齣,“父母或許覺得孩子都不哭瞭真好帶,但事實上,這是最典型的習得性無助現象,是嬰兒人生放棄努力的第一步。父母還是依需求響應孩子纔是上策哦!”
真的,當你發現某些“招數”管用時,說不定就是孩子的“劫數”瞭。很多人莫名其妙,不懂為何自己已經如此努力,卻總感到不是很對勁。或許,我們這些大人都需要轉過頭麵對小孩,重新以謙卑的心情看待這些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
當我們真正懂得尊重小小生命,相信“安心成傢,和樂育兒”就不再是口號,而是可以落實的政策。
作者序?用愛塑腦
這是一本寫給嬰幼兒父母的科普書,內容介紹瞭0~6歲之間嬰幼兒各領域的發展,以及父母跟孩子互動的重要教養技巧。希望父母們看瞭之後,瞭解到0~6歲這段期間的成長對孩子的一生至關重要,父母在這段時間教養的質量是多麼關鍵!因此,願意用心去瞭解孩子,以閤適的方式幫助孩子成長。
進入兒童發展領域做研究,起因是我養育自己孩子的需求,但這些年隨著教學和研究工作的進行,我接觸到越來越多的傢長和嬰幼兒照顧機構,看到很多令人心痛的現象。在親職講座的場閤,有新手父母說他們夫妻根據某教養書的教導,為瞭讓孩子及早能夠睡過夜,忍著心讓一個多月大的嬰兒哭整夜,哭到臉部漲紅、身體發青,夫妻倆看不下去,但為瞭堅持,隻好躲到另一個房間去;也有媽媽分享說,同事教她,寶寶生齣來之後盡量不要跟孩子有眼神接觸,這樣等到要送給人托育的時候,就會非常順利。我聽瞭真是既驚詫又難過,嬰兒持續劇烈哭泣會使腦內的壓力荷爾濛急速升高,時間拖太長甚至會損傷腦部;而眼神接觸是最重要的互動指標,對早期親子關係的建立和嬰兒智能的開展都非常重要,這些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卻聽信這些似是而非的教養建議。
到托嬰中心督導訪視時,我更是經常在裝潢精美的門麵中,看到非常糟糕的照顧本質,孩子整天待在有限的室內空間,由戴著口罩看不到錶情的保育員喂食清理,或做一些粗淺貧乏的互動,其中一個長得非常可愛的發展遲緩的女孩躺在托嬰中心地闆的景象,常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托嬰中心是如此,幼兒園也好不到哪去,塞滿分科教學的劣質幼兒園大行其道,小小的孩子以完全違背發展原則的方式被教導,就這樣度過人生最重要的童年。每次想到這些嬰兒和孩子的臉孔,心裏就覺得很難受,我相信父母們一定都是想給孩子最好的,卻因為沒有足夠的信息而做齣不閤適的判斷。
當前歐美國傢皆緻力補貼育嬰假、提供育兒津貼,並盡可能提供教養資源來協助父母有效育兒,包括發放閱讀禮袋、提供嬰幼兒父母親子互動技巧指導等,弱勢孩童的早期介入方案更是以父母參與為核心。反思我們教育部門的做法,實在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
受到良心的催逼,真的覺得該為孩子做點什麼,教給嬰幼兒的父母跟孩子互動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多一點健康快樂的親子,少一點人間悲劇,這本書就是這樣來的。
希望這本書對父母來說,很好看,很實用。不僅幫助父母,幫助孩子,也幫國傢做點事。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有一種溫暖而寜靜的感覺,讓人一看就想翻開。標題“聽寶寶說話”更是直擊人心,作為傢長,誰不想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孩子呢?我一直覺得,孩子在哭鬧、在咿呀學語的時候,其實都在用他們獨特的方式與我們溝通,隻是我們很多時候因為經驗不足或者忙碌而錯過瞭這些寶貴的信息。這本書似乎就是為我們這樣的傢長量身打造的,它會不會帶領我們走進寶寶的內心世界,揭示那些隱藏在各種錶情和聲音背後的真實意圖?我尤其期待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比如在寶寶發齣某種特定的聲音時,可能意味著什麼?或者在寶寶做齣某種特定動作時,我們又該如何解讀?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更能給我們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讓我們在與寶寶的互動中更加得心應手,建立更深厚的親子關係。我猜想,這本書裏可能還會分享一些關於寶寶不同發展階段的語言和非語言溝通特點,幫助我們更好地預測和理解寶寶的需求。當然,我也希望它能提醒我們,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能用一種模式去套用所有孩子,而是要學會耐心觀察,細心體會。總而言之,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很大的期待,我迫不及待想從中汲取養分,成為一個更懂寶寶的傢長。
評分初次接觸《聽寶寶說話》這本書,我便被它充滿人文關懷的標題所吸引。我一直覺得,孩子雖小,但他們並非隻會本能地行動,他們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眼神交流,甚至每一次細微的身體擺動,都在訴說著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把鑰匙,打開我理解寶寶內心世界的大門。我猜測,書中會詳細闡述嬰兒早期溝通的復雜性,從最初的本能反應,到逐漸發展齣的有意識的錶達,每一步都充滿著成長的智慧。我尤其希望能從書中學習到如何解讀那些看似雜亂無章的信號,比如寶寶在特定情境下發齣的聲音,或是他們特有的肢體語言,這些背後可能都隱藏著他們對周圍環境的探索和對父母的期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教會我如何成為一個更耐心、更敏銳的傾聽者,如何不僅僅是滿足寶寶的生理需求,更能捕捉到他們情感上的微妙變化,給予他們恰到好處的迴應。我猜想,書中可能會分享一些關於如何建立安全依戀關係的方法,以及如何在日常互動中,通過有效的溝通,幫助寶寶建立自信和獨立。這本書,對我而言,是一次關於如何與孩子建立更和諧、更有意義關係的深度探索。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聽寶寶說話”,仿佛在我心中激起瞭一層漣漪,讓我對即將翻開的篇章充滿瞭無限的好奇與期待。我一直堅信,寶寶們並非是沉默的個體,他們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在與這個世界,與我們進行著持續不斷的交流。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理解和解讀那些我們常常忽略的“寶寶的語言”。我猜想,書中可能會深入剖析寶寶在不同月齡下的溝通特點,從最初的生理信號,到後來逐漸發展齣的模仿、指點,甚至是簡單的詞匯,每一個階段的轉變都可能被細緻地描繪。我非常希望能夠從中學習到具體的技巧,比如如何通過觀察寶寶的眼神和錶情,來判斷他們的情緒狀態;又或者,如何迴應寶寶的咿呀學語,纔能鼓勵他們更好地發展語言能力。我猜想,這本書或許還會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處理寶寶負麵情緒的策略,讓他們在錶達需求的同時,也能學會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感受。我希望通過這本書,我能夠成為一個更懂得傾聽、更能與孩子建立深層連接的父母。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份關於理解和陪伴的寶貴禮物。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充滿瞭愛意與智慧。我猜想,《聽寶寶說話》並非是一本簡單的育兒手冊,它可能更像是一次深入的探索,帶領我們去發掘嬰兒世界裏那些不為人知的奧秘。我一直相信,孩子雖然還不能用成人的語言錶達,但他們擁有自己獨特而強大的溝通能力,隻是這種能力需要我們用心去傾聽,用情去感受。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新穎的視角,或許是關於寶寶的早期社交信號,又或者是那些微妙的情緒錶達方式。也許書中會詳細介紹一些我們容易忽視的非語言溝通技巧,比如眼神的交流、肢體語言的暗示,甚至是一些微小的麵部錶情變化。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教會我如何成為一個更敏銳的觀察者,如何捕捉到寶寶每一次渴望被理解的信號。我尤其好奇,這本書是否會分享一些關於如何迴應寶寶溝通的技巧,比如在寶寶錶達需求時,我們應該如何給予恰當的迴應,纔能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我希望它能引導我,不僅僅是滿足寶寶的生理需求,更能關注到他們內心的感受,讓他們知道,他們的每一個聲音,每一個動作,都被我們珍視和理解。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種對育兒過程的升華,是從單純的照顧,到心靈的連接。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立刻被它所傳遞齣的那種溫暖而充滿力量的感覺所吸引。標題“聽寶寶說話”簡單而直接,卻又蘊含著無限的深意。我一直認為,和寶寶建立有效的溝通是親子關係中的基石,而這種溝通絕不僅僅是傢長單方麵的教導,更是需要我們放下身段,真正去“聽”他們說話。我猜測,這本書會深入探討寶寶在不同成長階段的語言和非語言錶達方式,從最基本的哭聲、錶情,到更復雜的咿呀學語和肢體動作,都可能被詳細解讀。我非常期待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實用的技巧,比如如何區分寶寶不同哭聲的含義,又或者如何理解寶寶在玩耍時發齣的聲音背後所錶達的情緒。我希望它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寶寶的內在世界,從而在日常的育兒過程中,做齣更恰當的反應。我猜想,這本書或許還會觸及到一些更深層次的話題,比如如何迴應寶寶的憤怒、沮喪等負麵情緒,以及如何鼓勵寶寶積極錶達自我。我希望它能引導我,不僅是照顧寶寶的身體,更能滋養他們的心靈,讓他們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納的幸福。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關於如何與孩子建立更深層連接的指引。
評分實操性差,個人感覺看完沒多少價值
評分東京發貨不用說
評分東京發貨不用說
評分實操性差,個人感覺看完沒多少價值
評分東京發貨不用說
評分實操性差,個人感覺看完沒多少價值
評分實操性差,個人感覺看完沒多少價值
評分實操性差,個人感覺看完沒多少價值
評分實操性差,個人感覺看完沒多少價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