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 绿松石的历史文化
中国的绿松石历史文化 / 010
国外的绿松石历史文化 / 013
Chapter 2 绿松石的产地
国内的绿松石资源 / 018
一、湖北绿松石 / 019
二、安徽绿松石 / 024
三、陕西绿松石 / 028
四、江苏绿松石 / 028
五、河南绿松石 / 029
六、青海绿松石 / 029
七、新疆绿松石 / 029
八、云南绿松石 / 029
国外的绿松石资源 / 030
一、美国绿松石 / 030
二、伊朗绿松石 / 040
三、埃及绿松石 / 041
Chapter 3 绿松石的宝石学特征及品种划分
绿松石的宝石学特征 / 046
绿松石品种的划分 / 050
一、按颜色分类 / 050
二、按产状分类 / 052
三、按质地分类 / 054
Chapter 4 绿松石的优化处理及其鉴别
绿松石的优化处理方法 / 058
一、充填处理之注胶 / 061
二、充填处理之浸胶 / 065
三、充填处理之局部补胶 / 066
四、充填处理之铁线造假 / 067
五、颜色处理之染色处理 / 069
六、最神秘的处理方式——扎克里(Zachery)法处理 / 071
七、最传统的处理方式之过蜡 / 075
优化处理绿松石的鉴别 / 076
一、注胶、浸胶绿松石的鉴别 / 076
二、局部补胶绿松石的鉴别 / 088
三、铁线造假绿松石的鉴别 / 089
四、染色绿松石的鉴别 / 092
五、扎克里(Zachery)法处理绿松石的鉴别 / 094
Chapter 5 再造绿松石的鉴别
微粒(粉末)压制再造绿松石的鉴别/ 101
碎料压制再造绿松石的鉴别 / 103
Chapter 6 绿松石与相似玉石及其仿制品的鉴别
绿松石与相似天然玉石的鉴别 / 116
一、染色菱镁矿 / 116
二、磷铝石 / 122
三、三水铝石 / 126
四、硅孔雀石 / 127
五、天河石 / 129
六、异极矿 / 130
七、蓝玉髓 / 132
八、加斯佩石 (柠檬玉) / 133
九、水牛石 / 135
绿松石与新型人工仿制品的鉴别 / 136
绿松石与其他人工仿制品的鉴别 / 140
一、玻 璃 / 140
二、塑 料 / 142
三、陶 瓷 / 143
Chapter 7 绿松石的质量评价
绿松石的质量评价要素 / 146
名家作品欣赏 / 154
附 录
仪器介绍 / 159
参考文献 / 164
我是一个骨灰级的收藏家,手头上积累了不少品相各异的绿松石藏品,但总觉得对其中一些“高仿”品的真实性拿不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非常佩服。作者似乎对绿松石的生成、开采、加工、甚至贸易链的每一个环节都了如指掌。它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对绿松石的处理手法差异,这一点对于判断老料的年代性非常关键。例如,书中提到清代和民国时期常用的处理方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的对比,细致入微。阅读时,我经常需要停下来,拿出放大镜对比我自己的藏品,进行交叉验证。这本书不仅帮我鉴别了新购入的样品,也让我重新审视了我那些自认为“完美”的老物件,让我对收藏的严谨性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爱好者角度来看,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一点也不枯燥。我原本以为这种专业书籍会充斥着晦涩难懂的化学分子式或者矿物学术语,但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亲切自然,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耐心教导一个新手。它没有高高在上地指点江山,而是把自己探索和犯错的过程也分享了出来,这让我感觉很受鼓舞。特别是关于“光感”的描述,什么叫“蜡状光泽”,什么叫“树脂光泽”,作者用生动的比喻把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了。读完之后,我不再是盲目地追求“蓝得发紫”,而是开始欣赏绿松石本身的那种温润的质感,这是一种从“迷信”到“科学欣赏”的心态转变。这本书,无疑是送给所有绿松石爱好者最好的礼物。
评分这本《绿松石辨假》真是打开了我的眼界,以前总觉得玩石头就是个玄学,要靠运气和经验,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把一些复杂的鉴别技巧写得深入浅出,让人一看就懂。特别是关于“沁色”和“皮壳”的讲解,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记得有一章详细对比了天然绿松石和优化处理过的样品的微观结构,还配了不少高清图片,那些细微的纹理和色泽变化,如果不仔细看,真的很容易被假货蒙骗。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次系统的专业培训,现在去市场上看货,心里就踏实多了。那种仿佛洞察一切的自信感,是花钱买经验都换不来的。这本书不仅是工具书,更像是一本深入了解绿松石“灵魂”的向导。
评分我是一个刚入行的珠宝设计师,对天然宝石一直心存敬畏,特别是绿松石这种变幻莫测的矿物。最初拿到这本《绿松石辨假》时,我主要关注的是其美学价值和色彩搭配的可能性。书中对于不同矿区(比如吴家沟、竹山)绿松石的色系差异分析得极其到位,那些描述性的词汇,如“雨后初晴的钴蓝”、“沙漠日落般的黄绿”,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创作灵感。它不仅仅教你怎么分辨真假,更重要的是,它让你理解了每一块石头形成的历史和环境。这种对材质本源的尊重,让我后续的设计更加注重突出绿松石的自然之美,而不是过度人工干预。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部艺术鉴赏与材料科学的完美结合体。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买绿松石吃过不少亏,那种花大价钱买到“塑料感”强烈的优化品,真是让人心痛。所以这次买书是带着很强的目的性的,就是想彻底搞清楚那些猫腻。这本书的实用性简直爆表!它没有过多冗长空泛的理论,而是直接针对市场上的常见骗局进行“拆解”。比如,那些用环氧树脂填充的“注胶松”,书中会教你如何通过观察气泡的形态和分布来识别;还有那种通过热处理改变颜色的,书里详细分析了高温对内部结构的影响。我立刻对照书中的方法,检查了我手头几块“老料”,发现其中一块确实存在可疑之处。这种能立即应用到实践中的知识,价值无可估量,这本书简直是给所有买家的一份“防骗指南”。
评分讲述还算清楚,照片也比较有典型特点
评分好书,印刷精美,图文详尽,挺好的
评分讲述还算清楚,照片也比较有典型特点
评分非常好,相当好,继续买
评分送货挺快,而且物美价廉的啊!!
评分好书,印刷精美,图文详尽,挺好的
评分图片珍贵清晰 文示系统全面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很好!很满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