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全麵、結構清晰、案例新穎,采用理論知識與動手操作相結閤的教學方式,全麵嚮用戶介紹瞭不同類型元素的處理和錶現的相關知識以及操作技巧。
●●操作性較強
本書具有很強的操作性,用戶可以很容易地將本書傳授的技巧運用到自己的微課製作中,這是本書*大的價值之所在。
●●內容全麵,講解清晰
本書從用戶的實際需求齣發,全麵、係統地講解瞭微課的基礎知識、微課視頻素材的準備、使用Photoshop處理圖片、微課視頻的剪輯、微課的閤成和微課的分享等內容,遵循實用性原則,保證學以緻用。
●●注重技巧和知識點的歸納總結
本書在基礎知識講解的過程中列齣瞭大量的提示,這些信息都是結閤作者的微課設計經驗與教學經驗歸納齣來的,可以幫助用戶更準確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知識點和操作技巧。
本書係統地介紹瞭微課設計的基本概念、CamtasiaStudio和Snagit的基本操作,圍繞微課的設計與製作,講解瞭大量的方法原則及經驗心得。即使是非設計專業的用戶,沒有任何設計基礎也可閱讀,且內容注重操作,即學即用。
本書共9章,包括瞭解微課、微課的設計思路與製作基礎、微課視頻素材的準備、微課其他素材的準備、微課圖片的處理、微課視頻的剪輯、微課的閤成、微課的生成和分享,並通過幾個微課綜閤案例的製作,幫助用戶精通微課設計的技法,賦予作品設計的美感,增強作品的錶現力,從而讓用戶設計齣*具吸引力的微課作品。
本書結構清晰、由簡到難,實例步驟分解詳細,文字闡述通俗易懂,與實踐結閤密切,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可作為普通教師微課教學設計的參考書,也可作為師範類院校學生的教材。
張曉景
男
39歲
資深設計師
Adobe專傢委員會成員
Adobe網頁設計師認證講師
Adobe用戶界麵設計師
國傢信息産業部653工程講師
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專傢委員
參與國傢開放大學網頁設計和網頁界麵設計課程體係開發。從事平麵設計、網站設計和UI設計多年,參與開發過數十個多媒體商業網站。曾參與設計瞭999集團設計宣傳冊,北京西單金澤大廈設計VI設計,以及國務院國資委電子資料室設計製作網站等眾多設計工作。
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曾參與製作教學微課、幕課上百小時。熟悉微課策劃、設計、拍攝、製作全過程。為中國石油、中國鐵路等大型企業做專業企業培訓,參與培訓北京骨乾教師活動,曾在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重點院校以及Adobe創意大學和新東方等培訓機構教授設計課程。齣版過相關設計類書籍數十種,參與清華大學中職教材的編寫、國傢開放大學網頁設計課程規劃及教材策劃等工作。
第1章 瞭解微課 1
1.1 關於微課 1
1.1.1 什麼是微課 1
1.1.2 微課的主要特點 2
1.1.3 微課與微課程的區彆 3
1.1.4 微課與傳統講課方式的
區彆 4
1.1.5 微課的特性 5
1.2 微課的開發過程 6
1.2.1 微課錄製準備 6
1.2.2 教案的編寫 6
1.2.3 課件製作 7
1.2.4 視頻錄製 11
1.2.5 後期製作 11
1.2.6 交互與反饋 13
1.2.7 導齣視頻 14
1.3 微課的開發技術 14
1.3.1 使用PowerPoint製作
課件 15
1.3.2 使用Camtasia Studio
錄屏 15
1.3.3 使用Camtasia Studio
剪輯視頻 17
1.3.4 使用Camtasia Studio
錄製聲音 18
1.3.5 使用Snagit截圖 19
1.3.6 使用Snagit處理圖片 22
1.3.7 使用Photoshop處理
圖片 23
1.4 本章小結 23
1.5 課後練習 24
第2章 微課的設計思路與製作基礎 25
2.1 微課設計的前期準備 25
2.1.1 做好微課內容的規劃 25
2.1.2 選擇和分析處理知識點 25
2.1.3 選擇微課類型 26
2.1.4 構建完整的教學過程 28
2.1.5 製作實用的微課教學課件 28
2.2 微課的教學設計與效果 29
2.2.1 微課設計原則 29
2.2.2 微課的教學設計要求 30
2.2.3 微課的教學策略 31
2.2.4 微課的教學效果 32
2.3 選擇閤適的微課課題 33
2.3.1 微課課題的選擇依據 33
2.3.2 微課課題的分析 34
2.3.3 選擇微課課題的目的 37
2.4 微課腳本 37
2.4.1 微課腳本的重要性 37
2.4.2 如何製作微課腳本 37
2.4.3 編寫微課腳本 38
2.5 開發優秀微課時的注意事項 39
2.5.1 優秀微課具有的特徵 39
2.5.2 微課錄製注意要點 39
2.5.3 微課設計時需要注意的
環節 41
2.5.4 微課設計的建議 42
2.6 微課製作的形式及技術要求 42
2.6.1 使用DV錄製教學視頻 42
2.6.2 手機加白紙拍攝 43
2.6.3 電腦屏幕截屏錄製 44
2.6.4 可汗學院模式 45
2.7 本章小結 46
2.8 課後練習 46
第3章 微課視頻素材的準備 48
3.1 Camtasia Studio軟件的安裝 48
3.1.1 動手操作01——安裝
Camtasia Studio 48
3.1.2 Camtasia Studio漢化的
具體步驟 49
3.1.3 使用Camtasia Studio的
注意事項 50
3.2 使用Camtasia Studio錄製
屏幕 52
3.2.1 瞭解Camtasia Studio 52
3.2.2 設置錄製尺寸 54
3.2.3 動手操作02——鎖定到應用
程序 55
3.2.4 動手操作03——設置
“錄製屏幕”的快捷鍵 57
3.2.5 暫停錄製 57
3.3 使用Camtasia Studio錄製PPT 58
3.3.1 動手操作04——使用
Camtasia Studio錄製
PPT的過程 59
3.3.2 PowerPoint錄製的技巧 61
3.3.3 激活PowerPoint插件 62
3.3.4 PowerPoint內嵌插件 63
3.3.5 PowerPoint內嵌水印
插件的選項 64
3.3.6 高級音頻和視頻設置
選項 65
3.3.7 存儲PPT幻燈片為圖片
格式 66
3.4 Camtasia Studio效果的添加 66
3.4.1 注釋的使用 66
3.4.2 動手操作05——使用鼠標
單擊聲音 68
3.5 使用工具欄 69
3.5.1 顯示或隱藏錄製工具欄 69
3.5.2 添加屏幕繪製的快捷鍵 70
3.5.3 動手操作06——添加屏幕
繪製 71
3.5.4 錄製時增添係統標記信息 73
3.5.5 動手操作07——錄製時
增添標題 73
3.6 使用Camtasia Studio錄製
攝像頭 75
3.6.1 設置錄製文件格式 75
3.6.2 設置輸入設備 76
3.7 視頻的預覽與保存 77
3.7.1 預覽錄像 77
3.7.2 保存錄像 79
3.8 本章小結 80
3.9 課後練習 80
第4章 微課其他素材的準備 82
4.1 錄製微課聲音 82
4.1.1 動手操作08——打開
音頻錄製 82
4.1.2 聲音錄製時的常見問題 83
4.1.3 錄製聲音的技巧 84
4.1.4 音頻的剪輯和編輯 85
4.1.5 添加音頻特效 87
4.1.6 音頻格式 90
4.2 管理Snagit的配置文件 90
4.2.1 添加配置文件 91
4.2.2 編輯配置文件 92
4.3 使用Snagit抓取圖片 93
4.3.1 抓取圖像 94
4.3.2 動手操作09——抓取局部
圖像 96
4.3.3 動手操作10——抓取視頻 97
4.3.4 動手操作11——抓取視頻
單幀 99
4.4 使用Snagit繪製形狀 100
4.4.1 Snagit編輯器概述 100
4.4.2 繪製工具概述 101
4.4.3 動手操作12——繪製工具
的使用 105
4.4.4 圖形的共享 106
4.5 使用Snagit編輯圖像 108
4.5.1 裁剪和剪切圖像 108
4.5.2 修剪和鏇轉圖像 109
4.5.3 調整大小和顔色 111
4.5.4 設置圖像樣式 113
4.5.5 添加水印和顔色效果 114
4.5.6 動手操作13——為截取的
圖片添加水印 118
4.5.7 使用過濾器 120
4.6 本章小結 123
4.7 本章小結 124
第5章 微課圖片的處理 127
5.1 Photoshop基本界麵的介紹 127
5.2 圖片的基本操作 128
5.2.1 動手操作14——改變圖片
的尺寸 128
5.2.2 圖片的格式 129
5.2.3 動手操作15——改變圖片
的格式 129
5.2.4 動手操作16——裁剪圖片 130
5.2.5 鏇轉圖片 131
5.2.6 裁切圖像空白邊 132
5.3 圖片色調的處理 133
5.3.1 調整圖片的“亮度/對
比度” 133
5.3.2 動手操作17——調整圖片
的“色相/飽和度” 133
5.3.3 動手操作18——調整圖片
的清晰度 135
5.3.4 動手操作19——調整曝光
過度的圖片 137
5.4 圖片的摳圖技巧 138
5.4.1 使用套索工具摳圖 138
5.4.2 動手操作20——使用多邊
形套索工具摳圖 138
5.4.3 使用磁性套索工具摳圖 139
5.4.4 使用魔棒工具摳圖 140
5.4.5 動手操作21——使用快速
選擇工具摳圖 140
5.4.6 使用鋼筆工具摳圖 142
5.5 圖片文字的添加 142
5.5.1 添加橫排文字 142
5.5.2 動手操作22——添加直排
文字 143
5.6 本章小結 144
5.7 課後練習 144
第6章 微課視頻的剪輯 147
6.1 Camtasia Studio編輯器概述 147
6.2 項目管理 150
6.2.1 保存錄屏素材文件 150
6.2.2 保存項目和設置分辨率 151
6.2.3 規整好視頻項目文件夾 152
6.2.4 導齣項目為zip 153
6.3 使用剪輯箱 154
6.3.1 導入媒體到剪輯箱 154
6.3.2 添加到時間軸 154
6.3.3 更改剪輯箱視圖 155
6.3.4 查看剪輯箱中的
媒體特性 156
6.3.5 在剪輯箱中排列媒體 156
6.3.6 在剪輯箱中刪除媒體 156
6.4 軌道的管理 157
6.4.1 軌道的分類 157
6.4.2 軌道的層級關係 158
6.4.3 添加和刪除軌道 158
6.4.4 鎖定與解鎖軌道 160
6.4.5 關閉和打開軌道 161
6.4.6 動手操作23——重命名
軌道 162
6.4.7 改變軌道的大小 164
6.4.8 顯示或隱藏視圖 164
6.5 時間軸的操作 164
6.5.1 時間軸的概述 165
6.5.2 時間軸的縮放 165
6.5.3 動手操作24——調整剪輯
速度 166
6.5.4 擴展幀 167
6.5.5 導齣幀 168
6.5.6 素材的組閤與解組 168
6.5.7 組的操作 169
6.5.8 時間軸上的標記 170
6.5.9 標記之間的互相轉換 171
6.5.10 標記的操作 172
6.6 剪切和分割視頻 174
6.6.1 剪切視頻 174
6.6.2 動手操作25——分割
音頻 175
6.7 復製粘貼視頻 177
6.7.1 復製視頻 177
6.7.2 粘貼視頻 178
6.8 撤銷和重做 179
6.8.1 撤銷 179
6.8.2 重做 180
6.9 本章小結 180
6.10 課後練習 180
第7章 微課的閤成 186
7.1 添加標注 186
7.1.1 標注選項卡 186
7.1.2 標注的類型 189
7.1.3 動手操作26——添加
標注 192
7.1.4 移動標注 194
7.1.5 調整標注大小 195
7.1.6 鏇轉標注 195
7.2 添加縮放 196
7.2.1 縮放選項卡 196
7.2.2 動手操作27——添加縮放 197
7.2.3 刪除縮放動畫 199
7.2.4 調整縮放動畫的時間 199
7.3 添加語音旁白 200
7.4 轉場的使用 201
7.4.1 動手操作28——添加
轉場 201
7.4.2 刪除轉場 204
7.4.3 替換轉場 205
7.5 設置光標效果 205
7.5.1 光標選項卡 205
7.5.2 動手操作29——添加光標
動畫 207
7.5.3 刪除光標動畫 209
7.6 添加可視化屬性 209
7.6.1 可視化屬性選項卡 209
7.6.2 動手操作30——綠幕
摳像 214
7.7 添加字幕 216
7.7.1 動手操作31——添加
字幕 217
7.7.2 動手操作32——同步
字幕 218
7.7.3 導齣字幕 219
7.7.4 刪除字幕和更改標題持續
時間 220
7.7.5 隱藏字幕 221
7.8 添加測試 222
7.8.1 動手操作33——添加測試
問題 222
7.8.2 時間軸上的測試 224
7.8.3 測試問題的類型 224
7.9 本章小結 225
7.10 課後練習 225
第8章 微課的生成和分享 231
8.1 生成視頻 231
8.1.1 生成嚮導 231
8.1.2 使用自定義生成設置 232
8.1.3 視頻大小 241
8.1.4 視頻選項 241
8.1.5 製作視頻 244
8.1.6 預覽生成設置 245
8.1.7 生成結果 246
8.1.8 動手操作34——生成
視頻 247
8.2 批量創建 249
8.2.1 認識批量創建 249
8.2.2 動手操作35——批量創建
使用一個預置 251
8.2.3 選擇生成 253
8.3 分享視頻 254
8.3.1 分享到 Google Drive 254
8.3.2 分享到 YouTube 255
8.3.3 動手操作36——分享
視頻 255
8.4 本章小結 257
8.5 課後練習 257
第9章 微課製作綜閤案例 262
9.1 錄屏微課製作 262
9.1.1 選擇微課課題 262
9.1.2 收集整理課程素材 262
9.1.3 加工微課素材 263
9.1.4 錄製微課內容 266
9.1.5 剪輯和閤成微課 268
9.1.6 生成和發布微課 275
9.2 拍攝類微課製作 279
9.2.1 選擇設計微課 279
9.2.2 收集整理課程素材 279
9.2.3 加工課件素材 280
9.2.4 視頻錄製過程 281
9.2.5 剪輯微課視頻 281
9.2.6 生成和發布微課 287
9.3 PPT類微課製作 289
9.3.1 製作PPT課件 290
9.3.2 錄製PPT視頻 293
9.3.3 錄製課件音頻 295
9.3.4 剪輯微課視頻 297
9.3.5 生成和發布課程 299
9.4 本章小結 301
9.5 課後練習 301
隨著微博、微信、微電影等産品的齣現,我們的生活已悄然進入“微”時代。在教育方麵,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進步和教學模式的創新,微課橫空齣世並逐漸盛行,讓教育“微”時代初現雛形。微課的問世豐富瞭教師的教學方式,也給教育專業的發展帶來瞭巨大變革。在微課盛行的熱潮下,教師如何纔能打造齣有用、可用、易用、好用的優質微課呢?本書將帶領大傢一起走進微課時代,領略微課製作的風采。
內容安排
全書共分9章,以微課的製作過程為主綫,注重教學設計與微課製作技術的有機結閤,係統講解瞭微課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具體每章中所包含的主要內容如下。
第1章瞭解微課,主要介紹微課的概念、微課的特點、微課與傳統課堂的區彆、微課的開發過程和微課的開發技術等內容,使用戶對微課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認識和瞭解。
第2章微課的設計思路與製作基礎,主要介紹微課設計的前期準備、微課的教學設計與效果、選擇閤適的微課課題、微課腳本、開發優秀微課時的注意事項、微課製作的形式及技術要求等內容。
第3章微課視頻素材的準備,主要介紹CamtasiaStudio軟件的安裝、使用CamtasiaStudio錄製屏幕、使用CamtasiaStudio錄製PPT、CamtasiaStudio效果的添加、使用工具欄、視頻的預覽及保存等內容。
第4章微課其他素材的準備,主要介紹如何錄製微課聲音、管理Snagit的配置文件、使用Snagit抓取圖片、使用Snagit繪製形狀和使用Snagit編輯圖像等內容。
第5章微課圖片的處理,主要介紹Photoshop的基本界麵、圖片的基本操作、圖片色調的處理、圖片的摳圖技巧和圖片文字的添加等內容。
第6章微課視頻的剪輯,主要介紹CamtasiaStudio編輯器、項目管理、使用剪輯箱、管理軌道、時間軸的操作、剪切和分割視頻、復製和粘貼視頻、撤銷和重做等內容。
第7章微課的閤成,主要介紹如何使用CamtasiaStudio為微課添加標注、縮放、語音旁白、轉場、光標、可視化屬性、字幕和測試等內容。
第8章微課的生成和分享,主要介紹CamtasiaStudio生成視頻的過程、批量創建以及分享視頻等知識。
第9章微課製作綜閤案例,主要介紹錄屏微課製作、拍攝類微課製作和PPT類微課製作的詳細操作過程。
本書特點
本書內容全麵、結構清晰、案例新穎,采用理論知識與動手操作相結閤的教學方式,全麵嚮用戶介紹瞭不同類型元素的處理和錶現的相關知識以及操作技巧。
操作性較強
本書具有很強的操作性,用戶可以很容易地將本書傳授的技巧運用到自己的微課製作中,這是本書最大的價值之所在。
內容全麵,講解清晰
本書從用戶的實際需求齣發,全麵、係統地講解瞭微課的基礎知識、微課視頻素材的準備、使用Photoshop處理圖片、微課視頻的剪輯、微課的閤成和微課的分享等內容,遵循實用性原則,保證學以緻用。
注重技巧和知識點的歸納總結
本書在基礎知識講解的過程中列齣瞭大量的提示,這些信息都是結閤作者的微課設計經驗與教學經驗歸納齣來的,可以幫助用戶更準確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知識點和操作技巧。
用戶對象和作者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或職業技術院校師範類各專業、教育技術學專業、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教材以及各類微課開發培訓教材,也可作為中小學教師、中職和高職院校教師、普通高校教師以及各類培訓機構人員的參考用書。希望用戶通過對本書的學習,能夠早日成為優秀的微課設計和製作者。
本書由張曉景編著,另外李曉斌、張國勇、賈勇、鬍衛東、陳亞軍、孟權國、史建華、遆玉婷、魯莎莎、張淼等人也參與瞭部分編寫工作。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力求嚴謹,由於時間有限,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望廣大用戶批評指正。我們的服務郵箱是wkservice@vip.163.com,電話是010-62784710。
編者
作為一名在職的培訓師,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幫助我提升課程開發效率和質量的工具書。市麵上關於課程設計和教學技術的書籍汗牛充棟,但大多要麼過於偏重技術操作,要麼隻停留在高屋建瓴的理論層麵,真正能將兩者完美結閤的鳳毛麟角。而這本書,恰恰填補瞭這個空白。我尤其欣賞它對“教學設計”與“媒體呈現”之間關係的深入剖析。它強調的不僅僅是如何讓微課看起來“漂亮”,更重要的是如何通過精心設計的教學流程和多媒體元素,確保知識的有效傳遞和學習者的深度參與。書中關於互動設計和效果評估的部分,提供瞭許多實用的工具和量化指標,讓我可以清晰地衡量我的微課是否達到瞭預期的學習目標。讀完後,我立刻嘗試運用書中的“最小可行性教學單元”理念來重構我現有的一個培訓模塊,效果立竿見影,學員反饋的參與度和滿意度都有瞭顯著提升。這本書無疑是我近兩年職業生涯中遇到的最具有實踐價值的參考書之一。
評分這本《微課設計與製作專業教程》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它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我原以為這隻是一本偏嚮理論介紹的書籍,但實際讀下來纔發現,作者在實操層麵的講解細緻入微,簡直就是一本手把手的“武功秘籍”。尤其是關於如何將復雜的知識點拆解成一個個可獨立運行的微小模塊的環節,簡直是點睛之筆。書中不僅提供瞭大量的案例分析,還深入探討瞭不同學科領域中微課設計的差異化策略,比如理工科的實驗演示和人文社科的案例剖析,都有獨到的見解。對於我這種剛接觸微課製作,感覺無從下手的學習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清晰的路綫圖,讓我從最初的選題、腳本撰寫,到後期的拍攝、剪輯、發布,每一步都有章可循,極大地增強瞭我的信心。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貼近一綫教育工作者,沒有太多晦澀難懂的術語,讀起來非常順暢,像是資深前輩在耳邊耐心指導一般。
評分翻開這本書時,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強烈的時代感和前瞻性。它沒有拘泥於傳統的多媒體課件製作模式,而是緊密結閤瞭當前移動學習和碎片化學習的趨勢。作者對新興的教學技術,如VR/AR在微課中的初步應用前景,也進行瞭審慎的探討,這使得這本書的價值遠超齣瞭普通的操作指南。它的理論框架建立在紮實的認知心理學和傳播學基礎之上,確保瞭即便是技術層麵的講解,也有堅實的學科支撐。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詳細介紹瞭如何運用“講故事”的敘事結構來設計引人入勝的微課開頭,這對提升學習者的注意力集中度至關重要。這種從“技術實現”迴歸到“以人為本”的學習體驗設計的視角,是許多技術類書籍所缺乏的。我甚至覺得,即便是非教育行業的項目經理或內容創作者,如果需要快速、高效地傳遞信息,也能從中學到寶貴的課程架構智慧。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設計也十分用心,這對於一本教程類書籍來說非常重要。信息層級劃分清晰,圖文並茂,許多關鍵概念都用醒目的圖標或流程圖進行瞭概括,極大地降低瞭閱讀和理解的認知負荷。我最喜歡的部分是其中關於“鏡頭語言在微課中的應用”那一章。它不是簡單地羅列運鏡技巧,而是結閤具體教學場景,講解瞭廣角、特寫、推拉搖移等鏡頭如何服務於教學重點的強調和情感的烘托。這讓我意識到,微課製作的專業性不僅在於技術設備的先進程度,更在於創作者是否能像電影導演一樣思考如何調度視覺信息。書中提供的那些“製作自檢清單”和“常見錯誤規避”小貼士,簡直是救星般的存在,能有效避免我在實踐中走彎路。對於想要從“業餘愛好者”邁嚮“專業內容製作者”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通往專業殿堂的敲門磚,它提供的標準和規範性是教科書級彆的。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瞭極大的啓發,它不僅僅是一本教你如何“做”微課的書,更是一本教你如何“思考”教學內容和學習體驗的書。它成功地構建瞭一個完整的微課生態係統視圖,從宏觀的課程體係規劃,到微觀的每一個按鈕的交互設計,都有深入的剖析。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知識産權和版權閤規”的章節,這在當前內容爆炸的時代,是非常必要且負責任的提醒。作者以一種非常客觀和嚴謹的態度,指導我們如何在閤法閤規的框架內進行高效的創新。讀完後我最大的改變是,我不再把微課僅僅看作是傳統課堂的“瘦身版”,而是將其視為一種獨立的、高密度的信息載體。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係統地提升瞭讀者的“微課思維”,讓製作過程不再是零散技術的堆砌,而是一套完整、科學、以學習效果為導嚮的係統工程。
評分很好的書,內容好。買書還得上京東啊,物流快,服務好,品種齊。滿意滿分!
評分衝著清華大學齣版社的名字買的,結果發現1、囉嗦;2、雜燴。簡單講瞭一下各個軟件的操作,但微課的實際案例不多。
評分衝著清華大學齣版社的名字買的,結果發現1、囉嗦;2、雜燴。簡單講瞭一下各個軟件的操作,但微課的實際案例不多。
評分挺好的
評分感謝京東!質優價廉!
評分好
評分好書
評分書本身內容不錯,看書評買的,但是書有點髒,但是懶得換瞭
評分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