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财务会计分册)(原书第17版)

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财务会计分册)(原书第17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简 R. 威廉姆斯(Jan R. Williams) 著,赵银德,沈维华,周彦张华 译
图书标签:
  • 会计学
  • 财务会计
  • 企业决策
  • 基础会计
  • 会计原理
  • 财务报表
  • 成本会计
  • 管理会计
  • 审计
  • 商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68674
版次:1
商品编码:12097813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21世纪会计与财务经典译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55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部分,这是财务会计分册。除了具有一般会计学教材以及本书以前版本所具有的传统特点外,本书还具有以下新的特点:(1)均衡的内容覆盖——均衡地覆盖了当前的财务和管理会计论题;(2)清晰的会计循环——以图示方式将会计循环归纳为清晰而有趣的4个步骤;(3)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专栏,鼓励学生站在决策制定者角度思考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新版增加了更多的案例和练习以及参考资料,有助于读者深入领会所学理论。本书适合会计学、审计学、财务学专业本科生作为初级会计教材,也可作为金融学、管理学、经济学各专业学生会计学课程的参考教材。本书还可作为相关领域实务工作者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Jan R.Williams,简 R.威廉姆斯,田纳西大学安永会计学教授和商学院院长,曾经在佐治亚大学和得克萨斯理工大学执教,是田纳西州和阿肯色州的注册会计师。目前已编写或与人合著了4本著作,发表多篇关于财务报告和会计教学的文章。Susan F.Haka,苏珊 F.哈卡,密歇根州立大学安永会计学教授,会计与信息系统系主任。她曾经获得的学校教学研究奖,两次获得系杰出教学奖。她是《会计行为研究》、《管理会计研究》、《会计评论》、《会计视野》等多家会计学杂志的主编或副主编。Mark S.Bettner,马克 S.贝特纳,勃克内尔大学副教授,曾多次获得教学和研究奖励,是《会计和商业社会》等多家学术刊物的编辑顾问组成员。Joseph V.Carcello,约瑟夫 V.卡塞罗,田纳西大学安永会计与信息管理系教授,他是田纳西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的联合创始人及现任主任。他在佐治亚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发表40多篇文章,著或合著有4本著作以及2本专论。

目录

财务会计分册
译者序
前言
作者简介
第1章 会计:用于决策的信息 1
引导案例:惠普公司 1
1.1 会计信息:达到目的之手段 2
1.2 会计系统 4
1.3 财务会计信息 7
1.4 管理会计信息 10
1.5 会计信息的公允性 13
1.6 会计职业 19
1.7 小结 23
学习目标小结 23
习题/关键术语 24
第2章 基本财务报表 28
引导案例:英特尔公司 28
2.1 财务报表概述 29
2.2 财务状况表:起点 30
2.3 利润表 39
2.4 现金流量表 40
2.5 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 41
2.6 企业的组织形式 43
2.7 外部用户对财务报表的使用 45
2.8 小结 47
学习目标小结 47
习题/关键术语 48
第3章 会计循环:捕捉经济事件 54
引导案例:卡夫食品集团 54
3.1 会计循环 55
3.2 分类账 55
3.3 账户的使用 55
3.4 借方和贷方分录 56
3.5 日记账 57
3.6 记录资产负债表交易:示例 59
3.7 过账后的分类账账户 60
3.8 什么是净利润 62
3.9 股利 67
3.10 记录利润表交易:示例 67
3.11 2月的分类账余额 71
3.12 试算平衡表 72
3.13 小结:会计循环透视 73
学习目标小结 74
习题/关键术语 75
第4章 会计循环:应计和递延 80
引导案例: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公司 80
4.1 调整分录 81
4.2 调整分录和会计原则 93
4.3 小结 97
学习目标小结 97
习题/关键术语 98
第5章 会计循环:报告财务成果 104
引导案例:百思买集团 104
5.1 编制财务报表 105
5.2 财务报表间的关系 108
5.3 结转临时性账户 109
5.4 结账过程总结 113
5.5 结账后试算平衡表 114
5.6 小结 117
5.7 附加专题:工作底稿 118
学习目标小结 121
习题/关键术语 122
综合题1 萨斯奎设备租赁公司 127
第6章 商业活动 129
引导案例:萨克斯百货公司 129
6.1 商业企业 130
6.2 永续盘存制 132
6.3 定期盘存制 135
6.4 与采购相关的交易 139
6.5 与销售有关的交易 142
6.6 会计处理系统的调整 144
6.7 小结 147
学习目标小结 147
习题/关键术语 148
第7章 金融资产 154
引导案例:苹果公司 154
7.1 现金 155
7.2 短期投资 161
7.3 有价证券的会计处理 162
7.4 应收账款 165
7.5 应收票据和利息收入 172
7.6 小结 176
学习目标小结 176
习题/关键术语 177
第8章 存货和销货成本 184
引导案例:Belk公司 184
8.1 存货成本的流转 185
8.2 实地盘存 193
8.3 小结 202
学习目标小结 202
习题/关键术语 203
综合题2 Music-Is-Us公司 208
第9章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210
引导案例:联合包裹服务公司 210
9.1 固定资产的购置 211
9.2 折旧 213
9.3 其他折旧方法 221
9.4 固定资产的处置 222
9.5 无形资产 224
9.6 自然资源 229
9.7 固定资产交易和现金流量 230
9.8 小结 231
学习目标小结 231
习题/关键术语 232
第10章 负债 237
引导案例:宝洁公司 237
10.1 流动负债 238
10.2 长期负债 242
10.3 估计负债、或有损失和承诺 256
10.4 债权人权项的安全性评价 258
10.5 特殊类型的负债 261
10.6 小结 264
学习目标小结 264
习题/关键术语 266
第11章 股东权益:缴入资本 271
引导案例:塔吉特公司 271
11.1 公司 272
11.2 公司的成立 273
11.3 公司的缴入资本 276
11.4 市场价值 281
11.5 库存股 283
11.6 小结 286
学习目标小结 287
习题/关键术语 288
综合题3 斯普林代尔零售公司 292
第12章 利润和留存收益变动 293
引导案例:高露洁棕榄公司 293
12.1 报告经营成果 294
12.2 影响留存收益的其他交易 299
12.3 小结 306
学习目标小结 307
习题/关键术语 307
第13章 现金流量表 314
引导案例:百事可乐公司 314
13.1 现金流量表 315
13.2 编制现金流量表 318
13.3 现金流量管理 330
13.4 编制现金流量表用的工作底稿 333
13.5 小结 337
学习目标小结 337
习题/关键术语 338
第14章 财务报表分析 345
引导案例:强生公司 345
14.1 分析工具 346
14.2 流动性和信用风险指标 350
14.3 盈利性指标 355
14.4 综合示例:西克利夫公司 361
14.5 小结 374
学习目标小结 374
习题/关键术语 376
综合题4 美国家得宝公司 380
第15章 全球化经营和会计 382
引导案例: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382
15.1 全球化 383
15.2 影响全球化形成的环境因素 384
15.3 财务报告准则的协调 387
15.4 外汇和汇率 389
15.5 全球外包 396
15.6 小结 398
学习目标小结 399
习题/关键术语 400
附录A 家得宝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 405
附录B 货币的时间价值:现值和终值 417
附录C 企业组织形式 432
管理会计分册
译者序
前言
作者简介
第16章 管理会计:经营的助

前言/序言

万丈高楼平地起。当你仰望大城市的一座座高楼大厦时,自然不会忘记这些宏伟建筑之所以达到这样的高度全靠其坚实的基础。同样地,财务与管理会计之类的基础课程称得上是取得商业经营成功的基础。就学生而言,只有牢固掌握了诸如会计循环和管理决策之类的概念,他们才能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和之前各版一样,威廉姆斯和他的作者团队在修订本书第17版时特别强调那些有助于学生在未来商业世界取得成功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原理。此外,第17版通过新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方面的内容以及对全球化一章的修订来引导学生关注那些重大问题以及热点话题。借助于这两个方面的强调,可以保证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而不只是埋头于打造坚实的会计学底子。
第17版依然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打造其特色。
内容覆盖均衡有度。第17版对时下财务与管理会计方面的热点话题进行了最为均衡而有度的介绍。通过坚持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需要夯实基础。
会计循环清晰明了。本书作者在前5章中以图示方式将会计循环表述为清晰而有趣的四个步骤。围绕该循环,本书连续用3章内容来阐述会计循环的三大要素:编制分录(第3章)、调整分录(第4章)和结账分录(第5章)。此外,本书还专门解释了具体日记账分录中所用到的各个会计等式。
学习激励实用有效。本书作者提供了以市场为主导的学生包,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同时也可以帮助更多学生完成会计课程的学习。作为对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本书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技术资料:麦格劳–希尔的“连线会计”(Connect Accounting)通过直接引用教科书的章末资料来创建可用于课后测试的作业及计算题;“在线学习中心”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许多补充材料。
提高问题处理能力。借助于“小案例”“财务分析与决策”“伦理、欺诈与公司治理”等专栏,本书鼓励学生学会从决策制定者的角度来思考现实问题。借助于附录中的家得宝公司财务报表,通过评价现实世界中的财务数据,学生就可以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在编写高质量章末资料(如案例题等)时,作者高度关注细节,确保所有的课后作业与各章的学习目标直接相关。
《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财务会计分册)(原书第17版)》是一本深度解析财务会计核心原理与实践的应用型教材。本书以其严谨的理论体系、丰富的案例分析以及与时俱进的更新,为读者构建起坚实的财务会计知识框架,助力企业管理者、财务专业人士以及对会计感兴趣的学生,理解财务报告的语言,并基于这些信息做出明智的经营决策。 核心内容聚焦: 本书的财务会计分册,着重于企业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即财务会计的范畴。它系统地阐述了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假设,如权责发生制、借贷记账法、会计恒等式等。读者将深入了解会计循环的每一个环节,从交易发生到最终编制出财务报表的全过程。 关键知识点深度剖析: 资产的确认、计量与报告: 详细讲解了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各类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特别关注了资产的折旧、摊销、减值等动态变化,以及它们如何在资产负债表中得到准确反映。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构成: 深入解析了流动负债(如应付账款、短期借款)和非流动负债(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的特点与会计处理。同时,详细阐述了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以及它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重点探讨了收入的确认原则,如已赚取并收回或可收回。对于各类费用,如销售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本书也进行了细致的会计处理说明,以及它们如何在利润表中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财务报表的编制与解读: 这是本书的核心应用部分。读者将学会如何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更重要的是,本书强调了对这些报表的深入解读,包括各种财务比率的计算与分析,如盈利能力比率、偿债能力比率、营运能力比率等,帮助读者洞察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和经营效率。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与财务报表附注: 理解企业在会计处理中面临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影响财务信息的呈现。本书解释了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以及对会计估计进行变更的审慎性要求。同时,也突出了财务报表附注的重要性,它提供了对报表中数字背后更详尽的解释和补充信息。 独特优势与教学特色: 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本书在介绍会计理论的同时,大量引用了真实的商业案例,使得抽象的会计概念变得生动具体。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帮助读者理解会计准则在实际经营中的应用。 清晰的逻辑结构与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 教材设计层层递进,从基础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复杂的会计处理。清晰的章节划分和逻辑梳理,使得学习过程更加高效。 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 作为一本原版引进的教材,其内容紧密跟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发展,确保了知识的前沿性和国际视野。 丰富的辅助学习资源: (通常此类教材会配备,例如)习题集、教师手册、在线学习平台等,为学生提供了多维度、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强调决策导向: 本书的标题“企业决策的基础”并非虚设。每一章的讲解都旨在让读者理解,财务信息不仅仅是数字的罗列,更是支持管理层做出战略性、运营性决策的关键依据。通过学习,读者能够识别财务报告中的信号,评估不同决策的财务影响。 目标读者群: 本书是为以下人群量身定制的: 商科类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作为基础会计课程的核心教材,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财务会计理论和实践基础。 会计、金融、审计等专业领域的从业者: 帮助其巩固和更新知识体系,提升专业技能。 企业管理者、投资分析师、银行从业人员等: 使其能够更有效地理解和利用财务信息,做出更明智的商业决策。 对财务会计感兴趣的社会大众: 帮助理解现代商业世界的“通用语言”。 总之,《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财务会计分册)(原书第17版)》是一本集学术性、应用性和前瞻性于一体的经典教材。它不仅传授会计知识,更培养读者基于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决策的能力,是每一个希望深入理解企业运作和财务管理的读者不可或缺的工具。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从我拿到它到现在,已经陪伴了我几个月的时间,我把它放在床头,时不时翻阅,有时候是带着问题去查阅,有时候是随手翻到某一页,让思绪随着那些严谨而又逻辑清晰的文字游走。最开始吸引我的是它的标题“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这几个字本身就点明了它的核心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会计准则的教科书,更是通往理解企业运营脉络的钥匙。我一直觉得,财务报表并非是枯燥的数字堆砌,而是企业日常活动最真实的写照,是管理者们做出明智决策的基石。这本书恰恰是将这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让我看到了会计信息如何在每一个经营环节中发挥作用,如何被用来分析过去、预测未来、优化资源配置。 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能够将那些看似冰冷、抽象的会计准则,转化为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商业智慧。我过去常常因为各种会计术语而感到困惑,但这本书的作者却总能用一种极其巧妙的方式,将它们拆解开来,让我能够抓住核心。例如,在讲解“公允价值”的概念时,书中并没有简单地给出定义,而是通过大量的市场交易案例,展示了公允价值是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被确定的,以及它对企业资产和负债计量所产生的影响。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会计估计”的处理。会计估计,如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等,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这本书则非常透彻地分析了这些估计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对这些估计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来评估企业的经营稳健性。它让我明白,会计不仅仅是客观的记录,更是对未来进行理性预测和判断的体现。 书中关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的章节,也给了我全新的视角。我过去主要关注营利性企业的会计,但了解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能够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不同类型组织的财务运作。书中对于“基金会计”的讲解,虽然与营利性会计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的资源管理和责任追究原则,与营利性会计有着共通之处。 我非常喜欢书中关于“财务报告的披露要求”的详细说明。它不仅列举了各种需要披露的信息,更强调了披露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使用者做出决策。从会计政策的披露,到关联方交易的披露,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会计是一门充满艺术的学科,它要求我们在严谨的规则下,运用智慧和判断,去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它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更是对企业价值的呈现和对未来发展的指引。

评分

这本书,从我拿到它到现在,已经陪伴了我几个月的时间,我把它放在床头,时不时翻阅,有时候是带着问题去查阅,有时候是随手翻到某一页,让思绪随着那些严谨而又逻辑清晰的文字游走。最开始吸引我的是它的标题“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这几个字本身就点明了它的核心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会计准则的教科书,更是通往理解企业运营脉络的钥匙。我一直觉得,财务报表并非是枯燥的数字堆砌,而是企业日常活动最真实的写照,是管理者们做出明智决策的基石。这本书恰恰是将这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让我看到了会计信息如何在每一个经营环节中发挥作用,如何被用来分析过去、预测未来、优化资源配置。 我之前对会计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记账”这个层面,觉得它是一份机械而重复的工作。然而,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将会计视为一种“语言”,一种记录和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语言。通过学习会计,我能够“读懂”企业,理解它的运营模式、财务状况和发展潜力。书中的每一个概念,从最基础的会计要素,到复杂的会计处理方法,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权责发生制”的阐述,它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概念,更是理解企业收入和费用如何被确认,从而影响利润的关键。 我被书中详实的案例分析深深吸引。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讲解,而是通过大量贴近现实的企业案例,将抽象的会计概念具体化。比如,在讲解“存货计价”方法时,书中就详细对比了“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对企业利润和存货价值的影响。这些案例分析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这种实践导向的学习方式,让我对会计的理解更加深刻。 这本书对于“资产”和“负债”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作者不仅仅列举了各种资产和负债的科目,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它们如何反映企业的资源和义务。我对“无形资产”的理解,就因为这本书而变得更加深入。我明白了,那些看似摸不着、看不见的资产,例如专利权、商标权,同样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这些资产的合理核算和披露,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竞争优势。 此外,书中对于“现金流量表”的讲解,也让我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利润固然重要,但现金流才是企业的“生命线”。我学会了如何通过分析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来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这种深入的现金流分析,能够帮助我识别那些看似利润丰厚,但实际上现金流状况堪忧的企业。 我对书中关于“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尤为重视。它让我明白,会计信息不仅仅是为了记录,更是为了分析和决策。通过学习各种财务比率,如资产回报率、负债权益比率等,我能够更客观地评估企业的经营绩效和财务风险。这本书教会我如何将这些指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从而发现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潜在的问题。 我也非常喜欢书中对于“审计”和“会计职业道德”的章节。它让我认识到,会计的可靠性离不开独立的审计和严谨的职业道德。这不仅是对会计工作的要求,更是对整个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保障。 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深入的学习框架,让我能够从宏观到微观,全面地理解会计的原理和应用。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我开始能够从更专业的角度去审视企业,理解它们的经营活动和财务表现。

评分

这本书,从我拿到它到现在,已经陪伴了我几个月的时间,我把它放在床头,时不时翻阅,有时候是带着问题去查阅,有时候是随手翻到某一页,让思绪随着那些严谨而又逻辑清晰的文字游走。最开始吸引我的是它的标题“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这几个字本身就点明了它的核心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会计准则的教科书,更是通往理解企业运营脉络的钥匙。我一直觉得,财务报表并非是枯燥的数字堆砌,而是企业日常活动最真实的写照,是管理者们做出明智决策的基石。这本书恰恰是将这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让我看到了会计信息如何在每一个经营环节中发挥作用,如何被用来分析过去、预测未来、优化资源配置。 这是一本能真正“讲清楚”的书。我过去对“会计要素”的理解,总是觉得有些抽象,但这本书通过生动的图例和贴切的比喻,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概念解释得淋漓尽致。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资产”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列举了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更是深入分析了不同资产的特征、风险和收益,以及它们在企业资产结构中的重要性。 书中关于“负债”的论述,也让我对企业的财务结构有了更深的认识。作者详细区分了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并分析了它们对企业现金流和财务风险的影响。例如,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虽然是长期负债,但在短期内也需要企业筹集资金来偿还,这使得企业在短期流动性方面面临压力。 我非常喜欢书中对“会计循环”的梳理。从原始凭证的填制,到记账凭证的编制,再到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最终到财务报表的生成,整个过程被清晰地展示出来。这让我认识到,会计工作是一个严谨而有序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书中关于“内部控制”的章节,让我深刻认识到会计不仅仅是为了记录,更是为了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率。作者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内部控制失效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并详细阐述了各种内部控制措施,例如职责分离、授权批准、盘点核对等。 我对书中关于“审计”的介绍也感到十分有趣。它让我了解到,独立审计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为使用者提供独立的鉴证意见。这不仅是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更是对整个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保障。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传授了会计知识,更培养了我对企业经营的洞察力。它让我明白,每一个数字背后,都蕴含着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管理决策。

评分

这本书,从我拿到它到现在,已经陪伴了我几个月的时间,我把它放在床头,时不时翻阅,有时候是带着问题去查阅,有时候是随手翻到某一页,让思绪随着那些严谨而又逻辑清晰的文字游走。最开始吸引我的是它的标题“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这几个字本身就点明了它的核心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会计准则的教科书,更是通往理解企业运营脉络的钥匙。我一直觉得,财务报表并非是枯燥的数字堆砌,而是企业日常活动最真实的写照,是管理者们做出明智决策的基石。这本书恰恰是将这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让我看到了会计信息如何在每一个经营环节中发挥作用,如何被用来分析过去、预测未来、优化资源配置。 第一次翻阅这本书,就被其厚重的体量和严谨的排版所吸引。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理论大部头,但读进去之后,才发现它比我想象的要生动和实用得多。书中对于“资产”的分类讲解,就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举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更是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型资产的特性、风险和收益。例如,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以及其在企业资产配置中的作用,书中都做了详细的阐述。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租赁”的会计处理的解读。在现实生活中,租赁是非常普遍的经济活动,但其会计处理却往往比较复杂。这本书通过清晰的图示和案例,详细讲解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区别,以及它们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这让我明白了,看似简单的租赁行为,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会计准则。 另外,书中关于“金融工具”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我过去对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的理解比较浅显,但这本书却从会计的角度,深入分析了这些工具的分类、计量和损益确认。例如,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对冲作用,以及其复杂的会计处理,书中都做了详尽的说明。这让我认识到,会计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 我还对书中关于“所得税会计”的部分印象深刻。所得税的计算和确认,往往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概念,例如“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这本书通过生动的例子,详细解释了这些概念的形成原因和会计处理方法,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企业所得税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我对书中关于“合并报表”的讲解也十分重视。在集团化经营的今天,合并报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本书详细阐述了合并报表的编制原则和方法,以及如何处理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会计问题。这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集团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 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的会计学习平台。它让我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更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商业场景中。它是我理解企业财务运作,做出明智决策的宝贵财富。

评分

这本书,从我拿到它到现在,已经陪伴了我几个月的时间,我把它放在床头,时不时翻阅,有时候是带着问题去查阅,有时候是随手翻到某一页,让思绪随着那些严谨而又逻辑清晰的文字游走。最开始吸引我的是它的标题“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这几个字本身就点明了它的核心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会计准则的教科书,更是通往理解企业运营脉络的钥匙。我一直觉得,财务报表并非是枯燥的数字堆砌,而是企业日常活动最真实的写照,是管理者们做出明智决策的基石。这本书恰恰是将这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让我看到了会计信息如何在每一个经营环节中发挥作用,如何被用来分析过去、预测未来、优化资源配置。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详细阐述,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给出定义,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生动地展示了这两种基础原则如何影响企业的利润确认和资产负债的构成。我记得有一个案例,关于一家零售企业如何处理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书中详细讲解了在不同销售模式下(例如,直接销售、分期付款销售、附带退货条款的销售),销售收入的确认时点和金额是如何依据权责发生制来确定的。这让我深刻理解到,会计的严谨性不仅仅在于数字的准确,更在于对经济实质的恰当反映。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这种非会计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豁然开朗,感受到会计的魅力所在。 另外,这本书在讲解“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时,也展现出了极高的洞察力。它不仅仅是罗列出各个科目,而是强调了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分析这些报表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比如,当分析一家企业的流动性时,我会去看它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例,以及营运资本的变化趋势。这本书中的图表和分析工具非常丰富,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现金流量表”的讲解,它清楚地揭示了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向,这是理解企业“造血能力”的关键。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案例分析,我能更深刻地理解到,为什么有些企业利润很高但现金流却很紧张,以及这对企业长期发展可能带来的风险。 我一直对“成本会计”这个部分感到有些畏惧,觉得它会涉及大量的计算和公式。然而,这本书的讲解方式却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非常巧妙地将各种成本分配方法(例如,作业成本法)融入到具体的生产制造场景中,让我看到了成本核算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任务,更是生产、销售等部门都需要关注的重点。书中对于“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对比分析,以及如何通过差异分析来找出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开始意识到,精确的成本核算能够帮助企业更有效地管理生产流程,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升整体的盈利能力。这不仅仅是财务的数字游戏,更是企业运营效率的直接体现。 阅读这本书,让我对“财务分析”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通过一系列指标,如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来深入洞察企业的经营状况。书中详细讲解了各种财务比率的计算方法,以及这些比率的行业比较和趋势分析的重要性。我记得有一个关于“股息支付比率”的例子,它让我明白,一个看似微小的数字,背后却可能隐藏着公司管理层对未来盈利能力的信心,或者对现金流的保守态度。通过对不同公司的财务比率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我能够更客观地评估它们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潜在的投资价值。这种分析能力,对于任何一个希望深入了解企业的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内部控制”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强调了合规性,更强调了内部控制对于防范风险、提高运营效率的重要性。书中列举了许多内部控制失效导致企业遭受重大损失的案例,让我深刻认识到,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安全网”。从审批流程的完善,到职责的分离,再到信息系统的安全,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这本书让我明白,会计不仅仅是记录和报告,更是构建一个有效运行的企业管理体系的关键一环。它帮助企业识别和应对各种潜在的风险,确保资产的安全和信息的准确可靠。 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适合非会计专业的读者。作者在解释复杂的会计概念时,总是能够运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和生活化的例子,将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比如,在讲解“折旧”时,他会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将固定资产的价值消耗比作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逐渐贬值。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那些曾经让我望而却步的会计术语。而且,书中穿插的许多案例都来自真实的企业经营场景,让我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十分合理。每一章的内容都围绕着一个核心主题展开,循序渐进,逻辑清晰。从最基础的会计等式,到复杂的财务报表分析,每一步都建立在前一章的基础上。而且,每章的结尾都配有大量的练习题和思考题,这些题目涵盖了不同难度和类型,既有基础知识的巩固,也有实际案例的应用。我坚持做完这些题目,感觉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了显著的提升,并且能够独立地分析一些简单的财务问题。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我最欣赏这本书的地方在于,它始终强调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核心作用。作者并没有将会计知识孤立起来,而是将其置于企业整体运营的宏观视角下进行阐述。他通过大量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会计信息如何被管理层用来做出关于产品定价、投资决策、并购整合等一系列关键性的战略性选择。这本书让我明白,优秀的财务报表不仅仅是给外部投资者看的,更是企业内部管理者的“导航图”。它指引着企业前进的方向,帮助管理者规避风险,抓住机遇,最终实现可持续的增长。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会计入门读物。它不仅内容翔实,结构清晰,而且讲解深入浅出,易于理解。无论你是会计专业的学生,还是对企业经营管理感兴趣的读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企业决策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会计的真正价值和力量。这本书让我不再畏惧那些复杂的数字和报表,而是能够以一种更积极、更主动的态度去学习和理解它们。它是我在学习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评分

这本书,从我拿到它到现在,已经陪伴了我几个月的时间,我把它放在床头,时不时翻阅,有时候是带着问题去查阅,有时候是随手翻到某一页,让思绪随着那些严谨而又逻辑清晰的文字游走。最开始吸引我的是它的标题“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这几个字本身就点明了它的核心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会计准则的教科书,更是通往理解企业运营脉络的钥匙。我一直觉得,财务报表并非是枯燥的数字堆砌,而是企业日常活动最真实的写照,是管理者们做出明智决策的基石。这本书恰恰是将这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让我看到了会计信息如何在每一个经营环节中发挥作用,如何被用来分析过去、预测未来、优化资源配置。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就被它严谨的逻辑和详实的案例所折服。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收入确认”的论述。它不仅仅停留在基本的定义,而是深入探讨了各种复杂情境下的收入确认问题,例如,当销售合同包含多个履约义务时,如何进行收入的分割和确认;或者当销售涉及退货权时,如何对收入进行调整。这些细致的讲解,让我对收入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书中关于“费用”的分类和确认,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不仅区分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还详细阐述了它们在不同时期的确认方式,以及如何通过分析费用的构成来评估企业的运营效率。我开始意识到,对费用的精准核算,是企业成本控制和利润管理的基础。 我十分欣赏书中关于“会计政策”的选择与披露的讨论。作者详细解释了不同会计政策,例如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等,如何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以及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这让我明白,会计的灵活性并非意味着可以随意操纵,而是需要在合规的前提下,选择最能反映企业经济实质的政策。 书中对“关联方交易”的披露要求,也引起了我的高度关注。作者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关联方交易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以及如何通过充分的披露来保障交易的公平性和透明度。这让我认识到,会计信息的披露,不仅仅是对外部投资者的责任,更是对维护市场公平的重要保障。 我对书中关于“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的初步介绍也感到十分新颖。在当前社会对可持续发展日益重视的背景下,会计信息也需要涵盖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等方面的内容。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总而言之,这本书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翔实的案例,让我对会计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商业世界的深度解读。

评分

这本书,从我拿到它到现在,已经陪伴了我几个月的时间,我把它放在床头,时不时翻阅,有时候是带着问题去查阅,有时候是随手翻到某一页,让思绪随着那些严谨而又逻辑清晰的文字游走。最开始吸引我的是它的标题“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这几个字本身就点明了它的核心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会计准则的教科书,更是通往理解企业运营脉络的钥匙。我一直觉得,财务报表并非是枯燥的数字堆砌,而是企业日常活动最真实的写照,是管理者们做出明智决策的基石。这本书恰恰是将这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让我看到了会计信息如何在每一个经营环节中发挥作用,如何被用来分析过去、预测未来、优化资源配置。 这本书以一种极其清晰和系统的方式,把我带入了会计的世界。我过去对“负债”的理解,仅限于银行贷款等有息负债,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应付账款”、“预提费用”、“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等,同样是企业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企业与供应商、员工、投资者之间的经济义务。书中对这些负债的分类和计量,以及它们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都做了详尽的阐述。 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所有者权益”的讲解。它不仅仅停留在定义层面,而是深入分析了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反映股东的投入、企业盈利的积累以及未来利润分配的预期。通过对这些项目的分析,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企业的股权结构和股东价值。 书中对“损益表”的分析,更是让我体会到其作为企业经营“成绩单”的重要性。作者不仅详细讲解了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原则,更重要的是,引导读者如何通过分析毛利润、营业利润、净利润等指标,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书中关于“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分析,更是让我认识到,这是评估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关键指标之一。 我非常喜欢书中对“财务比率分析”的详尽论述。作者不仅给出了各种比率的计算公式,更重要的是,深入解释了这些比率的含义,以及它们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中的比较意义。例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反映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而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则反映了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通过对这些比率的分析,我能够更客观地评估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将会计知识与企业决策紧密结合,让我看到会计不仅仅是账本上的数字,更是企业战略和管理的重要支撑。它为我提供了一个理解企业、分析企业、甚至参与企业决策的强大工具。

评分

这本书,从我拿到它到现在,已经陪伴了我几个月的时间,我把它放在床头,时不时翻阅,有时候是带着问题去查阅,有时候是随手翻到某一页,让思绪随着那些严谨而又逻辑清晰的文字游走。最开始吸引我的是它的标题“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这几个字本身就点明了它的核心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会计准则的教科书,更是通往理解企业运营脉络的钥匙。我一直觉得,财务报表并非是枯燥的数字堆砌,而是企业日常活动最真实的写照,是管理者们做出明智决策的基石。这本书恰恰是将这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让我看到了会计信息如何在每一个经营环节中发挥作用,如何被用来分析过去、预测未来、优化资源配置。 这本《会计学》的内容,在我眼中,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个精心设计的“会计思维训练营”。它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是在引导我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分析。我一直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感到好奇,这本书就通过一系列的案例,详细阐述了应收账款的风险,以及如何通过信用政策、催收策略等方式来有效管理。这让我深刻理解到,会计不仅仅是记录“已发生”的交易,更是一种对未来风险的预警和控制。 书中关于“负债”的讲解,也让我有了更深的体会。我过去总是简单地认为负债就是“借钱”,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负债的种类繁多,其背后反映的不仅仅是企业的融资能力,更是其长期的战略规划。例如,“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的区别,以及它们对企业财务结构的影响,这本书都做了非常细致的分析。我开始明白,企业负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其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判断和选择。 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所有者权益”的讨论。作者并没有将所有者权益仅仅视为企业净资产的剩余,而是深入分析了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不同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反映股东的投入、企业盈利的积累以及未来利润分配的预期。这种细致的划分,让我对企业的股权结构和价值创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此外,这本书在讲解“收入”和“费用”时,也展现了其严谨性。作者不仅仅给出了基本的定义,更是结合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等相关规定,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我曾经对“预收账款”和“递延收入”的概念感到困惑,这本书通过生动的例子,将它们与实际的经济业务紧密联系起来,让我豁然开朗。 我对书中关于“成本效益分析”的应用也十分推崇。作者将会计成本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引导读者思考如何通过会计信息来评估一项投资的价值,或者一项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这种以决策为导向的会计分析,让我看到了会计的实际应用价值。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十分优秀,每一章都围绕着一个核心主题展开,并辅以大量的图表和实例,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我喜欢章节末尾的练习题,它们不仅巩固了知识,更锻炼了我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视野,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企业的财务运作。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份关于如何“看懂”企业,如何做出更明智决策的指南。

评分

这本书,从我拿到它到现在,已经陪伴了我几个月的时间,我把它放在床头,时不时翻阅,有时候是带着问题去查阅,有时候是随手翻到某一页,让思绪随着那些严谨而又逻辑清晰的文字游走。最开始吸引我的是它的标题“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这几个字本身就点明了它的核心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会计准则的教科书,更是通往理解企业运营脉络的钥匙。我一直觉得,财务报表并非是枯燥的数字堆砌,而是企业日常活动最真实的写照,是管理者们做出明智决策的基石。这本书恰恰是将这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让我看到了会计信息如何在每一个经营环节中发挥作用,如何被用来分析过去、预测未来、优化资源配置。 我曾以为会计是一门讲究“死规则”的学科,但这本书让我领略到了它的“弹性”和“智慧”。作者在讲解“折旧”时,并没有简单地给出各种折旧方法的公式,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折旧方法对企业利润和资产价值的影响,以及企业在选择折旧方法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这让我明白,会计的处理并非是机械的套用,而是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 书中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详细阐述了成本法、权益法和合并法在不同投资比例和控制程度下的适用性,以及它们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这让我认识到,会计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对企业投资战略和管理行为的反映。 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财务报表分析”的章节。它不仅仅是列举了各种财务比率,更重要的是讲解了如何运用这些比率来评估企业的经营绩效、财务风险和发展潜力。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对财务报表的深入分析,来发现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并为投资决策提供支持。 书中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讨论,也让我警醒。作者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各种财务造假手段,以及这些手段对投资者和市场造成的危害。这让我认识到,会计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而遵守会计准则和职业道德是每一个会计从业者的基本要求。 我对书中关于“国际会计准则”的介绍也感到很有启发。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了解国际会计准则对于理解跨国公司的财务报告至关重要。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框架。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部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会计学著作。它不仅传授了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更培养了我运用会计信息进行商业决策的能力。

评分

这本书,从我拿到它到现在,已经陪伴了我几个月的时间,我把它放在床头,时不时翻阅,有时候是带着问题去查阅,有时候是随手翻到某一页,让思绪随着那些严谨而又逻辑清晰的文字游走。最开始吸引我的是它的标题“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这几个字本身就点明了它的核心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会计准则的教科书,更是通往理解企业运营脉络的钥匙。我一直觉得,财务报表并非是枯燥的数字堆砌,而是企业日常活动最真实的写照,是管理者们做出明智决策的基石。这本书恰恰是将这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让我看到了会计信息如何在每一个经营环节中发挥作用,如何被用来分析过去、预测未来、优化资源配置。 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其作为一本学术著作的严谨性。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用一种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我一步步走进会计的世界。我曾以为会计是冷冰冰的数字和公式,是束之高阁的理论,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现了会计信息是如何在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发挥作用的。比如,书中对于“收入确认”原则的讲解,就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结合了不同行业、不同业务模式下的具体情况,详细阐述了在何种情况下,企业才能将一项业务视为已经实现收入。这种贴近实际的讲解,让我深刻体会到,会计并非是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而是与企业经营活动紧密相连的生命线。 我特别赞赏书中对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关系的深入剖析。作者并没有将它们割裂开来讲解,而是强调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印证。通过分析这两张报表,我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比如,当一家企业报告了很高的利润时,我会进一步去查看它的现金流量表,了解这些利润是否真正转化为现金流入。这种多角度的分析方法,能够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和财务健康状况。这本书让我学会了“读懂”财务报表,不仅仅是看懂数字,更是理解数字背后的商业逻辑。 书中对于“成本会计”部分的阐述,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以为成本核算是一项繁琐而枯燥的工作,但这本书却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它。作者将成本核算与企业的决策紧密结合,让我看到成本控制并非只是为了降低开支,更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书中关于“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区分,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企业的短期决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开始意识到,了解成本的构成和变化趋势,是企业做出明智定价、生产规划等决策的关键。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书中关于“内部控制”的章节。作者没有仅仅罗列各种内控规范,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的重要性。从防范舞弊、保护资产安全,到提高运营效率、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可靠,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会计不仅仅是记录和报告,更是构建一个稳健的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企业提供了“防火墙”,帮助企业抵御各种风险。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吸引我。作者在解释复杂的会计概念时,总是能够运用贴切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将抽象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即使是对于非会计专业的读者,也能轻松地理解和掌握。而且,书中穿插的许多案例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企业经营场景,让我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充满了乐趣。 我对书中关于“财务分析”的部分也十分看重。作者并没有仅仅给出各种财务指标的计算公式,而是着重强调了这些指标的意义和应用。通过分析这些指标,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从而对企业的整体状况有一个更全面的评估。我开始学会如何利用财务分析来发现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潜在的风险和机遇。这种分析能力,对于任何一个希望深入了解企业的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关系的阐释。作者清晰地指出了两者在目的、对象、方法上的区别,但同时也强调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补充和支持。财务会计提供历史性的、外部披露的信息,而管理会计则为企业内部决策提供支持。这本书让我明白,会计不仅仅是财务报告的生成,更是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服务的关键职能。 总而言之,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企业运营的奥秘。它用一种更加人性化、更加贴近实际的方式,将晦涩的会计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我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是对商业世界的深刻理解。它让我认识到,会计的力量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企业,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评分

没想到只是下册,买书的同学需要注意,分上下册的。

评分

好书。

评分

上课要用的教材

评分

东西不错,价廉物美,还会再次购买。

评分

很不错

评分

四星给物流

评分

速度快,态度好,专业书籍!

评分

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拥有

评分

东西不错,价廉物美,还会再次购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