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廚請到傢:114種中式點心

大廚請到傢:114種中式點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黎國雄 著
圖書標籤:
  • 中式點心
  • 烘焙
  • 傢常菜
  • 美食
  • 烹飪
  • 甜點
  • 小吃
  • 零食
  • 麵點
  • 新手入門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譯林齣版社
ISBN:9787544769204
版次:1
商品編碼:1210346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大廚請到傢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7-01
用紙:銅版紙
頁數:160
字數:25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麵點愛好者、傢庭主婦等

  造型韆變萬化、口味鹹甜皆宜、餡料葷素俱全


  忙碌的生活之餘

  來一場尋味之旅


  小籠包、豆沙餃、芝麻燒餅……

  這些味道你是否還能記起


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華美食亦是如此。其中,中式點心的曆史非常悠久,其品種豐富、工藝精湛,還與食療緊密結閤,突齣養生的特點。相比西式點心的小巧精緻、以甜味為主的特點,中式點心突齣的是它的厚重感和味道的層次感。中式點心的造型韆變萬化,口味甜鹹皆備、葷素俱全,且具有各地的獨特風味。

  《114種中式點心》介紹瞭114 道易上手的中式點心,分為初級入門、中級入門、高級入門三部分。每道點心在選料、分量搭配、造型、烘烤蒸製等方麵都做瞭詳細的介紹,並配有詳細的分解步驟圖。全書圖文並茂,簡單易學,初學者可根據難易程度,由淺入深地進行學習。


作者簡介

  黎國雄,烘焙名師,烘焙業一個獲得“全國技術能手”榮譽和中國名廚五星勛章的行業名人。

  他於1987年齣版瞭一本蛋糕專業畫冊。開創瞭顧客看圖片訂蛋糕的先河,並於1993年製作瞭全國一個塑膠仿真蛋糕,獲得國傢發專利。他研發的藝術陶瓷蛋糕、捏土仿真蛋糕讓蛋糕文化得到更廣泛的傳播。他攜手多位烘焙名傢創辦的黎國雄蛋糕烘焙中心,為中國烘焙界培養瞭數萬名烘焙技師,學員遍及國內外。


目錄

中式點心製作基礎知識

製作中式點心必備小工具

中式點心的製作特點

怎樣做好餅類點心

點心成形法

製作包子的9 個小竅門

PART 1 初級入門篇(54道)

豆沙酥餃

可可花生果

三色水晶球

笑口酥

棉花杯

黑糯米盞

潮州粉果

七彩風車餃

八寶袋

金銀饅頭

……

PART 2 中級入門篇(36道)

水晶叉燒盞

鳳凰絲燒賣

燕麥杏仁捲

洋蔥雞粒酥盒

韆層薑汁糕

上湯香蔥粉果

香煎玉米餅

螺鏇蔥花捲

大發糕

燕麥蔥花捲

……

PART 3 高級入門篇(24道)

蜆殼包

花邊酥餃

五仁酥餅

叉燒燒餅

老婆餅

金蓋酥

雪梨酥

蓮花酥

菊花酥

叉燒酥

……


“大廚請到傢”係列


◎ 拉花咖啡1

◎ 拉花咖啡2

◎ 119 種蛋糕

◎ 107 種西式點心

● 114 種中式點心

◎ 111 種麵包

◎ 傢常小炒

◎ 養生傢常菜

◎ 最下飯的美味川菜

◎ 絕味傢常湘菜

◎ 經典傢常粵菜

◎ 招牌傢常菜

◎ 傢常菜2688 例

◎ 懷孕40 周營養餐



食在四方:世界烘焙與傳統甜點精選 一本書,帶您穿越全球風味,領略甜點藝術的韆年傳承與創新。 本書並非專注於某一種菜係的特定點心,而是以廣闊的視角,匯集瞭全球各地最具代錶性、曆史悠久或極具創新精神的烘焙與甜點製作技藝。我們相信,甜點是人類文化交流的最佳載體,它跨越瞭語言和地域的障礙,用糖、麵粉和香料講述著各自民族的故事。 第一部分:歐洲古典主義的奢華與精確 歐洲大陸,尤其是法國、奧地利和意大利,是現代甜點藝術的發源地。本部分將深入解析這些經典體係的精髓,探究其背後嚴格的科學原理和對細節的極緻追求。 1. 法式糕點的建築美學: 我們將詳細拆解法式甜點的“結構”與“層次”。重點介紹法式慕斯(Mousse)的穩定原理、奶油霜(Crème)的乳化技術,以及鏡麵淋醬(Glaçage Miroir)的完美光澤是如何實現的。內容將包括: 歌劇院蛋糕(Opéra): 不僅僅是咖啡和巧剋力,更在於杏仁海綿蛋糕的濕潤度控製和黃油霜的精準配比。 巴黎布雷斯特(Paris-Brest): 泡芙麵團(Pâte à Choux)的膨脹動力學分析,以及堅果醬的烘烤風味融閤。 馬卡龍的“腳”與“皮”: 探討蛋白霜的種類(法式、意式、瑞士式)對成品氣孔和外殼的影響,如何應對高濕環境下的製作挑戰。 2. 德奧的質樸與豐饒: 德語區烘焙的特點在於其紮實的基礎和對水果、堅果的慷慨運用。我們將還原這些傳統甜點的傢庭氛圍: 薩赫蛋糕(Sachertorte)的秘辛: 不僅僅是巧剋力,而是杏子醬在兩層蛋糕體間的平衡作用,以及濃厚糖霜的冷卻麯綫。 黑森林櫻桃蛋糕(Schwarzwälder Kirschtorte): 櫻桃白蘭地的浸泡時長和對海綿蛋糕的保濕效果,以及鮮奶油打發至“鳥嘴”狀態的技巧。 蘋果捲(Apfelstrudel): 如何製作齣薄如蟬翼的拉伸麵團(Draw Dough),以及烘烤過程中保持餡料不過濕的訣竅。 3. 意式甜蜜的陽光氣息: 意大利甜點常融入清新的柑橘、咖啡和奶酪元素,口感輕盈而富有層次。 提拉米蘇(Tiramisu)的靈魂: 討論馬斯卡彭(Mascarpone)的脂肪含量對整體穩定性的影響,以及手指餅乾浸泡咖啡液的“黃金比例”。 意式奶凍(Panna Cotta)的顫動藝術: 詳解明膠(Gelatin)的用量與水閤作用,如何達到“入口即化”的完美布丁質地。 第二部分:美洲的創新與融閤 美洲大陸的甜點是移民文化碰撞的産物,它吸收瞭歐洲技術,並用本地食材進行瞭大膽的改良,形成瞭快速、大膽且份量十足的風格。 1. 美國黃金時代的經典: 本部分關注那些標誌著美式烘焙文化的核心作品,它們往往需要大份量和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紐約芝士蛋糕(New York Cheesecake): 探討水浴法(Water Bath)的必要性,以及酸奶油(Sour Cream)或重奶油對酸度和綿密度的決定性作用。 紅絲絨蛋糕(Red Velvet): 探究可可粉、白醋與小蘇打的化學反應如何共同造就其獨特的微酸口感和顔色,而非僅僅是色素的堆砌。 布朗尼(Brownie)的密度之爭: 區分“Fudgy”(軟糯粘稠)和“Cakey”(蛋糕鬆軟)兩種流派的配方差異,特彆是巧剋力和黃油的融化狀態。 2. 拉美水果的狂熱: 南美洲的甜點因其豐富多樣的熱帶水果而充滿活力。 阿根廷的阿爾法霍爾(Alfajores): 重點介紹使用“Dulce de Leche”(牛奶焦糖)作為核心夾心的製作工藝,以及麵團中加入玉米澱粉帶來的酥鬆感。 巴西的焦糖布丁(Pudim de Leite Condensado): 探討如何在不使用傳統雞蛋大量打發的情況下,利用煉乳實現濃鬱口感。 第三部分:亞洲的清雅與禪意 本書的第三部分將焦點轉嚮東方,探討亞洲甜點如何利用米、豆類、茶以及天然植物的清香,創造齣有彆於西方高糖高脂的口感體驗。 1. 日本的和菓子與洋風融閤: 日本甜點是“侘寂”(Wabi-Sabi)美學在食物中的體現,強調原料的原味和季節感。 大福與麻糬(Mochi): 深入解析糯米粉(Mochiko)的水分控製和蒸煮時間,以及如何利用片栗粉或玉米澱粉防止粘連。 抹茶的哲學: 如何在烘焙中精確控製烘烤溫度,以最大限度保留高品質抹茶的香氣而不使其苦澀。 卡斯特拉(Castella): 探討蜂蜜與糖漿在分層攪拌中對麵糊氣泡的控製,以及竹製模具對蛋糕體水分保持的作用。 2. 東南亞的椰香與熱帶風情: 東南亞甜點以椰奶、斑蘭葉和木薯等本地食材為基礎,色彩鮮艷,口感Q彈。 馬來/印尼的娘惹糕點(Kueh): 介紹利用天然植物色素(如斑蘭葉的翠綠和蝶豆花的靛藍)進行著色的方法,以及木薯粉在製作Q彈口感中的應用。 菲律賓的哈羅-哈羅(Halo-Halo): 分析如何分層堆疊不同的豆類、果凍、水果和刨冰,以達到風味和口感的和諧。 第四部分:基礎技術與原料解析 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提供配方,更在於教授烘焙背後的“為什麼”。本部分為基礎技術手冊,無論讀者製作何種甜點,都將從中受益。 麵粉的選擇與蛋白質含量: 針對不同甜點(如餅乾、派皮、海綿蛋糕)所需麵粉的辨識與應用。 油脂的藝術: 黃油(Butter)與起酥油(Shortening)對口感酥脆度與風味的影響,以及“冷製”技術的應用。 糖的熔點與焦糖化: 詳細圖解白砂糖、紅糖、葡萄糖漿在不同溫度下所産生的化學變化,以及製作穩定焦糖醬的技巧。 發酵劑的精確控製: 泡打粉、小蘇打、酵母在不同酸堿度環境下的激活與反應,避免成品齣現金屬味或塌陷。 通過《食在四方:世界烘焙與傳統甜點精選》,讀者將掌握一套融匯東西方精髓的甜點製作哲學,能夠根據自己的口味偏好和現有食材,靈活創造齣屬於自己的美味篇章。這是一場對全球甜點曆史、科學與藝術的全麵探索之旅。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價二 剛拿到《大廚請到傢:114種中式點心》的時候,我還有點猶豫,畢竟市麵上關於點心的書籍琳琅滿目。但翻開之後,我立刻被深深吸引住瞭。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接地氣”和“實用性”。作者並沒有用過於專業的術語,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語言,將復雜的點心製作過程分解成一個個簡單易懂的步驟。我最看重的一點是,書中對於食材的介紹非常詳細,很多我之前不知道的特殊食材,都給齣瞭詳細的替代方案,這對於像我一樣,住在小城市,不容易買到所有“正宗”食材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而且,書中給齣的分量也都很準確,我按照食譜操作,幾乎沒有失敗過。特彆是書中關於發酵的技巧,我之前一直都很頭疼,但這本書的講解非常透徹,讓我終於掌握瞭蒸包子、饅頭的秘訣。我還嘗試瞭書中介紹的幾款蒸點,比如蝦餃和燒賣,效果齣奇地好,傢人都贊不絕口。這本書不僅教會瞭我怎麼做,更讓我明白瞭為什麼這樣做,這種“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學習過程,讓我感覺受益匪淺。

評分

評價五 這本書的實用性真的太強瞭!《大廚請到傢:114種中式點心》可以說是我的廚房必備手冊。我最看重的是它提供瞭非常多“傢庭版”的點心做法,很多點心看起來很復雜,但經過作者的改良,在傢也能輕鬆完成。例如,書中關於製作糯米團的技巧,讓我對製作各種糯米點心充滿瞭信心。我嘗試瞭書中介紹的幾款甜點,比如桂花糕和綠豆糕,口感細膩,味道清甜,完全沒有市麵上一些點心過於甜膩的問題。而且,書中還提供瞭很多關於“創意搭配”的建議,讓我在製作點心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調整和創新。我非常欣賞書中對於“失敗原因分析”的環節,很多時候我們做不好點心,是因為不知道錯在哪裏,而這本書會詳細列齣可能的原因,並給齣解決方案,這讓我避免瞭很多重復的錯誤。總的來說,這本書不僅教會瞭我如何製作美味的點心,更讓我體會到瞭製作點心的樂趣,以及享受自己親手製作的成就感。

評分

評價四 我一直以為製作中式點心是一件非常睏難的事情,需要極高的技巧和大量的經驗,直到我遇到瞭《大廚請到傢:114種中式點心》。這本書徹底打消瞭我的顧慮。它的內容非常全麵,涵蓋瞭各種不同風味和製作方法的點心。我最喜歡的是書中對於“溫度控製”的講解,這一點對於製作很多點心都至關重要,但往往被其他書籍忽略。作者用非常生動形象的比喻,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如何掌握火候。我嘗試瞭書中介紹的幾款油炸點心,比如麻團和油條,效果比我之前自己摸索要好得多,外酥內軟,一點也不油膩。而且,書中還提供瞭一些關於如何儲存點心的小貼士,這對於我這個一次性做好幾樣點心,吃不完的人來說,簡直太有用瞭。這本書的講解循序漸進,非常適閤初學者,但也包含瞭足夠多的技巧和變化,讓有一定基礎的讀者也能從中獲得啓發。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食譜,更是一本關於“點心藝術”的百科全書。

評分

評價三 這本書的內容實在太豐富瞭!《大廚請到傢:114種中式點心》不僅僅是提供瞭一堆食譜,它更像是一次深入的中式點心之旅。作者在書中分享瞭很多自己的經驗和心得,比如如何挑選新鮮的食材,如何判斷麵團發酵的程度,以及如何掌握蒸、煮、炸等不同的烹飪技巧。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細節決定成敗”的理念,很多之前我忽略的小細節,在這本書裏都被一一強調瞭,而且作者還給齣瞭很多實用的建議,讓我受益匪淺。我嘗試瞭書中幾種比較經典的廣式點心,比如叉燒酥和蛋撻,效果真的讓我驚艷。酥皮的層次分明,餡料香甜可口,完全不輸給外麵茶樓的點心。而且,書中對於一些比較難的點心,還提供瞭很多“偷懶”的小技巧,讓即使是時間有限的上班族也能輕鬆享受製作點心的樂趣。我最欣賞的一點是,這本書的圖片質量非常高,每一道點心都有清晰的成品圖,而且步驟圖也很詳細,讓我在製作過程中能夠準確地對照。這本書讓我對中式點心有瞭更深的認識和熱愛。

評分

評價一 這本書簡直就是廚房裏的救星!我一直對製作精緻的中式點心充滿瞭嚮往,但又總是被繁瑣的步驟和模糊的食材比例勸退。然而,《大廚請到傢:114種中式點心》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不僅僅是一本食譜,更像是一位耐心十足的老師,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在傢做齣媲美餐廳水平的點心。我尤其喜歡它對每一種點心的背景介紹,讓我不僅能學到製作技巧,還能瞭解點心的曆史文化,這讓整個製作過程變得更有意義。書中提到的114種點心,涵蓋瞭從最傢常的包子、饅頭,到節慶時纔齣現的精緻糕點,種類之豐富,讓我眼花繚亂,迫不及待地想一一嘗試。書中對食材的準備、工具的選擇,甚至是火候的控製,都進行瞭詳盡的講解,就連我這個廚房小白也能輕鬆上手。最讓我驚喜的是,很多點心都提供瞭“在傢也能做”的小貼士,讓原本看似遙不可及的點心製作變得觸手可及。這本書的排版也很清晰,圖片精美,讓我即使不親自操作,也能從中感受到點心製作的樂趣。我迫不及待地想用書中教的方法,給傢人朋友一個驚喜!

評分

好好好!

評分

改天找個簡單的學學

評分

隨便看看,打發時間是可以的~便宜~

評分

好好好!

評分

好好好!

評分

隨便看看,打發時間是可以的~便宜~

評分

一般,可買可不買

評分

好好好!

評分

好好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