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蓝皮书:东莞经济发展报告(2017)

广东蓝皮书:东莞经济发展报告(201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涂成林,陈文东,谭苑芳,王国雄 著
图书标签:
  • 广东
  • 东莞
  • 经济发展
  • 区域经济
  • 蓝皮书
  • 报告
  • 2017
  • 产业
  • 宏观经济
  • 政策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15407
版次:1
商品编码:1229199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广东蓝皮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页数:408
字数:38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由总论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篇、创新驱动篇、开放型经济篇、统筹发展篇、城市环境篇、基层实践篇七部分构成,汇集了广东省、东莞市的科研团体、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诸多经济领域研究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工作者的*新研究成果,是对东莞2016年经济运行状况的系统总结、对2017年进行科学预测的重要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涂成林,男,汉族,1961年12月出生,湖南省岳阳市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院长。1978年起,先后进入四川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5年进入中共湖南省委理论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讲师团)工作。1991年调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1993年获评聘为副研究员,1998年获评聘为研究员。1992年担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院科研开发处副处长。1993-2002年任《开放时代》杂志社副社长,常务副主编、执行主编。2003-2010年任软科学研究所所长。2010年6月调入广州大学,担任广州发展研究院院长。兼任广东省综合改革研究院副院长等职。曾赴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等国做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政策、文化软实力以及西方哲学、唯物史观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陈文东,男,广东东莞人。现任中共东莞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1999年起,一直在东莞市委政研室从事政策研究工作。参与了东莞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工作、对接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系列重要工作。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群团改革、新兴金融业态、区域合作发展等领域,组织开展了大量的专题调查研究,并主持起草了相关专题调查报告。
谭苑芳,女,广东韶关人,博士,教授。现任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文化软实力、文化安全、城市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兼任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广州市蓝皮书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市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理事、番禺区政协常委、广州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近年来致力于将学术理论成果应用于政策决策之中,多篇研究报告为省市主要领导认可和有关部门采纳。
王国雄,男,广东东莞人。现任东莞市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2006年6月获中山大学财政学硕士学位。2006年起一直在东莞市委政研室从事政策研究工作。先后参与了全面深化改革、新型城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十大”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一系列东莞市重要文件的起草。在重大产业项目供地机制、科研用地管理等方面,组织开展了不少专题调查研究,并参与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起草。

目录

Ⅰ 总报告
1 2016年东莞市经济形势分析与2017年展望【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课题组】/001
2 东莞市经济转型发展与政策措施【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031

Ⅱ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篇
3 东莞市实施重点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的专题报告【东莞市倍增计划课题组】/047
4 东莞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集约发展【东莞市推进产业集约发展课题组】/056
5 东莞市打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东莞市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课题组】/067

Ⅲ 创新驱动篇
6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东莞研发水平【东莞市科技局课题组】/084
7 东莞大力支持科技孵化器发展,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广东省地税局、东莞市地税局联合课题组】/098
8 东莞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催生发展新动能【东莞市社科联(社科院)课题组】/111

Ⅳ 开放经济篇
9 东莞市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123
10 东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定位功能与发展策略研究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课题组】/144
11 东莞市推动加工贸易创新转型,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
  【东莞市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课题组】/160
12 东莞市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推动金融开放创新
  【东莞市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课题组】/177
13 东莞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争创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东莞市社科联(院)、东莞理工学院联合课题组】/199
14 东莞市新兴金融业态发展研究报告【东莞市金融工作局课题组】/211

Ⅴ 统筹发展篇
15 东莞市园区统筹组团发展的研究报告【东莞市园区统筹组团发展课题组】/225
16 东莞市加大统筹发展力度,促进全市协调发展【东莞市区域协调发展课题组】/244
17 松山湖片区推进园区统筹组团发展试点经验与启示
  【松山湖(生态园)管委会课题组】/260

Ⅵ 营商环境篇
18 东莞市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品质【东莞市提升城市品质课题组】/273
19 东莞市以“全民创安”打造“善治之城”【东莞市公安局课题组】/291
20 东莞市以“三旧”改造为抓手推动城市更新的调研报告
  【东莞市国土局(东莞市“三旧”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302

Ⅶ 基层实践篇
21 道滘镇以“六新”产业带动经济转型的探索实践【邓涛】/314
22 麻涌镇以生态治理促转型发展的经验与启示【陈建枝】/325
23 东莞市横沥镇建设模具制造专业镇协同创新体系的实践研究【横沥镇课题组】/340
24 东莞市长安镇实施产业创新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对策研究【长安镇课题组】/355
25 东莞市大朗镇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的研究报告【大朗镇课题组】/369

Abstract/379
Contents/380
广东蓝皮书:东莞经济发展报告(2017) 图书简介 《广东蓝皮书:东莞经济发展报告(2017)》作为该系列年度报告的最新力作,深度聚焦于2016年至2017年间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图景与转型脉络。本书并非对2017年具体报告内容的简单复述,而是站在历史发展进程的特定时间节点,对东莞经济在新的国家战略布局、区域协调发展要求以及全球经济波动背景下所展现出的新特征、新挑战与新动能进行系统梳理与前瞻性分析。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多维度的剖析视角和扎实的实证研究基础。它超越了传统的宏观数据罗列,力求揭示支撑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结构性力量。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环境与区域定位的再审视 2017年,中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关键阶段。东莞作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经济运行状况不仅关乎自身发展,也对珠三角乃至全国的产业升级具有风向标意义。 本报告首先对外部宏观经济环境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这包括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变化,以及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对东莞传统外向型经济模式的冲击与重塑作用的评估。报告特别关注了“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初步落地对东莞城市定位的重新界定——从“世界工厂”向“科技创新走廊核心节点”的战略转向所带来的机遇与压力。 在区域层面,报告深入探讨了“莞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中,东莞如何平衡承接深圳溢出效应与培育自身创新生态的复杂关系。这涉及到土地、人才、资本等关键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规律及其对东莞产业空间布局的重塑。 第二部分:产业结构优化与制造业的“脱胎换骨” 东莞经济的底色依然是制造业。2017年是东莞“腾笼换鸟”战略进入深水区的一年。本书重点分析了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的阶段性成果和瓶颈。 1. 智能制造的实践与成效: 报告详细考察了东莞在工业互联网、机器人应用以及“数控一代”示范推广方面的实际进展。它不仅仅罗列了投资额,更着重于分析了中小企业在智能化改造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门槛、资金压力以及管理模式的变革需求。分析了以松山湖为核心的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提升,以及传统优势产业(如家具、服装、模具)在数字化赋能下的“二次创业”。 2. 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 报告评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东莞的萌芽状态、资源集聚速度以及政策扶持的有效性。特别关注了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吸引国家级、省级科研机构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方面的进展,这代表了东莞未来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3. “退城入园”与土地集约化利用: 报告深入剖析了城市更新和“三旧”改造政策在推动产业用地效率提升中的作用,探讨了在有限土地资源约束下,如何实现工业上楼等集约化发展模式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 第三部分:要素市场化改革与营商环境的优化 经济的活力来源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本报告对2017年东莞在深化改革方面所做的努力进行了细致的梳理: 金融环境分析: 关注了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对服务实体经济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缓解效果的评估。报告分析了东莞地方金融机构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转型中的角色转变。 人才引进与使用机制: 东莞面临着与广深竞争高端人才的挑战。报告探讨了东莞在住房保障、子女教育、职称评定等方面出台的系列政策对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的影响。特别关注了技能型人才(高级技工、工程师)的供需矛盾。 政务服务效率提升: 深入考察了“放管服”改革在东莞落地的情况,包括商事登记便利化、行政审批流程的再造,以及对企业合规成本的实际影响。 第四部分:社会民生与可持续发展 一个健康发展的经济体必须平衡好效率与公平、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报告分析了社会保险、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在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如外来务工人员的市民化进程)方面的压力与成效。 生态环境的治理: 探讨了东莞在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对水环境、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对工业生产布局的约束。这反映了东莞在实现“绿色制造”目标上的艰巨性。 城市功能品质的提升: 关注了公共交通、教育医疗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和产出效率,分析这些投入如何反哺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总结 《广东蓝皮书:东莞经济发展报告(2017)》旨在为政策制定者、企业管理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基于实证、结构清晰、面向未来的东莞经济发展诊断书。它描绘了一个在传统优势与新兴动能的激烈碰撞中,努力实现从“速度型”增长向“质量型”发展的区域经济体,为理解中国区域经济转型提供了东莞样本的深入解读。本书的研究方法严谨,数据翔实,是了解2017年东莞经济全貌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广东蓝皮书:东莞经济发展报告(2017)》,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转型”的生动案例。东莞,这个曾经以“世界工厂”闻名遐迩的城市,在2017年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报告中对传统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新动能如何被孕育和壮大的过程,都有着细致入微的描写。我特别欣赏报告中对数据解读的深度,它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数字罗列,而是通过对数字背后逻辑的挖掘,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例如,报告中关于消费升级、服务业发展以及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的分析,都让我看到了东莞经济发展的新方向。书中对营商环境的改善、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强等方面的论述,也让我看到了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对于我这样一个关注宏观经济趋势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微观观察点,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经济转型如何在具体的城市层面落地生根,又会带来哪些深远的影响。

评分

作为一名对区域经济差异有着浓厚兴趣的研究者,《广东蓝皮书:东莞经济发展报告(2017)》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具体且具有时效性的研究样本——东莞在2017年的经济发展状况。报告中的数据详实,分析透彻,尤其是在探讨东莞经济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时,作者展现了高度的专业性和客观性。我特别留意了报告中关于创新创业生态、人才吸引与留存、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议题,而东莞在这些方面的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书中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探讨,以及东莞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中的角色定位,也让我对未来的区域发展格局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了解东莞经济的一份权威报告,更是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实践的宝贵资料。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为我这样的东莞发展爱好者量身定做的。长久以来,我对东莞这个城市的经济脉络一直充满好奇,但零散的信息和碎片化的数据总是让我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当翻开《广东蓝皮书:东莞经济发展报告(2017)》时,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东莞经济真相的大门。报告以其扎实的调研基础和严谨的分析框架,将东莞在2017年这一特定时期内的经济图景展现在我眼前。我尤其关注其中关于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的部分,报告详细阐述了东莞如何从传统的制造业基地向高附加值、高科技产业转型,以及在人才引进、科技创新政策支持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读完这部分内容,我不仅对东莞的经济实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充满信心。书中对具体产业如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也为我理解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可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经济报告,更是我深入了解东莞、理解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一把钥匙。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一份关于东莞经济“成绩单”的深度解读。2017年,对于东莞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来说,无疑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一年。这份报告以一种非常客观、全面的视角,将这一年的经济发展状况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我尤其关注报告中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它详细阐述了东莞在“腾笼换鸟”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新兴产业如何逐渐填补传统产业留下的空白。书中对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分析,也让我看到了一个城市经济肌体的活力所在。此外,报告中对民生经济的关注,如就业、收入、消费等方面的数据和分析,也让我感受到了经济发展最终是为了人民的宗旨。这本书让我对东莞的经济发展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看到了一个城市在时代浪潮中不断自我革新的力量。

评分

《广东蓝皮书:东莞经济发展报告(2017)》为我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南方经济引擎的绝佳窗口。2017年,恰逢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关键时期,东莞这座曾经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又展现了怎样的发展轨迹?报告中对宏观经济环境与东莞经济的联动效应,以及东莞如何应对外部不确定性,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尤其被报告中对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的强调所吸引,它揭示了东莞是如何从“制造”走向“智造”,如何通过加大研发投入、鼓励科技创新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书中关于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也让我看到了东莞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对过去一年经济状况的总结,更在于它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洞察,为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