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仙,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大学外科学硕士,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护理学博士。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教师,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研究所副所长。曾赴香港理工大学、比利时布鲁日-奥斯坦德天主教学院、美国北卡罗琳娜大学等高等院校访学。浙江省护理学会循证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护理教育研究会理事。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研究方向为慢病管理和质性研究。主持省部级、厅局级等课题11项,其中与质性研究相关的课题5项。发表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11篇,中文核心期刊收录31篇。主编专著1部,副主编教材4部。
第一章 质性研究概述
第一节 什么是质性研究
一、质性研究的概念
二、质性研究的特征
三、质性研究的用途
第二节 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研究范式
二、理论视角
三、方法论与方法的关系
四、质性研究的关键:方法论的一致性
第二章 质性研究的伦理
第一节 质性研究的伦理问题
一、概述
二、伦理委员会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节 质性研究的伦理原则
一、知情同意原则
二、隐私与保密原则
三、公正合理原则
四、公平回报原则
第三节 质性研究各阶段应考虑的伦理问题
一、确定研究问题时的伦理问题
二、征得研究对象“知情同意”时的伦理问题
三、收集资料时的伦理问题
四、整理分析资料时的伦理问题
五、撰写及发表研究成果时的伦理问题
第三章 质性研究的设计
第一节 现象学
一、现象学的概念
二、现象学的起源与发展
三、现象学的重要概念及特征
四、现象学适宜探讨的问题
五、现象学的类型
第二节 扎根理论
一、扎根理论的概念
二、扎根理论的渊源
三、扎根理论的哲学基础
四、扎根理论的重要概念及特征
五、扎根理论的类型
六、扎根理论研究的注意事项
七、扎根理论的评价标准
第三节 民族志
一、民族志的概念
二、民族志的渊源
三、民族志的重要概念及特征
四、民族志适宜探讨的问题
五、民族志的类型
六、民族志研究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 行动研究
一、行动研究的概念
二、行动研究的渊源
三、行动研究的理论基础
四、行动研究的重要概念及特征
五、行动研究的类型
六、行动研究的步骤
七、行动研究的评价
第四章 质性研究的步骤
第一节 确定研究问题
一、选择研究主题
二、从研究主题到研究问题
三、界定研究问题
第二节 界定研究的背景知识
一、文献查阅
二、研究者的个人反思
三、研究设计的概念框架
第三节 样本选择
一、抽样方法
二、抽样策略
三、抽样的注意事项
四、样本量
第四节 质性资料的收集
一、访谈法
二、焦点小组
三、观察法
四、其他资料收集方法
第五节 质性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质性资料整理
二、质性资料分析的一般步骤
三、现象学分析
四、扎根理论分析
五、其他资料分析方法
六、质性资料处理软件
第五章 质性研究的质量和严谨性
第一节 基于范式角度评价质性研究的质量
一、质性研究的效度
二、质性研究的信度
第二节 提高质性研究严谨性的策略
第六章 质性研究计划书的撰写
第一节 概述
一、研究计划书的界定
二、撰写研究计划书的意义
三、研究计划书的一般要求
第二节 研究计划书的基本结构及要求
一、封面
二、题目
三、研究概述
四、立论依据
五、研究目标
六、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七、研究设计、技术路线、可行性分析及创新之处
八、年度计划及预期进展、预期研究成果
九、研究经费预算
十、附件
第三节 提高质性研究计划书撰写质量的策略
第七章 质性研究论文写作及评价
第一节 论文写作
一、论文写作的意义
二、论文写作的特点
三、写作前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四、论文的常见结构
五、进入状态
第二节 论文评价
一、质性研究统一报告标准:访谈和焦点小组的32项清单
二、质性研究论文指南
三、质性研究论文审稿指南
第八章 质性研究案例分享
第一节 现象学研究实例
交通事故致严重创伤患者的创伤后成长历程:解释现象学研究
第二节 扎根理论研究实例
克罗恩病患者患病体验的质性研究
索引
作为一名对质性研究充满好奇但又有些畏惧的初学者,我渴望得到一本能够引导我克服困难、建立信心的书籍。《护理质性研究:理论与案例》的题目本身就传达了一种“理论引领,案例支撑”的信心,这让我感到非常安心。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我从宏观的理论框架逐步过渡到微观的研究细节。例如,在介绍研究方法时,我希望它能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南,避免让读者感到无从下手。同时,在案例分析部分,我期待看到对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伦理问题、研究挑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详细说明。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避坑指南”或者“研究者感悟”,那将是我莫大的福音,能够帮助我少走弯路,更高效地掌握质性研究的精髓。
评分对于一名在护理教育一线工作的教师而言,我一直关注如何将严谨的学术研究成果有效地转化为教学内容,以培养下一代的护理人才。《护理质性研究:理论与案例》这本书,从书名上看,就具备了极强的教育潜质。 我期待它不仅能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能提供一套完整的教学思路。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教学设计建议,例如如何组织课堂讨论,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小型质性研究练习,以及如何评价学生的质性研究作品。对于那些经典的护理质性研究案例,我希望它们能够被细致地解读,并附带一些讨论问题,以便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批判性分析能力。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课后作业或项目建议,那将大大提升其在教学中的实用价值,帮助我更好地将质性研究的理念和方法传达给我的学生。
评分我深信,一本优秀的质性研究书籍,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它要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因此,我非常看重《护理质性研究:理论与案例》中的“案例”部分。我希望这些案例能够涵盖护理研究的各个分支,例如患者体验、临床实践、健康教育、政策制定等方面,并且最好是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案例。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剖析,我希望能学习到其他研究者是如何将质性研究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护理问题的。我期待能够看到案例中详细的研究过程,包括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的选择、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过程,以及最终的研究发现和结论。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些案例能够启发我自己的研究思路,让我看到质性研究在护理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为我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评分在快速发展的护理实践领域,不断更新和迭代的研究方法至关重要。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体现当前护理质性研究最新进展的书籍。《护理质性研究:理论与案例》这个书名,让我对它在内容的前沿性抱有很高的期望。 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对经典理论的梳理,更能深入探讨近年来在护理质性研究领域涌现出的新型方法和技术,例如参与式行动研究、混合方法研究在护理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新兴技术(如社交媒体、在线社区)进行质性数据收集。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够反映当下护理领域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并展示如何运用质性研究来探索这些问题。如果书中能对质性研究的伦理规范、研究的严谨性(rigor)和可信度(trustworthiness)等核心要素进行深入的讨论,并提供最新的评估标准,那将极大地提升它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帮助我站在护理质性研究的前沿。
评分作为一名正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护理学研究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浅出讲解质性研究方法的书籍,尤其是在护理领域。当我偶然间看到《护理质性研究:理论与案例》这本书时,我的心立刻就被它所吸引。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这本书的所有内容,但从目录和作者的介绍中,我能感受到它在理论深度和实践应用上的双重优势。 我最期待的是它在理论部分能够清晰地阐述质性研究的核心理念,例如什么是质性研究,它与量化研究的区别在哪里,以及在护理学领域开展质性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不同质性研究范式,如现象学、扎根理论、民族志等,并解释它们各自的哲学基础和研究逻辑。同时,我也很期待它能对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方法(如访谈、观察、焦点小组)以及数据分析技术(如主题分析、叙事分析)进行详尽的讲解,并提供清晰的指导,帮助我理解如何在实际研究中选择合适的方法,以及如何构建严谨的研究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