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

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琳,叶芳,尚煜 著
图书标签:
  • 母乳喂养
  • 辅食添加
  • 婴儿营养
  • 育儿
  • 母婴健康
  • 喂养指南
  • 0-1岁
  • 宝宝成长
  • 营养食谱
  • 亲子育儿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ISBN:9787200122725
版次:1
商品编码:1214237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1
字数:282000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坐月子传统、黄疸、下奶、催乳、迫奶、夜奶、奶睡、乳糖不耐受、过敏、乳头疼痛、背奶、乳头混淆、产后脱发、产后抑郁、哺乳期饮食宜忌、哺乳期用药、辅食挑选与制作、挑食宝宝、宝宝便秘、宝宝腹泻、宝宝龋齿、断奶、宝宝的高矮胖瘦、宝宝的发育特点、补充维生素D、补钙……中国妈妈和宝宝遇到的问题,都能解决

内容简介

全书站在新手妈妈的立场上考虑育儿问题,尊重孩子的自然生理特点,希望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路上少走弯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本书以生后月龄为时间轴安排章节,依次回答生后每个月会遇到的共性问题,并给予实际解决方案。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父母只需阅读与孩子月龄相符的部分章节即可获得指导,比如,该月龄孩子的特点,喂养方法,容易出现的问题,容易产生的误区,等等,使用非常方便。在为新手妈妈提供实操性强的解决方案的同时,我们会进行少量原理阐释,以便大家理解。


作者简介

  王琳,女,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预防保健科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儿科临床博士。2007年和2014年分别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和华盛顿大学锦绣。从业近20年,擅长婴幼儿喂养、生长发育指导,出生缺陷和自闭症等疾病的诊治。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儿童神经专业专家委员会委员,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编委。曾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

  叶芳,女,医学博士,主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预防保健科医生。

  尚煜,女,副主任医师,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中心副主任。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母乳是妈妈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 1

一、母乳是怎么生成的 / 1

二、母乳的营养有多好 / 2

三、善变的宝宝,多变的母乳 / 5

四、母乳喂养,宝宝好,妈妈也好 / 6

五、不推托、不强求,正确选择喂养方式 / 8

第二章 新生儿的喂养 / 10

一、喂养计划 / 10

二、母乳保障计划 / 16

三、喂养中的常见问题 / 27

四、宝宝喂养评价 / 39

五、医生说:新生儿黄疸 / 39

第三章 第2个月(1月龄)孩子的喂养 / 43

一、喂养计划 / 43

二、母乳保障计划 / 45

三、喂养中的常见问题 / 51

四、宝宝喂养评价 / 56

五、医生说:乳头混淆 / 57

第四章 第3个月(2月龄)孩子的喂养 / 60

一、喂养计划 / 60

二、母乳保障计划 / 61

三、喂养中的常见问题 / 63

四、宝宝喂养评价 / 69

五、医生说:母乳喂养与脱发 / 69

第五章 第4个月(3月龄)孩子的喂养 / 71

一、喂养计划 / 71

二、母乳保障计划 / 72

三、喂养中的常见问题 / 82

四、宝宝喂养评价 / 90

五、医生说:母乳过少 / 91

第六章 第5个月(4月龄)孩子的喂养 / 94

一、喂养计划 / 94

二、母乳保障计划 / 95

三、喂养中的常见问题 / 96

四、宝宝喂养评价 / 98

五、医生说:母乳过多 / 98

第七章 第6个月(5月龄)孩子的喂养 / 101

一、喂养计划 / 101

二、母乳保障计划 / 103

三、喂养中的常见问题 / 104

四、宝宝喂养评价 / 105

五、医生说:乳头奶疱 / 106

第八章 辅食是大自然给孩子的恩赐 / 109

一、宝宝要进行食物转换了 / 109

二、挑食的起源 / 109

三、常见辅食烹调方法 / 110

四、常见辅食烹调步骤 / 111

五、辅食的保存 / 112

六、解冻冷冻辅食的方法 / 113

七、有关添加辅食时间的谣言 / 114

第九章 第7个月(6月龄)孩子的喂养 / 115

一、喂养计划 / 115

二、母乳保障计划 / 120

三、喂养中的常见问题 / 121

四、宝宝喂养评价 / 129

五、医生说:母乳喂养与月经 / 129

第十章 第8个月(7月龄)孩子的喂养 / 131

一、喂养计划 / 131

二、母乳保障计划 / 137

三、喂养中的常见问题 / 139

四、宝宝喂养评价 / 143

五、医生说:母乳喂养期用药安全 / 144

第十一章 第9个月(8月龄)孩子的喂养 / 146

一、喂养计划 / 146

二、母乳保障计划 / 151

三、喂养中的常见问题 / 152

四、宝宝喂养评价 / 156

五、医生说:产后头痛、头晕、恶心 / 157

第十二章 第10个月(9月龄)孩子的喂养 / 160

一、喂养计划 / 160

二、母乳保障计划 / 165

三、喂养中的常见问题 / 166

四、宝宝喂养评价 / 169

五、医生说:漏奶 / 170

第十三章 第11个月(10月龄)孩子的喂养 / 172

一、喂养计划 / 172

二、母乳保障计划 / 176

三、喂养中的常见问题 / 178

四、宝宝喂养评价 / 179

五、医生说:微(宏)量元素和维生素 / 179

第十四章 第12个月(11月龄)孩子的喂养 / 195

一、喂养计划 / 195

二、母乳保障计划 / 198

三、喂养中的常见问题 / 200

四、宝宝喂养评价 / 202

五、医生说:关于断奶 / 202

第十五章 第13~15个月(12~14月龄)孩子的喂养 / 211

一、喂养计划 / 211

二、喂养中的常见问题 / 216

三、宝宝喂养评价 / 219

第十六章 第16~18个月(15~17月龄)孩子的喂养 / 220

一、喂养计划 / 220

二、喂养中的常见问题 / 226

三、宝宝喂养评价 / 227

第十七章 第19~21个月(18~20月龄)孩子的喂养 / 228

一、喂养计划 / 228

二、喂养中的常见问题 / 233

三、宝宝喂养评价 / 235

第十八章 第22~24个月(21~23月龄)孩子的喂养 / 236

一、喂养计划 / 236

二、喂养中的常见问题 / 241

三、宝宝喂养评价 / 242

四、医生说:挑食宝宝 / 243

附录 WHO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 246


精彩书摘

  二、母乳保障计划

  (一)饮食

  1.吃的是饭,产的是奶

  现在的人都爱自嘲,尤其是哺乳期的妈妈们,常常形容自己是奶牛。要想有好牛奶,牧场就得有好的草。妈妈们也是一样。

  分娩后第1个月是产妇恢复身体的最关键时期,俗称“坐月子”,因此我们常把第1个月的饮食叫作“月子餐”。月子期间,吃什么、喝什么对于妈妈和宝宝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个阶段的饮食任务很重,既要补充分娩时消耗的大量体力,又要为制造乳汁提供原料储备。有人形容,喂奶过程就像一个抽水机在工作,它源源不断地从妈妈体内搬运水分、蛋白质、糖分、脂类物质,以及钙、铁、镁、锌等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通过母乳输送给宝宝。

  2.母乳成分相对恒定

  研究表明,除极度营养不良者的母乳外,大部分母乳中的营养成分是相对恒定的,妈妈的饮食、情绪并不会明显影响母乳的营养。这些大致稳定的营养成分包括乳糖、蛋白质、脂肪、钙、铁、锌等。所以,妈妈生气或来月经时的母乳“不能喝”“有毒”的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如果盲目听信并选择断奶、用配方奶代替,反而会给宝宝带来不好的影响。但是,营养物质不是凭空出现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饮食中缺少上面提到的某种成分,那么只能通过“剥削”妈妈的营养来合成母乳,因此,通过饮食补足母体所需的这些原料,对于妈妈和宝宝十分重要。

  3.请妈妈们猛喝水吧

  哺乳妈妈的每日饮食中,水分摄入是最重要的。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感觉:每天睡醒后嘴唇都是干的,每次喂奶时觉得特别口渴,每天喝很多水但小便次数并没有增加……这些都是身体对水分需求旺盛的表现。因此,一般建议哺乳妈妈每天饮用2.5~3.0升水,也就是平常喝的500毫升矿泉水瓶5~6瓶。不过这里的水不光指白开水,还包括各种汤和粥里的水。

  传统的各种下奶汤、小米粥和欧美哺乳妈妈推崇的燕麦粥都十分适合中国哺乳妈妈。

  4.小S钟爱的醪糟

  女神妈妈小S最爱用醪糟下奶。欧美国家的一些妈妈会用啤酒下奶,这其实是不可取的。不建议在喂奶期间饮用各种含酒精的饮料,包括啤酒和未经加热煮沸的醪糟(也叫酒酿、米酒等)。其实,二者在催奶的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因为它们都含有共同的成分:酵母和丰富的维生素B族。那么,为什么不建议让哺乳妈妈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呢?原来在妈妈的乳腺中存在一个“母乳屏障”,这是一个非常脆弱的屏障,它仅可以阻止一些大分子有害物质进入乳汁,而对血液中的很多物质会敞开大门,一些有害物质仍旧可以自由透过屏障而进入乳汁。分子量较小、脂溶性较高、在血液中不与蛋白结合的游离物质容易进入乳汁。酒精就是这样的物质,所以,酒精很容易进入乳汁。

  相较于啤酒,醪糟的酒精含量更低,通常在2%左右。而酒精属于易挥发物质,温度越高、与空气接触面积越大,挥发速度越快。因此,建议通过将醪糟煮沸一段时间来降低其中的酒精含量。醪糟中的含糖量超过20%,很多妈妈需要加水稀释后再吃。添加大量水分之后,酒精挥发的效果会下降,因此建议先添加少量水(以不粘锅为宜)煮沸一段时间后再按需加水进行稀释。

  5.特殊的鸡蛋

  我国有着很多根深蒂固的“坐月子”传统,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多吃鸡蛋。煮鸡蛋、红糖鸡蛋、炒鸡蛋等,做法非常丰富。有“月子妈妈”为了下奶,每天能吃10个鸡蛋,甚至更多。从营养学角度讲,这是特别不可取的。过多的鸡蛋除了给身体带来过量胆固醇外,还会因蛋白质摄入过多对肝脏、肾脏造成过重的负担。

  鸡蛋吃得过多,势必导致其他类的食物摄入减少,导致饮食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全面营养。一般来说,哺乳妈妈每天吃鸡蛋别超过2个,再加上其他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等,就能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了。

  6.营养杀手——煮水果

  “坐月子”传统中还有一条广为流传,就是水果要蒸熟、煮透了再吃。“原因”是产后身体虚弱,不能接触生冷食物,否则容易落下“月子病”。事实上,以维生素C为首的一类水溶性维生素对恢复健康非常必要,它们的特点是:需要每日补充身体所需;遇热结构容易破坏,也就是失去活性;可通过母乳让宝宝摄取。蒸、煮的做法会让水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流失。大部分情况下,室温下的水果都可以吃,只要避免吃那些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冷藏水果即可。如果室温较低,可以用温水浸泡后再吃。

  ……


前言/序言

  前言

  在我怀孕和养育宝宝的过程中,曾读过多部国内外育儿方面的书籍。其中,虽不乏专业性强、系统阐释的卷章,但总感觉很难立刻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比如,关于乳头皲裂这个问题,阐释原理的多,如何处理的少,缺乏实用性和即时指导性。只有结合自己的医学知识储备和临床经验,才能得出具体的解决办法。这个过程耗时耗力,增加了产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作为医生尚且如此,没有医学背景的新手妈妈只会更加无助。

  身为医学工作者,同时也是母亲,我和叶芳、尚煜有责任为大家寻找答案。在整合中西方育儿知识和自身临床实践经验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新手妈妈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与国内外专家如儿童营养师和催乳师等进行“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oriented)”的误区探讨和经验分享,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孩子已经长大,我在临床工作已经接近20年,接诊了几千位新手妈妈。现在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发现,在民俗育儿观和现代育儿观,传统习惯和新来理念的冲突下,很多高知女性反而越来越迷茫。在接诊过程中,妈妈们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实际的但在大部分书籍或网络上找不到确切答案的问题。由此,我们决定为新手妈妈们量身定制此书。

  全书站在新手妈妈的立场上考虑育儿问题,尊重孩子的自然生理特点,希望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路上少走弯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本书以生后月龄为时间轴安排章节,依次回答生后每个月会遇到的共性问题,并给予实际解决方案。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父母只需阅读与孩子月龄相符的部分章节即可获得指导,比如,该月龄孩子的特点,喂养方法,容易出现的问题,容易产生的误区,等等,使用非常方便。在为新手妈妈提供实操性强的解决方案的同时,我们会进行少量原理阐释,以便大家理解。

  虽然我们为本书做了很多努力,但仍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非常希望读者在看此书时把新的问题在线或通过其它途径告诉我们,在再版的时候我们会加上新的育儿经验和育儿理念以完善本书,造福读者。在不断传递和分享的过程中,使之成为在孕育航程中指引新手妈妈的灯塔。让彷徨焦虑的妈妈们在寻找到答案时能感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王琳

  2017年3月母



《舌尖上的成长: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 内容简介: 《舌尖上的成长: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是一本全面、科学且贴近实践的育儿宝典,旨在为新手父母和有经验的照料者提供关于婴幼儿喂养的权威指导。本书跳脱了单一的喂养模式,而是从宝宝的整体健康成长出发,深入剖析了从新生儿的早期营养需求到 toddler 时期的多样化饮食习惯养成,涵盖了宝宝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喂养难题,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书并非机械地罗列喂养步骤,而是强调理解宝宝的生理需求、信号和个体差异。我们相信,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成长轨迹也各有不同。因此,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引导父母学会“读懂”宝宝,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喂养策略,从而建立起和谐、愉悦的喂养关系,为宝宝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第一部分:生命最初的滋养——新生儿与早期喂养 在生命的最初阶段,宝宝的健康成长如同幼苗破土而出,需要最精细的呵护和最适宜的营养。本部分将深入探讨新生儿的喂养精髓,详细阐述母乳的珍贵价值及其在促进宝宝免疫力、肠道健康以及情感连接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将提供关于母乳喂养的全面指导,包括建立和维持泌乳、正确的衔乳姿势、掌握喂奶频率和时长,以及应对哺乳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如乳头皲裂、乳腺堵塞等。对于因特殊情况无法母乳喂养的家庭,本书也将提供科学的配方奶喂养建议,详细介绍不同类型配方奶的选择、冲调方法以及喂养量的建议,确保宝宝获得均衡的营养。 此外,本部分还将关注新生儿的喂养信号,帮助父母识别宝宝饥饿和饱腹的细微表现,从而避免过度喂养或喂养不足。睡眠与喂养之间的关系、拍嗝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健康的睡眠喂养规律,都将得到详细的解读。我们还将探讨早期亲子互动的力量,强调喂奶过程中的情感交流如何影响宝宝的安全感和依恋关系的建立。 第二部分:探索世界的味蕾——辅食添加的艺术与科学 当宝宝逐渐长大,他们的身体和消化系统也随之发展,开始为迎接更多样的食物做好准备。本书将辅食添加视为宝宝探索世界、学习新技能的关键一步,并将其提升到“艺术与科学”的高度。我们不把辅食仅仅看作是“补充”,而是将其定位为宝宝全面营养摄入、味觉发展、咀嚼和吞咽能力训练,乃至社交能力启蒙的重要环节。 本部分将详细解析辅食添加的“时间点”——何时开始,以及“为何”在此时开始,强调根据宝宝的发育里程碑来判断。我们将系统介绍不同食物种类的添加顺序,从单一谷物、蔬菜、水果,到肉类、鱼类、豆类,以及逐渐引入的优质脂肪和奶制品,并详细说明每种食物的营养价值、过敏风险提示以及适宜的制作方式。本书将摒弃那些过时或不科学的“顺序论”,而是以宝宝的接受度和营养需求为核心,提供灵活多样的添加方案。 如何制作既营养又美味的辅食,是本部分的重要内容。我们将提供大量贴合中国家庭饮食习惯的食谱,从最简单的泥糊状食物,到颗粒状、块状食物,再到能够锻炼宝宝手部抓握能力的“手指食物”,应有尽有。食谱设计不仅考虑了营养均衡,更注重口感、色泽和趣味性,鼓励父母为宝宝制作出赏心悦目的食物,激发宝宝的食欲。 同时,本书也将深入探讨如何引导宝宝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我们提倡“宝宝主导的喂养”(Baby-Led Weaning, BLW)理念,并结合传统喂养方式,为父母提供多种选择和参考。如何应对宝宝的“挑食”和“厌食”?如何在家中营造积极的用餐氛围?如何处理喂养过程中的“混乱”?这些都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本书将一一给出细致的解答,帮助父母化解喂养焦虑,享受与宝宝一起探索美食的乐趣。 第三部分:智慧喂养,无忧成长——常见问题与个性化指导 育儿的道路上,挑战与惊喜并存。本部分将聚焦婴幼儿喂养过程中最常见、也最令父母困扰的各种问题,并提供科学、实用、人性化的解决方案。我们将深入分析宝宝睡眠模式的改变如何影响喂养,以及如何平衡睡眠与喂养的需求。对于体重增长不理想、腹泻、便秘、挑食、偏食等喂养难题,本书将提供详细的病因分析、应对策略以及就医指导。 本书还特别关注特殊情况下的喂养。例如,对于过敏体质的宝宝,我们将提供详细的过敏原识别、规避以及低敏辅食的制作方法。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或患有特定疾病的宝宝,我们将强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个性化喂养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营养补充建议。 更重要的是,本书将引导父母建立一种“智慧喂养”的心态。我们鼓励父母学会倾听自己的直觉,结合科学知识,找到最适合自己宝宝的喂养方式。通过分享真实的育儿案例,以及来自资深育儿专家、营养师和儿科医生的专业见解,本书旨在为父母提供强大的支持系统,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克服焦虑,享受养育宝宝的过程。 本书的特色: 科学严谨,循证支持: 所有内容均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和权威育儿指南,为父母提供最可靠的喂养依据。 全面系统,覆盖全程: 从新生儿的早期营养到 toddler 时期的饮食习惯,贯穿宝宝成长的每一个重要阶段。 实践导向,贴近生活: 大量实用的食谱、技巧和应对方案,直接解决父母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强调个体,尊重差异: 倡导根据宝宝的个体情况灵活调整喂养策略,而非套用统一模式。 关注情感,融洽关系: 强调喂养过程中的亲子互动和情感连接,建立和谐愉悦的喂养体验。 图文并茂,易于理解: 精美的插图、清晰的排版,使内容更易于阅读和理解。 《舌尖上的成长: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您在育儿旅途中的得力助手和贴心伙伴。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帮助每一位父母都能自信、从容地应对婴幼儿喂养的挑战,为宝宝开启一段健康、快乐、充满爱的成长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我真是爱惨了!我一直以来都非常渴望母乳喂养,但说实话,很多关于母乳喂养的书籍都太理论化了,读起来让人云里雾里,不是说泌乳原理就是说激素水平,我一个新手妈妈,只想知道具体怎么做,怎么才能让宝宝吸吮得更好,怎么才能避免胀奶、乳头皲裂这些常见问题。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救星!它用最直观、最接地气的方式,一步步地教我如何建立正确的喂养姿势,如何判断宝宝有没有吃饱,甚至连宝宝哭闹时,是饿了还是困了,都有详细的分析和指导。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按需喂养”的讲解,它让我明白,不必拘泥于固定的喂奶时间表,而是要学会倾听宝宝的需求。而且,书中还贴心地分享了很多新手妈妈容易遇到的困境,比如产后恢复、情绪波动等等,并给出了实用的建议。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就像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妈妈在我身边手把手地教我,让我充满了信心。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缺乏正确的指导和支持,而这本书恰恰填补了这个空白。它不是一本冷冰冰的科普读物,而是一位温柔而坚定的伙伴,陪伴我走过这段充满挑战但也无比珍贵的母乳喂养旅程。

评分

对于我这种对食物安全和营养成分特别敏感的家长来说,选择一本可靠的育儿书籍真的不容易。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慰藉。我一直对市面上那些夸大宣传或者缺乏科学依据的书籍持怀疑态度,而这本书的专业性和严谨性让我印象深刻。它引用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临床数据,并且详细解释了各种营养素对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天然、安全的食物来补充。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有机食品”、“天然食材”以及“避免加工食品”的建议,这与我一直以来秉持的健康饮食理念不谋而合。而且,书中对于如何识别和避免食物过敏原,以及如何为有特殊需求的宝宝提供营养支持,都有非常详细和实用的指导。我最看重的是,这本书并不是在灌输一种“标准答案”,而是教会我们如何根据宝宝的个体差异,来制定最适合他们的喂养方案。它鼓励我们成为孩子健康的小侦探,去观察、去分析、去调整,最终找到最健康的成长之路。这本书让我觉得,科学育儿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科学的知识来实现的。

评分

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成为父母的这段旅程中,我常常会感到焦虑和迷茫,尤其是在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变化时。这本书不仅仅提供了关于喂养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积极、乐观、充满爱的育儿态度。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与宝宝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描述,如何通过日常的互动来增强宝宝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这些内容让我受益匪浅。我了解到,喂养不仅仅是满足生理需求,更是传递爱和关怀的过程。书中分享了一些非常触动人心的故事,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和亲子之间独特的情感连接。它鼓励我们要耐心、要包容,要学会欣赏孩子独特的闪光点。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感动。它让我明白了,育儿的意义远不止于生理的喂养,更在于心灵的滋养。这本书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用爱和智慧去陪伴孩子成长,是我们作为父母最宝贵的财富。

评分

说实话,当初买这本书是因为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在推荐,但我也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毕竟,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太多了,质量参差不齐。拿到手后,我翻了几页,就感觉它和其他书不太一样。它没有用很多华丽的辞藻或者复杂的术语,而是用非常朴实的语言,把很多抽象的概念都讲得明明白白。我尤其喜欢它关于“科学喂养”的理念,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吃什么”,而是告诉你“为什么这样吃”,并且会从宝宝的生长发育规律出发,给出循序渐进的建议。例如,在介绍不同月龄宝宝的营养需求时,它会详细分析各种营养素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食物来满足。我之前一直很担心给宝宝添加辅食会不会太早或者太晚,书里关于辅食添加的步骤和原则,让我心中有了明确的指引。它不仅提供了很多具体的食谱,还强调了“循序渐进”和“观察宝宝反应”的重要性,让我能够根据自己宝宝的具体情况来调整。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教会我如何“读懂”我的宝宝,理解他们的信号,并根据他们的成长需要来做出最佳的喂养决策。这种基于理解和尊重的育儿方式,让我觉得非常安心。

评分

我一直觉得,作为父母,我们承担着教养下一代的重任,而这其中,为孩子提供最健康的成长环境至关重要。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一本非常值得父母们深思的育儿宝典。它不仅仅是关于“吃”的学问,更是关于如何建立一种健康、和谐的家庭饮食文化。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全人教育”的理念,它将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对食物的认知,都视为一个整体来考量。书中对“食物的来源”、“食物的加工方式”以及“食物的意义”都有深入的探讨,让我意识到,我们不仅仅是在喂饱孩子,更是在塑造他们对食物的态度,乃至他们未来的人生观。我了解到,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喂养方式,可能并不符合孩子长远的健康发展。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一些观念。它鼓励我们去探索更多元、更健康的食材,去鼓励孩子主动参与到食物的准备过程中,去培养他们对健康饮食的兴趣。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成为了一位更科学的喂养者,更是一位有智慧的家长,懂得如何为孩子构建一个可持续的健康人生。

评分

书看起来可以

评分

给单位购买的,正合适

评分

朋友推荐的很不错

评分

可以

评分

还可以,不错。

评分

同学的小孩子生了特意寄给她看的,实用

评分

有用的书,建议很实用。

评分

很实用的一本书,应该早点买的

评分

朋友推荐的很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